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痛經,我有這些方法告訴你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痛經的常見原因

1、原發性:有一半的婦女都有痛經,但他們都有原發性的,大概是50%,這是一個生理性的疼痛。

月經出現的一些不舒服,比如說下腹痛都是一些正常的生理現象,每個人來月經的時候都會有一些不舒服,只是每個人感覺不一樣而已。

也就是說只有痛經影響正常的生活才是一種疾病。

2、子宮發育不良:子宮發育不佳容易合併血液供應異常,造成子宮缺血、缺氧而引起痛經。

3、身體虛弱:腹部的上些肌群有支持腹腔內臟器官的作用,如果這部分肌群發育不健全,支持有關器官的作用就差一些,這樣由於臟器重量的牽拉,就會產生疼痛的感覺。

4、精神緊張:一來月經就感到煩躁、焦慮、緊張和恐懼,所以對疼痛的感覺比一般人敏感。

即使輕微的不適,也會覺得疼痛,而且精神越緊張,越感到疼痛。

這種疼痛主要是由心理作用產生或加重的。

5、子宮內膜異位症:它與原發性痛經症狀極相似。

針對痛經,中醫常採用的方法:

艾灸治療痛經:艾灸治療組從月經來潮前3天開始,在患者腹部氣海、關元和中極穴區域和背部八髎穴至腰陽關穴、三陰交區域施灸,至經期第2天結束,每日1次,連續5天。

艾灸治療組愈顯率、有效率分別為85.7%、100%。

按摩穴位:正確的按摩可以緩解疼痛,如按摩血海穴(該穴位於人體的大腿內側,從膝蓋骨內側的上角,上面約三指寬筋肉的溝,一按就感覺到痛的地方。

),按摩方法是先搓熱兩手,然後按在血海穴上,按順時針方向按摩五分鐘。

按摩足三里穴(用一隻手的掌心按准膝蓋的頂部,中指下伸的頂端,向外一橫指即是),可以用針灸,也可以用拇指反覆按壓。

針灸治療痛經:採用關元、氣海、曲骨、子宮、三陰交溫針灸,用王不留行籽貼壓耳穴子宮、內分泌、交感、神門、皮質下、肝、腎。

脊柱推拿法方法:患者側臥,下面腿伸直,上面腿屈曲,在胸10和腰5~骶1之間以及骶髂關節處反覆快速按摩。

耳穴治療痛經:配合耳穴貼壓,取穴為子宮、內分泌、交感、皮質下、神門、盆腔,可酌加肝、腎、腰骶椎穴。

熱水袋熱敷:對於下腹隱痛,尚可忍受的痛經,可以在家用熱水袋敷。

艾葉泡腳:取艾葉30克、生薑100克、白酒100毫升。

將艾葉和生薑洗凈,生薑切成厚片,放入鍋中,加水適量,煎煮30分鐘,去渣取汁,放進盆中,倒入白酒,先熏蒸後泡足。

熏蒸水的溫度應在90℃左右,但要防止燙傷,待水溫下降至40℃左右時,再將雙腳浸於水中。

藥水宜泡至雙足踝關節處,泡腳的同時揉搓足心湧泉穴、足趾、足跟部。

每晚1次,每次20-30分鐘。

於經前7天開始泡,至月經結束。

此方有溫經散寒、活血止痛的效果。

穴位敷貼:取穴主穴:神闕、關元。

配穴:三陰交。

治法敷藥製備:分為二方。

Ⅰ號方為肉桂、細卒、吳茱萸、玄胡索、乳沒各10克,研極細末配;Ⅱ號亦為丁香、肉桂、玄胡索、木香各等分,研末,過100目篩,和勻,備用。

神闕穴用Ⅰ號方,於月經前3日取本品2~3克置於5號陽和膏中粘勻,貼於穴區,2日1次,直貼至經行3日,3個月經周期為一療程,另用蘇葉100~150克煎水沖洗陰道。

Ⅱ號方貼關元,疼痛劇烈時加三陰交,於月經始潮或疼痛發作時取敷藥2克置於膠布上貼穴,每日或隔日1次。

每月貼6日為一療程。

上述二方,可任選一方應用。

痛經茶療:由香附10克、烏藥10克,延胡索10克、肉桂3克組成。

凡因外受寒濕、氣血不足或情志不暢等因素,引起月經前或行經時小腹隱痛、時感脹滿,或時感小腹陰冷,待熱則舒者,可取上藥研碎成末,以沸水沖泡代茶,每日2劑,連服3—5天。

本茶方溫經、理氣、止痛作用較強。

痛經禁忌3類食物:1、刺激性食物:有辣椒、胡椒、大蒜、蔥、姜、韭菜、煙、烈性酒及辛辣調味品等,痛經病人應該儘量少吃或不吃;2、生冷寒涼食品:各類冷飲、各種冰凍飲料、冰鎮酒類、生拌涼菜、螃蟹、田螺、蚌肉、蛭子、梨、柿子、西瓜、黃瓜、荸薺、柚、橙子等。

3、酸澀食物:包括米醋、酸辣菜、泡菜、石榴、青梅、楊梅、草莓、楊桃、櫻桃、酸棗、芒果、杏子、李子、檸檬等。

中藥熱敷腹部的中藥包:

1氣滯血淤:經前或經期小腹脹痛,拒按,坐臥不寧,月經量少或經行不暢,經色紫黯,有血塊,血塊排出後痛減,平時煩躁易怒,胸脅乳房作脹,舌質紫黯或舌邊有淤斑淤點,脈弦或弦澀。

治法:理氣活血,化淤止痛。

方藥:枳殼、元胡、烏藥、制香附、當歸、川芎、紅花、丹皮、炒五靈脂各,O克,赤芍15克,桃仁12克,炙甘草6克。

2胞宮虛寒:經行小腹冷痛,連及腰骶,喜溫喜按,經量少,質稀,色淡黯,腰膝酸冷,小便清長,舌質淡、苔白潤,脈沉細無力。

治法:溫陽暖宮,調經止痛。

方藥:吳萸、桂枝、制附片、炒小茴香、川芎、阿膠(烊化)、炙甘草各10克,當歸、赤藥、丹皮、麥冬各15克,艾葉6克。

3濕熱淤結:經前經期小腹灼痛而脹,拒按,或伴腰骶部脹墜疼痛,或平時小腹脹痛,經來加劇,經色黯紅,質稠有塊,平時低熱起伏,帶下量多,黃稠,舌紅、苔黃或黃膩,脈弦數或滑數。

治法:清熱除濕,祛淤止痛。

方藥:丹皮、黃柏、川芎、桃仁、紅花、制香附、元胡各10克,生地、赤芍、莪術、敗醬草、生苡仁各15克。

中成藥:愈帶丸。

4寒凝血淤:經前經期小腹冷痛或絞痛,得熱痛減,拒按,經量少,色紫黯,有血塊,塊下痛減,畏寒肢冷,舌質紫黯或有淤斑淤點、苔白滑,脈沉弦或沉緊。

治法:溫經散寒,活血止痛。

方藥:炒小茴香、乾薑、肉桂、川芎、生蒲黃(包)、五靈脂、元胡、制沒藥各10克,當歸、赤芍各15克。

國家中醫藥適宜技術「中醫康復理療」艾灸培訓課程,感興趣可諮詢。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幾招快速止痛,痛經不再是噩夢

1.氣滯血瘀【症狀】 每於經前一、二日或經期小腹脹痛、拒按,經血量少,或排出不暢,經色紫暗有塊,血塊排出則疼痛減輕,胸脅乳房作脹,舌質紫暗,舌邊或有瘀點,脈沉弦。【分析】 沖任氣血郁滯,氣血運行...

月經不調怎麼辦?分享6大中醫法

女性每月總有那麼幾天會出現不適症狀,由於是有些女生經期會出現頭暈、噁心、肚子痛等症狀,這些都是屬於月經不調的症狀,那麼我們女性月經不調怎麼辦呢?中醫認為月經不調的原因很多,要對症下藥,下面小編就...

姨媽疼有這麼多種類型,你知道嗎?

說到痛經,很多女性都是一把辛酸淚,但是又沒有一些好的應對方法,不怕,今天給您帶來一篇超實用的「痛經貼」。其實女人的痛經有很多類型,原因各不相同。首先,我們來了解下什麼是痛經?1、痛經症狀知多少女...

健康老萬:女性痛經中醫診治及急症處理!

一、痛經概念及病因病機女性正值經期或行經前後,出現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至劇痛昏厥者,稱為痛經。又稱「經行腹痛」。痛經的主要病機為「不通則痛」或「不榮而痛」。與經期及經期前後特殊生理狀態有...

女性痛經,無需「一忍再忍」

撰文: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 吳義春醫學博士微信公眾號:健康春旅(Tcm_wyc)每周六出診的時候,經常會遇到一些女性患者來看痛經的問題,痛經屬於月經不調症狀的一種,對女性的身體和心理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