寶典:關於吸菸的19個常識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1、問:吸菸會否令人上癮?

我們現在已經把尼古丁成癮列入慢性疾病的範疇。

如海洛因和古柯鹼一樣,菸草中的尼古丁已被公認為會令人上癮的化學物質。

當吸菸時,煙內的尼古丁會令人產生短暫興奮的感覺,從而令吸菸者想繼續吸菸。

久而久之,吸菸者的心理和生理上,對尼古丁產生倚賴。

當吸菸者停止吸菸一段時間,他們會因體內的尼古丁減少而感到不適,從而產生戒斷症狀。

吸菸者會感到煩躁、頭痛、暴躁、失眠和精神難於集中。

若尼古丁不會令人上癮,戒菸者又怎會出現以上症狀呢?尼古丁亦會影響人的腦部反應,研究者從吸菸者的腦掃描報告中證實此事。

1998年WHO將菸草依賴作為一種疾病列入國際疾病分類(ICD-10)(F17.2,屬精神神經疾病),其病因就是尼古丁依賴(藥物依賴)。

特點為無法克制的尼古丁覓求衝動,以及強迫性地、連續地使用尼古丁,以體驗其帶來的欣快感和愉悅感,並避免可能產生的戒斷症狀。

吸菸成癮的實質就是尼古丁依賴。

尼古丁對人體最顯著的作用是對交感神經的影響,可引起呼吸興奮、血壓升高;可使吸菸者自覺喜悅、敏捷、腦力增強、減輕焦慮和抑制食慾。

大劑量尼古丁可對植物神經、骨骼肌運動終板膽鹼能受體及中樞神經系統產生抑制作用,導致呼吸肌麻痹、意識障礙等。

長期吸入尼古丁可導致機體活力下降,記憶力減退,工作效率低下,甚至造成多種器官受累的綜合病變。

尼古丁的最大危害就在於成癮性,吸菸者一旦成癮,每30~40分鐘就需要吸一支煙,以維持大腦尼古丁穩定水平,當達不到這一水平時吸菸者就會感到煩躁、不適、噁心、頭痛並渴望補充尼古丁,感覺似乎與鴉片毒品無異。

而尼古丁成癮的吸菸者戒菸後早期會出現煩燥不安、易怒、焦慮、情緒低落、注意力不集中、失眠、心率降低、食慾增加等症狀,我們均視為停止吸菸後的戒斷症狀。

這也是WHO把吸菸定義為一種慢性復發性疾病,把菸民視為慢性病人。

精神依賴表現為對藥物的強烈渴求。

用藥後出現欣快感和鬆弛寧靜感,可以滿足心理需要,停藥後會產生難以忍受的痛苦和折磨,只得繼續使用藥物。

菸草依賴是一種明確界定的神經精神疾病,從菸草中反覆攝取尼古丁會導致大腦的神經通路發生變化,從而在戒菸時會產生強烈的吸菸的慾望,這種慾望會削弱甚至摧毀病人戒菸的決心。

菸草依賴的確切機理尚不清楚,有證據顯示與α4β2尼古丁乙醯膽鹼受體上調和多巴胺能通路發生功能性改變有關。

菸草依賴是一種慢性高復發性疾病。

只有少數吸菸者第一次戒菸就完全戒掉,大多數吸菸者均有戒菸後復吸的經歷,需要多次嘗試才能最終戒菸。

治療菸草依賴是一個長期過程,需要持續進行,在這個過程中應強調對於菸民病人心理支持和建議的重要性。

醫生要幫助每個吸菸者朝著戒掉最後一隻煙的目標努力,每次至少解決吸菸者戒菸過程中的一點問題。

2、問:吸菸對人體最大的危害是什麼?

答:菸草對人體的危害是多方面的。

舉個例子,濃煙經過煙囪,日積月累,煙囪壁上便會堆積起一層厚厚的煙垢。

香菸進入人體,經過口腔、呼吸道、消化道,身體各器官都可能受到菸草的損害。

吸菸是造成肺癌、心血管病、腦中風、冠心病和慢性肺組織疾病的主要危險因素。

吸菸對人體最大的危害是肺癌,尤其是中心型肺癌。

菸草既有「化學武器」(含有3000餘種化學成分),又有「放射武器」,一般地說,香菸中放射性物質含量是糧食中的20倍,是蔬菜和水果中的30倍。

香菸中所含的放射性物質,可釋放出高能量射線,直接殺傷人體組織細胞。

每天吸一包半香菸的人,其肺部一年所受到的放射線量,累積起來相當於接受300次胸部X線透視。

世界醫學界經過大規模的調查研究,從流行病學的角度,無可辯駁地證實了吸菸是引起肺癌的罪魁禍首。

吸菸過程中可產生60多種致癌物質,其中與肺癌關係密切的主要有多環芳烴類化合物、砷、苯及亞硝胺。

這些致癌物質可通過不同的機制,導致支氣管上皮細胞遺傳物質的損害,引發一系列使細胞生長和調節失控的重要事件,最終導致細胞癌變。

通常,肺癌死亡率的上升,都在吸菸流行20~30年後出現。

中國菸草消費在20世紀90年代達到高峰,與20世紀50年代相比,人均菸草消費增加了4倍,現在仍處於高峰期。

由於吸菸對健康的滯後效應,目前,肺癌等與吸菸相關疾病的死亡是20世紀70~80年代人群菸草消費的後果。

現今菸草消費的後果將在未來20~30年顯現,肺癌等疾病的死亡率會繼續上升。

我國肺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呈明顯上升趨勢。

20世紀90年代與70年代相比,我國肺癌的死亡率上升了111.85%。

到本世紀初,肺癌的死亡率已由20世紀70年代位居癌症死因的第4位攀升為第1位。

由於已暴露的人群數目甚大,上升趨勢至少要延續20~30年。

預計2025年,我國每年僅死於肺癌的人數接近100萬。

我國肺癌的危害驚人!在20世紀70年代至90年代的20年間,肺癌的死亡率翻了一番。

到本世紀初,肺癌在惡性腫瘤的排序中,已由第四位上升為第一位。

在城鎮地區,每死亡4人,即有1人死於癌症,而在因癌症死去的每3-4人中,即有1人是肺癌。

倫敦帝國理工學院克里斯多福·米萊特博士說:「吸菸的男人受陽痿困擾的幾率要比不吸菸的男人高出40%。

」吸越多的煙,就會越容易出現這一問題。

當然,就算是每天吸菸少於20支的男性,陽痿的危險也會比不吸菸者增加24%。

美國梅奧醫院研究者在2008年美國癌症研究學會(AACR)年會上報告,吸菸可導致老年婦女DNA修復蛋白丟失危險顯著增加,而後者在預防結直腸癌中起重要作用。

研究者發現,吸菸婦女某些結直腸癌發病危險增加,這些結直腸癌缺乏部分或全部4種DNA錯配修復(MMR)蛋白。

這些蛋白的作用是保持結直腸黏膜上皮細胞的健康,因為它們能識別和修復細胞分裂過程中出現的遺傳損傷和錯誤。

挪威研究人員發現,吸菸婦女更容易在45歲前進入絕經期,從而增加骨質疏鬆和患心臟疾病的幾率。

挪威奧斯陸大學博士西婭-米克爾森及其同事調查了2123名59歲至60歲的女性。

結果發現,吸菸女性絕經期提前的幾率要比不吸菸者高59%;而菸癮較重的女性中,絕經期提前的幾率更是接近普通人的兩倍。

研究人員注意到,如果能在絕經期前10年或更早的時候戒菸,她們在45歲前進入絕經期的幾率就會遠小於不戒菸的人。

米克爾森說,有證據顯示,那些在中年前戒菸的女性,其絕經期所受影響較小;而越晚開始吸菸者,其絕經期越容易提前。

菸草的危害在女性身上有特殊的體現。

女性的生理特性決定了她們比男性更容易罹患吸菸引起的各種疾病。

眾所周知,吸菸是導致肺癌的一個重要原因,但很多女性都不知道,一個女人如果和男人每天抽一樣多的煙,其患肺癌的機率是男性的3倍;吸菸女性發生心肌梗死的危險性幾乎是男性的2倍。

還有,成年後仍繼續吸菸的女性更易患骨質疏鬆,骨重量指數比不吸菸者平均低5%-10%。

再比如,吸菸並服避孕藥的婦女更易患心臟病,發生心肌梗死的幾率也要比一般女性高200%。

此外,吸菸20年以上的婦女,患乳腺癌的危險將增加30%,吸菸30年以上者,這一危險就增加了60%;吸菸婦女患子宮頸癌的危險性比不吸菸婦女增加了3.4倍;吸菸還使婦女患功能性卵巢囊腫的危險增加了1倍。

吸菸對女性的生育能力也有很大危害。

與不吸菸的婦女相比,吸菸婦女患不孕症的可能性要高2.7倍;發生宮外孕的危險高40%。

此外,吸菸還會導致痛經,使婦女絕經期提前1-3年。

吸菸還是讓女性失去美麗外表的一個重要原因,它可以加速女性衰老,減少雌激素分泌,讓嘴唇和眼角過早出現皺紋,導致牙齒髮黃和皮膚粗糙。

據預測:如果中國目前的吸菸狀況得不到改善,那麼現在0-29歲的男性到了2050年將有近1億人因吸菸死亡,女性死亡人數也將達到數百萬。

這決不是危言聳聽。

3、問:在什麼情況下,吸菸的危害更嚴重?

答:一、現代生活中,人們面臨的壓力很大,如果在心情抑鬱、情緒低落、煩躁不安等情況下一支接一支地吸菸,其危害性更嚴重。

二、被動吸菸,危害更嚴重。

被動吸菸(包括被污染的空氣)已經被證實是非吸菸者患肺癌的一個原因。

被動吸菸尤其有害於婦女與兒童。

一些與吸菸者共同生活的女性,患肺癌的幾率比常人大6倍。

三、女性吸菸患肺癌的危險性也更嚴重。

四、在現代化城市空氣污染、環境污染,五、同時合併有職業致癌物質、呼吸系統高危人群(哮喘等)

4、問:有的人一輩子吸菸也不會得肺癌,而有些吸菸者或不吸菸的人卻患肺癌了,從醫學角度來講,這是為什麼?

答:從醫學角度講,關鍵在於個體免疫系統的強弱。

免疫系統強,抵抗疾病的能力就強,而免疫系統弱,人體就比較容易患病。

老百姓不要以為「有人一輩子吸菸也不會得肺癌」就以此為藉口與依據,為自己的吸菸行為開脫。

健康的生命,健康的呼吸,需要健康的肺,人每時每刻都在呼吸,成年人一晝夜要呼吸二萬八千多次,可見肺臟是多麼的辛苦啊,你忍心再傷害它嗎?健康的肺是粉色的,而胸外科醫生手術刀下的老菸民的肺是灰黑色的。

吸菸是肺癌的主要病因,這是無可置疑的事實!在肺癌病人中,90%的有吸菸史。

但吸菸並非是造成肺癌的唯一病因,與其相關的因素至少還有:職業致癌因子、空氣污染、電離輻射、飲食因素、病毒感染、真菌毒素、內分泌失調、家族遺傳等,肺癌的發生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目前發現有兩個因素使得部分「老煙客」成為不患肺癌的「另類人群」。

一方面,我們知道吸菸會損傷DNA,但這類人群DNA修復抗損傷功能正常。

另一方面,這類人群的抗氧化解毒功能正常,對菸草中的致癌物能夠分解代謝掉。

所以,這些「另類人群」可能僥倖躲過肺癌這關。

5、問:吸菸能增加你的吸引力嗎?

答:吸菸絕對不會令你增加吸引力,反而會令你自身沾有煙味,破壞個人形象。

很多年青人以為吸菸會令人成熟一點、更具吸引力和更有自信。

其實這是菸草商的宣傳手法。

吸菸會令人的牙齒、指甲和皮膚變黃,有口氣、容易衰老、增加皺紋、全身沾有煙味等等。

試想想,這樣的人怎會有吸引力?若你想變得更有吸引力,可從其他方面入手,例如:多作有益身心的活動和參加一些興趣小組來增加各方面的知識,這樣吸引力自然會大大提升!

6、問:出現什麼症狀後菸民就必須提高警惕肺癌了?

答:咳嗽是菸民的第一大常見症狀。

但菸民自以為抽菸導致的咳嗽往往會掩蓋病情,甚至延誤診治嚴重疾病。

許多菸民被查出肺癌時,已經是晚期,結果錯過了治療機會。

所以,要特別提醒菸民:如果出現咳嗽習慣的改變,刺激性咳嗽,咳嗽時經常痰中有血絲,經常出現聲音嘶啞等症狀,就應及時就診,馬虎不得。

7、問:吸菸能否助你松馳神經?

答:不一定。

吸菸能令你松馳只是一個假像。

菸草中的尼古丁阻礙腦部神經運作,從而令吸菸者暫時感覺松馳。

當吸菸者缺乏尼古丁時,便會覺得疲倦,需要吸菸來補充身體的尼古丁以作提神之用,形成惡性循環。

8、問:醫學上一般以什麼來衡量菸民吸菸量?

答:以吸菸指數來衡量,例如一位菸民吸菸20年,平均每天吸一包(20支),那麼,這位菸民的吸菸指數就是20×20=400年支。

400年支是一界限,如果一位菸民的吸菸指數超過400年支,就是一個危險信號。

再譬如,一位小伙子,15歲開始吸菸,到不了35-40歲,可能就會得肺癌。

因此,吸菸400年支的菸民請提高警惕。

肺癌的吸菸支數

吸菸與肺癌的發生呈劑量-效應關係,

每日吸菸25支以上,肺癌發病率為227/10萬;

每日吸菸15~24支,肺癌發病率為139/10萬;

每日吸菸1~14支,肺癌發病率為75/10萬。

9、問:焦油含量較低的煙較為安全?

答:焦油含量較低的煙不一定較安全,甚至可能更危險。

事實上,焦油含量較低的煙和一般煙同樣對健康帶來很多的壞影響。

有報導指出,當吸菸者轉吸低焦油含量的煙時,他們或會因為覺得味道不夠濃烈而增加吸食次數和把煙吸得更深入,增加煙毒對身體的損害。

世界上是沒有安全的吸菸方法,所以為了你的健康著想,請勿吸菸!

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標準,焦油量不超過6毫克的為超低焦油捲菸,7~14毫克的為低焦油捲菸,15毫克及以上的為普通捲菸。

菸草公司為了維護其商業利益應及應對公眾對菸草的健康恐慌,不斷改進捲菸加工工藝和設計,從而減低標準焦油量。

經過菸草公司幾十年的努力,捲菸的標準焦油量在過去50多年的時間裡降低了近60%。

人們期盼菸草相關疾病能大幅度下降。

但是人們所期盼的局面並沒有出現,大量的流行病學研究證實菸草相關疾病的風險並沒有下降。

英國醫生吸菸與肺癌研究發現,1971-1991年間的英國男性醫生標化肺癌死亡率比1959-1971年間的上升了19%,即由原來的264/10萬增加到314/10萬,而同時期英國菸草的標準焦油量大幅度降低。

且男性肺癌死亡率呈下降趨勢,但是男性吸菸者的肺癌死亡率卻在上升,菸草危害有增無減。

Harris等人在2004年分析了參與美國癌症預防研究的90多萬30歲以上的受試者在1982-1988年間肺癌死亡情況與捲菸焦油量的關係,發現與吸15-21毫克標準焦油量捲菸的男性相比,吸低於14毫克標準焦油量捲菸的男性患肺癌的風險並沒有顯著降低。

「淡味」和「低焦油」捲菸比普通捲菸並沒有減少健康危害,也沒有降低吸菸者的疾病和肺癌發生的風險。

為什麼機器測得標準焦油量大幅下降,但人群的各種菸草相關疾病卻沒有下降?其機理可能有以下幾種:

①吸菸行為改變有研究顯示當吸菸者轉吸低焦油捲菸時,傾向於攝入更多的尼古丁和其他物質以維持體內尼古丁水平,這種行為被稱為補償行為。

Robinson在1983年的研究中發現吸菸者轉吸低焦油捲菸後血液中的可替寧、COHb和硫氰酸鹽並沒有發生變化,其補償程度可以達到100%。

由於補償行為的存在,吸菸者攝入焦油量高於煙盒上標註的標準焦油量,研究顯示吸菸者實際攝入的焦油量為標準焦油量的2-4倍。

②吸菸者戒菸意願降低有研究證實吸低焦油捲菸的人教育程度更高,戒菸興趣更大,但這一人群的戒菸率卻低於吸普通捲菸人群。

美國1986年成人吸菸行為的現況調查研究顯示,無論開始就吸低焦油捲菸還是轉吸低焦油捲菸,其人群的戒菸率都低於吸普通捲菸的人。

最近Tindle等人分析美國2000年美國健康調查的數據發現,吸過低焦油捲菸的人與從來沒有吸過的人相比,其戒菸率低54%(調整後OR=0.46,95%CI=0.41,0.51)。

③FTC測試方法有缺點自1967年開始應用FTC測試方法至今,其標準一直沒變,但40多年過去了,無論是捲菸的設計還是人們的吸菸模式都發生了很大變化,機器測得焦油含量並已經不能代表吸菸者實際攝入的焦油量。

如過濾嘴周圍一圈或多圈的透氣孔,機器吸菸時,會有一部分外界的空氣通過這些透氣孔被吸入,從而稀釋被吸入的菸草煙霧,降低機器所測得的焦油濃度。

然而,吸菸者吸菸的時候會有意無意地用手指夾住或用嘴唇銜住這些小孔,所以在實際吸菸過程中,這些小孔並不能真正起到稀釋菸草煙霧的作用。

菲利普?莫利斯公司1977年的一份研究報告稱吸菸者實際攝入的焦油量比FTC報告的數據高出3倍。

所以吸菸者實際攝入的焦油量要高於煙盒上標註的焦油量。

總之,低焦油捲菸不能降低菸草危害,吸菸者要想降低菸草相關疾病的風險,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戒菸。

10、問:薄荷煙比一般煙較安全?

答:吸用薄荷煙不會比吸用一般煙安全。

如吸用低焦油含量煙一樣,吸菸者會把煙吸得更深入,導至煙留在肺內的時間增加。

所以吸用薄荷煙亦會損害健康。

是菸草公司吸引女性菸民的伎倆

香菸中尼古丁的含量最多,毒性也最大。

實驗表明,1支香菸中的尼古丁,可以毒死1隻小白鼠,40―60毫克純尼古丁可以毒死一個人。

更令人擔憂的是,我國菸民年齡正呈現出低齡的趨勢,且未成年人的吸菸比率正在逐年上升,女性菸民的數量也有所上升。

衛生部門在一項調查中發現,在大學、高中和初中男生中,吸菸的比率已經分別高達46%、45%和34%。

美國梅奧醫院研究者在2008年美國癌症研究學會(AACR)年會上報告,吸菸可導致老年婦女DNA修復蛋白丟失危險顯著增加,而後者在預防結直腸癌中起重要作用。

研究者發現,吸菸婦女某些結直腸癌發病危險增加,這些結直腸癌缺乏部分或全部4種DNA錯配修復(MMR)蛋白。

這些蛋白的作用是保持結直腸黏膜上皮細胞的健康,因為它們能識別和修復細胞分裂過程中出現的遺傳損傷和錯誤。

該研究共納入41836名婦女,1421名婦女隨訪過程中發生結直腸癌,其中432名(30%)婦女有病理標本。

研究者檢查腫瘤標本是否存在4種DNA錯配修復蛋白,存在全部4種蛋白定義為MMR陽性,蛋白少於4種定義為MMR陰性,並分析它們與吸菸的關係。

結果顯示:總體上吸菸與結直腸癌的發生無顯著相關性。

但在分析結直腸癌與MMR蛋白的關係時發現,吸菸與MMR陰性顯著相關。

與不吸菸者相比,曾吸菸者發生MMR陰性結直腸癌的相對危險增加61%。

現在吸菸者MMR陰性結直腸癌發病危險是不吸菸者的2倍以上。

另外,吸菸與MMR陰性結直腸癌的相關性隨婦女每天吸菸支數增加而不斷增強,每天吸1~19支香菸的婦女MMR陰性結直腸癌相對發病危險增加54%,每天吸20~30支香菸的婦女危險增加1倍以上,每天吸30支香菸以上的婦女危險增加2倍以上。

而以前很多研究發現,吸菸與此類癌症的發生僅呈很弱的正相關。

該研究負責人Limburg認為,細胞不能修復因吸菸造成的損傷,菸草毒素似乎可阻止DNA修復基因生成有益的蛋白,這些蛋白的缺失導致一些婦女發生腫瘤。

Limburg說,不同類型的結直腸癌可能存在不同的危險因素,吸菸是絕經後婦女結直腸癌可控制的重要危險因素。

此研究結果也可能在化療方面有其他臨床意義,因為缺乏MMR蛋白的腫瘤對常規治療方案的反應可能不同。

11、問:有人想戒菸,但總是戒不了。

從醫學方面講,吸菸是否有依賴性?

答:戒菸期間迷迷糊糊、無精打采,嚴重的有不思飲食、無法入睡,甚至痛不欲生的感受,從醫學方面講,這叫「戒斷症狀」。

菸草主要成分是尼古丁,長時間大量吸菸會形成尼古丁依賴,尼古丁是吸菸者愉悅感覺的主要來源。

當你吸菸的時候,尼古丁會隨著吸入的煙霧進入血流,幾秒鐘後就侵入你的大腦,直接刺激大腦中的快樂中慪,使你感到興奮,但是30~60分鐘以後,尼古丁對你的大腦就會產生抑制作用,你又需要點燃一支香菸驅走抑制感,又開始尋求另一次尼古丁刺激,就是這種起伏的情緒周期把你束縛起來,養成了吸菸習慣。

每天抽一盒(20支)煙的吸菸者,一年大約要吸7300支煙,吸菸者呼出的每一股煙霧都可以通過尼古丁再次強化大腦的欣快感。

吸菸者吸完一支煙,至少要接受10股煙霧的刺激,也就是說,吸菸者每年最少有73000次導致成癮的機會。

現在吸菸已經被確定為一種藥物癮。

如果突然失去這種產生愉悅的物質,人體就會出現一系列尼古丁戒斷症狀。

從主觀上講,戒菸靠的是意志與毅力。

戒菸可以採取逐級吸低劑量尼古丁煙。

現在香菸盒上都有尼古丁含量標識,菸民可以逐漸從吸尼古丁含量5mg的煙降至2.5mg,再降至0.5mg。

戒菸的核心問題是意志問題,其次才是醫學幫助,如採用尼古丁替代療法,使用戒菸貼片等。

12、問:怎樣才能儘快戒除菸癮,改變吸菸行為呢?

答:一、多掌握一些吸菸嚴重危害健康方面的知識,明確戒菸的好處,如戒菸後數周內,呼吸道咳嗽和有痰的症狀就會明顯減少或消失。

二、必須具有主動要求戒菸的決心和意志,永遠不做菸癮的奴隸。

如果你的朋友送煙給你,你可以大聲說:「對不起,我已經戒菸了!」並且儘可能的不要和那些仍在吸菸的人呆在一起。

三、結合個人實際情況制訂戒菸計劃,並付諸行動,在戒菸過程中要掌握對吸菸行為的抵抗技巧。

把吸入體內的尼古丁排泄出來大約需要兩周左右的時間,所以,把戒菸計劃延長到2~3周的時間是最理想的。

四、早晨起床後,用毛巾蘸濕冷水後擦拭皮膚,增加血液循環。

當你想抽菸的時候,就喝一大杯水,多吃水果,這些水和水果會幫助戒菸者不斷的排出蓄積在體內和大腦里的尼古丁。

每天多做幾次有節奏的深呼吸。

因為大腦細胞需要的氧供應量是其他器官的五倍,通過深呼吸進入到大腦中的氧氣會幫助戒菸者鎮定神經,降低對吸菸的興趣。

五、不要喝酒,因為酒精會抑制人的前腦,消弱人的意志、理智和判斷力。

六、吃完飯後,立即離開飯桌,到外面去散步。

保證充足的睡眠,心情放鬆。

七、不要喝含咖啡因的飲料,如咖啡、可樂和濃茶,因為咖啡因的某些作用類似尼古丁。

八、忌食胡椒、辣椒和其他辛辣食物。

九、有人戒菸後,體重會有所增加。

控制體重應適當調整自己的飲食結構。

不吃高脂肪、高熱量、高糖的食物;不在兩正餐之間加餐,或吃零食;重視早餐,晚餐適量,吃飯只能吃到八分飽的程度;忌食肥肉;每天堅持體育鍛鍊。

戒菸後感覺有些頭痛,這說明你正在逐漸擺脫菸癮的束縛,頭痛是菸癮消退時可能出現的一種自然現象,持續幾天後,這種脫癮症狀就會完全消失。

目前,我國約有3,5億吸菸者,每年死於與吸菸有關疾病的人數近100萬,平均每天早亡2700多人。

每一個人的生命都是寶貴的,每一次早亡都是國家的悲劇,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就採取必要的措施來阻止吸菸或被動吸菸吧!

13、問:戒菸會令你增加體重?

答:戒菸或會令你的體重輕微上升。

有些人戒菸後體重增加,這是與心理和生理因素有關。

當你戒菸後,你的味覺和嗅覺會恢復,令你更能享受食物的美味和多吃一些食物,體重因此可能增加。

但戒菸對你的健康有很多益處,若戒菸者想保持體態,可多做運動和選擇進食低脂和低卡路里的食物。

很多正在努力戒菸的人都發現,不吸菸後會變胖。

過去人們認為,這是因為在犯菸癮的時候需要通過進食來轉移注意力(花生和瓜子、巧克力),所以在不知不覺間吃下很多不健康的垃圾食品和快餐,導致體重上升。

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吸菸確實能夠幫助人體保持較輕的體重。

通過對老鼠進行的實驗顯示,吸菸會抑制大腦中對飢餓產生反應的荷爾蒙神經肽Y的產生,從而使人比較不容易感到飢餓。

神經肽Y也是一系列影響食慾的荷爾蒙中作用最大的。

此外,研究還顯示,吸菸能夠幫助人們消耗更多的能量。

14、問:二手菸禍害較一手煙為少?

答:一手煙和二手菸同樣會損害健康。

二手菸的成份和一手煙的成份是一樣的。

煙中有超過四千種化學物質,當中至少有超過四十種致癌物質。

若你的配偶或家人吸菸,你便會有很多機會吸入二手菸,從而增加因吸入二手菸而引致的疾病。

吸菸可產生40多種致癌物質。

吸菸過程中可產生40多種致癌物質,其中與肺癌關係密切的主要有多環芳烴類化合物、苯、砷、丙烯、菸鹼(尼古丁)、一氧化碳和煙焦油等,這些致癌物質可通過不同的機制,導致支氣管上皮細胞DNA的損害,某些癌基因的激活,抑癌基因的突變和失活,導致細胞遺傳信息轉化癌變。

而香菸在點燃後,所產生的煙霧,不僅包含了菸草中所有的化學成分,同時比菸草本身又增加了一些有害物質,如一氧化碳和煙焦油等。

吸菸不僅危害吸菸者本人健康,還會因為非吸菸者被動吸入大量菸草煙霧而危害其健康。

讓人驚心的是,吸「二手菸」的危害幾乎等同於吸菸。

有資料顯示,一些與吸菸者共同生活的人,患肺癌的幾率比常人多出6倍。

研究結果表明,重度吸菸者的非吸菸妻子,患肺癌的危險性較高,且存在劑量與效應關係。

丈夫吸菸,妻子患肺癌的危險性增加30%。

兒童吸入「二手菸」,不但影響發育,而且易患氣管炎和肺炎等疾病。

有嬰兒的家庭,如果父親在室內吸菸,煙霧中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質,極易進入大腦,日積月累,可影響孩子的大腦發育。

煙霧中煙焦油和尼古丁的含量,要比吸菸者吸入的含量大1倍,一氧化碳大4倍,三四苯並芘大2倍,氨和亞硝胺大50倍。

空氣不流通,濃度會更高。

如果妻子懷孕,經常吸入丈夫噴出來的煙霧,會危害胎兒。

15、問:誰可以助我戒菸?

答:要成功戒菸,你的意志和信念都非常重要。

當然,我們亦樂於從旁協助你戒菸。

若這是你第一次嘗試戒菸,你應該堅定信念,告訴自己一定能成功。

若你曾試過戒菸失敗也不要輕易放棄,因為戒菸未必能夠一次成功。

請記著,戒菸是踏進健康生活的第一步。

其實有很多方法可協助你成功戒菸。

選擇一個適合你的戒菸方法,便能增加你成功戒菸的機會。

有關戒菸的方法請參閱戒菸資料。

對於願意戒菸的吸菸者採用5A法進行治療,即「詢問(ask)、建議(advice)、評估(assess)、幫助(assist)和安排隨訪(arrange)」。

第一步詢問了解患者是否吸菸

第二步建議強化吸菸者的戒菸意識:強化吸菸者的戒菸意識,就是要用一種清晰的、強烈的、個性化的方式,勸說每一位吸菸者戒菸。

第一點:告訴吸菸者「毫不猶豫地」戒菸!第二點:強調戒菸的重要性!第三點:告知吸菸者為什麼應該戒菸!結合吸菸者的病史和症狀,以及被動吸菸對吸菸者的孩子和家庭的危害等,告知吸菸者為什麼應該戒菸。

第三步評估明確吸菸者戒菸的意願

第四步幫助幫助吸菸者戒菸1、幫助吸菸者樹立正確的觀念2、審查戒菸的理由3、讓吸菸者觀察自己的吸菸類型,4、確定開始戒菸的日期,5、創造一個有助於吸菸者戒菸的環境,6、回顧以往的戒菸經歷,7、對面臨的挑戰要有思想準備,9、選擇適當的戒菸方法,10、鼓勵使用戒菸藥物,11、控制吸菸者持續的吸菸慾望,12、處理戒斷症狀,13、給自己一些適當的獎勵,14、處理容易使吸菸者復吸的危險情況,15、提供輔助材料,16、提供電話諮詢。

第五步隨訪:1、稱讚吸菸者戒菸成功,2、證實吸菸者的戒菸療效,3、對沒有再次吸菸者的忠告,4、提醒持續戒菸的患者,防止復吸

戒菸門診戒菸計劃戒菸指南戒菸藥物//家人同事法規健康教育公德意識

16、問:我怎樣可以避免二手菸?

答:選擇全面禁菸的餐館。

出外用膳時選擇到非吸菸區就座。

當有人在餐館的禁止吸菸區內吸菸,請告知餐館負責人上前作出勸喻。

當你見到商場內有人吸菸,請通知管理員作出勸喻。

向領導、同事提倡實行無煙工作間。

勸家人及朋友不要在家裡吸菸。

鼓勵家人及朋友戒菸。

向二手菸「SAYNO」。

17、問:2008年看奧運比賽能吸菸嗎?

答:如果你是一位菸民,想在2008年奧運會的賽場裡觀賞比賽時,美美地點上一支香菸,這個夢想肯定是不能實現了。

因為自20世紀90年代開始,奧運會已經全面禁菸。

無煙奧運:1993年國際奧委會與世界衛生組織簽署協議,加強在運動和健康領域的合作。

國際奧委會與世界衛生組織在協議基礎上,最重要的一項合作就是實現全面無煙奧運,不僅包括拒絕菸草廣告,拒絕菸草商的贊助,更主要的是實現奧運會比賽場所的無煙化。

規定首次要求在露天體育場館、健身場所和對社會開放的文物保護單位等公共場所實施室內及室外禁菸,並首次對餐廳、賓館、飯店、旅店、招待所、培訓中心、度假村等公共場所提出在室內禁菸的要求。

依據新規定的送審稿說明,北京各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的辦公、會議場所及食堂、衛生間、通道走廊、電梯等室內區域也將全面禁菸。

如此細緻和全面的禁菸公共場所的限定,也是國內以往諸多禁菸令中最為嚴厲的。

北京奧運會是《菸草控制框架公約》正式生效後的第一屆奧運會,因此我國政府對舉辦2008年北京奧運會做出了「無煙奧運」的承諾。

根據《北京市公共場所禁止吸菸範圍若干規定》,違反的單位將被處以1000-5000元的罰款,而違反規定的個人也將會被罰款。

也就是說,假如您在北京奧運會賽場吸菸的話,那麼等待您的將是一張10元的罰單。

18、問:外國在控煙方面有什麼好做法?

答:在美國五十州中,已有四十四個州實施了某種程度的抽菸限制,其中以紐約州的這個規定最為徹底。

如果違反了這些規定,最高可被罰款二百五十美元或監禁十五天。

聯邦政府在華盛頓等全美六千八百個聯邦政府辦公室內全面禁菸,就是在雜貨店或車庫的管理員室內,規定也很嚴格,例如只有二個人的辦公室,如果其中有一人不抽菸,另一人也就不可以在辦公室內抽菸。

根據美國時代雜誌的報導,美國已有70.1%的人不抽菸,癮君子只占29.9%。

澳大利亞開展控煙活動已有30多年的歷史,在政府干預、立法干預、宣傳教育等方面做了許多深入紮實的工作,總吸菸率從1970年的40%降低到現在的25%,成為世界上控煙先進國家之一,計劃到2031年成為無煙國。

所到之處,公共場所和工作場所,均無吸菸現象,尤其是醫療衛生部門,均已成為無煙區。

醫生的吸菸率僅有3-5%。

世界上第一部《嚴禁吸菸法》1985年在義大利誕生。

這是義大利政府向人類文明社會做出的表率。

加拿大衛生部最近建議將香菸盒上建康標籤的面積由30%擴大至60%。

在加拿大出售的香菸,煙盒上畫的都是宣傳吸菸有害的畫面,圖案主要有:病態的牙齦、肺部的癌變、受損的大腦、阻塞的心臟、折斷的香菸等。

法國人提出的戒菸口號是:「我們沒有權力自毀健康」。

今年開始全面禁止在公共場所吸菸。

19、WHO關於全球菸草控制的10個事實

事實1菸草流行每年導致540萬人死於肺癌、心臟病和其它疾病。

若不加以制止,到2030年時該數目將增加到每年800萬人以上。

菸草使用是世界八大死亡原因中六項原因的風險因素。

事實2可悲的是,這種流行正在轉向發展中世界。

不出幾十年80%與菸草相關的死亡將發生在這些國家。

這一轉變是由於全球菸草工業的營銷戰略所導致,這種戰略以發展中國家的年輕人和成年人為目標。

此外,大多數婦女目前還不使用菸草,因此菸草工業正積極向她們推廣,探入這一潛在的新市場。

事實3菸草流行是人為現象,完全可以預防。

然而,世界只有5%的人口由於其所在國家能夠採用曾讓實施國家菸草使用大大減少的重要政策干預措施而得到充分保護。

事實4世衛組織「MPOWER」戰略中概述了能夠控制菸草流行的六項最有效的政策:

-監測菸草使用和預防政策-保護民眾不接觸菸草煙霧-為戒除菸草使用提供幫助-警示菸草危險-執行禁止菸草廣告、促銷和贊助的規定-提高菸草稅

事實5MPOWER政策1:監測菸草使用和預防政策必須加強對菸草使用及其影響的評估。

目前,世界半數國家,在發展中世界則每三個國家有兩個國家甚至沒有關於青年人和成人菸草使用的最低限度的信息。

事實6MPOWER政策2:保護民眾不接觸菸草煙霧全世界半數以上國家-代表世界近三分之二人口-允許在政府辦公室、工作場所和其它室內環境中吸菸。

若干工業國家對工作場所實行的無煙政策使雇員的總菸草消費量平均降低了29%。

事實7MPOWER政策3:為戒除菸草使用提供幫助在意識到菸草危害的吸菸者中,四分之三想戒菸。

但世界人口只有5%能夠獲得治療菸草依賴的全面服務。

菸草使用者很難憑自己的力量戒菸,大多數人都需要獲得幫助和支持來克服其依賴性。

國家衛生保健系統擔負有治療菸草依賴的主要責任。

事實8MPOWER政策4:警示菸草危險菸草製品包裝上的圖示警告遏制菸草使用,然而只有15個國家,涉及世界人口的6%,規定了圖示警告,並至少要占包裝主要展示面積的30%。

世界40%以上人口所生活的國家不阻止使用誤導性和欺騙性包裝用語,諸如「清淡型」和「低焦油」-其實沒有一個真正意味著健康風險有任何減少。

事實9MPOWER政策5:執行禁止菸草廣告、促銷和贊助的規定世界約半數兒童生活在不禁止免費分發菸草製品的國家。

每天一點資訊、偏方、常識、故事等戒菸資訊!微信號:jieyanbar(公眾號搜索「jieyanbar」或「戒菸吧」長按複製)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吸菸的危害有哪些?教你7種方法輕鬆戒菸

在現實生活當中,你會發現吸菸的人數非常多,雖然現在國家規定一些公共場合禁止吸菸,但是菸民卻常常忽視了吸菸對健康造成的危害,戒菸十分困難。那麼吸菸的危害到底有哪些呢?下面我為朋友們詳細介紹一下,然...

低焦油香菸就健康嗎?

知道吸菸不好,但總是戒不了,那就從貨架上挑個「低焦油」捲菸,從煙盒的數字上找到些許安慰,然後心安理得地繼續吞雲吐霧——至今,仍有很多菸民繼續著這樣的思路。

戒菸後可延長壽命,您知道嗎?

編者按:5月31日是世界無菸日,吸菸不僅會對吸菸者自身健康造成危害,還容易危害周圍人的身體健康,那麼吸菸的危害有哪些,如何減少吸菸對身體的危害呢?請看本期專題——二手菸、三手煙的危害您清楚嗎? ...

睏了累了抽根煙?為了健康,放下煙吧

肺掌管著我們的呼吸功能,負責將我們賴以生存的氧氣「打包」運輸到全身各處組織器官。你的一呼一吸,都和肺有關。今天是世界禁菸日,健康君再來和大家聊聊吸菸的話題。如果身邊有人吸菸,為了彼此的健康,也請...

戒菸 什麼時間都不晚

二手菸、三手煙的危害您清楚嗎? 二手菸:有害物質極易穿透肺泡進入血液循環我國腫瘤登記中心統計的數據顯示,肺癌每年新發病例約70.5萬,死亡50餘萬例,發病率和死亡例數均居各類惡性腫瘤首位,90%...

為了您和孩子的健康 請您放下手中的香菸

有人說:「飯後一支煙,賽過活神仙。」果真這樣嗎?殊不知,沒有任何消費品能像菸草一樣,使如此眾多的人口毫無必要地喪生。20世紀,它奪去了1億人的生命。在吸菸者陶醉於「吞雲吐霧」、「悠悠自得」的時候...

儘早戒菸,利人利己

聽老一輩人說抽菸最初是為了防止蚊蟲叮咬,那時生活在偏僻地帶,荒草叢生的地方多見有人嘴裡叼著根煙,我不知道這種說法是真是假。如今各個年齡段的菸民都有,無論是70後的老菸民,還是00後的新一代菸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