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招快速止痛,痛經不再是噩夢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痛經的分型和治法
1.氣滯血瘀
【症狀】 每於經前一、二日或經期小腹脹痛、拒按,經血量少,或排出不暢,經色紫暗有塊,血塊排出則疼痛減輕,胸脅乳房作脹,舌質紫暗,舌邊或有瘀點,脈沉弦。
【分析】 沖任氣血郁滯,氣血運行欠暢通,故經前或經期少腹脹痛、拒按,經量少或排出不暢;經血瘀滯,故色暗有塊;塊下瘀滯稍通,故疼痛暫減;瘀滯隨經血而外泄,故經後疼痛自消。
但若郁滯之因未除,則下次經期腹痛復發。
【治法】 宜理氣化瘀止痛。
【方藥】 婦科得生丸,每次一丸,早晚兩次。
【食療】:砂仁豬肚湯
原料:砂仁10克、田七9克、豬肚100克。
做法:將豬肚用沸水洗凈,颳去內膜,去除氣味,與砂仁、田七一起放入鍋中,加水適量,燒沸後文火煮約2小時。
功效:行氣醒胃,祛瘀止痛。
2.寒濕凝滯
【症狀】 經前或經期小腹冷痛,得熱痛減,按之痛甚,經量少,色暗黑有塊,噁心嘔吐,畏寒,便溏,苔白膩,脈沉緊。
【分析】 寒濕之邪傷及下焦,客於胞中,血被寒凝,行而不暢,因而作痛,經血色暗黑而有塊;寒濕中阻,陽氣被遏,水濕不運,則畏寒便溏,噁心嘔吐。
【治法】 溫經散寒除濕,化瘀止痛。
【方藥】 痛經丸,每次服6-9g,每日1-2次,臨經時服用。
【食療】:當歸羊肉煲
原料:當歸6克、肉桂1.5克、陳皮3克、羊肉250克。
做法:將羊肉洗凈,切塊,與陳皮、當歸同放入煲內燜煮至爛,放入肉桂10分鐘,調味食用。
功效:溫經散寒、活血養血、調經止痛。
3.濕熱下注
【症狀】 經前、經期少腹脹痛,經量多,色紅,質稠或有塊,平日帶下色黃或有穢臭,舌紅苔黃膩,脈弦數。
【分析】 外感或內蘊濕熱,流注沖任,阻滯氣血,經行不暢,故經來腹痛;熱擾沖任,則量多色紅有塊;熱灼津液,則經水質稠;濕熱下注,傷及任帶,則平日帶下色黃或有穢臭。
【治法】 清熱除濕、化瘀止痛。
【方藥】 二妙丸,每次服6-12g,每日2次,陰虛者禁用。
【食療】:茵陳山楂煎
原料:綿茵陳20克、山楂子10克、銀花15克、紅糖適量。
做法:洗凈上藥,同放入鍋內,加水適量,水煎取汁,加入紅糖溶化後,分次飲用。
功效:清利濕熱,活血散瘀。
4.氣血虛弱
【症狀】 經期或經凈後,小腹隱痛、喜揉按,月經色淡量少,質稀,伴神疲乏力,面色蒼白,舌淡苔薄,脈虛細。
【分析】 體虛氣血不足,經行後血海空虛,胞脈失養,或體虛陽氣不振,運血無力,故見經期或經凈後小腹隱痛,喜揉按;氣虛陽氣不充,血虛精血不榮,故經血色淡量少,質稀。
【治法】 益氣補血止痛。
【方藥】 當歸丸,每次一丸,每日兩次,溫開水送服。
【食療】:黑豆大棗湯
原料:黑豆100g,大棗50g,紅糖20克。
做法:將黑豆、大棗加水適量,煮成粥狀,加紅糖調服,為1劑。
每次月經來潮前3天開始服用,每日1劑,連服10劑為一療程。
功效:益氣養血,調經止痛。
5.肝腎虧虛
【症狀】 經凈後小腹隱痛、腰酸,經血量少而質薄,經色暗淡,或有頭暈耳鳴,小腹空墜不溫,舌質淡,苔薄白,脈沉細。
【分析】 肝腎虧虛,沖任俱虛,精血不足,行經之後,血海更虛,胞脈失養,故經凈後小腹隱痛;精虧血少,陰損及陽,經量少而色淡質薄,小腹空墜不溫;腎虛精虧,清竅失養,故頭暈耳鳴;腰為腎之府,腎虛則腰酸。
【治法】 益腎養肝止痛。
【方藥】 安坤贊育丸,早晚各1丸。
【食療】:枸杞燉兔肉
原料:枸杞子15克,兔肉250克。
做法:將枸杞子和兔肉入適量水中,文火燉熟,用鹽調味。
飲湯吃肉,每日1次。
功效:滋補肝腎、補氣養血。
痛經的日常調護
宋·陳自明在《婦人大全良方》卷一中即寫道:「凡醫婦人,先須調經,故以為初。
」
又曰:「若遇經脈行時,最宜謹於將理。
將理失宜,似產後一般受病,輕為宿疾,重可死矣。
若被驚則血氣錯亂,經脈斬然不行,逆於身則為血分、癆瘰等疾。
若其時勞力,則生虛熱,變為疼痛之根。
若恚怒則氣逆,氣逆則血逆,逆於腰腿,則遇經行時腰腿痛重,過期則安也。
逆於頭、腹、心、肺、背、脅、手足之間,則遇經行時,其證亦然。
」
這裡著重提醒女士們在月經期一定要注意身體、心理的調護,避免突然受到驚嚇,避免過重的體力勞動和劇烈運動,避免大怒等。
▼痛經要注意保暖,並從生活小細節開始
1.保持小腹溫暖
通過喝熱水、多穿衣服、暖水袋敷小腹、蓋電氈等方法加熱身體,或在辦公室常備暖寶寶對腹部加熱,有助促進血液循環能擴張血管、加快血流、放鬆繃緊的肌肉,舒緩脹痛感。
(溫暖·文末有暖宮的正安好貨推薦)
2.遠離生冷食物
長輩都說經期前中後期間戒冷飲和生冷食物,因為這些食物容易引起腸胃敏感和腹瀉。
我們知道子宮的前面是膀胱,後方是大腸,吃生冷食物會增加腸道負擔,一旦腸道受刺激而痙攣或腹瀉引起下腹疼痛,這樣無形中就會加劇痛經。
3.多吃素食、維生素和含鐵質食物
研究發現,蔬菜、豆類等低脂肪飲食,可改變體內調節性激素的結合球蛋白,進而減少引發痛經的物質合成。
特別是大豆,富含一種植物性的雌激素,抑制痛經的效果最為顯著。
4.保持頭低臀高姿勢
痛經時跪在床上、抬高臀部,保持這種頭低臀高的姿勢能改善子宮的後傾位置,方便經血外流、解除盆腔瘀血,減輕疼痛和腰背不適的症狀。
5.香熏按摩舒緩
痛經時,在香熏環境下以打圈的方法按摩小腹,可以達到舒緩疼痛的作用,而且亦有減壓作用。
6.適當運動量
運動量越多的女性,越少出現經前症候群及痛經的情況;另一個以職業運動員為對象的研究則指出,運動員比不常運動的女性,受痛經的困擾比例減少至50%。
運動可以促進腦部釋放有興奮和鎮痛作用的胺多酚,同時可以鬆弛身心,減低行經時子宮收縮的機會,平日多做運動對舒緩痛經有好處。
行經期間, 當然不適宜做劇烈運動,但運動量較小的帶氧伸展運動、慢跑是比較適合的。
7.自我保養
女性痛經主要是天寒而氣血運行不暢或氣血虧虛所致,若想要完全不痛經,則應該先祛除體內的寒氣,補充氣血,利於行經時污血能流暢地排出體外。
痛經的穴位調護
如果你痛經正在發作,你可以點按或針灸十七椎穴、雙腿上承山穴。
一般來說只要你操作方法得當,兩分鐘之內就可以快速止痛。
點按或針刺完十七椎穴以後,可以同時在十七椎穴上拔罐。
十七椎穴是在第五腰椎棘突下,屬於經外奇穴,實際上是在督脈的循線上。
針之取效,與督脈為陽脈之海,又起於胞中有關。
特別是對於寒凝血瘀型的痛經,用之最宜。
痛經多為腹痛,腹部為陰,十七椎在腰骶部,腰骶部屬於陽,所以十七椎治療痛經,也屬於從陽引陰,陰病治陽的道理。
同時可以,通過臍療的方法:用肉桂、紅花、炮姜、細辛、川芎、吳茱萸、元明、烏藥、五靈脂、生蒲黃、乳香、沒藥各30克打粉備用。
每次取出十克左右,用黃酒調成藥餅放在肚臍眼兒上(即神闕穴),配合艾柱灸5~7壯。
非經期堅持天天臍療對痛經非常有效,一般2~3個周期可以治癒。
女生每月都要歷一劫,如何快速處理痛經,又健康
點擊上方↑關注」小朵朵「,天天都有好文章!痛經的女人朋友能夠說每個月都要歷劫一次,差異在於女人痛到雙腿發軟難以直立,有的儘管痛卻是在能夠忍耐的限度,所以經期痛也許也是有等級之分。那麼你的經期痛是...
關於痛經,我有這些方法告訴你
1、原發性:有一半的婦女都有痛經,但他們都有原發性的,大概是50%,這是一個生理性的疼痛。月經出現的一些不舒服,比如說下腹痛都是一些正常的生理現象,每個人來月經的時候都會有一些不舒服,只是每個人...
「快收藏」老中醫解密痛經幾大根源 附最全止痛驗方
月經是女性又愛又恨的朋友,既盼望著每月如期而至帶來身體健康的信號,又煩惱著經期帶來的不便。而有些人更是「如臨大敵」,因為她們備受痛經的困擾。現代女性同樣在社會與家庭中承擔著重要的責任,在經期時卻...
西醫痛經難治好,看中醫如何辯證論治痛經(附方子)
喜歡的讀者老爺和主子娘娘們可以關注訂閱我們,恭候您翻牌兒!凡在經期或經行前後,出現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至劇痛暈厥者,稱為「痛經」,亦稱「經行腹痛」。
婦科常見病之中醫診治——痛經(經行疼痛)
痛經是在月經來臨時,經前、經期、經後發生周期性下腹疼痛或痛引腰骶,以致影響工作及日常生活,稱痛經。可分為功能性痛經和器質性痛經兩種,前者常始於月經初潮或初潮不久,又稱原發性痛經,後者可由子宮內膜...
女人痛經的原因竟然是
月經,有個喜感的暱稱為「大姨媽」,對很多女人來說是一件痛並快樂的事情,快樂是因為這是成為一位健康女性的標誌,很多老人稱之為「喜事」,痛則讓人苦不堪言!於是痛經成為了女人月經期間最害怕遇到的事情,...
女性痛經,無需「一忍再忍」
撰文: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 吳義春醫學博士微信公眾號:健康春旅(Tcm_wyc)每周六出診的時候,經常會遇到一些女性患者來看痛經的問題,痛經屬於月經不調症狀的一種,對女性的身體和心理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