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菸的誤區你可能不知道,詳解吸菸之好壞,這真不是在開玩笑!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隨著1988年開始,每年5月31日都是世界無菸日,戒菸的標新也越來越明顯,但是吸菸隨著大部分菸民都認為是有用,就算意識到危害,也一時半會戒不掉。

所以,誤區的深入只會讓大家片面的停留在表層。

一起來看看吧,也許會對您有益處,即使不抽菸,二手菸也一直存在咱們的周圍。

誤區一:「某某吸了一輩子煙,也很健康,不吸菸的鄰居卻得了肺癌」

經常聽到有人質疑吸菸的危害,並有這樣的說法:「某某人吸了一輩子煙,也很健康啊!」更有人以某些領導人作為例子。

確實不是每個吸菸的人都會因為吸菸導致的疾病而死亡,這就類似酒駕,並不是每一個酒駕的人都會出車禍,但是酒駕卻使得出車禍的機率大大增加。

總體來看,大約有一半的長期吸菸者最終會死於菸草相關疾病。

選擇吸菸,就等於用自己的生命擲硬幣賭博,有50%的可能會輸掉。

誤區二:「吸菸有助於集中注意力」

很多人認為吸菸有助於集中注意力,點上一支煙後,能幫助他思考問題,種誤區也是讓很多吸菸者不願戒菸的原因。

事實上,當你專注於寫作、思考問題等集中注意力的時候,吸菸並不能幫你,只會適得其反,因為煙一熄滅,尼古丁戒斷症狀就會迅速出現,逼你不得不分心,再點上一支煙。

另一方面,吸菸還會使血液攜氧能力下降,導致大腦供氧不足,吸菸可以降低腦血流量,可能會降低智力,從而進一步影響吸菸者集中注意力去思考問題。

如果你擔心戒菸會影響集中注意力,那麼影響你注意力的其實是擔心本身。

問題的根源在於心態,而不是生理層面的戒斷症狀。

誤區三:「飯後一支煙,賽過活神仙」

許多吸菸者喜歡飯後點上一支煙。

飯後本來是放鬆時間,沒有工作壓力,也沒有飢餓的折磨,然而吸菸者飯後卻無法全心全意地放鬆,應為還有另一種「飢餓」需要滿足,他以為「飯後一支煙,賽過活神仙」,卻不知,讓他無法放鬆的原因正是吸菸。

吸菸者都相信吸菸有助於放鬆,事實卻是,尼古丁具有興奮作用,會導致心率上升。

尼古丁成癮者永遠無法徹底的放鬆,而且毒癮越深,程度就越嚴重。

研究表明,飯後立即吸菸對人體健康危害極大。

人在進食後,消化系統進入全面消化和吸收狀態,這時胃腸蠕動頻繁,血液循環加快,全身毛孔張開,而且會釋放一些多餘的熱量加快組織細胞生物呼吸。

如果在這時候吸菸,以尼古丁為代表的煙霧中有害物質會被肺部和全身組織大量吸收,給人體機能和組織帶來比平時吸菸更大的傷害。

飯後吸菸還可使膽汁分泌過多,使胰蛋白酶和碳酸鹽的分泌受抑制,影響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可見,飯後吸菸對身體有百弊而無一利。

誤區四:「戒菸後,身體失去平衡,很容易生病」

很多人認為,多年吸菸者一旦戒菸,身體會失去平衡,很容易生病。

如戒菸後,很快得了肺癌。

事實上,患肺癌的原因並不是戒菸,而正是因為長期吸菸,已經對身體造成了損害。

流行病學研究顯示,吸菸者戒菸後,患各種疾病的危險性都在下降,但癌症的風險下降最慢,要到十年以後才能表現出來。

誤區五:尼古丁是致癌物

尼古丁並非菸草中的致癌物質的知曉率僅為1.8%。

「尼古丁並非致癌物,而是成癮物,真正讓菸草成為健康殺手的是菸草燃燒時產生的焦油、一氧化碳和多種其他金屬化合物等。

國際上,甚至將尼古丁作為戒菸的藥品,將其製成貼片、含片、口香糖等,讓使用者既能感覺到那種類似吸菸的「過癮」感覺,又不會損害健康。

誤區六:「焦油含量低的捲菸危害真的降低了嗎?」

當然沒有,事實是不但沒有降低,反而增加了健康風險。

菸草公司為了維護其商業利益及應對公眾對菸草的健康恐慌,提出了「降焦減害」的口號,宣稱「低焦油=低危害」,這完全是欺騙公眾的陷阱。

我們在煙盒包裝上看到的焦油量是通過機器測試得到,然而這與人吸入的焦油量並非一致,美國菲利普莫里斯公司在1977年的研究報告中就承認,吸菸者實際攝入的量比機器測得的焦油要高出3倍。

焦油降低不表明其他致癌物也降低,焦油量下降時,焦油中的某些強致癌物並未減少,如亞硝胺類、稠環芳烴。

另外,低焦油捲菸會產生補償吸菸現象。

焦油降低後,吸菸者為了維持血液中尼古丁的濃度,會採取「補償行為」,吸得更深、吸的量會更多。

隨著吸菸次數和量的增加,吸入菸草中的其它有害物質也會增加。

很多人錯誤地認為價格高點的、焦油低點的捲菸會安全些,危害少些,事實上根本不存在安全的捲菸,所有的煙都會毒害你的身體,進入體內的煙霧都會導致心臟病、陽痿和多種癌症等,如果你想避免這些危害,最好的辦法就是戒菸。

誤區七:「柔和、低焦油香菸對人體沒有危害」

吸帶「過濾嘴」的好煙,可減少焦油吸入,降低某些癌症的發病危險,但不會降低患肺癌及心臟病的機會。

不管菸草內所含焦油怎樣低,你和你周圍的人仍然會吸入數百種有毒的化學物質,根本沒有所謂的「安全」香菸。

誤區八:年輕人吸菸不必擔心患肺癌

「吸菸至少可以導致10種不同的癌症,而且每種癌症都可能發生在任何年齡段,肺癌僅僅是其中的一種。

」段天林表示,流行病學研究表明,吸菸者肺癌的發病率比不吸菸者高10倍以上。

吸菸造成的疾病和死亡不是即時發生的,常常是在吸菸後的10到20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吸菸致癌往往也在多年以後才表現出來。

但是,年輕時吸菸沒有患癌症,並不代表年齡大了以後也不會患癌症。

況且,肺癌在沒有出現明顯症狀前往往不易被發現。

一旦查出肺癌,絕大多數患者已經屬於中晚期,生存機率不高。

所以,我們應防患於未然,儘早戒菸。

調查顯示,我國目前約有3億名以上菸民,每年因吸菸導致相關疾病的死亡人數高達100萬,超過了因愛滋病、結核病、交通事故以及自殺等死亡的人數總和。

如果我國吸菸形勢得不到有效控制,到2025年,每年因吸菸導致相關疾病的死亡人數將達到200萬,大部分吸菸者的壽命也會縮短10年以上。

有人覺得有些人吸了一輩子煙也沒事兒,因此存在僥倖心理。

段天林表示,吸菸者不是100%會得肺癌,但肺癌患者中有80%到90%的人是吸菸者。

癌症是多方面因素作用的結果,要減少患病的危險,就不要吸菸。

誤區九:室內通風好,吸菸對別人沒影響

很多吸菸者認為,只要做好室內的通風換氣工作,把煙排出去,就可以在室內吸菸,也就不會影響他人健康。

其實,這也是一個誤區。

世界衛生組織明確指出:採取有效措施防止接觸菸草煙霧,需要在特定空間或環境完全消除吸菸和菸草煙霧,以建立100%的無菸環境。

接觸菸草煙霧沒有安全程度可言,應當拋棄二手菸草煙霧毒性有一個臨界值的概念,因為此類概念與科學證據相牴觸。

段天林表示,技術方法不能防止接觸菸草煙霧,想要建立100%無菸環境,採取通風、空氣過濾和設立指定吸菸區(無論是否有專門的通風系統)等任何措施都是無效的,唯一有科學依據的、可以徹底防止接觸菸草煙霧的辦法就是消除室內吸菸。

此外,儘管有的辦公室里多數時間只有一個人辦公,但是在這樣的辦公室里吸菸,也會損害他人健康。

首先,當別人來到這間辦公室時,會暴露於菸草煙霧中。

其次,菸草煙霧會發散、滯留在衣服、頭髮、皮膚、牆壁、家具上,其中包含重金屬、致癌物甚至輻射物質,可在辦公室內滯留數小時、數天甚至數月,持續對人體健康產生危害。

誤區十:與其吸「二手菸」,不如自己也吸

「二手菸」即被動吸菸,被動吸菸者吸入的有害物質濃度並不比吸菸者低。

吸菸者吐出的煙霧中,焦油含量比吸入時多1倍、苯並芘多2倍、一氧化碳多4倍。

「二手菸」包含很多能夠迅速刺激和傷害呼吸道內膜的化合物,還可引起肺癌等惡性腫瘤、慢阻肺、心血管疾病、腦血管疾病等嚴重疾病,尤其危害孕婦和兒童的健康。

「二手菸」的危害比較大,有些人就覺得,當和吸菸者在一起時,與其吸別人的「二手菸」,還不如自己吸「一手煙」。

段天林提醒,「二手菸」危害大,並不是說吸「一手煙」的危害就小了。

因為吸「一手煙」時除了吸入70%以上的煙霧外,還會吸入「二手菸」的煙霧,兩者相加,危害就大得多了。

而且,一旦吸菸成癮,更難使人擺脫菸草的危害。

因此,為了不吸「二手菸」而吸「一手煙」,完全是錯誤的。

吸「二手菸」往往是被動的、無奈的,但隨著控煙法律、法規的逐步完善,人們可以有效規避和防止「二手菸」的危害。

所以,當受到「二手菸」危害時,我們應當學會使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健康。

誤區十一:「吸菸有助於保持身體苗條」

由於菸草中的尼古丁本身具有抑制食慾的作用,菸草對舌頭上的味蕾有一定的破壞作用,所以,吃東西的時候,品嘗不出食物中的味道。

但利用這種方法控制體重是一種很危險的做法。

希望減輕體重的朋友,還是要通過運動和膳食習慣的調整達到目的。

誤區十二:能吸菸表明身體還很健康,如果身體不行了,就不吸了

很多老人認為「能吸菸代表身體還行」,但實際上疾病在不知不覺中已經形成。

因吸菸引發的疾病和死亡通常要10年、20年甚至更長時間後才會顯現,並且吸菸危害具有累積性,吸菸時間越長,吸菸量越大,危害性越高。

一些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患者,等到實在吸不動煙時再停止吸菸,為時已晚,因為肺功能損傷是不可能逆轉的。

肺癌患者在早期往往沒有任何症狀,發現時已到中晚期。

沒有症狀並不代表身體的各個器官系統完全健康。

因此,維護健康需要樹立預防為主的理念,防範於未然。

誤區十三:意志力強,靠毅力就可以戒菸

吸菸作為一種尼古丁依賴疾病,已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一種專門的疾病了,因此從某種程度說,戒菸就等於治療,不過僅憑意志力「干戒」復吸率很高。

以往菸民的戒菸經歷告訴我們,單靠個人毅力「干戒」成功率相對較低。

老菸民可能需要尼古丁的替代品度過戒菸早期的戒斷症狀。

因此老菸民要在戒菸門診的醫生指導下科學有效的戒菸。

尼古丁替代藥物主要是通過向人體提供尼古丁,達到代替或部分代替從菸草中獲取得尼古丁,不僅可以減輕戒菸過程中的尼古丁戒斷症狀,還能避免受到煙霧中有害物質的直接傷害,慢慢減少對尼古丁的渴求,實現戒菸。

【危害案例】

「父親在外市工作,每次周末回家,三四歲的孩子就哮喘發作,到醫院細查才發現,是他身上的煙味惹事。

廣東清煙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介紹,這是他接觸到一個二手菸危害鮮活例子。

所謂二手菸,是衣服、牆壁、地毯、家具甚至指菸民「吞雲吐霧」後殘留在頭髮和皮膚等表面的固體殘留物,此外還包括物體表面的菸草殘留物與空氣污染物發生化學反應所產生的第二代污染物。

事實上,二手煙污染持續時間比一手煙和更長,甚至幾個月都不消失,會通過呼吸道、消化道吸收及皮膚接觸等方式危害人類。

「處於爬行階段的嬰幼兒比成人更易接觸物體表面,是接觸二手菸的高危人群。

國外實驗室研究發現,人體接觸二手菸可引起基因突變。

唐振剛特別指出。

多吃蔬果可防增重並降反應

暨南大學醫學院預防醫學系講師指出,戒菸對健康有四大益處,包括:可顯著降低吸菸人群的死亡風險;降低肺癌、冠心病、慢阻肺等多種疾病的發病和死亡風險,並改善這些疾病的預後;吸菸的女性在妊娠前或妊娠早期戒菸,可以降低早產、胎兒生長受限、新生兒低出生體重等多種妊娠問題的發生風險;戒菸可以獲得明顯的社會及經濟效益。

國際醫學研究也證實,比如美國男性,在菸草使用率開始降低後的25-30年出現肺癌死亡率下降的成效;法國吸菸率下降25年後,肺癌死亡率下降。

不過,戒菸難,而且戒菸後可出現肥胖、氧化應激、身體炎症反應等,後二者甚至可持續好幾年。

王麗君建議,戒菸後可多吃水果、蔬菜,一方面可控制能量攝入,另一方面,它們的礦物質、維生素也可降低身體反應。

此外也可每天口服抗氧化營養補充劑,日服500mg維生素E也可同樣達到目的。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不可不知!關於吸菸和戒菸的4大誤區

我們與您一同關注消費生活吸菸本身對身體就有很大的危害,但有些人對於吸菸及其危害常常存在一些誤區,這往往導致「傷上加傷」。下面介紹幾個吸菸誤區,如果你也是吸菸一族,對照看看,你的認識有沒有錯誤?

低焦油捲菸?我想用枸杞啤酒配你

所謂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浪,前段時間,網絡掀起了一陣畫風驚奇的年輕人「佛系養生」潮流。主旋律是如下的畫風:「到了這個年紀,喝啤酒都想放幾顆枸杞……「「到了這個年紀,喝可樂都想放點薑片……...

寶典:關於吸菸的19個常識

1、問:吸菸會否令人上癮? 我們現在已經把尼古丁成癮列入慢性疾病的範疇。如海洛因和古柯鹼一樣,菸草中的尼古丁已被公認為會令人上癮的化學物質。當吸菸時,煙內的尼古丁會令人產生短暫興奮的感覺,從而令...

為了您和孩子的健康 請您放下手中的香菸

有人說:「飯後一支煙,賽過活神仙。」果真這樣嗎?殊不知,沒有任何消費品能像菸草一樣,使如此眾多的人口毫無必要地喪生。20世紀,它奪去了1億人的生命。在吸菸者陶醉於「吞雲吐霧」、「悠悠自得」的時候...

儘早戒菸,利人利己

聽老一輩人說抽菸最初是為了防止蚊蟲叮咬,那時生活在偏僻地帶,荒草叢生的地方多見有人嘴裡叼著根煙,我不知道這種說法是真是假。如今各個年齡段的菸民都有,無論是70後的老菸民,還是00後的新一代菸民,...

戒菸後可延長壽命,您知道嗎?

編者按:5月31日是世界無菸日,吸菸不僅會對吸菸者自身健康造成危害,還容易危害周圍人的身體健康,那麼吸菸的危害有哪些,如何減少吸菸對身體的危害呢?請看本期專題——二手菸、三手煙的危害您清楚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