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力突降,病根在腦子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王女士是一名雜誌編輯,平時總對著電腦做文字編輯工作。

這兩年,她感覺視力下降明顯,按照近視治療,始終不見好轉。

後來查了核磁共振,發現腦內長了一個垂體瘤。

垂體是分泌各種內分泌激素的器官,比如負責身體生長的生長激素、調節性功能的促性腺激素,以及促甲狀腺激素等。

激素分泌水平接受嚴格的調控,既不能少,也不能多,否則就會產生相應的激素功能不足或過度的情況。

垂體瘤是垂體里不同種類細胞起源的腫瘤,是常見的良性腫瘤,可發生於任何年齡,多在30~50歲,男女比例為1.2:1。

有些垂體瘤會過度分泌某種或多種激素,有些則不分泌任何激素。

垂體上方與視神經交叉相鄰,所以瘤子生長時容易壓迫視神經,出現視力下降、雙眼外側視野缺失等表現。

垂體瘤還可導致其他壓迫症狀,如頭痛、視物重影、眼瞼下垂等。

激素分泌異常症候群也是常見表現,一是垂體激素分泌減少,一般較輕,進展較慢,但在腫瘤急性出血或長得大時也會出現;二是垂體激素分泌增多,包括泌乳素增加(導致女性閉經、泌乳、不育,男性鬍鬚稀疏、性慾下降)、生長激素增加(導致巨人症或肢端肥大症)、促甲狀腺激素腺瘤(引發甲亢)。

得了垂體瘤無需過分擔憂。

對於某些特定類型的垂體瘤,如果判斷患者不能通過手術獲益,或腫瘤很小不影響生活,通常不建議手術,而是定期隨訪觀察。

比如,無功能性的垂體微腺瘤(<1厘米),變成大腺瘤(>1厘米)的機率很低,一般不會對視力產生影響,完全可以隨訪。

分泌泌乳素的垂體瘤,只要患者沒有出現急劇視力下降,無論任何大小,根據指南推薦,均首選藥物溴隱亭治療。

如果患者不能耐受藥物的副作用或者藥物治療無效,可以選擇手術治療。

部分患者術後有腫瘤殘留、不能耐受手術、對藥物不敏感,但有遠期垂體功能低下的可能性,可採用放射治療。

(蔣磊)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垂體泌乳素瘤的病因 垂體泌乳素瘤能活多久

垂體瘤有很多種,垂體泌乳素瘤是最常見的垂體瘤,垂體泌乳素瘤的患者多為女性,年齡多發在20~40歲之間,女性患者的幾率會比男性多大。那麼,引起垂體泌乳素瘤的病因是什麼?下面就讓小編來詳細解答這方面...

三陸腦科介紹"垂體瘤患者有效治療方法"

垂體瘤的症狀垂體微腺瘤又稱為垂體瘤,是一種以青壯年為發病群體,約占顱內腫瘤10%的從垂體前葉和後葉發生的腫瘤。垂體微腺瘤嚴重嗎?垂體胃腺瘤不僅會影響生長發育,而且會影響工作能力。一旦患病,患者應...

發現泌乳素型垂體瘤該怎麼辦?

垂體瘤是一組從垂體前葉和後葉及顱咽管上皮殘餘細胞發生的腫瘤,可以分為生長激素分泌型垂體瘤、泌乳素分泌型垂體瘤、促甲狀腺激素分泌型垂體瘤等多種類型。泌乳素是由垂體前葉合成分泌的一種激素,在生理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