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類型垂體瘤該怎麼治療?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垂體瘤是源於垂體前葉和後葉以及顱咽管上皮殘餘細胞的腫瘤,屬於良性腺瘤,對患者的主要危害在於腫瘤本身的占位效應和引起的內分泌功能異常。

臨床上,垂體瘤可以分為泌乳素型垂體瘤、促腎上腺皮質激素腺瘤、生長激素型垂體瘤及無功能垂體腺瘤。

不同類型的垂體瘤症狀表現不一樣,治療方式也有較大的差異!

泌乳素型垂體瘤

1、定義:由垂體泌乳素細胞瘤分泌過量泌乳素引起,是最常見的激素分泌型垂體腺瘤。

2、症狀:泌乳素型垂體瘤患者症狀表現出明顯的性別差異。

①男性:患者通常會出現頭痛(近60%)、視力下降(55%左右)、性功能下降(超過20%)、體重增加(不到10%)、乳房發育(7%左右)等;

②女性:患者可能出現月經不規律(超過80%)、泌乳(50%左右)、頭痛(超過30%)、視力下降(27%左右)、不孕(5%左右)。

3、治療:泌乳素型垂體瘤首選藥物治療,絕大多數患者在正規服用藥物後腫瘤體積縮小,甚至治癒;少數患者需要手術治療。

促腎上腺皮質激素腺瘤

1、定義:由於垂體瘤造成垂體激素促腎上腺皮質激素過度產生而導致腎上腺的皮質醇過度分泌。

2、症狀:身體向心性肥胖、滿月臉、水牛背、多血質、腹部大腿部皮膚有紫紋、毳毛增多等。

病情嚴重的患者可能出現閉經、性慾減退、全身乏力,甚至臥床不起。

3、治療:促腎上腺皮質激素腺瘤首選手術治療,手術切除腫瘤能夠達到較好的治療效果。

生長激素型垂體瘤

1、定義:主要是垂體瘤導致患者生長激素過度分泌。

2、症狀:肢端肥大症,表現出為手足粗大,顏麵皮膚粗厚,耳、鼻、唇、舌肥大,前額眉弓隆起,顴骨突出,下頜部伸長,面容醜陋;脊背常後突;發音低沉而粗大。

3、治療:手術治療是生長激素型垂體瘤患者治療首選,近年來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手術效果有了明顯提升。

無功能型垂體瘤

1、定義:不具備分泌激素能力的垂體瘤。

2、症狀:患者也不會出現明顯的激素過多的症狀,多表現為局部壓迫引起的頭痛、視力減退、視野缺損、復視等症狀。

少數患者出現出現輕微的內分泌紊亂症狀。

3、治療:無功能型垂體瘤治療首選手術治療,手術的主要目的是解除腫瘤對垂體、神經等的壓迫。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科普]帶你了解垂體瘤

垂體腺瘤(簡稱垂體瘤)是顱內最常見的腫瘤之一,由於腫瘤位於顱腦深部及內分泌中樞,對周圍產生壓迫和對內分泌的影響,常給患者的生長、發育、生育功能及生活勞動能力等造成嚴重損害。第四軍醫大學唐都醫院...

發現泌乳素型垂體瘤該怎麼辦?

垂體瘤是一組從垂體前葉和後葉及顱咽管上皮殘餘細胞發生的腫瘤,可以分為生長激素分泌型垂體瘤、泌乳素分泌型垂體瘤、促甲狀腺激素分泌型垂體瘤等多種類型。泌乳素是由垂體前葉合成分泌的一種激素,在生理狀態...

垂體泌乳素瘤的病因 垂體泌乳素瘤能活多久

垂體瘤有很多種,垂體泌乳素瘤是最常見的垂體瘤,垂體泌乳素瘤的患者多為女性,年齡多發在20~40歲之間,女性患者的幾率會比男性多大。那麼,引起垂體泌乳素瘤的病因是什麼?下面就讓小編來詳細解答這方面...

無功能型垂體瘤什麼時候需要手術?

垂體瘤是臨床第二常見的顱內腫瘤,對患者主要影響是影響分泌系統。但是,臨床上有的垂體瘤患者不分泌引起臨床症狀的促激素和營養激素,稱為無功能型垂體腺瘤。那麼,無功能型垂體瘤是不是需要手術呢?什麼時候...

一般多大的垂體瘤需要手術治療?

垂體瘤根據大小分為以下幾類:最大直徑小於1cm的叫做微腺瘤;1~3cm的叫做大腺瘤;大於3cm的叫做巨大腺瘤。而根據垂體瘤有沒有分泌激素的功能又可以分為:無功能型垂體瘤、泌乳素型垂體瘤、生長激素...

帶你識破垂體瘤的「偽裝」

垂體瘤是生長在腦垂體上的腫瘤,通常又稱為垂體腺瘤,是常見的神經內分泌腫瘤之一,約占中樞神經系統腫瘤的10-15%。絕大多數的垂體腺瘤都是良性腫瘤。由於腫瘤位於顱腦深部及內分泌中樞,對周圍產生壓迫...

什麼樣的垂體瘤需要手術?

垂體瘤是一組從垂體前葉和後葉及顱咽管上皮殘餘細胞發生的腫瘤,約占顱內腫瘤的 10%。垂體瘤大部分為良性腺瘤,極少數為癌。垂體瘤治療的目標是抑制腫瘤的自主激素分泌,最大程度去除腫瘤,維持正常垂體功...

視力突降,病根在腦子

王女士是一名雜誌編輯,平時總對著電腦做文字編輯工作。這兩年,她感覺視力下降明顯,按照近視治療,始終不見好轉。後來查了核磁共振,發現腦內長了一個垂體瘤。垂體是分泌各種內分泌激素的器官,比如負責身體...

得了垂體瘤 神外專家告訴你手術or吃藥?

垂體瘤是最常見的顱內腫瘤之一,發病率居第二,它是一種良性腫瘤,約占顱內腫瘤的10%。垂體是身體里最複雜的內分泌腺,所產生的激素與身體骨骼和軟組織的生長息息相關,很大程度的影響內分泌腺的活動。門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