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大於治療」 馬雲談健康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阿里巴巴集團創始人馬雲在採訪中談到關於健康方面的觀點,馬雲說中國人和西方人的健康觀念有很大的差異,我們應該把理念改過來,我們要經常檢查、經常維修。

所以,現如今對於健康最重要的是預防大於治療。

馬雲還說中醫強調上醫治未病,中醫治欲病,下醫治已病。

這也是他希望阿里健康做的一項事情。

如何做到預防大於治療?首先要對現在的自己有所了解。

馬雲說的經常要檢查,要維修,最簡單的理解可以說是要想了解自己目前的身體狀況,定期的去醫院做個身體檢測,似乎是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

然後對身體各方面進行相應的保養和調理。

在這裡列舉了關於中老年人體檢的一些常規事項,請各位參考。

一般來說,中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各方面機能逐漸呈下滑趨勢,做體檢的頻率應縮短至半年一次。

尤其是60歲以上的老年人,體檢頻率應在3~4個月左右。

現在醫院針對不同人群制定不同的體檢套餐,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套餐。

常規健康檢查套餐

一般體格檢查:內科、外科、婦科、耳鼻喉科、眼科、肝病科的專科檢查;

功能檢查:心電圖、胸片、B 超(包括肝、膽、脾、腎和生殖系統)等影像學檢查,可根據自身情況適當增加心臟彩超檢查;

生化檢驗:血、尿、便常規及血糖、血脂、肝腎功能、甲狀腺功能和B肝五項等化驗檢查。

特別注意的是,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除了常規體檢,還要重視以下10個體檢項目。

1.心臟檢查 對於暫無症狀的冠心病、早期心肌梗塞等早期心血管的毛病,通過常規心電圖很難被發現,致使中老年人常常忽視了這方面的問題。

建議:有心律失常、胸悶氣短等症狀的人,應到醫院做心臟專科檢查。

2.腦部檢查 腦梗塞、腦溢血的發病年齡年輕化,但許多人在常規體檢中並未選擇做腦部 CT 或磁共振。

建議:經常頭暈、頭痛、眼花或自覺一側肢體無力的人,在條件許可時,可以做腦部 CT 或磁共振檢查,幫助早期排查疾病。

3.癌症篩查 有資料表明,35~50 歲年齡段的癌症病死率,已居該年齡組各種疾病死亡的第一位。

建議:50 歲以上的人,最好每年做一次癌症篩查。

近年來癌症的發生有年輕化的趨勢,建議有家族史或相關危險因素的年輕人也要重視這類檢查。

4.胃腸鏡檢查 胃腸鏡檢查可發現一些癌前病變,如胃潰瘍、大腸息肉等。

建議:在 35~40 歲時可開始做第一次胃鏡和腸鏡檢查,如無異常,以後可 3~5 年做一次;如果條件允許,檢查間隔可更短一些,特別是有胃腸道腫瘤家族遺傳史的人群,更應引起重視。

5.骨密度檢查 骨內鈣質一般從 30 多歲就開始流失,骨質疏鬆在初期的症狀並不明顯。

建議:40 歲以後,腰部、骨盆、背部、膝關節等部位如持續性疼痛,就需要檢查骨密度,提早防治骨質疏鬆。

6. 餐後血糖檢查 一些人以為空腹血糖正常就萬事大吉了。

然而,如果餐後 2 小時血糖值高於正常值,即使未達到糖尿病診斷標準,也屬於葡萄糖耐量減低,大血管病變此時警鐘已響起。

建議:40 歲以上、有糖尿病家族史、肥胖、有高血壓的人,除了查空腹血糖外,還應作餐後血糖檢測。

7.乳腺檢查 乳房自檢以及乳腺癌的篩查,很可能會幫助女性朋友儘早發現病患,提高預後質量。

建議:40 歲以上的女性每年查 1 次乳腺鉬靶。

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女性,更建議應每年查 1 次乳腺磁共振。

8.攝護腺檢查 人到中年,攝護腺開始衰退,結締組織增生,需要引起注意。

建議:進行體檢時增加攝護腺超聲檢查,以便及早發現異常。

9.眼底檢查 不少疾病可通過眼底檢查而得以及時發現。

比如,觀察視網膜動脈是否硬化,可知全身動脈硬化甚至腦動脈硬化的程度。

建議:45 歲以上,應每年檢查眼底一次。

對近期發生視物模糊並伴有頭痛者,更需此項檢查。

10.口腔檢查 如果刷牙時流血、口臭、牙齒鬆動、吃過涼或過熱的食物會敏感和酸痛等,都說明可能有牙周病。

建議:有以上症狀時就應該找口腔醫生檢查和治療,最好定期進行口腔檢查,每半年一次。

中老年人體檢注意事項

  1. 注意採血最佳時間並空腹 採血化驗的最佳時間的早晨的 7:30~8:30 之間,採血需空腹,患者應禁食禁水 12~14 小時。

    在完成所需空腹檢查後,可按日常習慣進食並服藥後,再進行其他檢查。

  2. 注意體檢前不宜貿然停藥 採血要求空腹,但對慢性病患者服藥應區別對待。

    比如高血壓患者進行體檢也要正常服藥,同時向醫生說明服藥情況。

    而對糖尿病或其他慢性病患者,也應在採血後及時進食、服藥。

  3. 注意不能隨意捨棄檢查項目 體檢表內設定的有些檢查項目,如肛門指診檢查,對四十歲以上受檢者直腸腫物的發現尤為重要。

    有的受檢者因怕麻煩或害羞,自動放棄該項檢查,若受檢者真有病變,自然也就失去了治療的最佳時機,其後果不言而喻。

  4. 注意重要病史的陳述 病史是醫生判斷受檢者健康狀態的重要參考依據,所以,不要故意隱瞞而使醫生漏診或誤診。

    病史陳述要力爭做到客觀、準確,重要疾病不可遺漏。

  5. 重視體檢結論 體檢結論是醫生根據各科體檢結果,經過綜合分析對受檢者開的健康處方,對糾正不良生活習慣,預防和治療疾病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因此,要仔細閱讀和認真實施,使體檢的意義得以體現。

  6. 建立體檢手冊 如果有條件,最好每次都能由固定的醫生主持檢查,以便全面、系統地掌握受檢者的健康狀況和對受檢者進行保健指導。

    參加體檢者自己應準備一個健康體檢手冊(或由醫院製備),每次都應認真填寫。

    預防需預知,預知需體檢。

    只有定期體檢,才能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

    如果發現問題,可以及時干預。

    尤其對於中老年朋友,重視體檢,把握好自己的健康狀況。

本文轉載於「丁香醫生」 中老年人體檢「說明書」作者:王士博 查看原文:http://dxy.com/column/3639

醫藥知識的搬運工,更多內容,請關注微信號:hntongyitangCS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健康體檢時應避免的疏漏

健康體檢是指通過醫學手段和方法對受檢者進行身體檢查,了解受檢者的健康狀況,早期發現疾病線索和健康隱患,因此千萬別因為小的疏忽,影響你的體檢結果和健康狀況。

除了常規體檢,體檢還要懂得正確加項!

預防需預知,預知需體檢。只有定期體檢,才能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如果發現問題,可以及時干預。只有重視體檢,才能防患於未然。健康體檢的頻率應該多長時間到醫院去進行一次常規健康檢查?這個問題根據年齡、...

護理人員做體檢時不能犯的幾項禁忌

健康體檢,是預防疾病的有效手段之一。通過健康體檢,可以了解自身健康狀況,發現一些不易察覺的早期疾病,以便及時干預、終止疾病的發生髮展,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忌採血時間太晚體檢化驗要求早上7:30...

近期猝死事件頻發,多半是這件事情沒做好!

近日,我報連續報導多起市民猝死事件,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12月7日,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血液科副主任醫師、助理教授王昭因「主動脈夾層破裂」搶救無效去世。12月8日,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呼吸內科...

體檢要不要「加餐」?

隨著年齡的增長,全身各器官的功能和結構都會發生退行性變化,不少疾病會「趁虛而入」,一些特定疾病的危害也會增大。因此,中老年人,特別是50歲以上、有家族性疾病史或具有其他高危因素的人群,應該定期進...

如何給父母選擇適合的體檢項目?

隨著年齡的增長,全身各器官的功能都會發生退行性變化,不少疾病會趁虛而入,所以中老年人應該定期體檢,今早發現和控制多發病,保持身體健康。那麼,應該如何給父母選擇適合的體檢項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