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8〉‖ 體檢季!怎樣看懂體檢報告?(建議收藏)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抽血、量血壓、做超聲波……一通檢查後,您會得到一份詳實記錄自己健康狀況的《健康體檢報告》。

看到上面各式各樣的學術名詞、專業術語、英文縮寫、醫學符號,很多人一頭霧水,仿佛閱讀一部「天書」。

體檢報告里隱藏了怎樣的秘密?各種檢查指標能反映機體什麼健康狀況?指標出現異常可能預示哪些健康異常?現在和您一起解讀體檢報告,讓我們共同解讀這部「人體天書「,破解機體健康的密碼。

受訪佳賓:曾 強 解放軍總醫院健康管理研究院主任曾強教授,博導,解放軍杭州療養院健康管理中心特聘專家,中華中醫藥學會亞健康分會副主任委員,衛生部《體檢管理辦法》起草委員會專家組成員

滴血探秘——解讀血常規

隨著醫學發展,檢查技術越來越高端,醫療設備越來越貴重。

其實,血常規、尿常規、大便常規「三大常規」化驗以及尿微量蛋白等檢查這些最便宜、最基本的檢查,涵蓋了身體很多健康信息和疾病的線索,是健康體檢、疾病篩查和臨床診斷的基本方法。

解讀血常規化驗報告,我們可以遵循以下原則。

輕度異常莫心慌

在血常規化驗檢查報告中有時某項指標與正常值稍有偏離,請您不用恐慌。

對健康體檢者來講,大部分「偏離」屬於正常情況。

可能與抽血前沒有喝水、沒吃早餐,導致血液濃縮有關。

白細胞易受情緒、環境的影響;劇烈運動、飽餐,或服用某些藥物,會導致血小板升高。

重點先看四大項

有的血常規化驗項目多達20多項指標。

從醫生的角度講,每個指標都很重要。

不過對於普通人來說,要全部了解這麼多的指標確實有難度。

對無血液病的體檢者,抓住其中最重要的白細胞計數(WBC)、紅細胞計數(RBC)、血紅蛋白(HGB)、血小板總數(PLT)4大項即可。

如果4大項沒有問題,而其它項存在問題,雖然也有可能是血液疾病引起的,但多數情況是沒有休息好、失水過多等問題引起的。

如果4大項中的一項出現問題,同時還有其它子項超標,很可能是特定疾病的指征。

大項結合小項看

如果這4大項任何一項出現問題,就要結合其它小項確診是否有疾病。

紅細胞、血紅蛋白、紅細胞壓積三者升高,常見於脫水所致血液濃縮或慢性組織缺氧等,提示血液粘稠。

三者同時降低時,提示貧血,根據細胞的大小及染色分為缺鐵性貧血、失血性貧血、惡性貧血。

如果是臨界或者輕度的話,可以通過多吃含鐵的食物,如黑木耳來調節。

白細胞計數和中性粒細胞比率升高而淋巴細胞比率下降,常見為急性細菌感染;而白細胞計數和中性粒細胞比率下降而淋巴細胞比率升高,常見為慢性病毒感染。

血小板高於正常值,同時白細胞計數升高則可能預示了化膿性感染或慢性粒細胞白血病,血小板太高容易出現凝血。

血小板減低同時伴紅細胞計數減低可見於某些生理狀態,如女性月經期。

嚴重異常看醫生

血常規檢驗結果只能作為臨床診斷的參考,切不可忽視在全面檢查基礎之上,使結果互相印證,進行綜合判斷。

紅細胞、血紅蛋白、紅細胞壓積三者中度以上下降,建議到專科醫院進一步檢查、治療。

白細胞計數及其分類在機體損傷治癒、抗禦病原入侵和對疾病的免疫方面起著重要作用。

如果不是生理性波動導致的白細胞計數及其分類異常,最好在一個星期後去體檢醫院複查。

血小板長期明顯減低可見於全身性出血疾病,如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脾功能亢進、白血病等,必須加以重視。

血小板太低,身體容易出血,出血後傷口不易癒合。

複查後血常規指標不恢復正常,則不能掉以輕心,應及時請教諮詢醫生。

血常規

血小板計數

原發性血小板增多:常見於骨髓增生性疾病,如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真性紅細胞增多症、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等。

反應性血小板增多:常見於急慢性炎症、缺鐵性貧血及癌症患者。

血小板減少:常見於血小板生成障礙,如再生障礙性貧血、急性白血病、急性放射病等;血小板破壞增多,如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脾功能亢進,消耗過度如瀰漫性血管內凝血,家族性血小板減少如巨大血小板綜合徵等。

血紅蛋白與紅細胞

增多:脫水所致血液濃縮或慢性組織缺氧等。

減少:常見於各種貧血。

白細胞計數

增多:炎性感染、出血、中毒、白血病等。

減少:流感、麻疹等病毒性傳染病及嚴重敗血症、藥物或放射性所致及某些血液病等。

尿常規化驗指標意義

尿液尋蹤——解讀尿常規

尿常規和尿蛋白化驗檢測是健康體檢、疾病篩查和臨床診斷不可忽視的一項常規檢查,不少疾病早期就可以在尿液化驗指標變化中找出蛛絲馬跡,為進一步的檢查提供重要的線索。

解讀尿常規體驗報告時,可以採取如下程序和辦法。

四大指標先要看,疾病線索早發現。

雖然尿常規等化驗指標和數據特別多,但是有的數據有意義,有的只是對另一項的解讀。

在解讀化驗報告時,首先要看尿蛋白、尿糖、紅細胞、白細胞這4個重要指標。

尿蛋白呈陰性,若為陽性需定量。

尿蛋白的檢測是腎臟疾病診斷常用的粗篩試驗。

早期腎病最先會通過尿蛋白增加而反映出來,不管尿蛋白是幾個「+」,都表明尿液中可以檢測出蛋白,需引起足夠的重視。

除了原發於腎臟本身的疾病外,高血壓糖尿病等很多疾病都可能造成尿蛋白陽性。

如果尿常規檢查尿蛋白呈陽性,應進行24小時尿蛋白定量檢查。

隱血陽性多誤差,可靠鏡檢尿沉渣。

在平時化驗尿常規經常遇到尿紅細胞和尿潛血不一致的時候,一般要以沉渣分析儀檢測新鮮尿液中是否有紅細胞為準,只有看到紅細胞才能說明有問題。

長期尿中有血應該警惕患有腎臟結石、腫瘤、急性腎炎、膀胱炎和泌尿外傷。

尿糖陽性看血糖,兩者都高糖尿病。

正常人尿中只有微量的糖,一般化驗不出來。

尿糖陽性要結合臨床分析,大量吃糖或推注葡萄糖時,會有短暫的尿糖出現,可能是糖尿病,也可能是因腎糖閾降低所致的腎性糖尿,應結合血糖檢測及相關檢查結果明確診斷。

尿糖和血糖同時高,就是糖尿病;血糖不高,但尿糖高,可能是腎性糖尿。

尿中應無白細胞,感染可致數超標。

正常尿中白細胞呈陰性。

尿報告單上驗出大量白細胞,多提示泌尿系統感染,如腎盂腎炎、膀胱炎、尿道炎等。

干擾因素可能大,指標異常要複查。

尿常規檢查某項指標結果有異常,受外在因素影響造成異常的可能性比較大。

無法下結論時,必須針對同一項目再做一次檢查,用兩次的結果去解讀,作出結論。

便中查病解讀便常規

大便的顏色、形狀、潛血等與疾病密切相關,大便常規檢查作用大,被稱作消化道疾病的「警報器」。

解讀便常規化驗報告,可以參考如下程序和辦法。

觀「色」又察「形」。

正常大便含糞膽素,所以呈黃色或棕黃色。

大便顏色的形成有諸多影響因素。

由於結石、腫瘤、蛔蟲等引起的膽道阻塞,導致膽黃素無法隨大便排出,糞便呈白陶土樣;上消化道出血,有時呈柏油樣便。

無論是上消化道還是下消化道出血拉血便,都有一個特點,血和大便混在一起。

如果血只是附在大便表面或是便後滴血,這種情況多是患了痔瘡。

通過觀察大便的形狀也能了解一些疾病信息。

粘液稀便見於腸壁受刺激或者發炎時,如腸炎、痢疾和急性血吸蟲病等;粘液膿性血便多見於細菌痢疾;醬色粘液便多見於阿米巴痢疾;水樣、蛋花樣便可見於急性腸胃炎,大量時見於偽膜性腸炎及隱孢子蟲感染。

糊狀便多見於小腸疾患。

隱血試驗是重點。

正常人24小時的胃腸道生理性失血量約0.6ml,隱血試驗能檢出消化道1ml以上出血。

糞便隱血試驗對消化道出血的診斷有重要價值,現常作為消化道惡性腫瘤早期診斷的一個篩選指標。

一般要求40歲以上的健康人每年做一次隱血試驗,作為健康篩檢。

化學法檢查胃、十二指腸等上消化道出血可靠,免疫法主要適用於下消化道(小腸、大腸)出血的檢查。

隱血試驗間斷性陽性提示消化道潰瘍症,持續性陽性提示消化道癌症,需進一步進行消化內窺鏡檢查。

鏡下檢查仔細看。

顯微鏡下查出紅細胞,提示患者多半是患了結腸炎,腫瘤、息肉、腸結核和痔瘡出血等。

阿米巴痢疾時紅細胞多於白細胞,紅細胞可成堆存在。

顯微鏡下見到多個白細胞而無紅細胞,提示患有腸炎。

細菌性痢疾時白細胞多於紅細胞。

顯微鏡下見蟲卵及成蟲,證明有寄生蟲感染。

反覆檢查可推薦。

一次便常規正常不一定就說明消化系統沒問題,必要時應當反覆化驗協助診斷。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