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頸TCT查出了高度病變,我是得了「宮頸癌」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42歲的馬女士最近2周感覺外陰瘙癢,白帶也變成了泡沫狀,還有難聞的異味。
婦科門診,問過病史,付虹醫生給馬女士做了婦科檢查和白帶常規,了解到馬女士已經多年未做過宮頸癌的篩查,付虹醫生同時給她做了宮頸癌TCT的檢查。
結果查體及白帶常規結果,馬女士診斷:滴蟲性陰道炎。
甲硝唑方案對滴蟲病的治癒率為84%~98%,我給馬女士開了甲硝唑口服治療滴蟲性陰道炎,並囑咐她治療期間避免無保護性生活。
對於性伴侶治療可增加治癒率,治療患者性伴可緩解其症狀、達到微生物治癒和減少性傳播。
經過馬女士的同意,我給她的老公也開藥治療。
馬女士拿著我開好的藥物回家治療去了。
TCT結果回報:高度鱗狀上皮內病變(HSIL),馬女士嚇壞了,問我:「付醫生,我是不得了宮頸癌了?」
TCT是新柏氏液基細胞學技術的英文縮寫,是目前國際上較先進的一種宮頸脫落細胞學檢查技術。
TCT報告的結果主要分為以下7種:
1、未見上皮內病變細胞或惡性細胞(NILM):表示宮頸細胞正常,無需特殊處理,是正常的結果。
2、非典型鱗狀上皮細胞,意義不明確(ASC-US):表示宮頸細胞可能發生了病變。
出現ASC-US,建議做HPV分型檢查。
若合併高危型HPV感染,則需要進一步陰道鏡下宮頸活檢確診,如無高危型HPV感染,可3-6月後複查TCT。
3、非典型鱗狀細胞,不除外高度鱗狀上皮內病變(ASC-H):表示宮頸細胞發生了癌前病變或癌,但細胞的異常不夠確切診斷,需要陰道鏡下宮頸活檢確診。
4、低度鱗狀上皮內病變(LSIL):表示宮頸細胞可能發生了低級別的癌前病變,需要陰道鏡下宮頸活檢進一步確診。
5、高度鱗狀上皮內病變(HSIL):表示宮頸細胞發生了可疑高級別癌前病變,需要進行陰道鏡下宮頸活檢確診。
6、非典型腺細胞(AGC):表示宮頸管細胞發生了一些病變,需要進行陰道鏡檢查及宮頸管組織病檢確診。
7、鱗狀細胞癌:表示宮頸細胞已經發生了癌變,若能明確組織類型,報告為角化型鱗癌,非角化型鱗癌等。
需要入院治療了。
簡單總結這兩項檢查之間的關係,HPV是檢測有無可能導致宮頸病變和宮頸癌的高危病毒感染,TCT是檢查在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宮頸細胞是否發生了異常變化,也就是說HPV是查原因,TCT是看結果。
因此,只有結合這兩項結果,才有助於醫生做出準確的診斷。
了解了報告單的內容,我們最關心的是報告結果,報告結果有以下幾種:
1.無上皮內病變或惡性病變:
表明沒有異常上皮細胞,是正常的結果。
2.非典型鱗狀上皮細胞,意義不明確(ASC-US):
指提示為LSIL或不確定級別的SIL的病變。
儘管大部分ASC-US的判讀結果提示LSIL,但由於10%-20%ASC-US的婦女證實有潛在的CINⅡ或CINⅢ。
出現ASC-US,建議做HPV分型檢查。
通俗的理解大多數是沒有問題的,需要定期複查。
3.非典型鱗狀細胞,不除外HSIL(ASC-H):
ASC-H是指那些細胞學改變提示為HSIL的少數ASC病例。
只有意義不明確而又非常懷疑為HSIL 的標本才使用ASC-H。
這個結果提示細胞學有異常,需要引起我們重視了,下一步應做陰道鏡檢查。
4.低級別鱗狀上皮細胞內病變(LSIL):
與HPV感染有關的鱗狀上皮變化包括「輕度異型增生」和「子宮頸上皮內瘤變」 Ⅰ級。
這個結果也不嚴重,下一步應做陰道鏡檢查。
5.高級別鱗狀上皮內病變(HSIL):
指中度異型增生、重度異型增生和原位癌或子宮上皮內瘤變Ⅱ、Ⅲ級。
這個結果我們一定要做陰道鏡檢查,還可能需要做一個診斷性錐切。
6.鱗狀細胞癌、腺癌:
有癌症的出現我們就要馬上就診,入院治療了。
我們看到馬女士的TCT結果為高度鱗狀上皮內病變(HSIL),那麼具體下一步的處理是什麼?
相關的處理流程如下,馬女士42歲,付虹醫生給她的建議就是轉診陰道鏡檢查+ECC(宮頸管搔刮術)。
等待病理結果,再給馬女士下一步的治療建議。
文獻來源:1、《中華婦產科學》第三版,主編曹澤毅。
2、《婦產科學》第8版,主編謝幸 苟文麗。
3、《宮頸病變與宮頸癌》第1版,主編張為遠 吳玉梅。
(【付虹醫生】系頭條號簽約作者,本文為原創文章,首發於今日頭條號,圖片來源於網絡,不做商業用途。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不做診斷、用藥和使用的根據,不能替代醫生和其他醫務人員的診斷、治療及建議,如有身體不適,請及時就醫。
)
預防宮頸癌,樹立「早篩」意識很重要
最近受邀多個關於女性宮頸癌疾病防治的話題,其實,宮頸癌是目前人類所有癌症中,唯一可以通過早期預防和治療消滅的癌症。防治宮頸癌,篩查是關鍵手段。只要定期篩查,宮頸癌是可防可治的,應引起全社會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