闢謠:HPV病毒沒那麼可怕,離宮頸癌還遠著呢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本文發表於龔曉明大夫好大夫在線個人網站,點擊下方「閱讀原文」即可進入龔曉明大夫個人網站。

一位患者的自白:

查出HPV高危感染後我才發現,自己8公分的子宮肌瘤那真不叫事了!現在都不去想子宮肌瘤的事了,滿腦子是HPV高危陽性、病變、癌等。

會知道HPV高危感染,還是源於我查出了子宮肌瘤,輾轉反側後決定手術。

因需要術前檢查,就在當地做了白帶常規、尿檢和TCT(宮頸薄層液基細胞學檢查)。

TCT結果顯示:非典型鱗狀上皮細胞,意義不明確。

我什麼都不懂,很茫然。

醫生說,這是界於正常和病變之間的臨界狀態,如果有病變會發展成癌前病變再到癌,恐怖萬分。

為此,第二天我直接去了省立醫院,又做了TCT,並做了HPV檢查。

兩周後去拿回結果,TCT:中度炎症;HPV:高危陽性。

看到這個結果,我茫然了,差點暈過去。

我覺得自己要瘋了,兩次TCT結果不一樣,HPV又是高危陽性,我怕是宮頸癌,因為現在還沒做陰道鏡活檢,這個得預約,我不肯接受這個事實,不相信自己會感染HPV。

我性生活只有老公一個人,老公也是按點下班回家的人,都是本份之人怎麼會感染高危HPV?每天上班也滿腦子想這個,因為高危HPV是直接導致宮頸癌的重要因素,我不知道我會不會得癌或癌前病變,覺得自己要崩潰了。

安慰得了別人卻安慰不了自己,自己一旦真正遇上事了,就不是安慰那麼一回事了。

此前曾經陸陸續續寫到過宮頸癌篩查相關的文章,近期仍然收到不少患者的諮詢,提到了HPV感染的問題。

更有不少患者因為發現了HPV感染,驚恐萬分,不僅精神上緊張,而且為此花費了不少費用,因此我想就此問題再次進行科普。

感染HPV其實挺常見人人都是HPV感染的宿主

HPV是一種病毒,被稱之為人乳頭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它有一個大家族,包括100多種亞型。

HPV和宮頸癌的關係最先是在上世紀70年代的時候由德國的科學家Harald zu rHausen提出的,並得到了驗證。

HPV家族成員眾多,但並不是每一種亞型都會讓人患宮頸癌,HPV目前大概是根據它致癌與否分為了低危型和高危型。

低危型的HPV不會導致宮頸癌,但是高危型的HPV可能(注意,只是可能)會導致宮頸癌前病變和宮頸癌。

HPV的感染途徑主要是性接觸,但這並非是唯一的途徑,兒童、處女均發現有HPV的感染存在。

感染HPV其實是一個常見的事情,從圖1可以看出,人從青少年時期開始就一直有HPV感染的檢出,因此可以說,人人都是HPV感染的宿主。

(圖1:綠色曲線代表HPV感染的比例,藍色曲線代表宮頸癌前病變,黃色曲線代表癌的發生,從圖中比例不難看出,感染HPV和罹患宮頸癌的比例存在巨大的差別。

正常情況下,HPV會被人的免疫系統清除,所以短暫的感染不是什麼特別的事件。

就類似於你得了一次病毒感冒,甚至可能還沒有出現感冒症狀,病毒就已經從體內被清除了。

真正導致麻煩是那些持續存在的病毒感染,若是同一亞型的HPV病毒持續存在超過2年以上,那麼就會有機會(注意,是有機會,不是必然)導致宮頸的癌前病變。

不過從癌前病變發展到癌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通常需要10-15年的時間。

感染HPV病毒要不要吃藥?然而吃藥並沒有什麼卵用

很多患者會問,感染了HPV病毒,我要怎麼治療?我要吃什麼藥進行治療?

從國際的指南和研究的數據來看,目前國際上並沒有發現有針對HPV治療的特效藥,因此並不推薦對HPV病毒的攜帶狀態進行治療。

更多的建議是「治病不治毒」,即如果細胞學有問題了,查清楚治療;如果僅僅是HPV的感染,沒有細胞學的異常,加強監測即可,無需針對HPV做什麼治療。

我此前和多個國際同行交流,基本上認同這一個觀點。

近年來,國內有不少醫院給醫生提供針對HPV治療的藥物,個人認為並沒有很好的研究證據的支持。

通常要了解一個療法是否有效,不是聽廠家的宣傳,重要是看有無在國際相關期刊上發表的文獻的支持。

若只是廠家提供的數據,是有偏倚的,就目前的情況來說,不足以支持治療HPV的做法。

個人甚至認為這種HPV療法是抓住了病人恐癌的心理,有過度治療的嫌疑。

當然,我並不排除今後可能有HPV治療方法的出現,但是現階段,沒有很好的證據支持。

要不要做HPV的篩查?30歲以下不建議做

目前NCCN(美國癌症協助網)、ACOG(美國婦產科學院)等一些組織,將宮頸HPV感染的篩查方案推薦在30歲以後進行,30歲之前發現HPV並不需要進行特殊的治療。

因為一過性感染(即短暫性感染)比較常見,即便篩查結果顯示是陽性的,過段時間就被清除了的可能性也很大。

2013年新英格蘭醫學雜誌雜誌總結了近年來的規範,大概提出了篩查宮頸的建議大概如下:

21歲以下:不需要篩查

21~29歲之間:每3年進行一次細胞學篩查(如宮頸刮片、TCT、CCT或者LCT等)

30~65歲:每5年進行一次HPV和細胞學聯合篩查,或每3年進行一次細胞學篩查

65歲以上:若之前的結果正常,可以停止篩查

也就是說,HPV檢測在30歲以下是沒有必要的

但在30歲之前,如果開始性生活,即建議開始進行細胞學的篩查,但是沒有必要檢測HPV。

如果細胞學篩查發現問題了,醫生可能會根據需要進行陰道鏡檢查和宮頸活檢檢查,進一步了解是否有宮頸癌或者癌前病變的存在。

30歲以後需進行HPV和細胞學聯合篩查

如果發現HPV陽性,那麼需要告訴患者這是一種高危狀態,需要加強對宮頸癌的監測。

但也不用太緊張,因為雖然是高危型病毒,但不等於你得了宮頸癌,此時重要的是細胞學篩查。

如果細胞學篩查沒有問題,則可以不必太擔心,只需繼續隨訪下去就好。

如果每年監測,連續3年HPV和細胞學篩查結果都是陰性,那麼以後可以延長檢測的時間間隔,過度到每3年一次。

當然,若是有HPV分型檢測的結果,發現是HPV16和18亞型陽性,也有學者建議直接進行陰道鏡檢測和宮頸活檢排除宮頸癌。

預防宮頸癌怎麼做才好?疫苗接種是一個不錯的辦法

隨著對宮頸癌病因的了解,那麼針對這些病毒,科學家研製了針對高危型HPV的疫苗,通過注射產生抗體,以避免HPV的感染,藉此來減少宮頸癌的發生率。

目前HPV疫苗已經在多個國家上市,主要適用於尚未開始性生活的青少年女性,一旦有了性生活,HPV感染常見了,HPV疫苗的意義也就不大了,目前批准的適應症是用於16-26歲的女性。

香港、台灣目前已經上市,大陸因為國家藥監局審批流程的問題,至今HPV疫苗仍未上市,在大陸使用HPV疫苗理論上來說是非法的。

國產的疫苗也在研製中,希望早一天上市可以讓廣大的女性受益。

但宮頸癌預防的關鍵並不在於技術,定期體檢的意識相對來說更重要。

早期的宮頸癌往往是沒有任何不適的症狀,單純憑宮頸的外觀也不能發現任何的異常,必須要通過細胞水平的檢查才能了解。

因此,加強定期體檢,才能爭取在早期發現腫瘤並得以治療。

本文已發布於龔曉明大夫的個人微信公眾平台(drgongxiaoming),搜索微信號即可關注。

您還想再了解了解HPV的種種?不妨來聽聽HPV的真情告白~《另類科普:HPV真情告白,訴說與宮頸癌的曖昧關係》!

如需轉載,請先聯繫我們。

但歡迎您轉發到您的朋友圈!

龔曉明,北京美中宜和婦兒醫院婦科,副主任醫師、副教授。

擅長:子宮肌瘤、卵巢腫瘤的診治,生殖道畸形的矯治,壓力性尿失禁,子宮脫垂,陰道壁膨出的手術。

網上發表科普文章:54

網上幫助患者:5797

獲得患者投票:300

獲得患者感謝信:167

獲得心意禮物:328

以上數據來自好大夫在線網站,數據截止於2015年6月23日。

(haodf_wx ← 如長按無效,也可搜索微信號加關注,更多大專家的小建議,靠譜、實用)

龔曉明大夫已開通網絡諮詢電話諮詢服務,如想諮詢更多婦科問題,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即可進入龔曉明大夫的個人網站直接諮詢!

↓↓↓↓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宮頸糜爛真的會導致宮頸癌?別扯了!

不少女性一聽說自己有宮頸糜爛,立刻就緊張起來,擔心是「癌前病變」的信號。但是宮頸糜爛真的會發展成為宮頸癌嗎?聽聽協和醫生張羽怎麼說!女性之所以對「宮頸糜爛」如此憂心忡忡、心懷芥蒂,以致於被無良醫...

宮頸癌怎麼辦?檢查項目都有哪些

點擊右上角立即關注,更多健康內容不再錯過,不定期驚喜送給你很多女性都會受到宮頸癌的困擾,在患有宮頸癌之後才後悔莫及。其實只要做對體檢項目,那么九成的宮頸癌是可以預防的,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宮頸癌檢查...

注射疫苗≠不會得宮頸癌

2016-07-27 02:52 北京晨報 我要評論0內地首個宮頸癌疫苗獲批上市 7月18日,內地首個獲批用於預防宮頸癌的HPV疫苗獲得中國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的上市許可,預計將於明年上半年...

狙擊宮頸癌新「武器」讓癌前病變不再隱形

宮頸癌是全球女性第三大、中國女性第二大最常見的癌症。根據全國腫瘤登記中心發布的《2013中國腫瘤登記年報》顯示,我國宮頸癌發病率逐年增高,且呈年輕化趨勢,每年約有15萬新發宮頸癌病例,約占全球患...

淺談HPV感染

HPV是宮頸癌與癌前病變的一個重要致病因素,它像一把雙刃劍,既提高了宮頸疾病的診出率,同時又給人們帶來過度的恐慌和負擔,如何正確面對HPV感染和預防,這是一個迫在眉睫的事情。

HPV是個什麼鬼,感染了HPV就會得宮頸癌嗎?

春暖花開,在門診遇到很多女性拿著HPV陽性的化驗單,火急火燎的找大夫問HPV陽性是怎麼回事兒?會得宮頸癌嗎?在這裡,我向大家簡單科普一下有關HPV感染和宮頸癌篩查這點兒事兒,希望能緩解大家的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