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醫話「男」題|糖尿病男性勃起功能障礙發生率超6成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作者 | 周亦川

來源 | 搜狐健康

勃起功能障礙(俗稱陽痿,以下簡稱ED)是很多男人說不出的痛,據統計我國40歲以上男性患病率超過5成。

我國還是糖尿病大國,人群患病率為11.6%,患者總數超過1億,遠高於其他國家。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男科中心副主任醫師袁亦銘指出,這兩種高發疾病存在密切的聯繫,我國糖尿病男性患者63.6%患有勃起功能障礙,在沙特則高達76.4%,日本是90%;在ED患者中,合併糖尿病的ED嚴重程度更高——44%屬於嚴重ED,27%完全不能勃起;沒有糖尿病的ED患者24%屬於嚴重ED,8%的人完全不能勃起,能看到有明顯的區別。

糖尿病為什麼會導致ED?

袁亦銘指出,糖尿病會從神經病變以及血管病變等4個方面導致ED的發生:

1. 末梢神經退化,擾亂陰莖勃起的局部神經調節遞質,包括抑制NO(一氧化氮)受體水平,提高NO代謝等等,勃起功能必然受到影響。

對於一些神經病變嚴重的患者,隨著病程延長,也可能出現尿失禁,神經源性膀胱等泌尿系統疾病;

2. 勃起是由神經和血管共同控制的,受到糖尿病神經病變影響,血管收縮功能變差;並且,糖尿病人的血管細胞相當於浸泡在高濃度的糖水中,這種環境會損傷血管內皮,使陰莖動脈變窄,微血管閉鎖,損傷血管平滑肌的穩定性,導致ED的發生;

3. 糖尿病的神經病變導致自主神經功能紊亂,陰莖神經、球海綿體肌和尿道肛門反射體感神經等神經遲鈍,勃起功能障礙為自主神經功能紊亂最常見的症狀;

4. 糖尿病是一種內分泌疾病,血糖增高胰島素代謝異常的時候,其他激素都會受到影響。

對男性勃起功能影響最明顯的是睪丸產生的雄激素,糖尿病患者雄激素分泌不同程度下降。

對這部分患者如果通過藥物提高雄激素水平,那麼反過來會有利於血糖的控制。

除ED之外,糖尿病還會導致包皮龜頭炎等炎症,射精障礙(包括逆行射精、精液變少、無精液等),陰莖海綿體硬結症等其他男科系統疾病。

糖尿病合併ED,併發症會進一步加重

糖尿病會引起血管病變,對小血管的損傷尤其嚴重,導致糖尿病眼病、糖尿病足等多種併發症。

陰莖動脈也是深受其害的血管之一,發生ED說明血管已經出現病變,糖尿病患者合併有ED會導致這些併發症加重。

比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常見糖尿病併發症之一,若合併ED則76%的人會出現這種併發症;

ED是心血管病的重要預警信號,一般出現ED後的5年會發現冠心病等心臟疾病。

在糖尿病合併心血管病患者中,40—49歲的人患有ED的比例是70%,而70歲以上則是90%,幾乎人人會患病,且疾病程度較重。

糖尿病患者應關注ED的長期治療

袁亦銘說,對於男性糖尿病患者需要關注他們的勃起問題,填寫IIEF等勃起功能評估量表,評分較低的患者要積極應對;對於ED患者,血糖應作為常規的檢查,查出糖尿病,則需在ED治療基礎上把血糖控制住。

採用改善勃起功能的藥物治療對糖尿病合併ED的患者可以得到良好的效果,患者對治療的滿意度高,形成正向循環更進一步配合積極治療。

對於一些早期血糖升高、症狀較輕的ED患者,是可以治好的。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每天早上起來都「硬邦邦,讓我很不好意思

男性的陰莖勃起是血液動力學原因導致的,陰莖由兩條陰莖海綿體和一條尿道海綿體組成,海綿體是由平滑肌構成的海綿網狀結構,網間的空隙是海綿竇,直接與血管相通。海綿體裡面布滿血管和神經組織,神經中最敏...

糖尿病陽痿怎麼治療

男性會有陽痿症狀,男性糖尿病患者並發陽痿率可高達40-60%。所以平常性功能正常的男性,糖尿病的症狀表現是如果一旦出現了陽痿,有可能是患上了糖尿病。因為糖尿病病人由於全身新陳代謝失調,性激素的分...

讓我們來正確認識陽痿

陽萎又稱勃起功能障礙(國際上簡稱ED),是指在有性慾要求時,陰莖不能勃起或勃起不堅,或者雖然有勃起且有一定程度的硬度,但不能保持性交的足夠時間,因而妨礙性交或不能完成性交。陽萎分先天性和病理性兩...

糖尿病病友為什麼更容易掃「性」

勃起功能障礙(erectiledysfunction,ED)舊稱陽痿,指男性不能獲得或維持充分的陰莖勃起以完成滿意的性交。ED是糖尿病患者常見的併發症之一,糖尿病患者ED發病率比正常人群明顯增...

專家支招糖尿病人如何預防陽痿ED

說起糖尿病的危害, 很多糖友只知道它會引起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血壓、糖尿病眼病、糖尿病足、糖尿病腎病、胃腸疾病、血管病變、口腔、糖尿病皮膚病變、昏迷、糖尿病神經病變等,卻不清楚糖尿病其實還會影響...

男人想「雄風不減」,請避開這幾種病!

現代社會生活節奏快,40歲到59歲這一階段的男性,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生活工作壓力都很繁重的時期。所以,這也正是他們的體力和精力由盛到衰、不少疾病都隨之而來的階段,醫學上稱為「危險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