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領偶然發現垂體瘤,觀察?手術?治療方法大不同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李小姐是一家公司的白領,平時工作比較繁忙,李小姐對自己的身體健康並不在意,吃飯也是隨著工作時間很不穩定,李小姐覺得自己年輕應該把更多的時間精力放在工作上,可是一次單位組織體檢中,李小姐被意外的檢查出患有垂體瘤,可是李小姐並沒有覺得身體有什麼不適症狀,由於垂體瘤較小,醫生根據李小姐的情況建議她進行臨床觀察,可是李小姐納悶:自己好端端的為什麼會患上垂體瘤呢?真的觀察就可以了嗎?

垂體瘤是最常見的顱腦良性腫瘤之一,人群發生率高達10%。

隨著現代影像技術的進步和普及,越來越多的患者在因為其他原因做頭部影像學檢查時偶然發現垂體瘤。

那麼這部分臨床症狀不顯著患者的垂體瘤都需要手術切除嗎?

現將偶然發現的垂體瘤診斷和制定治療方案的策略總結如下:

1. 是否分泌異常激素:垂體是內分泌器官,分泌多種激素,發現垂體瘤後首先要做血液的激素檢查,如果為分泌異常激素的生長激素(GH)腺瘤、Cushing病(ACTH腺瘤)及促甲狀腺激素(TSH)腺瘤首選手術治療,因為這些腫瘤分泌過高的激素,對身體造成損害甚至威脅生命,需要手術切除後使激素水平儘快恢復到正常,PRL腺瘤首選藥物治療。

2. 對於不分泌異常激素的垂體腺瘤統稱為「無功能腺瘤」,約占所有垂體瘤的25%。

2016年歐洲內分泌雜誌發表的一項最新研究結果顯示:在9年的觀察期內,首次發現時腫瘤小於5mm時,腫瘤增長的幾率很低,大於5mm小於10mm時,觀察期內腫瘤增長比例為14%,大於10mm時,增長比例為25%。

因此,對於偶然發現的無功能性垂體瘤,需要根據腫瘤的大小和臨床症狀來判斷,若腫瘤未影響視力,且小於1厘米,可繼續觀察;若腫瘤大於1厘米,但無症狀,可嚴密謹慎地觀察,定期複查磁共振。

若腫瘤大於1厘米,且有視路壓迫症狀,則需要手術切除。

3. 對於無功能性垂體瘤,長期隨訪腫瘤大小穩定,但腫瘤導致垂體功能低下的,可以補充相應缺乏的激素。

許多較小的無功能腺瘤尤其是老年無功能性腺瘤者,其腫瘤的自然生長進程相對較長,部分患者腫瘤大小長期穩定,可以持續隨訪觀察。

但如果首次發現垂體瘤時磁共振影像有腫瘤出血、囊變、腫瘤位置靠近視交叉的情況,提示未來腫瘤增長或導致症狀的幾率較大,應優先考慮手術治療。

通過上述介紹我們可以了解到,偶然發現的垂體瘤需進行內分泌功能和眼科檢查評估,對於沒有臨床症狀且腫瘤體積較小的無功能性垂體腺瘤患者可以長期隨訪觀察,無需治療,大部分病人的腫瘤可以保持長期穩定。

上面李小姐的病例就是這樣,當然,只有根據具體患者的具體臨床表現、影像學特點、年齡、腫瘤大小、全身健康情況和相關內分泌功能才能制定出最適合該患者的臨床治療策略。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陸腦科介紹"垂體瘤患者有效治療方法"

垂體瘤的症狀垂體微腺瘤又稱為垂體瘤,是一種以青壯年為發病群體,約占顱內腫瘤10%的從垂體前葉和後葉發生的腫瘤。垂體微腺瘤嚴重嗎?垂體胃腺瘤不僅會影響生長發育,而且會影響工作能力。一旦患病,患者應...

20歲小伙猛長到188cm竟然是因為腦腫瘤!

俗話說:二十三,躥一躥。但是,你知道突然長高也可能是因為腦腫瘤嗎?有這樣一條新聞:四川南充人鄧某今年43歲,20歲之前身材矮小,但21歲和22歲兩年平局長高十幾公分,身高一下竄到188cm並且。...

正確認識,積極治療垂體瘤

正確認識垂體瘤,走出治療誤區。垂體瘤實際上稱為垂體腺瘤,是常見的神經系統占位性病變。一般大多數人早期並未表現出相關症狀,在體檢時容易發現得了垂體瘤。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這就和垂體瘤的分類有關...

發現泌乳素型垂體瘤該怎麼辦?

垂體瘤是一組從垂體前葉和後葉及顱咽管上皮殘餘細胞發生的腫瘤,可以分為生長激素分泌型垂體瘤、泌乳素分泌型垂體瘤、促甲狀腺激素分泌型垂體瘤等多種類型。泌乳素是由垂體前葉合成分泌的一種激素,在生理狀態...

垂體瘤如何治療?

垂體瘤是一組從垂體前葉和後葉及顱咽管上皮殘餘細胞發生的腫瘤,垂體瘤約占顱內腫瘤的10%,此組腫瘤以前葉的腺瘤占大多數,來自後葉者少見,多種顱內轉移癌可累及垂體,須與原發性垂體瘤鑑別。垂體瘤的症狀...

垂體瘤到底有幾個「分身」?

     我們往往對距離我們比較遠的疾病漠不關心,大家都知道糖尿病、甲亢是內分泌科最常見的疾病,卻很少知道垂體和內分泌有密切相關。正常垂體分泌很多激素,當垂體被瘤壓迫時,垂體的某些激素分泌減少,...

垂體瘤了解下 「垂體」究竟是什麼

垂體瘤:90%的人沒有明顯症狀,10%的人臨床上才有明顯症狀。臨床表現有甲亢、視力減退、肢端肥大症、溢乳症等。垂體瘤是一組從垂體前葉和後葉及顱咽管上皮殘餘細胞發生的腫瘤。發病年齡大多在31-40...

七成顱咽管瘤發生在15歲以下孩童

身體周刊:垂體瘤是一種常見的腦瘤,有何臨床表現? 王宇:由於影像學的進步,目前垂體瘤發病率已經上升至占所有腦瘤的第二位,僅次於惡性膠質瘤,也是發病率最高的良性腦瘤,在屍檢中垂體瘤的發現率高達20...

視力下降、性功能低下要警惕垂體瘤

當被閉經、溢乳、不孕不育、陽痿、進行性視力下降、性生活能力下降等問題困擾時,你可能想到的是到醫院婦科、男科、眼科看病,但是實際上這可能是垂體瘤惹的禍。老秦今年六十多歲,退休在家多年,身體一直很健...

[科普]帶你了解垂體瘤

垂體腺瘤(簡稱垂體瘤)是顱內最常見的腫瘤之一,由於腫瘤位於顱腦深部及內分泌中樞,對周圍產生壓迫和對內分泌的影響,常給患者的生長、發育、生育功能及生活勞動能力等造成嚴重損害。第四軍醫大學唐都醫院...

揭開垂體瘤神秘的面紗

我們大腦中的「垂體」是人體神經-內分泌系統的總司令部,而「垂體腺瘤」則是來源於垂體本身的一種腫瘤,絕大部分垂體腺瘤都是良性腫瘤,少部分呈侵襲性生長甚至是惡性的。垂體位於顱內的「交通要道」,其周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