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出問題,五臟皆有責;分期調五臟,理順大姨媽 一文秒懂!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多數情況下,一提到月經病,人們首先聯想到五臟中的腎出了問題。

不過,國醫大師柴嵩岩教授在研究古人理論的基礎上,結合多年臨床經驗,總結出「五臟皆可致月經病,非獨腎也」的理論。

她認為:月經與五臟的關係都很密切,任何臟腑發生功能失調,都可導致月經病。

那麼,我們該如何從五臟出發,治療月經病呢?當代中醫的共識是:從五臟與月經周期的關係出發,以五臟為整體,病證結合,圍繞月經周期進行分期治療。


一、為什麼月經病要分期治療?



月經病是以月經的期、量、色、質發生異常,以及伴隨月經周期所出現的各種症狀為特徵的一類疾病,又稱月經失調。

月經病的臨床表現不一,包括月經先期、月經後期、月經過多、月經過少、經期延長等,基本病機為臟腑功能失常,氣血失調,沖任督帶受損。

從月經周期來說,女性每月可以分為4個期間:行經期、經前期、經後期、經間期。

每一個階段,都有一髒來管控。

同時,由於五臟關係密切,互為因果,互相影響,故而,在調節氣血和月經的產生過程中,首先應當將五臟作為一個統一的整體,而後再針對性地予以分期治療。

二、月經病與五臟關係如何?


1、肺



肺朝百脈,主一身之氣。

肺主肅降,負責把上焦的氣血降到下焦去,即讓心血下行進入子宮。

如果肺的宣發肅降功能失常,氣血就不能下降,嚴重時還會上逆,表現為咳血、舌頭出血、牙齦出血等症狀——中醫稱之為「倒經」,就是血沒有下行化為月經,反而上逆而出。

2、腎



《黃帝內經》中說: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髮長;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沖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七七任脈虛,太沖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

《傅青主女科》也提出:經本於腎、經水出諸腎。

由此可見,女性的性功能、生育功能、月經相互關聯,且都由腎主宰。

故而,腎的功能失調可直接導致月經病的發生。

3、肝



肝經與沖脈交會於三陰交,與任脈交會於曲骨,與督脈交會與百會,因此肝通過沖任督脈與胞宮相通。

肝藏血,肝血充盛則余血注入沖脈,沖脈充盛則下注胞宮形成月經。

「女子以肝為先天」,「以血為本」,肝血不足,則沖脈虧虛,月經肯定失調。

此外,肝主疏泄,負責調暢氣機,氣行則血行,而女性天生容易為情志所傷,繼而導致肝失條達,疏泄不利,氣機不暢,則血行不暢,就會瘀血內生,或者損耗肝陰,導致陰血不足,引發月經病。

肝鬱型患者常表現為月經先後不定期、痛經、經前乳房脹痛、情志抑鬱、時時想嘆氣等症狀。

4、心



心主血脈,心氣有推動血液在經脈運行的作用。

《素問·評熱病論》指出「胞脈者,屬心而絡於胞中」,可見心通過胞脈與胞宮相通,只有心神暢達,心陽之氣下降,心血下交於胞中,月經才能按期來潮。

5、脾



脾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

若脾虛則氣血生化乏源,血海不能按時滿溢,導致月經過少、月經後期、閉經等;

統攝無權,則沖任不固,血溢脈外,發為崩漏、月經過多、經期延長等;

脾失健運,濕邪內生,壅滯沖任,亦可致月經過少、閉經等。

綜上所述,月經是在臟腑功能正常、氣血調和、沖任流通、陰陽平和的狀態下,以腎為主導,受天癸調節,得沖任二脈相資,並在肝的藏血、疏泄,脾(胃)的化生、統攝,心的主血,肺的主氣,協調作用於子宮而產生的。

在這個過程中,血生化於脾、統攝於心、宣布於肺、貯藏於肝、疏泄於腎,與五臟息息相關。

若臟腑功能失調,則月經病隨之發生。


三、如何分期調理?


1肺——行經期


行經期就是處於月經期間,一般指月經周期的1-4天,這是肺氣適時肅降的成果——精血皆賴肺氣之輸布而達於子宮,子宮泄而不藏,經血就會下行。

故而,在此期間,應該增強肺的肅降功能,這樣才能保證經血的通暢下行。

基本治則:調養肺氣


艾灸取穴:肺俞、中府、太淵、太溪

2、腎——經後期

一般指月經周期的5-12天,相當於卵泡期,又稱為「陰長期」。

月經的物質基礎源於腎陰,由腎中陰精所滋生,此時子宮藏而不泄,通過腎氣的封藏,陰精漸長,充盛於沖任二脈。

同時,陰精又必然依賴於腎陽的溫化。

也就是說,月經周期性的藏瀉,是腎陰腎陽轉化、氣血盈虧變化的結果。

基本治則:補腎養陰


艾灸取穴:命門、腎俞、三陰交、太溪、湧泉

3肝——經間期

一般指月經周期的13-15天,相當於排卵期。

此時陰精充沛,氣血充盛,在腎中陽氣的鼓動下,化生陽氣。

最需要做的就是確保肝的疏泄功能正常,這樣才能經行通暢。

反之,就會導致月經周期紊亂,出現月經後期、月經過少、痛經、閉經、經行乳痛等症狀。

基本治則:疏肝理氣


艾灸取穴:膻中、期門、太沖

4心——經前期

一般指月經周期的16-28天,相當於黃體期,又稱為「陽長期」。

此時體溫呈高水平相,陽氣逐漸旺盛,為孕育做好準備。

《素問·五臟生成》說:「諸血者,皆屬於心。

《仁齋直指方》云:「血藏於肝,流注子髒,而主其血者在心。

上為乳汁,下為月水。

我們都知道月經以血為本,而心主血,若此時「心氣不通」,就會導致經行不暢。

基本治則:溫通心腎


艾灸取穴:心俞、少海、勞宮、湧泉

5、脾——任何時期

在月經周期中的4期,雖各有臟腑主管,但都離不開脾胃的滋養。

古人有「沖脈隸於陽明」的說法,說明脾胃對月經產生過程的重要作用。

《婦人規·經不調》也指出:「調經之要,貴在補脾胃以資血之源,養腎氣以安血之室。

可見,脾胃作為後天之本,對月經來潮轉化和排卵轉化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

基本治則:補脾和血


艾灸取穴:中脘、關元、血海、足三里、太白

備註 :更多辨證配穴諮詢可以關注 「艾灸匠心居」公眾號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中醫中藥論月經根源(下)

《素問·上古天真論》:「女子二七,天癸至,任脈通,太沖脈盛,月事時下,故有子。」中醫對於月經的認識,基本還是停留在這個句話上,這必然遠遜於西醫完整的解釋。但是沒關係,我們可以向西醫學習呀。任脈,...

女性不孕的十一個病因:中醫來解析

在我國的傳統觀念裡面,所謂「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傳宗接代為遵守孝道前提。自古以來,又有多少的女性因為不能生育而遭到唾棄的?一部部的宮廷劇裡面的妃嬪因為不能育有兒子而失寵?更別說不能生育的了。儘...

中醫告訴你月經是如何產生的

女性一生大部分的時間都會伴隨著月經度過的,可想而知月經對於女性是多麼重要。那麼,女性朋友們知道月經是怎麼產生的嗎?今天,小編將運用中醫婦科學知識,詮釋月經的產生機理。

女人更需要「艾」,艾灸是女性健康的秘訣

女性具有「經﹑帶、胎、產」的特殊生理功能,要想這些功能的正常運轉,就需要足夠的氣血。現實生活中,女性的健康亮紅燈,例如月經不調、痛經、帶下等,多由於氣血不足、氣虛、血虛、血淤、血熱等原因。艾灸一...

勿讓「大姨媽」從此「疼」上你

蔣晨 重慶市江津區中醫院「大姨媽」來的那幾天不管是身體還是心理都會有各種不舒服,苦不堪言。說到姨媽痛,那絕對是無數女生心中無法抹去的噩夢。中醫認為,痛經(又稱經行腹痛)的主要原因是情志不舒、肝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