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頸糜爛真的會導致宮頸癌?別扯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不少女性一聽說自己有宮頸糜爛,立刻就緊張起來,擔心是「癌前病變」的信號。
但是宮頸糜爛真的會發展成為宮頸癌嗎?聽聽協和醫生張羽怎麼說!
女性之所以對「宮頸糜爛」如此憂心忡忡、心懷芥蒂,以致於被無良醫生一忽悠,就輕易上當受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過去醫學界一直將宮頸糜爛解釋為宮頸癌的前兆。
不少女性一聽說自己有宮頸糜爛,立刻緊張起來,擔心是「癌前病變」的信號,非要把這疾病的「萌芽」徹底扼殺在搖籃之中。
這正是過度醫療趁虛而入並且頻頻得手的關鍵原因。
網絡時代,信息爆炸,健康信息參差不齊、難辨真偽。
如果你在網絡上搜索「宮頸糜爛」,最常看到這樣的描述:「據統計,有宮頸糜爛的婦女,宮頸癌發生率高於普通人群近十倍。
在長期慢性炎症的刺激下,宮頸管增生而來的柱狀上皮可發生非典型增生,如果得不到及時正確的治療,就會逐漸向宮頸癌前病變方向發展,最終導致宮頸癌。
」而且這種看似科普實則軟廣告的文章,大多反覆強調「宮頸糜爛會引起不孕、盆腔炎,不及早治療就會發展到癌症,悔之晚矣」。
網上更有無數號稱專家團隊的免費語音服務。
試想天下哪有免費的午餐,大醫院的專家看門診、做手術,最愁的是分身乏術,怎麼還會有閒工夫整天趴在網絡上,提供24小時的免費醫療諮詢?
電話里,「專家團隊」經常這樣講:「如果不控制不治療糜爛,它只會越來越嚴重,不會自己好的。
宮頸這個地方是沒有神經的,你看你已經重度糜爛了,還不是一點都沒有發覺?」接著,將是語重心長的善意提醒,「糜爛有癌變的可能性,女性必須要重視這方面的問題,香港的梅某某那麼有才華有錢財,就是因為宮頸癌發現得太晚才死的,還有上海的李某某,也是因為得了宮頸糜爛沒有加以重視才……」
實際上,最新醫學觀念認為,「宮頸糜爛」與宮頸癌並沒有直接關係。
生殖道持續感染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HPV)才是導致宮頸癌的主要原因,這一偉大發現歸功於德國醫學科學家哈拉爾德·楚爾·豪森,他因此獲得2008年諾貝爾醫學獎。
可見,到底會不會得宮頸癌,不是看宮頸是否糜爛,或者糜爛是否嚴重,而是看有無高危型HPV 病毒的持續感染。
是不是感染了高危型HPV,就一定會得宮頸癌呢?當然不是。
據估計,大多數女性在一生中,可能會感染一次HPV,幸運的是,她們中的大多數,能夠依靠自身的免疫系統將病毒徹底清除。
只有持續多年的高危型HPV感染,才會引起細胞學發生異常改變。
這種病變通常是緩慢和漸進式的,先是宮頸上皮內瘤樣病變(CIN)1級,之後是CIN2和CIN3,一般需要十年以上,才會進展到浸潤性宮頸癌。
癌症,常被人類稱為不治之症,但是宮頸癌,是明顯有別於身體其他部位腫瘤的。
宮頸位於陰道的頂端,該生理解剖部位不像深藏在盆腔的子宮,也不像需要超聲波、X線或者CT 才能看到的心臟、肺臟和肝臟,它非常容易通過醫生的陰道檢查,得以暴露和直視。
定期進行宮頸脫落細胞的細胞學篩查,及時發現非常早期的癌前病變,通過現有醫療技術,能夠徹底治癒癌前病變,從而防止宮頸癌的發生。
近年來,隨著廣大女性健康保健意識的提高,以及廣大醫務工作者的大聲疾呼,很多成年女性都知道,需要定期進行婦科檢查,也知道婦科檢查時,必須進行宮頸的細胞學塗片。
我剛參加工作出門診的時候,需要反覆動員,病人才可能拿出150塊錢,進行一次宮頸的「防癌」檢查。
近年來的情況要好很多,健康女性也會主動挂號,要求進行防癌檢查。
但是,我們也會發現一些不恰當的觀念。
例如,很多女性不知道,做宮頸塗片之前3天,需要禁止性生活,停止一切陰道用藥和陰道沖洗;健康女性不需要過於頻繁地做宮頸癌篩查,我見過每年都被要求檢查1~2次的健康婦女;不能在短時間內,在不同的醫療單位進行頻繁複查;不能一次防癌檢查正常,就認為自己可以終生不得宮頸癌。
所以,已經開始性生活的女性,不要再糾結於自己是不是有宮頸糜爛了,定期進行宮頸癌篩查吧。
美國癌症協會2012年5月更新了宮頸癌篩查指南,建議有性生活的女性,從21 歲開始進行宮頸癌篩查;21~29歲只需每3年進行一次細胞學篩查,不需檢測HPV;30~65歲首推每5年進行一次細胞學和HPV 的聯合篩查,或者每3 年進行一次細胞學篩查;既往篩查正常的65 歲以上女性,可不再篩查。
雖然說宮頸的糜爛樣改變不再是病,但是有不適症狀的宮頸糜爛,如性生活後出血、血性白帶、長期白帶增多伴有異味,等等,還是需要在醫生指導下進行適當的治療。
一般來說,宮頸急性炎症,陰道使用栓劑藥物就足夠了,一般不需要進行陰道沖洗,不需要口服用藥,更不需要輸液打點滴。
宮頸長期存在慢性炎症,引起以上不適症狀,藥物治療無效的,才需要適當考慮雷射或者冷凍等物理治療方法。
至於過度醫療,女性朋友們要瞪大眼睛,遇到以下情況,一定要捂住自己的荷包,保護好自己的身體,謹防上當:
辨
(1)說你宮頸糜爛,卻不給你做宮頸細胞學塗片,上來就要給你照陰道鏡的;
(2)照了陰道鏡還不取活檢,在沒有任何宮頸病變證據的情況下,就以宮頸糜爛為由,勸說你進行各種昂貴治療的;
(3)LEEP 刀是用於治療宮頸癌前病變的,而且至少是通過活檢診斷為CIN2 或者以上的高度病變,才需考慮。
對於沒有症狀的宮頸糜爛、納氏囊腫、宮頸肥大,或者經過陰道鏡活檢病理證實僅為CIN1 的低度病變,不需要做LEEP ;
(4)宮頸錐切術適用於宮頸癌前病變在CIN2-3 以上的高度病變,除此之外,都有過度治療之嫌;
(5)目前國際上仍然沒有能夠明確治療HPV 病毒的藥物,清除病毒主要靠女性生殖道的自身免疫力,如果醫生向您推薦價格昂貴並聲稱有特效的藥物或者高級保健品,都需要謹慎對待;
(6)凡是動輒使用以下醫學詞彙為您進行病情解釋的醫生,例如在沒有任何宮頸細胞學檢查或者活檢報告的情況下,就說你的宮頸糜爛要癌變,會導致不孕症,或者是性生活過度造成的,不是庸醫,就是奔著你口袋裡的銀兩在用勁兒,是早已喪失道德的職業大忽悠。
宮頸有糜爛,不等於有癌前病變;宮頸光滑如初,也不代表沒有癌前病變。
有性生活的女性,不要再糾結自己的宮頸是否糜爛,是否光滑,做到以下幾點,才能最大限度的保護自己,遠離宮頸癌。
切記
(1)潔身自好,儘量保持一對一的性伴侶關係,減少感染高危型
HPV 的風險;
(2)對於不穩定性伴侶,即使自己已經放置避孕環,或者正在口服避孕藥進行避孕,仍應全程使用安全套,進行性傳播疾病的防護,安全套對HPV 病毒不能起到百分百的防護,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感染風險;
(3)保持健康良好的生活方式,不吸菸,不熬夜,增強自身抵抗力,這樣,即使感染HPV,您仍然有一半以上的機會,利用自身強大的免疫系統清除掉致癌病毒;
(4)有條件的話,女孩子可以在青春期進行宮頸癌疫苗的接種,但是需要知道,宮頸癌只對特定的高危型HPV 具有保護作用,即使接種疫苗,也不是一勞永逸,仍然需要像未接種者一樣,定期進行宮頸細胞學篩查。
及時發現和治療癌前病變,才是避免宮頸癌的最佳辦法。
本文作者 張羽
北京協和醫院婦產科副教授/副主任醫師,著《只有醫生知道》, 微博簽約自媒體
轉自微信公眾號 只有醫生知道(fhld_zyyszd) 已獲得授權發表
更多張羽醫生的熱門文章,敬請關注就醫寶App(huakang515)
請別再掉入「宮頸糜爛」的治療陷阱
我還這麼年輕,怎麼會宮頸糜爛呢?這是很多人都會有過的疑問,宮頸癌作為女性特有的癌症也越來越得到重視,那宮頸糜爛和宮頸癌有什麼關係呢?婦科醫生李卉為我們傾情講解。宮頸糜爛到底是什麼?宮頸糜爛,是一...
查出HPV高危感染,醫生讓做陰道鏡,24歲的我是得了宮頸癌了嗎?
上一篇文章,付虹醫生介紹了24歲的小米姑娘的TCT(液基薄層細胞檢測)結果:非典型鱗狀上皮細胞,不能明確意義(ASC-US),我給她做了進一步的高危型HPV檢查。
HPV是個什麼鬼,感染了HPV就會得宮頸癌嗎?
春暖花開,在門診遇到很多女性拿著HPV陽性的化驗單,火急火燎的找大夫問HPV陽性是怎麼回事兒?會得宮頸癌嗎?在這裡,我向大家簡單科普一下有關HPV感染和宮頸癌篩查這點兒事兒,希望能緩解大家的緊張...
25歲就患上宮頸癌,專家:癌症篩查要儘早!
近日,株洲市中心醫院門診婦科接診了一個年輕的宮頸癌患者,25歲,未婚,有性接觸史,因白帶異常來我院就診。醫生給行宮頸癌篩查,最後確診為宮頸癌需住院行手術治療,眼看著這個年輕的鮮活的生命即將接受最...
女性遠離宮頸癌要避免3個雷區
宮頸癌是最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原位癌高發年齡為30~35歲,浸潤癌為45~55歲,近年來其發病有年輕化的趨勢。近幾十年宮頸細胞學篩查的普遍應用,使宮頸癌和癌前病變得以早期發現和治療,宮頸癌的發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