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腫瘤分子標誌物看非小細胞肺癌的個體化治療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來源:《抗癌》雜誌
作者:王哲
腫瘤的分子標誌物
腫瘤分子標誌物是反映腫瘤存在的化學類物質。
它們的存在或量變均可以提示腫瘤的性質,人們藉以了解腫瘤的形成,用以幫助腫瘤的診斷、分類、預後判斷以及治療指導。
非小細胞肺癌的個體化治療
肺癌是目前全世界範圍內發病率與死亡率最高的惡性腫瘤之一,其中 80% 以上的非小細胞肺癌(NSCLC)在確診期間已經為晚期,失去進行手術治療的機會,需要通過放化療延長生命。
NSCLC 的 5 年生存率小於 15%,中位生存期 12 ~ 13 個月。
研究表明,不同的治療手段對 NSCLC
有一定抑制作用,而對同一分期、同一病理類型的患者,採用相同的治療方案,其治療效果存在明顯差異。
同一類型腫瘤的分子生物學差異可能是導致疾病個體化差異的原因所在,腫瘤分子生物標誌物的狀態可以為 NSCLC 患者的個體化診療提供良好的預測,NSCLC 的臨床研究進入分子診斷和個體化治療時代。
腫瘤分子標誌物的檢測方法
新鮮組織、冰凍組織、石蠟切片、胸水、血液等標本均可進行腫瘤分子標誌物檢測,檢測方法主要有免疫組織化學染色、螢光原位雜交、直接基因測序和 PCR 測序以及基因晶片技術等。
基於分子標誌物的非小細胞肺癌靶向治療
非小細胞肺癌個體化治療方案的選擇有賴於相應分子標誌物檢測。
靶向治療是指針對已經明確的分子標誌物設計相對應的治療藥物,藥物進入人體後會特異地選擇與能夠導致腫瘤發生的基因位點結合,促使腫瘤細胞發生死亡,而不會影響腫瘤周圍的正常組織細胞,與傳統的放化療相比,患者產生的不良反應較輕。
藥物靶向治療的效果取決於腫瘤內是否存在靶向藥物作用的分子靶點及其異常狀態。
靶向藥物可分為小分子抑制劑和單克隆抗體兩類,前者可進入細胞阻斷相應的分子靶位,後者結合細胞表面特異的受體,兩者都可影響分子標誌物,從而具有特異性強,抗腫瘤效率高的功能。
口服有效的靶向藥物改變了腫瘤治療模式,顯著減輕社會,家庭負擔。
靶向藥物治療已經成為腫瘤臨床治療的發展方向和最有效的手段。
隨著新的分子標誌物的不斷被發現,更多靶向藥物進入臨床應用或實驗階段。
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
EGFR 基因突變與肺腺癌的發生密切相關,EGFR 基因突變的發生率在西方國家為10%,亞洲人群達到 50%,在不吸菸者、女性以及非黏液性腫瘤中發生率更高。
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是針對 EGFR 基因突變的靶向治療藥物,研究已經證實其能夠有效延長EGFR 基因突變檢測陽性患者的生存時間,改善預後。
KRAS 基因
KRAS 基因是人體腫瘤中常見的致癌基因,在肺癌患者中的突變率為 15% ~ 30%,在結直腸癌患者中的突變率為 20% ~ 50%。
KRAS 基因突變一般會使肺癌患者對EGFR 酪氨酸激酶抑制劑(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產生耐藥,使結直腸癌患者對抗EGFR 抗體類藥物(西妥昔單抗,帕尼單抗)產生耐藥。
ALK/ROS1 融和基因
如同 EGFR 基因突變陽性患者可以從靶向藥獲益一樣,這些患者可以從克唑替尼治療中獲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