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歲的她為何要冷凍卵巢!這個原因聽起來很心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14歲燕妮(化名)決定冷藏自己的卵巢,保存最後的生育希望。

多年來,重度地貧像是幽靈般縈繞著她。

醫生告訴她,「唯一辦法是進行骨髓移植」。

但是,在骨髓移植前,燕妮需服用大劑量化療藥,這將會損害她的生殖功能。

3月19日,筆者從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獲悉,該院生殖醫學中心生育力保存庫為燕妮切除一側卵巢組織並進行冷藏保存。

專家提醒,此項技術並非人人適用,只面向符合醫學指征的患者家庭,如腫瘤患者、自身免疫性疾病需要化療治療導致卵巢功能低下的患者等。

14歲地貧患兒冷藏卵巢,只為保存生育功能

14歲對燕妮來講是關鍵年,挨過去,生活就翻開了新一頁;挨不過去,可能就變成死亡證上冰冷的數字。

在出生後,燕妮被診斷為重度地中海貧血。

在她的成長期,「地貧」剝奪了童年的樂趣。

當同齡人快樂嬉戲時,她卻要反覆出入醫院、看病問診,輸血治療。

年齡漸增,燕妮病情愈發嚴重。

醫生告訴她,治療「地貧」,根本方法是移植骨髓。

可是,在進行骨髓移植前,燕妮需服用大劑量的化療藥,殺滅體內致病的骨髓細胞。

這會導致卵巢不可逆的損害。

也許,人活下來,生殖功能就沒了。

為保存燕妮的生育功能,燕妮父母帶著她到中山六院生殖醫學中心就診。

經專業系統評估後,醫生判斷燕妮卵巢功能良好,適合做生育力保存手術。

手術當天,主刀醫生為燕妮手術切除一側卵巢組織,並幫她冷藏9片卵巢組織。

醫院生殖醫學中心曾海濤副主任醫師表示,若將來燕妮卵巢衰竭,醫生就可把冷藏卵巢組織移植回體內,保證她的生育功能。

生育力保存技術已成熟,但並非人人適用

醫院生殖醫學中心方叢主任醫師介紹,卵巢是女性的第二個「心臟」。

女性卵子是稀缺資源,更是不可再生資產。

部分女性患者在放療、化療前,若不進行生育力保存,那生育後代的機率幾乎為零。

10年來,女性患者生育力保存的研究取得較大進步。

在歐美國家,醫生為癌症患者保存生育力,已成腫瘤治療中的常規環節。

方叢介紹,目前女性生育力保存技術有卵巢組織冷凍保存及再移植,卵子冷凍(未婚女性),胚胎冷凍(已婚女性)以及卵母細胞體外成熟(IVM)等。

與此同時,方叢提醒,根據目前的醫療管理規定,此項技術並非人人都適合做,只面向符合醫學指征的患者家庭,如腫瘤患者、自身免疫性疾病需要化療治療導致卵巢功能低下的患者等。

【記者】黃錦輝

【通訊員】簡文楊 戴希安

【校對】梁永忠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腫瘤患者生育力保存——現狀與挑戰

腫瘤患者的生育力保存目前在已開發國家已經成為常規技術開展,在我國也已經被生殖學界和腫瘤學界所逐漸重視。可以預計,這個技術也必將成為輔助生殖技術中的重要內容,在女性進行卵母細胞和胚胎的冷凍,和卵巢...

珍藏希望—卵巢皮質冷凍保存

對女性的生育力保護的各種技術中,卵巢皮質的冷凍保存時是最具有挑戰性的了,技術最難,爭議也最多。但是隨著科技水平的發展,卵巢皮質冷凍技術已經逐漸成熟,復甦後出生的孩子也越來越多,在某些情況下,是不...

華南首個「生育力保存庫」正式掛牌

金羊網訊 記者豐西西,通訊員簡文楊、韓曉晶報導:聽過冷凍卵子、冷凍胚胎,聽過冷凍卵巢麼?8日,記者從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生殖醫學中心獲悉,華南地區首個「生育力保存庫」落戶該院,需要保存下一代「種...

華南首個「生育力保存庫」廣州掛牌

科技日報訊 (小楠)華南地區首個「生育力保存庫」日前在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生殖醫學中心掛牌,為需要保存下一代「種子」的家庭尤其是腫瘤患者家庭帶來希望。中華婦產科學會全國內分泌學組副組長、該中心主...

卵巢好,才能受益三生三世,收穫十里桃花!

新時代對女性的要求越來越高,既要「上得了廳堂,下得了廚房」,又要「開得起豪車,買得起洋房」。拼事業打怪獸,奮鬥著奮鬥著,想要生娃的時候發現自己已經超過35歲,跨入了高齡產婦的隊伍。什麼決定了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