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經典閱讀優秀文章展——讀《黃帝內經》有感 ——從「七七」看女性生殖軸對「絕經 前後諸證」的治療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點擊上方「公眾號」可訂閱哦!

《黃帝內經》是中醫學理論的奠基之作,在《素問•上古天真論》中,從七歲到七七來描述女子一生各年齡階段生理特徵,從兒童期(七歲)、青春期(二七—三七)、生育期(三七—六七)至圍絕經期(七七)再到老年期,都與「腎—天癸—沖任—胞宮」軸的調控密切相關。

而絕經期是女性一生的第二大分水嶺,對女子一生至關重要。

《素問•上古天真論》曰:「七七,任脈虛,太沖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

其意是腎氣虧虛,天癸耗竭,沖任虛衰,生殖器官萎縮,功能喪失。

其機理是「腎—天癸—沖任—胞宮」軸失調,陰陽失衡所致。

女子一生最重要有兩件事—月事來潮、孕育胎兒,皆與血有關。

腎為先天之本,藏精,主生長發育生殖;肝藏血,女子以肝為先天,精血同源;脾統血,後天之本;心主血;沖為血海;任主胞胎,天癸通過調節氣血在各臟腑經絡的變化以完成女子使命。

不論生理上經孕產乳,還是病理上經帶胎產雜,皆是軸上某一環節失控。

「七七」之年,生理上要經歷生命自然衰老,病理上臟腑功能漸衰,月經從定期來潮到斷絕不來,變化急劇,機體如不能自行調節適應這種由盛而衰,便會出現一系列症狀,中醫稱之為「絕經前後諸證」。

其臨床表現有三:一是情誌異常,如煩躁易怒,喜怒無常,心煩不寧,抑鬱焦慮,心悸失眠等;二是月經失調;三是以潮熱汗出、眩暈耳鳴、腰膝酸軟等全身軀體化症狀。

這與西醫「更年期綜合徵」的機理與表現不謀而合,西醫認為:絕經前後,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急劇下降,「下丘腦—垂體—卵巢」軸失調,影響植物神經及其支配下的各臟器功能,而出現各系統症狀。

西醫多採用HRT療法,但副作用大,而《內經》不正啟發我們通過這個生殖軸來調節機體陰陽平衡嗎?通過治療這個軸上相應某一環節或幾個相關環節,來探討其機理、治法、處方與用藥才是關鍵。

一、腎——腎虛為本

女子各階段,腎氣盛衰為關鍵因素,是月經來潮與經斷不來的內在原因,腎氣漸衰引起諸髒乃至全身機能失調是更年期綜合徵的根本原因,表現為月事不來和形壞無子。

腎藏精,為物質基礎,其功能為腎氣,表現為腎陰腎陽。

故腎陰不足,則陰虛內熱出現烘熱盜汗,陰虛精虧則頭暈耳鳴、腰膝酸軟、失眠多夢,陰虛陽亢則煩躁易怒,喜怒無常,心神不寧,所以腎之陰陽兩虛為該病之本。

《中醫婦科學》教材也是這樣認為的,書中還闡述了腎導致心、肝、脾失調的病機,治療上以補腎為要,分腎陰虛證,滋養腎陰、佐以潛陽,用左歸丸合二至丸加制首烏、龜甲;腎陽虛證以溫腎扶陽用右歸丸;腎陰陽兩虛證則陰陽雙補,用二仙湯合二至丸加減。

查閱相關文獻,現代醫家葉燕萍、羅元愷、袁家麟、周銘心等無一不是從腎的陰陽兩虛來入手治療,療效滿意。

二、肝、脾、心——標

1.肝

女子以肝為先天,以血為本,肝藏血,肝主疏泄,調暢情志。

若七情怫鬱,肝失調達,失於疏泄,則情志不暢,出現煩躁易怒,焦慮猜疑等更年期症狀。

氣機不暢,氣為血帥,則血行不暢,發為本病;而木克土,故肝鬱脾虛亦為常見;精血同源,乙癸同源,故肝腎陰虛也有。

因此,治療上應從行肝氣、養肝血、疏肝鬱、補脾土、補肝腎的角度來分析。

查閱文獻,吳化育用六味地黃丸加味、錢平等用六味地黃丸加減、鄧姣珍用一貫煎加減、殷曼用淫羊藿、菟絲子等藥治療肝腎陰虛型;黃代緒用甘麥大棗湯、鄧姣珍用溫膽湯、逍遙散治肝氣鬱滯型;袁立霞用丹梔逍遙散治肝鬱脾弱血虛型更年期,效佳。

2.脾

脾為後天之本,主統血,腎為先天之本,只有先後天互相充養,才能月事與孕胎。

而烘熱汗出、煩躁易怒、失眠多夢等更是脾腎陽虛、升清不足、陰火上沖所致。

脾腎虛衰,火不暖土,是更年期綜合徵的又一重要環節。

婦科有「絕經期重在健脾」的規律,因此,治療上應補氣昇陽、健脾益胃,夏桂成尤為重視絕經期脾胃調理,姚玲則以歸脾湯加味,鄧姣珍用桂附理中湯加艾葉用於脾腎陽虛型更年期等,療效確切。

3.心

心主血脈,主神志,更年期最突出表現即情誌異常,尤以心氣虛為多,王璐等人補心氣、養心血來治療更年期,效益。

而生理上心腎相交、水火既濟,一旦心腎不交,則烘熱汗出,煩躁失眠等,鄧姣珍用甘麥大棗湯和生脈散交通心腎,吳化育用黃連阿膠湯,皆療效滿意。

三、沖任二脈

沖為血海,任主胞胎,為陰脈之海,沖任調和則月事以時下,故能有子;沖任不調則月事紊亂,形壞而無子也。

沖任二脈對女子一生很重要,高文軍用二仙湯調理更年期,效佳;雷紅則以中極、子宮為主穴,烘熱汗出配合谷、復溜,失眠配印堂、本神等來調理沖任,隨症配穴。

四、血

女子以血為本,產前多虛,產後多瘀,「七七」精血不足,氣血虛衰,陰陽失調。

血是女子最重要的物質基礎。

故更年期綜合徵,要重視養血與活血的應用。

李逢友以四物湯加減,韓暄等認為應選用紅花、三七、益母草、黃芪等來益氣養血,活血調經。

五、天癸

天癸,總結《內經》之義,是促進機體發育、生殖與月經等的物質,類似於西醫學的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促性腺激素和性激素系統。

天癸至則月事以時下,故能有子;天癸竭,則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

西醫學有性激素以及GnRH、FSH、LH等調控女性一生,而中醫有天癸至與竭、盛與衰來調節女子月事與孕育。

天癸通過調節氣血在各臟腑經絡運行而達到維持女子生理功能的目的。

他像指揮官一樣,指揮著女子的經孕胎產乳。

西醫學認為:下丘腦、垂體屬於神經系統並與內分泌有關,二者通過垂體柄相連,下丘腦分泌的促激素的釋放和抑制激素通過門脈系統流入垂體前葉,促使垂體前葉分泌促激素及控制自主神經功能,垂體前葉分泌的促激素促使卵巢分泌雌激素來調控女性生理功能。

絕經前後,婦女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急劇下降,機體不能適應這種變化而引起更年期綜合症。

腎虛的本質是下丘腦機能紊亂,肝鬱的本質是植物神經紊亂。

這與中醫對更年期綜合徵的認識是一致的。

綜上所述,在臨床上,「絕經前後諸證」即更年期綜合徵是一個常見病、多發病,由於生活壓力等各方面原因近年來發病率逐漸上升。

通過「七七」這個「腎—天癸—沖任—胞宮」軸,辨證論治,針對不同患者在不同環節、不同靶點—腎、心、肝、脾(臟腑);沖任二脈(經絡);天癸(物質);氣血(氣血津液精)層面有針對性的單向或聯合用藥,往往優於西醫HRT療法且副作用小。

女性是社會的中堅力量,更年期綜合徵更是女性的分水嶺,有些人甚至有自殺傾向,因此,研究其治療是非常有必要的。

而兩千多年前的《黃帝內經》,正給我們提供了這個思路,通過調節這個生殖軸來治療更年期綜合徵。

(作者系山西中醫學院學生)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絕經期綜合徵不可怕,輕鬆度過絕經期

絕經期,每個女人都需要經歷了,很多人在絕經前後,出現烘然而熱,面赤汗出,汗燥易怒,失眠健忘,精神倦怠,頭暈目眩,耳鳴心悸,腰背酸痛,手足心熱,或伴有月經紊亂等與絕經有關現象。

十種用於更年期綜合徵的中成藥

作者: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陳楚雄審核: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伍俊妍大部分女性進入更年期後會出現更年期綜合徵,更年期綜合徵也稱絕經前後諸證,是指女性在絕經前後出現性激素波動或減少所致的一系列...

內分泌失調的症狀,內分泌失調的調理

什麼是內分泌失調人體有內分泌系統,分泌各種激素和神經系統一起調節人體的代謝和生理功能。正常情況下各種激素是保持平衡的,如因某種原因使這種平衡打破了(某種激素過多或過少)這就造成內分泌失調,會引起...

女性不孕的十一個病因:中醫來解析

在我國的傳統觀念裡面,所謂「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傳宗接代為遵守孝道前提。自古以來,又有多少的女性因為不能生育而遭到唾棄的?一部部的宮廷劇裡面的妃嬪因為不能育有兒子而失寵?更別說不能生育的了。儘...

冬季失眠因為曬不到太陽?

失眠,是指入睡困難、睡眠維持困難和早醒,是睡眠量的不足或質的欠佳。並且,失眠是持續性的,會伴隨一系列的消極影響。失眠在《內經》中稱為「目不瞑」、「不得眠」、「不得臥」,並認為失眠原因主要有兩種,...

正確認識乳腺增生

臨床中常見的乳腺疾病包括乳腺纖維瘤、乳腺增生及乳腺癌。由於乳腺纖維瘤藥物治療效果不佳,需手術治療。而乳腺增生占乳腺病的多數,且和乳腺癌有密切關係,在「恐癌」的今天,隨著乳腺癌發病率的上升,很多女...

卵巢不好:多囊卵巢綜合症會致使你不孕

排除妊娠、多囊卵巢綜合徵、高泌乳素血症等其他可以導致閉經的情況,又伴有潮熱盜汗、心慌失眠、煩躁易怒、陰道乾澀等症狀,雌激素水平達到更年期水平的,即屬於卵巢早衰。專家認為,凡是年齡小於40 歲,閉...

婦科聖手:治療不孕症,必先從腎開始!

婦科聖手楊宗孟,在五十餘年的臨證過程中,不僅漸漸形成了她獨具特色的學術思想,也提出了一些新穎的治療方法。比如不孕症,這個令很多家庭困惑的難題,楊老認為,女性不孕主要與腎虛有關,治療當從治腎著手。...

中醫帶你「闖」過更年期這道關

為感謝新老患者一直以來對國際醫療部中醫科的支持,我院將在3月8日舉行中醫健康知識講座,為大家分享產後調養與瘦身、更年期保健、春季調養等中醫健康知識及常用藥膳偏方技巧,同時為現場參會朋友義診把脈,...

更年期的女性養生要這麼做

燥熱出汗、煩躁易怒、心悸失眠、月經失調、腰酸背痛、記憶力減退……女性一旦步入四十歲後,就容易被上述症狀困擾,這些都是圍絕經期綜合徵的表現,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更年期綜合徵。有沒有方法緩解?杭州市下...

中醫治療女性不孕的原理

中醫治療不孕的原理是怎樣的呢?首先要知道中醫認為是什麼原因導致了不孕,這樣才能更準確的治療不孕。在這裡,小編來為大家介紹中醫治療不孕的原理是怎樣的,一起來看看吧。女性不孕的中醫原因宮寒腎虛:中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