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看化驗單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微信公眾號:護理學苑

化驗單主要看關鍵項目

拿到自己的「血常規」化驗單,看著上面密密麻麻排列的18項檢驗結果時,徐女士懵了——有些指標在參考範圍內,而有些指標卻標著「↑」 、「↓」 ,意思是指標偏高或偏低。

問醫生,說「血常規」檢查,只要是主要指標正常,其他次要指標高點低點沒有關係。

但她總不放心,如果是正常的,為什麼這些指標會 偏高或偏低呢?

像徐女士這種情況到「醫生信箱」來諮詢的人很多。

最近,一些人到醫院體檢,因他們看不懂體檢表,於是諮詢自己到底是有病還是沒病?病情是不是很嚴重,發展到了哪個階段?對於如何看體檢表,記者諮詢了金華廣福醫院全科主任醫師鮑德國。

極少數人在「參考值」外

當你拿到檢驗報告單,在單子上都寫有一個「參考值」。

那麼這個「參考值」到底意味著什麼?檢驗結果一旦超過了「參考值」就等於健康出現問題了嗎?鮑德國 說,「參考值」顧名思義就是一個用於參考、指導判斷的數值,它實際上是正常人群中絕大多數人的平均數值,參考值只是一個統計學上的概念。

鮑德國舉例說,像 心跳,一個人的心跳每分鐘60~100次是參考值範圍,如果你體檢時心跳是50次,就是不正常了,這就不對了,因為絕大多數人的心跳是每分鐘60~100 次,但少數人可以不在這個範圍;還有血常規中的白細胞總數,參考值是4.0~10.0,意思就是說正常人群中絕大多數人每單位(×109/L)的白細胞總 數是在4.0~10.0之間。

少數人可以不在這個範圍。

不過,他們的檢驗結果數值雖然不在參考值的範圍內,但卻不代表他們的健康有異常。

化驗結果是判斷疾病的一方面

鮑德國說,化驗結果低於或高於「參考值」不一定是病理狀態或患了某種疾病。

化驗結果也受很多因素的影響,不能單憑參考值就判斷有沒有疾病。

比如你劇烈活 動、發熱、受寒或精神緊張會在尿中出現蛋白,並且大於蛋白尿的參考範圍上限150毫克/24小時,但這種尿蛋白的出現是人體的正常現象,被稱為生理性蛋白 尿。

如葡萄糖,就是血糖,參考範圍是:3.89~6.11,稍高或者低一點沒有關係,身體自身很快就會調節回來,如果葡萄糖偏低,食物吃下去,血糖很快就 上來了;如果血糖偏高點,你少吃一點,血糖就降下來了。

但如果葡萄糖低於2.00,出現了心跳很快,出大汗,甚至神志不清,這就是低血糖,如果低血糖反覆 發作,就要查一下胰腺有沒有腫瘤。

如果葡萄糖超過了7.00,那就是患有糖尿病了。

鮑德國說,一個病人有了化驗結果,再結合症狀、體徵、其他輔助檢查等綜合分析,最終才會得出患有什麼疾病的正確判斷。

因此,人們在拿到化驗單時即使看到自己的檢查結果不在「參考值」範圍內也不必太緊張,而應請教醫生,對自己的情況作出客觀的評估。

化驗單要看關鍵項目

拿到化驗單,很多人會被名目繁多的項目搞糊塗,到底該看哪一項才好?鮑德國指出,化驗單上有許多項目確實非常專業,其作用是幫助醫生判斷病人的病情,或者 查找病因。

至於普通人,很難也沒必要把化驗單完全看懂,拿到化驗單後只要學會看最關鍵的項目就能掌握最重要的信息了。

例如血常規化驗單,人們關鍵要看的數 值有四項:白細胞總數、紅細胞總數、血紅蛋白和血小板。

這四個項目其中一項出現異常都應該引起重視。

如以發熱為例,醫生會讓病人做個血常規檢查,目的就是 為了分辨病人的發熱是由細菌感染引起還是由病毒感染所引起的。

如果患者的白細胞高於參考值上限,表示可能是細菌性感染;但如果是低於參考值下限,則可能是 病毒性感染。

而對於尿常規的化驗單,鮑德國認為關鍵要看尿糖、尿蛋白、尿白細胞、鏡檢紅細胞四項,這四項其中一項異常都有患病的可能,應該儘快請教醫生或複查或進一步檢查。

鮑德國提醒,血常規(白細胞總數、紅細胞總數、血紅蛋白和血小板),尿常規(尿糖、尿蛋白、尿白細胞、鏡檢紅細胞),這幾項主要指標非常重要,而其他一些 次要指標正常的情況下出現高或低,不在參考值範圍內,不能說明有疾病;而當主要指標出現不正常時,這些次要指標全部發揮作用,可作為判斷你有可能得什麼疾 病的重要依據。

鮑德國說,除血常規、尿常規檢查外,其他如血生化、B肝兩對半和血糖等體檢指標每項都非常重要,任何一項異常都預示著健康出現了問題,不能掉以輕心,應主動去醫院隨訪;體檢醫院的醫師有責任和義務對此作出詳細的解釋。

主要指標不正常很可能有疾病

鮑德國說,如果在體檢中發現一些主要指標不正常,表明有疾病。

如血常規檢查,*白細胞:高,很可能是細菌感染;如果白細胞超過5萬、6萬,並且形態有異常,就有可能是患了白血病;低於2000或以下,說明抵抗力低, 經常容易傷風感冒,應進一步查原因。

*紅細胞:高,可能由於長期缺氧;低,可能營養不良或骨髓性貧血。

*血小板:血小板是凝血功能的重要因素之一,血小板 低,有可能發生凝血功能障礙;高,說明血液濃縮;血小板極高,就有可能是患有血小板性白血病。

像尿常規檢查,*尿糖:高,同時血糖也高,就是糖尿病;如果血糖不高,但小便里有糖,可能是腎性糖尿病;*尿蛋白:腎臟疾病、腫瘤等全身性疾病都可以使它 升高,這項指標不正常一定要作進一步的檢查。

*尿白細胞:高,說明尿路感染。

以上這些例子只是說明,當化驗項目中主要指標明顯不正常時,一定要去醫院隨診 進一步檢查,以防漏診或延誤疾病的診斷。

血脂化驗單怎麼看???

目前臨床上常用的血脂化驗項目主要包括: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載脂蛋白A、載脂蛋白B等6項。

因醫療條件不同,以上項目不一定都能檢查。

TC正常值:3.36~5.78mmol/L(130~200mg/dl)。

增加見於膽道梗阻、腎病綜合症、慢性腎小球腎炎、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 糖尿病、傳染性肝炎、某些慢性胰腺炎、自發性高膽固醇血症等。

減少見於嚴重貧血、急性感染、甲狀腺機能亢進、脂肪痢、肺結核、先天性血清脂蛋白缺乏及營養 不良。

TG正常值:男性為0.45―1.81mmol/L(40-160mg/);女性為0.23-1.22mmol/L(20-108mg/);增高見於 高脂血症、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糖尿病、腎病綜合症、膽道梗阻、甲狀腺功能減退、急性胰腺炎、糖原累積症、原發性甘油三酯增多症。

HDL-c正常值:0.9-2.19mmol/L(35-85mg/);如減少提示易患冠心病。

LDL-C正常值:<3.12mmol/L(120mg/dL);如增多提示易患動脈粥樣硬化所導致的冠心病、腦血管病。

A1正常值:110~160mg/dl;B正常值:69~99mg/dl;它們可用於心腦血管風險度的估計,A1下降和B增高提示有心腦血管病,還見於高脂蛋白血症和其他異常脂蛋白血症。

需說明的是,各醫療單位由於使用的方法、實驗的條件等差異,各項指標的正常值可能不完全相同。

一般情況下,在化驗單上都標有正常參考值,可對比測定的各項指標是否超過了正常範圍。

尿檢報告怎樣看???

尿檢是我們上醫院經常做的一項檢查,由於檢測項目多,並且報告的格式不統一,既有「+」、「-」號(陽性和陰性),又有數字,檢驗項目的單位也不一樣,到底該怎麼閱讀尿檢報告呢?市中心醫院檢驗科技師陳斌為我們解讀了尿檢報告。

尿常規項目根據臨床診斷大致可分為四大類:肝膽疾病類、腎病類、糖尿病類以及泌感類。

現逐一作出說明:

肝膽類主要是膽紅素(BIL)和尿膽原(URO),兩項指標反映肝臟代謝血紅素的能力和數量,正常情況下,尿膽紅素為陰性,尿膽原為弱陽性;增高時,往往提示黃疸。

腎病類項目有:酸鹼度(PH)、比重(SG)、隱血(BLD)和蛋白質(PRO)。

正常參考值分別為:4.6-8.0、1.005-1.030、陽性和陰性。

這些指標的改變提示損害的程度。

糖尿病類主要包括:酸鹼度(PH)、蛋白、比重、糖(GLU)和酮體(KET)。

這些指標的檢測有助於診斷相關併發症的發生和機體一些器官是否受到損害,如是否出現酮血症等。

正常情況下,尿糖和酮體為陰性。

泌感的指標項目有白細胞(WBC)、紅細胞和亞硝酸鹽(NIT),當泌尿系統受到細菌感染時,尿中往往出現白細胞和紅細胞,NIT有時也會為陽性。

在閱讀報告時,要客觀地分析報告。

因為有許多干擾因素影響到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如飲食因素、尿檢中的一些干擾物等。

所以,當我們尿常規檢查出現異常時 (稱為假陽性),請不要太緊張和太憂慮;同樣,當出現和臨床表現不相一致的檢驗結果,如陰性結果(此時稱為假陰性),也不要盲目樂觀、掉以輕心,一定要配 合臨床醫生做進一步的檢查和分析,以免延誤病情。

大便化驗單怎麼看???

一般來說化驗單上會列出「顏色、硬度、粘度、膿球、紅血球、蛔蟲卵、鉤蟲卵、微蟲卵、日本血吸蟲卵、薑片蟲卵」這些檢驗指標。

內容好像很多,其實很容易看懂,

顏色,通常劃分黃、綠、棕、黑和紅,正常的大便顏色應該是黃色,綠色多是因為混雜色素的緣故,並無大礙。

至於棕色、黑色和紅色,你可要注意了,這可是患有胃,腸類疾病的信號燈。

硬度,一般說來,「軟、成形」為正常。

「硬」是長期患有便秘的原因。

是否呈液狀,則是判斷病人患有腸道類疾病程度的輕重。

半液狀程度較輕,液狀程度就比較嚴重了。

粘度和膿球,主要是衡量病況的輕重程度。

出現粘液是腸粘膜受損所致,一般性痢疾病會出現此類現象。

膿球,簡單地說,是並發炎症的反應。

這兩項指標通常用「+」號來表示。

沒有,則表明正常;「+」號越多,病情越嚴重。

紅血球通常和顏色結合看,如果大便呈現紅色但無紅血球,正常,可能是吃了含有色素的食品。

如果有紅血球,你的消化道可能出現了問題。

對於各類寄生蟲,你可以清楚地在檢驗結果上看到。

「+」號越多,當然也就意味著你患病的「元兇」越多。

怎麼看化驗單上的加減號

一般來說,陽性(+)是表示疾病或體內生理的變化有一定的結果。

例如,為一位停經婦女做尿液妊娠試驗檢查,結果是陽性(+),就說明這位婦女已懷了孕, 思想上可有所準備。

再如,B型肝炎表面抗原(HB(a)A(g))檢查結果為陽性(+),說明這是一位B型肝炎病人或是B型肝炎病毒攜帶者。

相反,化驗單 或報告單上的陰性(-),則多數基本上否定或排除某種病變的可能性。

有時,(+)的多少,還能表示某種疾病病情發展程度上的嚴重性,也就是代表數量上的變 化。

例如,糖尿病患者就會關注自己的尿糖試驗為幾個(+)號。

但是,陽性或陰性,(+)或(-)的結果有時也代表著相反的一面。

例如,對耳硬化症的人做耳鼓膜震動試驗,陰性的結果則反而證明其確有耳硬化症;乙型肝 炎表面抗體(抗-HB(s))陽性(+)表示對B肝病毒有抵抗力,陰性(-)則表示尚沒有。

注射B肝疫苗可使陰性變成陽性。


歡迎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歡迎加入微信公眾號:護理學苑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教你看懂尿常規化驗單

尿常規,是臨床上非常重要的一項初步檢查,可以「揪出」不少病變的早期端倪,特別對泌尿道感染、結石、膽道阻塞、急慢性腎炎、糖尿病、腎病變症狀群等疾病有篩檢預報性作用。所以,如果沒有異常症狀出現,人們...

求醫不易:學會自己讀懂化驗單,很實用!

血常規「常規」二字的英文為routing,常縮寫為RT或Rt.因此血常規又可寫為:「血RT」,它是最常做的一項血液化驗,習慣上也稱作「血象」,包括紅細胞計數、白細胞計數、白細胞分類計數、血紅蛋白...

別偷懶!10塊錢20分鐘尿常規知大病

尿常規,一般監測的是泌尿系統的病變,對泌尿道感染、結石、膽道阻塞、急慢性腎炎、糖尿病、腎病變症狀群等疾病有預報性作用。平時尿尿泡沫多,久久不散,就去做個尿常規吧!

尿常規的奧秘

尿液常規檢查是最基本的一項檢查,它不僅可反映泌尿系統疾病,對糖尿病、黃疸肝炎、膽道梗阻等多種疾病的篩選也有重要意義。 應「醫患家」微友的請求,今天教大家讀懂尿常規報告。尿常規檢查包括尿液一般性狀...

血常規正常值,血常規檢查的臨床意義

今天我們給大家聊一下血常規正常值,血常規檢查的臨床意義,想必很多人都是有做過血常規檢查的吧,那麼大家知道血常規正常值範圍是多少嗎,血常規正常值參考表是多少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血常規正常值吧。

史上最全的尿常規檢查結果的分析及注意事項

檢驗醫學——中華檢驗醫學網旗下微信公眾平台。您的隨身微雜誌。尿常規檢查主要是通過尿液分析儀和顯微鏡人工鏡檢來進行分析檢測的。尿常規對於泌尿系統以及糖尿病的篩查具有重大意義,更是供應病理過程本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