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性流產的發生率高達5% 醫生:90%與免疫無關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受訪專家/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生殖中心副主任醫師 陳雷寧

習慣性流產的患者進行治療時,大多時候都被要求進行免疫治療,而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生殖中心副主任醫師陳雷寧卻指出,習慣性流產的病因最多的是凝血障礙,幾乎占到50%的比例,而免疫性原因只占到10%左右。

而且美國、英國、日本等國的研究發現,病人的相關抗體(抗精子抗體、抗內膜抗體等)與正常人的抗體比例相同,因此免疫性因素並不是導致流產,甚至不是導致習慣性流產的原因,很多病人都被過度診斷了。

文/記者 張華 實習生 李欣 通訊員 高龍

習慣性流產的發生率高達5%

在全世界範圍內,育齡夫婦習慣性流產發生率為1%-2%,但在中國,尤其是華南地區,發生率已經達到5%。

陳雷寧的團隊曾經在對越秀區的某一社區進行了為期7年的跟蹤調查統計後,發現習慣性流產的發生率比教科書上的高了兩倍多。

而在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生殖醫學中心門診則有三分之一的病人為習慣性流產。

什麼是習慣性流產呢?陳雷寧說,我們更傾向於美國的定義,即連續兩次20周以前的胎兒流失就要進行習慣性流產的檢查了。

讓專家擔憂的是,習慣性流產仍有增多的趨勢。

現代不良的生活方式,比如熬夜、工作壓力大、缺少運動、吸菸喝酒等都會對精子、卵子和子宮內膜造成傷害,從而引起習慣性流產。

據統計,現在由於精子質量下降導致的習慣性流產已經越來越常見,更糟的是,這種情況非常難治療。

凝血障礙是習慣性流產的主因

在造成習慣性流產的常見原因中,主要有三大類:其一,解剖性原因,比如子宮形態發生了改變,如單角子宮、子宮中隔、雙子宮。

但這種情況發生並不多,占到7%左右。

其二,免疫性原因,即抗精抗體、內膜抗體等占10%左右。

其三,凝血障礙,這是臨床上見到最多的病因,幾乎占到50%的比例。

陳雷寧說,這是目前被大多數醫院忽視的病因,甚至很多生殖中心並沒有開展這方面的檢查。

什麼是凝血障礙呢?陳雷寧解釋說,在習慣性流產患者中的表現是血小板聚集、粘附能力特彆強以及凝血功能亢進。

由於胚胎和母體有營養交換,營養物質、氧氣等會通過小血管滲入胎兒體內,一旦母體處於高凝狀態,這些小血管內血流緩慢甚至阻塞,從而導致胚胎絨毛和胎兒缺氧缺血而死。

令人吃驚的是,年輕人的凝血障礙除了不斷流產外並不會有其他的表現,而且凝血功能檢查也需要在特定的時間內進行。

陳雷寧說,做這個檢查應在病人黃體期,即估算胚胎著床的時期進行抽血,因為凝血功能障礙與女性性激素周期性波動有緊密的關聯,此時女性的雌孕激素都相對達到高峰,如果病人不在這個時間段做檢查,則很難找出原因。

免疫治療已被一些國家和地區終止

既然免疫性原因並不是習慣性流產的主因,那為什麼有一部分患者通過免疫治療的確也成功懷孕,並且順利生育了寶寶呢?陳雷寧說,這是因為免疫治療的生物製劑中含有肝素成分,肝素可以直接調整凝血功能,注射四次免疫藥物相當於進行1個月的抗凝治療,因此凝血功能異常的習慣性流產病人,歪打正著,通過免疫治療也被治癒,但這並不是免疫治療的功勞,而是肝素起了作用!

通過隨機對照研究發現,免疫治療效果有限,並不能改善大多數患者的病情,而且還延長了病人等待的時間、增加了治療費用。

陳雷寧說,免疫治療通常需要數月甚至半年的時間,一些「准生育高齡」(≥35歲)的女性在經過多次免疫治療後已經接近40歲,那時懷孕更加不容易。

而凝血障礙導致的習慣性流產病人,服用抗凝藥物(如阿司匹林)以一個月為複查周期,一般三個月就可恢復,這大大縮短了病人的等待周期、減輕了治療負擔。

同時,抗凝治療的成功率接近九成,保胎率達到了92%以上。

據悉,在2001年美國已終止免疫治療,目前英國、澳大利亞、香港也已終止免疫治療,日本也即將禁止。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比胎停育更可怕的,是你根本不了解它

隨著結婚平均年齡的推遲化、工作生活的壓力加大、二胎政策的實施,胎停育成的發病率逐年提高,甚至有的病人來門診診療時已經胎停育三四次,可想而知對於女性身體、心理和家庭都帶來了多大的壓力。可是一問病...

什麼原因會導致習慣性流產?

引起習慣性流產的病因複雜,臨床上竟有43種疾病最終可導致習慣性流產的發生,有免疫性因素、遺傳性因素、感染性因素、內分泌性因素、解剖因素等,而其中免疫性因素導致的流產占習慣性流產的67%之多,解剖...

子宮內膜「出軌」可能造成不孕

子宮內膜異位症,即具有生長功能的子宮內膜出現在子宮腔以外的身體其它部位。異位在子宮肌層稱「子宮肌腺症」,異位在卵巢稱「卵巢巧克力囊腫」。該病在形態學上屬良性,但它具有播散、種植、侵襲或轉移等類似...

聊聊生殖免疫相關抗體那些事

卓惠燕 廣州軍區廣州總醫院檢驗科近年來,隨著二胎政策的開放,我國不孕不育症患者有著上升的趨勢,平均發病率為12.5%-15%,不孕不育困擾著很多已婚夫婦,也是目前生殖醫學一直努力攻克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