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傳甚廣的「酸性體質」到底靠不靠譜?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來源:好大夫在線
聽說過「酸性體質」嗎?不知道你就out了!它可是近年來風靡科學界的一個熱詞!
據說,體質的酸化是萬病之源,無論是癌症,還是常見的高血壓、糖尿病、痛風等,都是由於吃多了「酸性食物」導致體質酸化引起的。
而所謂的「酸性食物」範圍之廣之常見,絕對可以嚇你一大跳:魚、肉、米飯、酒等人類的主副食品,很多都被說成是酸性的。
尤其是中國人的主食——米飯,更被渲染成「酸性食品」的典型代表,成了致病的罪魁禍首。
這讓吃大米飯長大的小夥伴情何以堪?!
我們的身體真的有酸鹼之分嗎?「酸性體質」真是萬病之源?
「酸性體質是萬病之源」一說
源於一個有爭議的研究結果
這個說法,來源於20世紀60年代的一項經典慢性腎臟疾病的研究。
發生腎功能不全時,酸性物質排不出去,因而調動骨骼中的鈣質,從而提出了骨質疏鬆的「營養酸負荷假說」。
假說認為,那些代謝後呈酸性的食物可對骨骼造成損害,從而導致骨質疏鬆,並增加骨折的風險。
這一理論很快就被外推至健康個體中,並且被認為如果長期食用富含動物蛋白質的食物會引起體質的酸化,甚至導致骨質疏鬆。
這一理論影響著營養研究以及膳食推薦。
就這樣,一個存在爭議的,在腎病患者研究中得出的信息就被人為放大,並擴展到健康人群的營養學建議,最後又擴展為鹼性食物、鹼性藥物有助於防癌、抗感染、抗過敏、預防肥胖的說法,從而推導出「人體的酸性化是萬病之源」的說法。
實際上,這是不科學的。
另外,關於 「酸性體質是腫瘤的根源」一說,也不甚科學,且有顛倒因果關聯之嫌。
根本沒「酸性體質」這回事兒
但我們的身體確實存在酸鹼性
「酸性體質是萬病之源」之說不科學,那麼到底有沒有「酸性體質」這回事兒呢?
答案是:沒有。
我們的身體有酸鹼性,且人體不同部位有著不同的PH值,但是「酸性體質」這種說法是不準確的!
(PH值就是表示溶液酸性或鹼性程度的數值。
中性水溶液,pH=7;酸性水溶液,pH<7,pH值越小,表示酸性越強;鹼性水溶液,pH>7,pH值越大,表示鹼性越強。
)
人體不同部位的PH值:
通過血液可判斷身體的酸鹼性
生病了,酸鹼性還會發生變化
那麼所謂的「酸性體質」是通過哪項指標判斷的呢?胃液?尿液?皮膚?這些都不對,正確答案是——血液!
健康人的血液通常呈現弱鹼性,pH值維持在7.35—7.45之間。
這樣有利於機體對蛋白質等營養物質的吸收和利用,並使體內的血液循環和免疫系統保持良好狀態,保證人的精力充沛。
但是在疾病的情況下,血液的酸鹼性是可能會變化的,醫學上稱為「酸中毒」和「鹼中毒」。
比如:女性在懷孕時,如果因為妊娠反應頻繁嘔吐,丟失大量胃酸,就會造成代謝性鹼中毒;
人若不吃主食或糖尿病人無法充分利用碳水化合物,可導致酮症酸中毒;
呼吸道阻塞及肺部疾病等可造成呼吸中樞受抑制,肺二氧化碳不能正常排出,會造成呼吸性酸中毒;
因各種原因引起的過度通氣,導致CO2(二氧化碳)排出過多,可引起呼吸性鹼中毒;
運動員激烈運動後,骨骼肌可產生大量乳酸進入血液,此時立刻抽血測運動員血液PH值,由於乳酸的產生速度大於清除速度,可能此時的PH值略有降低,但休息片刻後血液PH值就會恢復正常。
食物也有酸鹼之分
酸還是鹼,得看食物燒成的灰
營養學中決定食物酸鹼性的不是食物的口味,也不是食物的PH,而是食物的灰分,也就是說一個食物是酸性還是鹼性,我們得看它燒成灰後留下的物質。
通常酸性食物,是指食物經燃燒後所得灰分的化學成分中主要含有磷、硫、氯等元素,這些元素溶於水後生成酸性溶液。
這類食物主要包括畜、禽肉類、魚蝦類、蛋類、穀類以及硬果中的花生、核桃、榛子等。
鹼性食物,是指食物經燃燒後所得灰分的化學成分中主要含鉀、鈉、鈣、鎂等元素,這些元素溶於水後生成鹼性溶液。
這類食物包括蔬菜、水果、豆類、奶類以及硬果中的杏仁、栗子等。
而中性食物,則包括烹調油、黃油、澱粉及食糖等。
食物的酸鹼性
不會影響身體的酸鹼性
那麼我們吃進去的或酸性,或鹼性的食物會影響我們身體的酸鹼性嗎?
其實,我們的身體有著精巧複雜的設計,從消化系統到排泄系統,再到呼吸系統都精密地控制著酸鹼平衡。
我們的肺臟通過二氧化碳的排出,可減少體內揮發性酸的產生;腎臟對酸鹼平衡的調節則是一個排酸保鹼的過程;我們的血液中則存在著「緩衝對」,它們在維持體內酸鹼平衡中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什麼叫「緩衝對」呢?
我們的血液里有一些緩衝物質,比如碳酸和碳酸氫根,「緩衝對」就是由這些酸鹼物質組成。
一對「緩衝對」里包含一酸一鹼兩種物質,彼此制約,只要它們保持平衡,血液就能維持正常PH值。
說白啦,就是酸鹼平衡。
沒有不好的食物
只有不好的膳食
我們不應太在意吃進去的是酸性還是鹼性食物,應該更注意食物本身所包含的營養素。
營養師建議大家平時多吃新鮮的蔬菜水果,這並非因為它們是所謂的「鹼性食物」,而是因為它們富含各種對維護人體健康不可或缺的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和植物化學物質。
實際上,講究食物多樣化、保證葷素合理搭配是平衡膳食的重要原則。
各類食物均含有不同的營養成分,發揮不同的健康作用,扮演不同的重要角色,相互之間不可替代。
一味追求所謂「鹼性」食物,摒棄「酸性」食物,只能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造成新的不平衡。
我們須謹記:沒有不好的食物,只有不好的膳食,多樣化的膳食搭配才是通往健康的關鍵。
大醫道,醫療行業資源中心,是鄭州大學網際網路醫療與健康服務河南省協同創新中心的協同機構:醫療政策解讀,精準行業資訊,醫院管理研究,高端人才平台。
食物的酸鹼性與人體的酸鹼環境的關係
經常看到朋友圈關於「酸性體質與鹼性體質」、「酸性食物的壞處」等等類似的文章,還有推銷人體排酸的醫療器械的神奇功效的。今天咱們來嘮叨下食物的酸鹼和人體的酸鹼這點事一首先我們先了解一下食物的酸鹼性,...
所謂的「食物酸鹼性理論」,有一個關鍵缺陷
上一篇(知乎日報註:「酸鹼體質」不靠譜,但食物的酸鹼性值得捋一捋)我們介紹了食品的灰分是什麼,並且提到,酸鹼體質理論常用的思路,是用食物在進行化學分析過程中產生的灰分的酸鹼性,來推測食物在人體...
喝純凈水會形成酸性體質?蒙誰呢
網絡流傳著一種說法,稱純凈水呈弱酸性,缺乏礦物質和礦物元素,飲用後會形成酸性體質,易導致礦物質等對人體有益的元素流失和析出,從而降低人體免疫力,引發疾病。類似的說法你在網上肯定看的不少了,但如果...
別再被「酸性體質」忽悠了,都是賣保健品的在瞎扯
你一定聽過吃太多肉會讓身體變「酸」,多吃素就能讓身體變「鹼」。然而這樣的說法,顯然是完全忽視了我們腎臟的功力,純屬謠言。人體血液酸鹼PH值是恆定的許多網站、微信朋友圈裡都有一些不負責任的所謂的「...
吃飯之前真的要考慮「酸性食物」和「鹼性食物」嗎?
「酸性食物」和「鹼性食物」是對食物的化學酸鹼性的一種分類。人體應該平衡食用「酸性食物」和「鹼性食物」,這樣才能使我們身體保持健康。但事實真的如此嗎?事實上,「酸性食物」和「
那些生男孩先調鹼性體質的說法,都是扯淡
百度一下這個問題,一下出來一片,幾乎都有一條就是,吃鹼性食物,調理鹼性體質。如果我問為什麼備孕男孩要多吃鹼性食物,肯定100%的人都會回答,為了調節鹼性體質。真是這樣嗎,那要從頭說起,從酸鹼性體...
酸性體質是百病之源?專家:醫學界從無此說法
網絡上倡導「酸鹼性體質論」的信息漫天飛舞,稱研究表明,「癌症是不能在弱鹼性的人體中形成的,只能在酸性身體中形成」,「不管你的情況有多糟糕,哪怕只能活6個月,如果你能轉變你的身體PH值到弱鹼性,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