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姚明還高的孫明明有娃了,IHH患者的生育咋這麼難?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比姚明還高10公分的中國巨人孫明明,近來好事連連。

在義大利獲得「世界最高夫妻」金氏世界紀錄的高興勁尚未退去,他又欣喜地發現身高190cm的嬌妻懷孕了。

他激動地將這個好消息第一時間告知了北京協和醫院內分泌科的伍學焱教授

原來孫明明患有腦垂體生長激素腺瘤,數年前曾在美國做過垂體瘤摘除手術,由於腫瘤本身的壓迫和手術留下的創傷,他出現垂體功能減退,患上了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減退症((idiopathie hypogonadotrophic hypogonadism ,IHH)。

輾轉國內外,長期求子未果,最後經過伍學焱教授團隊的精心治療,終於愛情花開,結出甜蜜果實。


IHH容易導致不孕不育

IHH是指因下丘腦或垂體功能障礙導致性腺不發育或功能減退的一類疾病,男女均可患有此類疾病。

其中有些患者因鞍區腫瘤、外傷、感染或者放化療等明確的原因而患病。

還有一些患者因不明先天性因素致病,醫學上稱之為特發性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減退症(idiopathic hypogonadotrophic hypogonadis,IHH),如其中文名稱冗長繞口,其病因更為錯綜複雜。

從全球範圍來看,HH發病率並不算高。

但是由於我國人口基數較大,僅IHH患者總患病人數估計在10至20萬之巨。

目前,臨床上解決病因明確的IHH患者的生育問題並非易事,要解決IHH患者的生育問題則是難上加難。

伍學焱在講授醫學科普

伍學焱教授介紹,IHH 主要表現為:第二性徵不發育和配子生成障礙;骨骺閉合延遲,易患骨質疏鬆症;嗅覺減退/喪失,40%-60%;面中線發育缺陷、骨骼畸形等。

IHH 的診斷需綜合考慮,包括年齡、骨齡、性激素水平、性腺體積、第二性徵。

男性骨齡>12 歲或生物年齡>18 歲,無第二性徵出現和睪丸體積增,睪酮水平<3.47 nmol/L,且促性腺激素水平低或正常;女性到生物年齡 14 歲,無第二性徵和月經來潮,雌二醇水平低且促性腺激素水平低或正常;且找不到明確病因者。

擬診斷本病。

協和大咖破解難題

北京協和醫院內分泌科作為中國內分泌學的發源地,長期以來致力於HH的臨床和基礎研究,逐漸成為全國乃至世界上最大的HH診治中心。

目前,該中心已確診此類患者1,500餘例,臨床資料完整的長期隨訪患者達1000餘人。

在豐富的病例資源基礎上,協和內分泌科建立了含有詳盡臨床資料和DNA樣本的HH研究資源庫。

依託北京協和醫院完整的學科體系,內分泌科與泌尿外科、放射科、婦產科、耳鼻喉科,以及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基礎研究所張宏冰教授研究團隊強強聯合,攜手對IHH進行了長達10年的基礎與臨床相結合的攻堅研究,進一步明確了該病的發病機制,並在治療手段上不斷探索,通過開展個體化、精準化的生精治療方案,解決了男性HH患者青春期不發育和婚後不能生育的難題,極大提高了該病患者及家庭的生活質量,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和社會意義。

該研究成果榮獲北京協和醫院2015年度醫療成果獎二等獎。

研究團隊根據男性IHH患者的不同發病原因,開展了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聯合人絕經期促性腺激素(HMG)生精治療、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GnRH)脈衝泵兩種不同促生精治療方案。

臨床研究表明,HCG/HMG雙促生精和GnRH脈衝泵生精兩種治療手段均有明顯的生精效果,成功生精率均在75%以上,其中GnRH脈衝泵治療方案效果更快更強,其早期生精成功率就高達86%。

伍學焱教授介紹,經過治療,已婚IHH患者妻子妊娠的喜訊不斷傳來,且呈「井噴式」增加。

據統計,截至2016年4月,通過自然受孕方式使配偶成功妊娠的HH患者已達150餘例次,這也是目前國際上樣本量最大的觀察男性HH治療效果的研究。

該研究成果為男性HH的治療提供了新的視角,為預測和評價生精療效提供了充分的依據。

研究進一步發現,男性IHH的發生與GnRH神經元的遷徙異常有關,約20種基因突變可導致男性IHH。

研究組運用基因晶片外顯子捕獲方法,對400餘例IHH患者的19種基因的外顯因子進行檢測,發現34%的IHH患者存在明確的基因突變,其中以CHD7、FGFR1、PROKR2和KAL1這四種基因突變最為多見,占所有基因突變總和的79%。

研究獲得的基因突變檢出率與國際上最好的研究中心——美國MGH生殖中心報導的男性IHH基因突變檢出率基本一致。

同時,研究組在分析基因型與治療反應之間的關係時發現,存在FGFR1基因突變的IHH患者生精治療效果最差。

這一研究結果在國際上首次證實,不同的基因突變對生精療效影響也不相同,為預測男性IHH患者的治療效果提供了依據,也為進一步開展精準診斷和治療打下基礎。

同時,為鑑別暫時性青春發育延遲和永久性HH,研究團隊還創立了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增效劑(GnRHa)肌內注射興奮試驗,為解決診斷難題提供了有力幫助。

經過數萬例次的臨床應用實踐證明,該試驗操作簡便、結果穩定,特異性強、穩定性高,目前已被國內多家醫院借鑑使用。

通過GnRHa興奮試驗,研究團隊還對男性HH患者「垂體-性腺軸」的受損程度進行評估,在國內最早報導了21例性腺軸功能發生逆轉的IHH病例。

這些患者的性腺軸儲備功能較好,為「部分性IHH」。

與以往的研究結果對比發現,「部分性IHH」患者發生性腺軸功能逆轉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這一研究成果為IHH患者的臨床觀察和治療提供了重要依據。

伍學焱教授提示廣大臨床醫生,通過加強IHH患者的隨訪和定期進行性腺軸功能再評估,隨時注意逆轉的傾向,可以避免過度治療。

伍學焱教授還透露,研究組對女性HH的研究也有可喜的收穫。

截至目前,至少已有5名已婚HH患者獲得了「自然」妊娠,其中一位患者已經順利生產了1名健康嬰兒。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生育二胎前 測一測精子夠不夠強壯

人類生育是一個相當複雜的過程,其首要條件是男女雙方的配子:即精子、卵子要都健康。相對於女性成熟卵子的數量稀少、成熟過程複雜漫長,男性精子可謂數量眾多,而且「兵源」不斷。那麼生育二胎,是否男性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