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功能型垂體瘤什麼時候需要手術?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垂體瘤是臨床第二常見的顱內腫瘤,對患者主要影響是影響分泌系統。

但是,臨床上有的垂體瘤患者不分泌引起臨床症狀的促激素和營養激素,稱為無功能型垂體腺瘤。

那麼,無功能型垂體瘤是不是需要手術呢?什麼時候需要手術呢?

垂體瘤是源於垂體前葉和後葉以及顱咽管上皮殘餘細胞的良性腫瘤,約占顱內腫瘤的10%。

臨床上,垂體瘤可以分為泌乳素型垂體瘤、促腎上腺皮質激素腺瘤、垂體生長激素腺瘤及無功能垂體腺瘤等類型。

其中,無功能型垂體瘤約占垂體瘤總數的30%左右。

無功能型垂體瘤不具備分泌激素的能力,因而患者也不會出現明顯的激素過多的症狀。

這也使得很多患者在由於腫瘤的占位效應導致出現相應症狀的時候才就診,此時多數瘤體已經較大。

臨床上,無功能型垂體瘤對患者的影響是腫瘤擴展而產生的局部壓迫引起的頭痛、視力減退、視野缺損、復視等症狀。

當然,也有部分患者由於垂體受到腫瘤壓迫出現輕微的性腺功能減退、甲狀腺功能減退和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等內分泌紊亂症狀。

其中最常見也是最多見的是性腺功能減退。

垂體瘤的治療與其類型有著重要關係,比如泌乳素型垂體瘤的治療就以藥物治療為首選治療方式,但是無功能型垂體瘤的治療卻和其他顱內腫瘤一樣,首選手術治療。

手術的主要目的是解除腫瘤對垂體、神經等的壓迫。

臨床上一般認為無功能型垂體瘤在發生以下情況時,需要手術:

1、當腫瘤影響視神經,患者出現視力、視野受損時,需要手術解除視神經的壓迫;

2、當腫瘤壓迫顱神經,患者出現復視和眼球運動受限時,需要手術給顱神經減壓;

3、當腫瘤體積較大,造成明顯的占位效應的時候(比如出現顱內壓增高症狀)需要手術緩解占位;

4、當患者出現垂體卒中的時候,需要手術切除腫瘤;

5、當腫瘤在放療後復發的時候,需要手術切除。

腦腫瘤手術在很多患者朋友和家屬看來是比較危險的,但是隨著顯微神經外科技術和神經內鏡技術等的發展,垂體瘤的手術效果有了明顯的提升,不僅可以完全切除腫瘤在某種程度上恢復垂體功能,還能符合神經外科微創理念。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腦垂體瘤的症狀 吃什麼可預防腦垂體瘤

說到腦垂體瘤,可能很多人對此都是陌生的,甚至有許多人可能沒有聽過腦垂體瘤。因此也導致了許多人不知道腦垂體瘤的症狀有哪些,也不知道腦垂體瘤的治療方法有哪些。不過沒關係,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一一解答一...

發現泌乳素型垂體瘤該怎麼辦?

垂體瘤是一組從垂體前葉和後葉及顱咽管上皮殘餘細胞發生的腫瘤,可以分為生長激素分泌型垂體瘤、泌乳素分泌型垂體瘤、促甲狀腺激素分泌型垂體瘤等多種類型。泌乳素是由垂體前葉合成分泌的一種激素,在生理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