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怎麼艾灸?感冒的艾灸治療方法!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病症概述】

感冒是感受風邪病毒而致鼻、鼻咽、咽喉部急性炎症的總稱,並可蔓延累及眼結膜、鼻竇、中耳、喉、支氣管、肺等器官,也可引起咽喉扁桃體周圍腫脹。

感冒有普通感冒與流行性感冒之分。

普通感冒,又稱傷風,輕者稱為「傷風」,重者稱為「重傷風」,是由感受風邪所致。

流行性感冒,又稱時行感冒,是由感受時邪而得,發病率較高,並呈地區性流行。

臨床常見證侯以頭痛、鼻塞、流涕.噴嚏、惡寒、發熱等外感症狀為特徵。

感冒之症,四時皆可發生,而以春冬季節更為多見。

在易感季節,發病率甚高,尤其是流感,每因病毒變異,人群抵抗力低下時更有強烈的傳染性,常可引起廣泛流行。

【病理闡述】

中醫認為感冒主要是由於感受以風邪為主的外邪所致,故感冒俗稱「傷風」。

當氣候突然變化,冷暖失常時,或起居不節、勞累過度、汗出當風時,風邪最易侵襲人體而發病。

「風為百病之長」,一般風邪由皮毛或口鼻而入,首先先傷及肺衛,出現表證。

風邪作為外邪致病的先導,常夾雜著其他外邪一同侵犯人體,如風夾寒、夾暑、夾濕、夾燥、夾熱等。

不同季節,風邪兼夾不同時令之氣,如冬季多見風寒,春季多見風熱,夏季多夾暑熱,夏、秋之間的梅雨季節多夾濕邪,秋季多兼燥邪。

另外,四季氣候失常,如春應溫而反寒,冬應寒而反暖,夏應熱而反冷,秋應涼而反熱,這種氣候突變、寒溫失常的情況,也正是風邪兼夾時令之氣侵入人體發生感冒的致病因素。

感冒雖屬外感時邪而得,但與人體的自身的健康狀況不無關係。

《內經》中說;「清靜則肉腠閉拒,雖有大風苛毒,弗之能害。

」《證治匯補》亦云:「有平昔元氣虛弱,表腠疏鬆,略有不謹,即顯風證者……」,人體衛外功能的強弱,稟賦素質的陰陽偏差,是病與不病,或同病而異症的根本原因。

【灸療辨證】

1.風寒型

(1)症狀表現:惡寒發熱,寒重熱輕,微熱或不熱,無汗,鼻癢頻嚏,鼻流清涕,鼻塞聲重,喉癢咳嗽,痰白清稀,頭痛,遍體關節酸楚。

舌苔白,脈浮緊。

(2)灸療原則:辛溫解表,宣肺散寒。

主要取足太陽、手太陰、督脈經穴。

(3)灸療處方:肺俞、風門、大椎、列缺、風池、神闕。

(4)隨症加穴:①鼻塞者,加迎香;②喉癢者,加天突;③頭痛者,加合谷;④無汗者,加大杼。

(5)灸療方法:

①艾炷隔姜灸:每次選3~5穴,每穴灸5~7壯,每日灸1~2次。

②艾條溫和灸:每次選2~4穴,每穴灸15~20分鐘,以施灸部位有溫熱舒適感為度,每日灸1~2次。

③蔥豉糊敷灸:取生薑60g,豆豉10g,食鹽30g,蔥白適量,將諸藥搗碎成糊狀備用。

施灸時可將新搗制的藥糊貼於臍窩(神闕),先用塑料布覆蓋,再用紗布固定,最後以熱水袋熱敷其上。

每日可換敷2次。

④白芥子敷灸:白芥子60g,研成細末備用。

敷灸時取細末適量,用雞蛋清調成糊狀,貼敷神闕穴或大椎穴。

(6)方義說明:肺俞、風門疏調太陽經氣,散風寒解表邪;大椎為諸陽之會,為解表退熱要穴;列缺為手太陰絡穴,擅長宣肺氣;風池為陽維、足少陽會穴,陽維主陽主表,能疏解表邪,止頭痛。

風寒一去,則感冒諸症自除。

2.風熱型

(1)症狀表現:發熱較高,稍惡寒,鼻塞流濁涕,咽痛喉癢,咳嗽痰黃,多汗,口乾欲飲,頭痛而脹。

舌苔薄白或薄黃,脈浮數,咽紅或乳蛾腫大。

(2)灸療原則:疏風清熱解表。

以取手陽明、督脈經穴為主。

(3)灸療處方:曲池、合谷、大椎、外關、尺澤、神闕。

(4)隨症加穴:①鼻塞涕多者,加列缺;②頭痛甚者,加風池。

(5)灸療方法:

①針上加灸:每次選3~4穴,採用提插瀉法,然後針上加灸,每穴2~3壯。

②薄荷敷灸:取薄荷、荊芥、淡豆豉各10g,共研細末,水調或蜜調成糊狀,貼敷大椎穴或神闕,紗布固定。

③避瘟散敷灸:取綠豆粉300g,白芷30g,生石膏300g,滑石30g,麝香3g,甘油45g,薄荷水36g,先將前4味藥共研極細末,再兌入後4味藥,調勻密貯備用。

敷灸時將1g藥粉用冷水或白酒調膏,分別敷貼於囟會、太陽穴上,以膠布固定。

每日敷灸1次,5次為1療程。

(6)方義說明:合谷、曲池分別為手陽明原穴和合穴,手陽明與手太陰相為表里,二穴合用清熱疏散表邪;大椎屬督脈,亦能解表退熱;神闕屬任脈,能「主治百病;外關為手少陽之絡,通於陽維,能疏風清熱;尺澤為肺經合穴,能清肺熱。

諸穴配用共奏疏風清熱之功。

3.體虛型

(1)症狀表現:經常鼻塞流涕,惡風寒或發熱,頭痛鼻塞,倦怠無力,氣短懶言,面色少華,飲食不香,舌質淡,脈濡;或形體消瘦,午後發熱形寒,咽癢咳嗽少痰,痰白,頭昏心悸,納呆,舌質紅,脈細數。

(2)灸療原則:益氣解表或益陰解表。

常用背俞穴,任脈及足陽明經穴。

(3)灸療處方:肺俞、膏肓俞、氣海、足三里、太溪。

(4)隨症加穴:參考風寒感冒與風熱感冒處方,根據病情選用。

(5)灸療方法:

①艾條溫和灸:每次取2~3穴,每穴灸15~20分鐘,每日1次。

②針上加灸:每次取2~3穴,針用補法,然後加灸。

每穴灸3~4壯。

(6)方義說明:肺俞為肺氣聚集轉輸之所,肺合皮毛;膏肓俞為治虛勞之要穴。

灸肺俞、膏肓以培補肺氣,灸氣海、太溪以充脾腎之氣,加之足三里健脾胃、養陰血,再結合疏解表邪之穴同用,感冒自會康復。

感冒辨證分型取穴及灸法列表

症型取穴配穴灸法施灸量

風寒型肺俞、風門、大椎、列缺、風池、神闕。

鼻塞者,加迎香;喉癢者,加天突;頭痛者,加合谷;無汗者,加大杼。

艾炷隔姜灸每次選3~5穴,每穴灸5~7壯,每日灸1~2次。

艾卷溫和灸每次選2~4穴,每穴灸15~20分鐘,每日灸1~2次。

蔥豉糊敷灸每日換敷2次。

白芥子敷灸

風熱型曲池、合谷、大椎、外關、尺澤、神闕。

鼻塞涕多者,加列缺;頭痛甚者,加風池。

針上加灸每次選3~4穴,每穴2~3壯。

薄荷敷灸

避瘟散敷灸每日敷灸1次,5次為1療程。

體虛型肺俞、膏肓俞、氣海、足三里、太溪。

艾卷溫和灸每次取2~3穴,每穴灸15~20分鐘,每日1次。

針上加灸每穴灸3~4壯。

【補充說明】

1.灸法預防和治療感冒有一定效果,如配合針刺治療,可提高療效。

也可配合推拿療法,如推印堂,推坎宮,揉太陽,拿風池、肩井、曲池,按揉合谷等。

2.灸治過程中,如發現繼發性細菌感染,如肺炎或其他併發症時,應配其他方法及時治療。

【文獻摘要】

(一)古代灸療文獻

1.《素問•骨空論》

灸寒熱之法:先灸項大椎,以年為壯數;次灸橛骨,以年為壯數。

大風汗出,灸譩譆。

2.《甲乙經》

傷寒熱盛煩嘔,大椎主之。

3.《外台秘要》

崔氏方:崔氏療傷寒始得一二日方,便可灸頂三壯,又灸大椎三壯,各加至五壯益良,用之驗。

4.《扁鵲心書》

肺傷寒:肺傷寒一證……與少陰證同,但不出汗而愈,每發於正二月間,亦頭疼,肢節痛,發熱惡寒,咳嗽,脈緊,與傷寒略同,但多咳嗽耳……若素虛之人,邪氣深入則昏睡譫語,足指冷,脈浮緊,乃死證也,急灸關元三百壯,可生,不灸必死。

……治驗:一人患肺傷寒,頭痛,發熱惡寒,咳嗽,肢節疼,脈沉緊,服華蓋散、黃芪建中湯略解,至五日,昏睡譫語,四肢微厥,乃腎氣虛也。

灸關元百壯,服姜附湯,始汗出愈。

5.《針灸資生經》

傷寒無汗:孔最治熱病汗不出,此穴可灸三壯,即汗出。

凡熱痛,刺陷谷,足先寒,寒上至膝乃出針。

……熱病先腰脛酸,喜渴數飲,……先取湧泉及太陽井滎。

熱中少氣厥寒灸之,熱去,灸湧泉三壯。

煩心不嗜食,灸湧泉。

熱去四逆喘氣……皆取俠溪。

初得病,或先頭痛身寒熱,或澀澀欲守火,或腰背強直,面目如酒狀,此傷寒初得一二日,但烈火灸心下三處,第一處,去心下一寸名巨闕。

第二處,去心下二寸名上管。

第三處,去心下三寸名胃管。

各灸五十壯,小兒可三壯,亦隨其年灸之。

大小以意酌量。

若病者三四日以上,宜先灸胸上二十壯,以繩度鼻正上盡髮際,中屈繩斷去半,便從髮際人發中灸繩頭,名曰天聰。

又灸兩顳顬。

又灸兩風池。

又灸肝俞百壯。

余處各二十壯。

又灸太沖三十壯,神驗。

6.《世醫得效方》

卷一:治陰證傷寒,於臍下一寸半氣海穴二七壯,小作艾炷,於臍心以鹽填實,灸七壯立效。

二寸丹田,三寸關元皆可灸。

治結胸灸法:巴豆十四粒,黃連七寸,連皮用。

為末用津唾和成膏,填人臍心,以艾炷其上。

腹中有聲,其病去矣。

不拘壯數,病去為度。

才灸了,便以溫湯浸手帕拭之,恐生瘡。

灸法:初得病,或先頭痛身寒熱,或嗇嗇欲守火,或腰背強直,面目如飲酒狀。

此傷寒初得一二日,但烈火灸心下三處:第一處去心下一寸名巨闕,第二處去心下二寸名上管。

第三處去心下三寸名胃管,各灸五壯。

然或人形大小不同,恐寸數有異,可繩度,隨其長短寸數最佳。

取繩從心頭骨名鳩尾,頭度取臍孔中,曲繩取半,當繩頸名胃管。

又中屈半,繩更分為二分,從胃管向上度一分,即是上管。

又上度取一分,即是巨闕。

大人可灸五十壯,小兒可三壯。

亦隨其年灸之。

大小以意斟量也。

若病者三四日以上,以先灸胸上二十壯,以繩度鼻正上盡髮際,中屈繩斷去半,便從髮際入中灸,繩頭名日天聰。

又灸兩顳顬,穴在耳前動處。

又灸兩風池,穴在項後髮際陷中。

又灸肝俞,穴在第九椎下兩旁相去各一寸半,百壯。

余處各二十壯。

又灸太沖,穴在足大指本節後二寸或一寸半陷中,三十壯,神驗。

7.《扁鵲神應針灸玉龍經》

盤石金直刺秘傳:傷寒寒戰不已:曲池補、關元灸、針補。

8.《神應經》

傷寒部:陰證傷寒,灸神闕二三百壯。

9.《針灸集成》

卷二:陰症傷寒,彌留不能退熱,乃中氣不足之致,臍中百壯,不愈加灸五十壯。

或填鹽煉臍。

10.《玉機微義》

《醫學發明》曰:《針經》雲陷下則灸之。

天地間無他,惟陰與陽二氣而已。

陽在外在上,陰在內在下。

今言陷下者,陽氣下陷,入陰血之中,是陰反居其上,而覆其陽,脈證俱見寒在外者,則灸之。

《異法方宜論》云:北方之人,宜灸焫也。

為冬寒太旺,伏陽在內,皆宜灸之。

以至理論,則腎臟主藏陽氣在內,冬三月主閉藏是也。

若太過則病,固宜就焫。

此陽明陷入陰水之中是也。

《難經》云:熱病在內,取會之氣穴。

為陽陷入陰中,取陽氣通天之竅穴,以火引火而導之,此宜灸焫也。

若將有病者,一概灸之,豈不快哉。

仲景云:微數之脈,慎不可灸。

因火為邪,則為煩逆,追虛逐實,血散脈中,火氣雖微,內攻有力,焦骨傷筋,血難復也。

又云:脈浮,宜以汗解。

用火灸之,邪無從出,因火而盛,病從腰以下,必重而癉,名火逆也。

脈浮熱甚而灸之,此為實,實而虛治,因火而動,必咽燥唾血。

又云:身之穴,三百六十有五,其三十穴灸之有害,七十九穴刺之為災,並中髓也。

仲景傷寒例。

按:《明堂針經》各條下,所說禁忌明矣。

《內經》云:脈之所見,邪之所在。

脈沉者,邪氣在內。

脈浮者,邪氣在表。

世醫只知脈之說,不知病證之禁忌。

若表見寒證,身汗出,身常清,數栗而寒,不渴,欲覆厚衣,常惡寒,手足厥,皮膚乾枯,其脈必沉細而遲,但有一二證,皆宜灸之,陽氣下陷故也。

若身熱惡熱,時間躁作,或面赤面黃,咽干嗌干口乾,舌上黃赤,渴,咽嗌痛,皆熱在外也,但有一二證,皆不宜灸。

其脈必浮數,或但數而不浮,不可灸,灸之,災害立生。

若有鼻不聞香臭,鼻流清涕,眼瞼時癢,或欠或嚏,惡寒,其脈必沉,是脈證相應也。

或輕手得弦緊者,是陰伏其陽也,雖面赤,宜灸之。

不可居於面赤色,而禁之也。

11.《傷寒治例》

煩躁:傷寒六七日,脈微,手足厥冷,煩躁,宜灸厥陰穴。

發熱:六脈沉細,一息二三至,灸氣海、關元。

少陰發熱,灸太溪。

背惡寒:背惡寒,口中和,須灸關元。

12.《古今醫統大全》

卷七:少陰發熱,宜灸下穴:太溪。

惡寒,關元灸。

惡風,風池、風府宜刺。

13.《針灸聚英》

傷寒:發熱汗不出,淒淒惡寒,取玉枕、大杼、肝俞、陶道。

身熱惡寒,後溪。

身熱汗出足厥冷,取大都。

身熱頭痛食不下,取三焦俞。

汗不出,取合谷、後溪、陽池、厲兌、解溪、風池。

身熱而喘,取三間。

餘熱不盡,取曲池。

煩滿汗不出,取風池、命門。

汗出寒熱,取五處、攢竹、上脘。

煩心好嘔,取巨闕、商丘。

身熱頭痛汗不出,取曲泉。

身熱進退頭痛,取神道、關元、懸顱。

六脈沉細,一息二三至,灸氣海、關元。

少陰發熱,灸太溪。

有熱惡寒者,發於陽;無熱惡寒者,發於陰,背惡寒,口中和,灸關元。

14.《醫學入門》

附雜病穴法:傷寒……。

唯陰症多灸關元穴最為妙。

15.《神灸經綸》

卷三•傷寒宜灸:傷寒汗不出,目紅耳聾,胸痛頷腫,口噤,灸俠溪,復溜。

遍身發熱,百勞。

少陰病得之二三日,口中和,其背惡寒者,當灸之。

常器之云:足太陽膈關二穴,專灸背惡寒……灸五壯。

少陰病,吐利,手足不厥冷,反發熱者不死,脈不至,灸少陰七壯。

常器之云:當灸少陰太溪二穴。

16.《針灸逢源》

卷六:傷寒……病者手足厥冷,不結胸,小腹滿,按之痛者,此冷結在膀胱,灸關元穴。

少陰病,脈沉口燥,舌干而渴、吐利,手足不逆冷,反發熱者不死,脈不至者灸少陰七壯,灸太溪、復溜。

17.《醫學綱目》

傷寒四肢熱不已,雲門三分,灸五壯,肩髃、委中,腰俞在二十一椎節下間宛宛中,以挺伏地舒身,兩手相種支額,從四體,然後取其穴,針入五分,留七呼,灸七十壯。

古代灸治感冒選取穴位及灸法列表

施灸穴位(或部位)灸法來源

大椎、橛骨、譩譆以年為壯數。

《素問•骨空論》

大椎《甲乙經》

百會、大椎灸頂三壯,又灸大椎三壯,各加至五壯益良。

《外台秘要》

關元灸百壯。

《扁鵲心書》

孔最、湧泉、俠溪、巨闕、上脘、中脘、天聰、顳顬、風池、肝俞、太沖孔最灸三壯,湧泉灸三壯,巨闕、上脘、中脘各灸五十壯,肝俞百壯,太沖三十壯。

《針灸資生經》

氣海、神闕、巨闕、上脘、中脘、天聰、顳顬、風池、肝俞、太沖氣海灸十四壯,神闕灸七壯,巨闕、上脘、中脘各灸五十壯,肝俞百壯,太沖三十壯。

《世醫得效方》

關元《扁鵲神應針灸玉龍經》

神闕灸二三百壯。

《神應經》

神闕灸百壯,不愈加灸五十壯。

《針灸集成》

氣海、石門、關元、陽陵泉、太溪《玉機微義》

太溪、關元《傷寒治例》

氣海、關元、石門、太溪、巨闕、商丘《古今醫統大全》

氣海、關元、太溪《針灸聚英》

關元《醫學入門》

俠溪、復溜、太溪、太沖、膈關、幽門、交信膈關灸五壯,太溪灸七壯。

《神灸經綸》

關元、太溪、復溜太溪、復溜灸七壯。

《針灸逢源》

雲門、肩髃、委中、腰俞雲門灸五壯,肩髃、委中、腰俞灸七十壯。

《醫學綱目》

(二)現代灸療文獻

1.流感獨灸大椎治療21例 曹仁和 江蘇中醫雜誌 1986,(5):33

治療方法:採用艾條溫和灸,每次20分鐘,或用隔姜灸,每次3~5壯,每天2~3次。

初起者灸1~2次便可控制,一般灸2~3天可治癒。

督脈為陽脈之海,主一身之表,溫灸大椎能提高機體抵抗力,通督解表之功。

但風熱者禁用。

治療結果:治療24例,21例獲顯效。

2.獨灸大椎穴治療風寒感冒32例 劉佩雲 王惠香 山東中醫雜誌 1996,15(5):218

治療方法:灸法組:取穴:大椎穴。

方法:患者俯臥或端坐低頭,醫者在其大椎穴用艾條溫和灸,每次20分鐘,每日1~2次,灸至皮膚紅暈略有灼痛感為宜。

初期患者灸1~2次便可控制,一般灸1~2天可治癒。

針刺組:取穴:大椎穴。

方法:患者取俯臥或俯伏坐位,醫者取30號1.5寸長毫針在第7頸椎棘突下向上斜刺約0.8~1寸深,留針20分鐘。

每日1~2次。

效果不佳時配用風池穴。

初期患者針刺3次左右可控制症狀,一般需3~5天左右可冶愈。

治療結果:療效標準:治癒:1~2次治療後,感冒症狀全部消失;顯效:1~2次治療後感冒症狀明顯減輕,3天內症狀消失;有效:2~3次治療後,感冒症狀減輕;無效:3~4次治療後,感冒症狀無明顯改善。

灸法組:32例,治癒26例,顯效4例,有效1例,無效1例,治癒率81.3%,總有效率96.9%。

針刺組:31例,治癒17例,顯效3例,有效4例,無效7例,治癒率54.8%,總有效率77.4%。

3.隔姜灸治療感冒愈後背部「透冷氣」感 郭之平 山東中醫雜誌 2002,21(12):751

治療方法:厚度約0.3㎝薑片,用針在其中央部扎20~30個孔,以利於藥力透達穴位。

做大艾炷置其上並捏實,點燃後用手背感覺到薑片下面溫熱時,下墊2層小紗布放置於患者穴位上,病人感覺發燙時,將薑片輕輕抬起,調節到感覺熱氣向里透達而且能耐受為度。

每穴灸2壯,換穴同時更換新薑片。

取穴:風門、肺俞,均為雙側。

日1次,7天為1個療程。

治療結果:29例中,治癒20例,占68.9%;顯效4例,占13.8%;好轉3例,占10.3%;無效2例,占6.9%;總有效率為93.1%。

認為隔姜灸風門、肺俞二穴可鼓舞太陽之氣,祛除留戀之寒邪,從而達到治療目的。

4.背俞穴點刺放血配合大椎隔姜灸治療感冒 馬勝 李永芳 馬軍 中國針灸 2000,(2):128

治療方法:取肺俞、厥陰俞、脾俞、胃俞、膈俞、大椎穴。

患者取伏臥位,暴露背部,常規消毒後,用三棱針分別在肺俞、膈俞、胃俞、脾俞、厥陰俞點刺後擠壓出血,每穴擠血8~10滴,然後以干棉球擦凈血跡,再將大椎穴常規消毒,用三棱針點刺放血8~10滴,再將4㎝×4㎝大小,厚0.2㎝的薑片置於大椎穴上,另將艾絨捻製成直徑3㎝的艾炷置於薑片上灸,每次灸6壯,每壯燃燒完畢後再更換另1壯。

以上方法,每日1次,5次為1個療程,治療2個療程後觀察療效。

治療結果:治療52例,病程最短1天,最長1周;風寒感冒34例,風熱感冒11例,暑濕感冒7例,痊癒(症狀消失)45例,占86.53%;好轉(發熱消退,臨床症狀減輕)5例,占9.61%;無效(臨床症狀無改善或加重)2例,占3.84%,總有效率為96.16%。

5.麥粒灸外關治療感冒120例 胡志平 黃麗雅 中國針灸 1999,(10):612~613

治療方法:選用優質細艾絨,治療時搓製成麥粒大小艾炷以備用;另外備若干火柴、創可貼及乾淨的瓶蓋。

患者取坐位,將一側手平放於桌上,手心向下。

醫者以點灸筆點取外關穴,然後作局部消毒處理,在外關穴上塗以經消毒的凡士林膏,用鑷子將搓制好的小艾炷粘在外關穴並點燃。

當艾炷燃至患者出現灼痛時,醫者以指輕叩穴位四周皮膚,轉移患者注意力,以減輕疼痛,待艾炷將燃盡時,用乾淨之瓶蓋將艾火壓滅。

稍待片刻後,去凈艾灰,用同法施灸第2壯,第3壯……以灸穴處皮膚潮紅,輕度燒傷為度,最後一壯保留艾灰,然後用創可貼外敷灸處,第2天灸處皮膚出現水泡者為佳。

水泡大者可用毫針透刺放凈,再以創可貼外敷。

治療期間,患者飲食宜清淡,忌食辛辣肥膩生冷魚腥菸酒等,適量飲水,無須服用任何藥物,保持施灸處乾燥,防止弄破水泡而感染。

1周左右灸處結痂脫落,不留瘢痕,一般1次即效,亦可在皮痂脫落後重複施灸。

治療結果:運用本法治療的120例均為單純性感冒,其中男64例,女56例;年齡最小21歲,最大66歲;病程最短1天,最長5天。

治療3日後,痊癒94例,占78.3%;有效12例,占10.0%;無效14例,占11.7%,總有效率88.3%。

6.灸法應用舉隅 王渝燕 上海針灸雜誌 2006,25(2):45

治療方法:取艾條灸大椎穴20分鐘。

治療結果:感冒症狀大減,隔6小時按上法施灸,感冒痊癒,未服任何感冒類藥物。

7.拔罐加溫和灸治療風寒感冒 馬冀芳 中醫外治雜誌 2003,12(6):28~29

治療方法:拔罐法以背部大樞(雙)、風門(雙)、肺俞(雙)、定喘(雙)為主,患者俯臥位,用止血鉗夾住燃燒的酒精(95%)棉球,在火罐內壁中燒1~2圈後,迅速退出,然後將罐罩在穴位上,每穴停10~15分鐘,若惡寒嚴重者,可採用走罐,選用罐口平滑的大玻璃罐,先在背部督脈、兩側膀胱經塗上凡士林,將罐吸上,以手握住罐底部後邊著力,前邊略提起,慢慢向前推動,上下來回在背部經脈推拉數次至皮膚潮紅為止,1天1次,5次為1個療程。

溫和灸法取大椎、身柱,將清艾條的一端點燃,對準穴位約0.5~1寸左右進行溫灸,使患者局部有溫熱感而無灼痛,每穴灸10~15分鐘,至皮膚潮紅為度,掌握施灸距離,防止燙傷,以患者周身發熱鼻通為佳,每日1次,5次為1個療程。

治療結果:本組20例患者中,治癒14例,好轉6例。

8.艾灸為主治療感冒37例 王靄平 中國針灸 2003,23(10):570

治療方法:以溫和灸為主,主要選穴百會、前頂、復溜(雙側),同時灸治,時間為1~2小時,每日1~2次,施術時若患者體溫為38℃以上,可臨時先予耳尖放血及背部大椎、肺俞刺絡拔罐後再予上述穴位溫和灸,施術前後囑飲溫開水適量。

治療結果:參照《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運用上法治療3天後進行療效評定,治癒21例,體溫正常,各種症狀消失;好轉11例,體溫正常,各種症狀均減輕;無效5例,體溫不降或升高,鼻塞流涕等症狀未改善,總有效率為86.5%。

9.穴位注射加艾灸治療風熱感冒 盧傑昌 中國針灸 2000,(2):127

治療方法:穴取大椎、足三里(雙側輪換),用5m1注射器吸取魚腥草注射液2m1,穴位局部常規消毒後,每穴注入1m1藥液,注射完用棉球按壓2分鐘,然後用艾條施雀啄灸,每次5~10分鐘,至皮膚潮紅為度,每日1次。

治療結果:治療風熱感冒87例,治療3次後痊癒(症狀消失)80例,顯效(主症消失,僅遺留輕微咳嗽或咯痰)4例,有效(症狀較前減輕)3例,總有效率為100%。

10.三伏灸預防感冒80例 林濱 中醫雜誌 2000,41(6):339

治療方法:藥物組成:根據清代張璐《張氏醫通》所載的自芥子散。

本散採用生白芥子、細辛各1份,甘遂、延胡索各半份,烘乾磨粉,用生薑汁調成稠糊狀,做成直徑為2.0㎝,厚約0.5㎝大小餅狀,正中放少許麝香,備用。

取穴:大椎、風門(雙)、肺俞(雙)、定喘(雙)、膏肓俞(雙)。

將新鮮生薑切成5分硬幣厚,2㎝×2㎝大小的薑片備用,取精細艾絨製作成底闊1㎝大小的圓錐形艾炷數壯,每次敷貼藥餅置於大椎、風門行隔姜灸,每穴灸3壯,灸至皮膚潮紅為度,然後將做好的藥餅置於穴位上,用4㎝×4㎝的風濕膏固定。

每次貼藥時間視年齡而定,15歲以下者貼4~6小時,15歲以上者貼6~24小時,於每年夏季三伏天上午11時以前為佳,初、中、末伏各貼藥1次。

在貼藥期間如皮膚感覺特別疼痛者可提前取下。

按時取下者,如局部水泡較大,應用消毒針筒穿破水泡、排干,局部搽甲紫即可。

治療期間忌食生冷海鮮品。

治療結果:運用三伏灸治療1~3年,隨訪1年後統計,每年感冒<2次為痊癒,2~5次為顯效,>6次為無效。

本組共80例,治癒44例,占55%;顯效27例,占33.8%;無效9例,占11.2%;總有效率為88.8%。

11.敷貼感冒灸治療感冒53例分析 吳耀持 汪崇淼 中醫藥學刊 2003,21(4):632

治療方法:感冒灸治療組用感冒灸外敷,貼敷於大椎、風門等穴位,每日1貼,連續貼藥24小時,總共使用3天。

然後,再換藥繼貼。

感冒對照組口服銀翹片,每日3次,每次3片,連服3天。

感冒灸治療組53例,痊癒13例,顯效18例,有效15例,無效7例,總有效率達86.79%,對照組51例,其中痊癒11例,顯效16例,有效17例,無效7例,總有效率達86.27%。

治療結果:感冒灸治療組和對照組間比較P>0.05(RIDIT分析),治療組和對照組無顯著性差異。

證明感冒灸使用方便,療效確切,無明顯毒副作用,符合自然療法的理念,因而是一種理想的、值得開發的醫療藥物產品。

12.艾灸與火罐治療感冒的臨床觀察 楊艷傑 袁綺 文甄君 中國實用醫藥 2010,5(19):219

治療方法:艾灸組:取穴:大椎、陶道,第一胸椎旁開0.5寸,1對夾脊穴、足三里。

針具:選直徑0.3×50mm華佗牌針灸針。

藥艾條選用(蘇州市東方艾絨廠)。

操作:取坐位,1對夾脊穴向脊柱方向針刺不易過深,其他穴位垂直進針,平補平瀉,針畢每穴均懸灸4~8壯,從根部點燃艾壯,使溫熱慢慢擴散。

1次/d,5次1療程。

火罐組:穴位:大椎、陶道、肺俞 (雙)、足三里。

火罐選4號玻璃火罐,用95%酒精。

操作:取坐位,遵上述穴位進行針刺,肺俞(雙)向脊柱方向針刺不易過深,其他穴位垂直進針,平補平瀉。

針後用針罐法拔罐,大椎、陶道、用一個火罐拔於針刺部位。

肺俞穴左右各拔一個火罐,足三里針刺不拔罐,6min後啟罐。

再用TDP照射頸背部,15min拔針。

1次/d,5次1療程。

治療結果:評定標準:痊癒:無咳嗽,鼻塞,咽痛,及全身症狀;好轉:偶有咳嗽,鼻塞,及乏力,皰疹未完全消失;無效:咳嗽,鼻塞,咽痛及全身症狀仍明顯。

火罐組54例,痊癒18例,好轉19例,無效17例,總有效率68.5%;艾灸組54例,痊癒34例,好轉15例,無效5例,總有效率90.7%。

艾灸組明顯高於火罐組。

更多艾灸知識、學習艾灸請關注微信jiudaotang111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洪善堂—艾灸治療疾病配合穴位

艾灸治療疾病【頸椎病】[典型症狀]頸椎病的症狀主要有頸背疼痛、上肢無力、手指發麻、下肢乏力、行走困難、頭暈、噁心、嘔吐,甚至視物模糊、吞咽困難等。[其他症狀]還可表現為耳鳴、心動過速、心前區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