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歲的她患了癌症,以後還可以生寶寶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以前,病人一旦得了婦科惡性腫瘤,常規手術方法是「一刀切」,拿掉子宮和卵巢,以免癌細胞擴散威脅生命。

這樣一來,未生育的病人將永遠失去做媽媽的權利。

這不,25歲的喵喵不幸患上宮頸癌。

她到底該怎麼辦?一時間束手無策,她還這麼年輕,腫瘤治療後,還能懷上寶寶嗎?喵喵眼淚都流幹了……

目前腫瘤的發生越來越年輕化,每年有數以萬計的生育期婦女被診斷為腫瘤。

一項研究顯示在1976—2005年間,隨著診斷和治療水平的進步,尤其是放化療的應用,成年癌症患者治療後的5年生存率提高了近13%,未成年癌症患者提高了20%。

但是,放化療會對卵巢等生殖器官造成不可逆的損傷,甚至引發閉經和不育症。

有研究顯示,與正常育齡女性相比,曾患腫瘤的女性由於接受過放化療而致生育力下降了30%~50%。

此外,由於許多腫瘤治療周期長,部分女性因此錯失了最佳生育年齡。

但由於抗腫瘤治療延長了腫瘤患者的生存時間,使得越來越多的患者希望在完成腫瘤治療後擁有自己的後代。

因此,自身生育力保存成為這些患者的選擇。

癌症生育力保存有哪些方式?

器官保存性手術

可使女性腫瘤患者治療後生育的方案之一就是器官保存性手術。

因此對於IA期宮頸癌患者來說可以進行宮頸錐切手術,對於IB期但希望生育者則可以行子宮頸切除術。

重要的是告知患者具有癌症復發的潛在風險,尤其是行子宮頸切除術時。

對選擇子宮頸切除術的患者來說,還必須告知其未來妊娠時流產和早產風險增加。

器官保留性手術也是卵巢交界性腫瘤的標準治療方案,對於I期(G1-3)卵巢癌患者來說,保留對側卵巢可能是合理的。

對於分期較高者進行器官保留手術則需慎重考慮,因為腫瘤復發風險顯著增加。

因為輸卵管癌罕見,因此幾乎沒有相關數據。

如果腫瘤局限於輸卵管內,則可以選擇對側器官保留。

不過,高達1/3的病例為雙側輸卵管受累,一般發生於壺腹部。

卵巢移位

必須告知患者腹腔鏡手術的風險,當然腹腔鏡手術併發症發生率較低。

較嚴重的併發症如器官損傷、需進行治療的繼發性出血,約占所有腹腔鏡手術1%以下。

不過,卵巢移位並不能使其免受化療藥物對性腺的副作用影響。

卵巢移位的優點之一是同時可以通過腹腔鏡檢查而進行分期、或同時進行盆腔淋巴結切除術。

藥物干預

需告知患者即使通過藥物預防性下調卵巢功能,卵巢功能衰竭的發生率也高達60%。

根據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2013年的臨床實踐指南,目前尚無證據表明藥物為主的方案可以保存生育力,這表明不能推薦這類方案、至少不能單獨推薦該方案用作生育力保存。

卵母細胞冷凍保存

根據患者是否有長期固定男友,可在原核階段冷凍保存授精或未授精的卵子。

卵母細胞冰凍有兩種方法,緩凍法及玻璃化。

作者的意見認為未授精卵母細胞緩慢冰凍相比玻璃化來說更容易出現損傷,因此認為玻璃化才是卵母細胞冷凍保存的標準方案。

僅半數女性患者可以經卵母細胞採集進行生育力保存後妊娠;這一點需提前告知患者。

卵巢組織的冷凍保存

最近幾年卵巢組織切取並製作成薄切片後緩慢冷凍或玻璃化,後期將其移植入人體已經成為一項公認的生育力保存方案。

是凍存卵母細胞、還是凍存卵巢組織,一定要與患者詳盡溝通後結合患者具體情況而定。

重要的是要斟酌患者經受的壓力:一般需兩次腹腔鏡操作,且有腫瘤種植因而造成腫瘤復發的可能性。

種植導致復發的總體風險很低,但卻切實存在、尤其是血液系統惡性腫瘤。

近年來,卵巢組織冷凍技術逐漸被大家所接受,並逐漸為身患腫瘤患者且處於育齡期年輕女性所青睞。

目前,國際上一些已開發國家,卵巢組織冷凍成為癌症患者保存生殖力的臨床常規項目。

截止2016年12月全球已經有86個健康寶寶通過卵巢組織冷凍移植出生,自然妊娠率達57%。

哪些因素可能影響癌症患者的生育力?

  • 年齡:越早越好;

  • 腫瘤類型:並是不所有的腫瘤都適合進行生育力保護,如:乳腺癌,BRCA基因突變型及晚期乳腺癌的患者不宜進行生育力的保護;

  • 需要綜合考慮乳腺癌患者的治療計劃:如何時手術、何時放化療。

所有生育期癌症的患者應充分知情,並由專業豐富的醫生為其提供相關諮詢服務。

腫瘤患者的生育力保存目前在已開發國家已經成為常規技術開展,在我國也已經被生殖學界和腫瘤學界所逐漸重視。

可以預計,這個技術也必將成為輔助生殖技術中的重要內容,在女性進行卵母細胞和胚胎的冷凍,和卵巢皮層的組織冷凍;在男性進行精子和睪丸組織的冷凍;但是其倫理、法規、技術、和管理方面,仍然有很多的工作要做。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華南首個「生育力保存庫」廣州掛牌

科技日報訊 (小楠)華南地區首個「生育力保存庫」日前在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生殖醫學中心掛牌,為需要保存下一代「種子」的家庭尤其是腫瘤患者家庭帶來希望。中華婦產科學會全國內分泌學組副組長、該中心主...

乳腺癌的女性也要做媽媽

隨著時代生活方式和環境因素的變遷,乳腺癌已經成為女性腫瘤中的頭號大敵,發病率逐年升高,其中約15%的女性是在育齡期,25%在絕經期前。隨著治癒率和生存率的提高,如何保存生育能力和提高生活質量,成...

珍藏希望—卵巢皮質冷凍保存

對女性的生育力保護的各種技術中,卵巢皮質的冷凍保存時是最具有挑戰性的了,技術最難,爭議也最多。但是隨著科技水平的發展,卵巢皮質冷凍技術已經逐漸成熟,復甦後出生的孩子也越來越多,在某些情況下,是不...

做好生育力保存,患癌也能要寶寶!

數據顯示,中國每年新發超過400萬例,在年輕惡性腫瘤患者中,70%以上有生育意願。隨著惡性腫瘤治療學的發展,患者長期生存率得到了很大提高,如乳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可達90%。

腫瘤患者生育力保存——現狀與挑戰

腫瘤患者的生育力保存目前在已開發國家已經成為常規技術開展,在我國也已經被生殖學界和腫瘤學界所逐漸重視。可以預計,這個技術也必將成為輔助生殖技術中的重要內容,在女性進行卵母細胞和胚胎的冷凍,和卵巢...

華南首個「生育力保存庫」正式掛牌

金羊網訊 記者豐西西,通訊員簡文楊、韓曉晶報導:聽過冷凍卵子、冷凍胚胎,聽過冷凍卵巢麼?8日,記者從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生殖醫學中心獲悉,華南地區首個「生育力保存庫」落戶該院,需要保存下一代「種...

做好生育力保存,患癌也能要寶寶!

數據顯示,中國每年新發超過400萬例,在年輕惡性腫瘤患者中,70%以上有生育意願。隨著惡性腫瘤治療學的發展,患者長期生存率得到了很大提高,如乳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可達90%。然而,細胞毒性藥物與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