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說:有艾灸,再也不怕被痛經困擾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有艾灸,不怕痛經

凡行經前後或月經期出現下腹疼痛、墜脹、伴腰酸或其他不適,程度嚴重影響生活和工作質量者稱痛經,是婦科最常見的症狀之一。

常發生在月經前和月經期,偶爾發生在月經期後數日內。

下腹痛呈痙攣痛和脹痛,可放射至腰骶部、大腿內側及肛門附近。

可伴有面色蒼白、噁心、嘔吐、全身或下腹部畏寒、大便頻數,劇痛時可發生虛脫。

痛經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大類,前者指生殖器官無器質性病變的痛經,後者指盆腔器質性疾病所引起的痛經。

現代醫學認為,痛經可發生於子宮發育不良,或子宮過於前屈和後傾、子宮頸管狹窄,或子宮內膜呈片狀排出(膜樣痛經),或盆腔炎,子宮內膜異位等疾病。

可分原發性痛經和繼發性痛經兩種類型。

原發性痛經一般始於初潮後1~2年內,沒有生殖器官炎症病史,多見於青春期婦女。

繼發性痛經應有原發性疾病病史及體徵,多發於已婚婦女。

經血運行通暢與否,與氣機的暢通調達有密切關係,若氣血充沛調和,則經行通暢無阻,自無痛經出現;凡各種原因氣滯血瘀、寒濕凝滯、濕熱蘊結、氣血虛弱、肝腎虧損等,引起經血運行不暢或經脈失養,均可導致痛經。

導致痛經的原因有如下4個方面:

氣滯血瘀

素多抑鬱或經行之時復傷情志,肝氣鬱結,氣機阻於沖任二脈,經血流通不暢而導致經行腹痛。

寒凝血瘀

多因經期受寒、淋雨、涉水、游泳,或過食生冷,或產時不慎,當風受寒,以致經血受寒凝結,運行不暢,澀滯而痛。

氣血虛弱

素體虛弱,或大病久病,氣血俱虛,行經時,血海更加空虛,胞脈失養,加之氣虛血滯,無力流通,故而痛經。

肝腎虧損

素體虛弱,肝腎本虛,或多產房勞,損及肝腎,精虧血少,行經以後,精血更虛,沖任不盛,胞脈失養,不榮則痛。

此外,濕熱下注也是導致痛經的重要原因,若宿有濕熱內蘊,流往沖任,阻滯氣血;或經期、產後之際,胞脈空虛,濕熱之邪乘虛而人,稽留沖任、胞中,濕熱與經血相搏結,產生痛經。

灸療辯證

氣滯血瘀型

(1)症狀表現:經前或經期小腹脹痛或陣發性劇烈絞痛,放射到腰、骶部,月經後期,色紫紅或紫黑,有血塊及腐肉樣片狀物,經行淋瀝不暢。

若偏於氣滯者則脹甚於痛,可伴有乳房及胸脅脹痛,若偏於血瘀者則以疼痛為主,拒按,經行血塊去後則痛減,舌質,或有紫點,脈細弦。

(2)灸療原則:調氣化瘀,活血止痛。

以取任脈、足厥陰、足太陰,手陽明經穴為主。

(3)說明:本型為氣滯血瘀證,治以調氣化瘀,活血止痛。

故取氣海,因此穴由任脈脈氣所發,為諸氣之海,善調並振奮全身之氣機,取太沖以疏肝理氣而清瘀熱;取血海、地機以活血散瘀而止腹痛。

若瘀血症狀嚴重者,則效法於宋·徐文伯補合谷,瀉三陰交之旨,以補上瀉下,俾瘀血下行,沖任氣血通暢,則腹痛自除。

寒濕凝滯型

(1)症狀表現:經前或經期小腹冷痛,甚則痛連腰背,得熱痛減,拒按,經量量少,行而不暢,經色黯而有塊;或見怕冷身痛;舌紫黯,苔白膩,脈沉緊。

(2)灸療原則:溫經散寒;解凝祛濕。

以取任脈、足少陰、足太陰,足太陽經穴為主。

(3)說明:本型為寒濕凝滯之證,治宜溫經散寒,解凝祛濕。

故取關元,腎俞灸之,以溫補下元,振奮腎陽而祛胞宮之寒濕,取大赫、三陰交及奇穴十七椎下,以調氣活血,獨取次髎溫針灸之,以解寒凝而止痛。

氣血虛弱型

(1)症狀表現:經期或經凈後一二日小腹綿綿作痛,小腹及陰部有空墜感,喜溫喜按,月經量少,經色淡紅,面色蒼白或萎黃,倦怠乏力,頭暈目眩,心悸失眠。

舌質淡、舌體胖大而邊有齒痕,苔薄,脈細弱。

(2)灸療原則:補氣養血。

以取任脈。

足陽明、足太陰經穴和脾胃俞募及膈俞為主。

(3)說明:本型為氣血虛弱之證,治宜補氣益血。

由於腎間動氣為十二經之根,是開發元氣從三焦之道而通達周身,並激發和推動臟腑經絡的功能活動。

元氣不足則髒氣虛憊,故取氣海灸之,以增強元氣而溫養胞宮。

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故取脾俞、章門、胃俞、中脘以俞募相配,而調整脾胃之功能,俾脾健胃和,得谷者昌,則氣血之生化有源。

取足三里,三陰交以補氣活血,則有助於脾胃之生化。

血之會穴膈俞以養血補血。

諸穴協用,共奏補氣益血之效。

肝腎虧虛型

(1)症狀表現:經期或經後小腹隱痛,喜按,月經先後無定期,經量或多或少,色淡紅,無血塊,腰膝酸楚,夜寐不酣,頭暈耳鳴,視物模糊,小便清長,舌淡紅,苔薄,脈沉細。

(2)灸療原則:滋養肝腎。

以取足少陰、足太陽、足太陰經穴為主。

(3)說明:本型為肝腎不足之證,治宜滋補肝腎。

由於人身三寶精氣神,而腎藏精、藏志為精神所舍,元氣所系之髒,;其經脈上行與任脈交會於小腹,故取足少陰腎經之原穴與腎之背俞穴腎俞相配,以滋補腎精而固其本。

取肝俞、血海,三陰交,以滋補肝腎而活血通經。

補充說明1

灸法調理痛經有較好的鎮痛作用,多數病人能調愈,對其中因為受寒引起的效果尤佳,觀察證明,本法對原發痛經調理效果頗為滿意。

2

凡痛經劇而肢冷汗出,面唇青紫者防止昏厥,可急灸關元,神闕,百會三穴。

同時要密切觀察生命指證諸項。

一般講痛經不會發展至現代醫學中的疼痛性休克那種地步。

3

繼發性痛經而盆腔有器質性病變或占位性病變者,當以究原根治其原發病為要。

4

調理本病必須掌握時機,如氣滯血瘀型患者應在帶經期後即開始調理。

一般講,每潮必痛者,均在痛未發時調理為佳,先其時疏氣令調是為樞要。

宜於每次月經來潮前3~5天開始治療。

每日1次,或隔日1次。

多數病例經調理2~3個月經周期,痛經症狀即可消失。

5

對於痛經的灸法調理,艾絨溫經散寒、溫通經絡、回陽固脫、消瘀散結、補虛理氣之功,為調理痛經之本。

傳承中醫文化,弘揚國粹精華

老師微信 958795459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月經發黑 月經變黑暗示身體有哪些毛病

本文導讀:你知道嗎,我們能夠通過月經的一些變化看出身體健康情況的哦,比如,經期提前、延遲、痛經等,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的是,月經顏色發黑是不是和身體出現問題有關係。下面我們就來仔細的了解一下吧。每...

月經量多、量少、有血塊…這樣辯證調理

很多女性伴隨月經的來臨,會出現不同程度或顏色的血塊,且常常伴隨月經周期的紊亂、痛經、皮膚粗糙、面無光澤、痤瘡痘印等,對生活造成很大的困擾,因此也成為諸多女性十分關注的話題,月經有血塊究竟應該如何...

中醫是如何認識痛經病因病機的

痛經醫生本章分享:痛經的病因病機中醫學認為,痛經的主要發病機制是氣血運行不暢,因經水為血所化,血隨氣行,氣充血沛,氣順血和,則經行暢通,自無疼痛之患。若氣滯血瘀或氣虛血少,則使經行不暢,不通則痛...

大姨媽來的時候居然發現血是黑的

月經顏色深,是氣滯血瘀的表現。如果你同時伴有手腳涼,面色萎黃,那就是宮寒的表現。調理氣滯血瘀,用中藥最適合,補氣養血,溫經通絡,這樣寒邪濕邪排除,就可以起到補氣養血溫經散寒通絡的作用。經來時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