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總」腦膠質瘤分子標誌物大盤點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點擊上面的 「神外前沿」 可以訂閱

引言

很多人對腦膠質瘤談虎色變,認為它就是惡性程度最高的「腦癌」,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的吳勁松教授卻提出了一個大膽的新觀念,低級別的腦膠質瘤應該稱之為慢性的腫瘤性疾病。

因此,腦膠質瘤的分類對我們清楚的認識這一疾病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傳統腦膠質瘤根據腫瘤細胞的形態學、腫瘤細胞的惡性程度以及腫瘤所處的部位進行分類,按腫瘤細胞在病理學上的惡性程度分為:Ⅰ~Ⅳ級。

低級別膠質瘤指的是二到三級的膠質瘤,組織病理學上稱為lower grade。

(詳見:[專訪]華山醫院吳勁松: 低級別膠質瘤經合理治療 10年存活率可超70%

隨著分子生物學的發展,分子病理診斷的興起,腦膠質瘤的分子分型越來越重要,最新2016版WHO中樞神經系統腫瘤指南中強調了這點。

這時候再談低級別膠質瘤有可能包含兩層意思,一個是按組織病理學分類主要為二級的,部分為三級的膠質瘤,符合lower grade較低級別的膠質瘤;第二個就是分子病理預後指標是比較優越的,比如IDH突變,1p/19q共缺失的,ATRX突變等,這一類的病人預期壽命可以在10年以上。

所以我們現在強調膠質瘤也要做分子診斷,不能滿足於一個普通的組織病理學診斷,要結合分子診斷結果,比如螢光定量PCR、FISH、一代、二代測序,這些方法都已寫進2016版WHO中樞神經系統腫瘤指南中。

腦膠質瘤中涉及的分子標誌物

(一)IDH突變

異檸檬酸脫氫酶(isocitrate dehydrogenase)IDH,有三種異構酶形式(IDH1/2/3),IDH1/2存在於體細胞突變,是腫瘤早期發生的現象。

目前認為IDH突變是低級別膠質瘤(星形細胞瘤,少突膠質瘤)和繼發性膠質母細胞瘤(GBM)的重要標記物。

具有顯著的預後價值:存在IDH基因突變的患者預後較好,無進展生存期和總生存期也較長。

IDH野生型患者的預後則較差,無進展生存期和總生存期相對較短。

IDH 突變狀態可輔助診斷膠質瘤。

檢測方法:sanger測序、R132H抗體IHC。

(二)MGMT 啟動子甲基化

六氧-甲基鳥嘌呤-DNA-甲基轉移酶(O6-methylguanine-DNA-methyltransferas,MGMT) 是一種重要的DNA修復酶,能夠迅速修復由烷化劑藥物引起的DNA烷基化損傷,從而使細胞對烷化劑產生耐受。

MGMT基因啟動子富含CpG島,正常處於非甲基化狀態,甲基化MGMT在腦膠質瘤組織中的表達與腫瘤的耐藥性有關,MGMT 啟動子甲基化提示膠質母細胞瘤(GBM)患者預後較好。

檢測方法:高解析度熔解曲線(High Resolution Melt,HRM) PCR法

(三)染色體 lp/19q 共缺失

在膠質瘤中,1p和19q的缺失與腫瘤中的少枝膠質細胞成分有關,在低級別膠質瘤中,70%的少突膠質瘤和60%的間變性少突膠質瘤中可檢測到二者的共缺失異常。

共缺失患者對放療和化療效果好,提示著較長生存期,預後相對良好。

檢測方法:螢光原位雜交(FISH)、基於雜合性缺失分析的聚合酶鏈式反應(PCR) 和陣列比較基因組雜交(CGH)。

推薦採用FISH法。

(四)TERT啟動子突變

端粒酶逆轉錄酶(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TERT)啟動子區突變,是近年來發現的另1個膠質瘤分子標誌物,突變主要集中在啟動子區的C228T和C250T兩個位點,總突變率在50%左右。

在原發性膠質母細胞瘤中TERT突變可達58%以上,繼髮膠質母細胞瘤中占28%。

在IDH突變亞群中,TERT突變的患者預後更好,在IDH野生亞群中,TERT突變患者的預後反而更差。

檢測方法:對外顯子區域進行PCR,Sanger測序。

(五)EGFR 擴增和 EGFRvⅢ重排

表皮生長因子受體( epidermal growth factorreceptor,EGFR)基因定位於染色體7p12,編碼一種跨膜酪氨酸激酶受體( EGFR/Erb/Herl)。

EGFR基因變異普遍發生腫瘤細胞中,在腦膠質瘤中也有很高的發生率。

間變性星形細胞瘤中EGFR擴增的發生率為17%,GBM中的發生率為50%- 60%,由於小細胞GBM中EGFR擴增很普遍,據此能鑑別診斷小細胞GBM與高級別的少突膠質細胞瘤。

在臨床上,60歲的CBM患者伴隨EGFR擴增提示預後不良。

存在ECFR擴增的腫瘤可以伴發其他EGFR基因的改變,最常見的是外顯子2-7框內缺失形成的EGFRvⅢ重排,EGFRvⅢ重排在GBM患者的發生率為20% - 30%。

EGFR的擴增會導致EGFRvⅢ成為截斷體蛋白,從而不能綁定配體的短胞外區。

EGFRvⅢ重排能夠激活下游信號轉導通路。

EGFRvⅢ重排是否與預後相關還存在著爭議,但是長期來看,有EGFRvⅢ重排的患者預後有差的趨勢。

檢測方法:EGFR擴增:FISH法;EGFRvⅢ重排:實時定量PCR,IHC,多重探針依賴式擴增技術。

推薦FISH檢測EGFR重排。

(六)PTEN 基因突變

磷酸酯酶與張力蛋白同源物( phosphatase andtensin homolog,PTEN),定位於染色體lOq23.3,PTEN是重要的抑癌基因,參與信號通路的轉導,在細胞生長、分裂的速度過快或者分裂不受控制時,能夠調控細胞分裂周期,使細胞停止分裂並誘導凋亡,這些功能可以阻止細胞的異常增殖進而限制腫瘤的形成。

PTEN基因是眾多腫瘤預後的評價指標,PTEN參與了RTK/PI3K通路,86%的GBM患者會有包括PTEN基因缺失和突變的RTK/PI3K通路基因的改變。

在原發性GBM中PTEN的點突變率為26% - 34%。

間變性星形細胞瘤(18%)突變率明顯少於GBM。

有PTEN突變的間變性星形細胞瘤患者預後較差。

檢測方法:對外顯子區域進行 PCR,Sanger 測序。

(七)TP53 基因突變

TP53為抑癌基因,定位於染色體17p13.1,編碼蛋白稱為p53蛋白。

p53蛋白能調節細胞周期和避免細胞癌變發生。

超過50%的人類腫瘤涉及TP53基因突變的發生。

TP53基因突變在低級別星形細胞瘤中發生率為50% - 60%,在少突膠質細胞瘤中TP53基因突變發生率很低,混合性少突星形細胞瘤發生率為40%,繼發性GBM發生率為70%,原發性GBM發生率為25% -37%。

TP53 突變在低級別星形細胞瘤和繼發 GBM 中發生率高

有 TP53 突變的低級別膠質瘤預後較差。

但是對GBM而言並沒有預測價值。

檢測方法:對外顯子區域進行PCR,Sanger測序檢測TP53突變。

(八)BRAF 融合和點突變

BRAF基因位於7q34,是RAF家族的成員之一,RAF家族還包括ARAF和RAFl( CRAF)基因,是RAS/RAF/MEK/ERK/MAPK通路重要的轉導因子,參與調控細胞內多種生物學事件,如細胞生長、分化和凋亡等。

BRAF基因的串聯重複導致了基因的融合,如KIAA1549-BRAF和FAM13IB-BRAF(少見)。

KIAA1549-BRAF融合在毛細胞型星形細胞瘤中高發(50% - 70%),而在其他級別膠質瘤或其他腫瘤中極為少見。

檢測有KIAA1549-BRAF融合則高度提示為毛細胞型星形細胞瘤。

可作為與CBM區分的重要的診斷標誌物。

另外,各個級別的膠質瘤中,均檢測到了BRAF V600E突變。

多形性黃色瘤型星形細胞瘤中約有60% - 70%發生該突變,是突變最多的一種星形細胞瘤。

在毛細胞型星形細胞瘤中發生率為10%,其他膠質瘤中少見。

KIAA1549-BRAF 融合基因和 BRAF V600E 突變與毛細胞型星形細胞瘤密切相關,具有很強的診斷價值;是靶向治療的標誌物。

檢測方法:KIAA1549-BRAF基因融合:FISH法,實時定量PCR;BRAF V600E突變:免疫組織化學,焦磷酸測序。

(九)CDKN2A

CDKN2A基因位於9號染色體短壁上,9p21,是一個腫瘤抑癌基因。

CDKN2A基因純合性缺失可見於11%Ⅱ級 ,47%Ⅲ級,和60%Ⅳ級膠質瘤,發生於18%原發性腦膠質瘤和43%的復發性腦膠質瘤中,與腫瘤進展相關,為預後膠質瘤預後不良因子

檢測方法:採用FISH法進行 CDKN2A/CEP 9檢測。

(相關報導請見:[專訪]北大醫學部常青: 率先發現髓母細胞瘤分子標誌物Mir-449a 有助於獲得精確診斷和精準治療機會)

結語

近年來,膠質瘤的分子生物學分型越來越得到專家們的重視,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病人受益於此,當然這需要依賴技術與病理醫生共同努力。

本文來源:病理柳葉刀

搜索與查詢請返回到本訂閱號首頁

神外前沿

神外醫學情報與就醫

ID:naojiaozhiliu

主編微信gouxinyu

長按二維碼,關注神外前沿

▼▼患者或醫生註冊會員請點擊「閱讀原文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助力胃腸道腫瘤的個體化靶向及免疫治療

隨著基因組學研究的進展,採用NGS技術檢測患者的腫瘤突變譜,探尋潛在的治療靶點,或通過患者基因突變譜預測靶向或免疫治療的療效,已成為近年來的研究熱點。對於胃腸道腫瘤,目前仍缺乏非常有效的治療靶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