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合中老年人的體檢說明書!選好項目,不花冤枉錢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隨著年齡的增長,全身各器官的功能和結構都會發生退行性變化,不少疾病會「趁虛而入」,一些特定疾病的危害也會增大。

因此,對中老年人來說,定期體檢更是顯得重要!

常規健康檢查的頻率

建議中老年人,尤其是存在慢性疾病的朋友,每半年能檢查一次。

60 歲以上的老年人,每 3~4 個月一次。

有特殊情況的,則再根據醫生的要求,按時複查。

常規體檢項目

面對繁多的體檢項目,老友們常不知作何選擇。

以下是常規的體檢項目。

1. 一般體格檢查

內外科、耳鼻喉科、眼科的專科檢查。

2. 功能檢查

心電圖、B 超、胸片、心臟彩超檢查等。

3. 生化檢驗

血尿常規及血糖、血脂、肝腎功能、甲狀腺功能和B肝五項等化驗檢查。

中老年體檢要「加餐」

推薦中老年人,特別是 50 歲以上的中老年人,除了常規體檢,有針對性進行體檢「加餐」。

1. 心臟檢查

常規心電圖很難發現無症狀的冠心病、早期心肌梗塞等。

建議:有心律失常、胸悶氣短等症狀的人,加做 24 小時心電圖檢查。

圖片來源:123rf.com.cn 正版圖片庫

2. 腦部檢查

經常頭暈、頭痛、眼花或自覺一側肢體無力的人,在條件許可時,可以做頸動脈超聲、腦部 CT 或核磁共振檢查,幫助早期排查疾病。

3. 癌症篩查

近年來癌症的發生有年輕化的趨勢,建議有家族史或相關危險因素的老友要重視這類檢查。

關於癌症篩查,健康頭條之前有詳細堅果,點擊連結看看?→ 一張圖片為你詳細解讀癌症篩查怎麼做

4. 胃腸鏡檢查

在 40 歲以後,每 3~5 年做一次胃鏡和腸鏡。

如患有慢性萎縮性胃炎、抽菸酗酒、有胃腸道腫瘤家族遺傳史的朋友,更應引起重視。

5. 骨密度檢查

在初期的症狀並不明顯。

40 歲以後,腰部、骨盆、背部、膝關節等部位如持續性疼痛,就需要檢查骨密度,提早防治骨質疏鬆。

6. 婦科檢查

除去常規的婦科檢查,中老年女性可以加做:

  • 婦科 B 超檢查,可以發現子宮內膜疾病、宮頸疾病、子宮肌瘤、卵巢腫瘤;

  • 宮頸刮片或 TCT 檢查,可以發現宮頸癌早期病變.

7. 乳腺檢查

40 歲以上的女性每年查 1 次乳腺鉬靶。

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女性,更建議應每年查 1 次乳腺磁共振。

8. 眼底檢查

45 歲以上,建議每年檢查一次眼底。

對近期發生視物模糊並伴有頭痛者,還要特別注意眼壓的變化。

有糖尿病、高血壓的朋友更是如此。

9. 口腔檢查

若刷牙時流血、口臭、牙齒鬆動、吃過涼或過熱的食物會敏感和酸痛等症狀,最好定期進行口腔檢查,每半年一次。

中老年人體檢注意事項

1. 注意採血最佳時間並空腹

採血化驗的最佳時間的早晨的 7:30~8:30 之間,採血檢查肝功、血糖等需空腹,患者應禁食 8~12 小時。

在完成所需空腹檢查後,可按日常習慣進食並服藥後,再進行其他檢查。

2. 注意體檢前不宜貿然停藥

採血要求空腹,但對慢性病患者服藥應區別對待。

比如高血壓患者應在服完降壓藥後再來體檢,同時向醫生說明服藥情況。

而對糖尿病或其他慢性病患者,也應在採血後及時進食、服藥。

3. 注意不能隨意捨棄檢查項目

體檢表內設定的有些檢查項目,如肛門指診檢查,對四十歲以上受檢者直腸腫物的發現尤為重要。

有的受檢者因怕麻煩或害羞,選擇不做。

或有些必要檢查,又因為不願意花錢而捨棄,這種做法並不明智。

4. 注意重要病史的陳述

病史是醫生判斷受檢者健康狀態的重要參考依據,所以,不要故意隱瞞而使醫生漏診或誤診。

預防需預知,預知需體檢。

只有定期體檢,才能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

如果發現問題,可以及時干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護理人員做體檢時不能犯的幾項禁忌

健康體檢,是預防疾病的有效手段之一。通過健康體檢,可以了解自身健康狀況,發現一些不易察覺的早期疾病,以便及時干預、終止疾病的發生髮展,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忌採血時間太晚體檢化驗要求早上7:30...

近期猝死事件頻發,多半是這件事情沒做好!

近日,我報連續報導多起市民猝死事件,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12月7日,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血液科副主任醫師、助理教授王昭因「主動脈夾層破裂」搶救無效去世。12月8日,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呼吸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