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選用靶向藥物治,毒副作用該如何緩解?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酪氨酸激酶抑制劑(TKI)為一類能抑制酪氨酸激酶活性的化合物。

酪氨酸激酶是一類催化ATP上γ-磷酸轉移到蛋白酪氨酸殘基上的激酶,能催化多種底物蛋白質酪氨酸殘基磷酸化,在細胞生長、增殖、分化中具有重要作用。

迄今發現的蛋白酪氨酸激酶中多數是屬於致癌RNA病毒的癌基因產物,也可由脊椎動物的原癌基因產生。

目前臨床上最常用的針對BCR-ABL酪氨酸激酶小分子抑制劑(TKI)包括第一代藥物伊馬替尼,第二代藥物達沙替尼(施達賽®)和尼羅替尼。

酪氨酸激酶抑制劑主要通過抑制BCR-ABL融合蛋白,從而發揮抗白血病作用。

第二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劑達沙替尼,自2006年美國FDA批准至今,已在全球42個國家獲批用於慢性髓性白血病(CML)及費城染色體陽性(Ph+)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ALL)的治療(一線及二線治療)。

2011年9月7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CFDA)批准施達賽®用於各期慢性髓性白血病的二線治療。

白血病患者服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劑(TKI)導致的非血液學不良反應的處理原則有哪些?下文由北京中科血康血液病醫學研究院的首席專家史淑榮主任為大家總結舉列,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體液儲留(即浮腫)的處理

三種TKI均有大約50%左右的患者發生體液儲留,包括顏面、下肢浮腫等,一般為輕、中度,部分嚴重患者可出現多漿膜腔積液(如達沙替尼出現胸腔積液較為常見),可通過利尿藥物或者短期加用激素進行處理,如果反應嚴重則停藥。

二、嚴重肝臟毒副作用時劑量的調整

如膽紅素(TBIL)> 3倍正常範圍上限或轉氨酶(ALT)> 5倍正常範圍上限,宜停止服用TKI藥物,同時加用護肝或利膽的藥物,直到上述指標分別降到正常範圍上限的1.5或2.5倍以下。

後續TKI治療可以減量繼續服用。

成人每日劑量伊馬替尼從400毫克減少到300毫克,或從600毫克減少到400毫克;尼洛替尼從800mg/天減到600mg/天,達沙替尼從100mg/天減到70mg/天。

三、肌肉骨骼疼痛的處理

導致骨骼疼痛的原因可能與白血病細胞從骨髓中清除有關。

一般在治療最初的一個月出現,通常可以自行緩解,症狀一般累及股骨、脛骨、髖關節和膝關節。

對於肌肉骨骼或者關節疼痛比較嚴重的,可以使用止痛藥,包括非甾體類抗炎藥(英文簡稱NSAID,如阿司匹林、布洛芬、西樂葆等)。

四、肌肉痛性痙攣(俗稱抽筋)的處理

該症狀是接受TKI(特別是伊馬替尼)治療的CML患者常見的不良反應症狀,多見於手、腳、小腿腓腸肌和大腿。

痛性痙攣可能涉及持續性肌肉收縮,且發生的頻率、模式和嚴重程度不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改變。

儘管TKI治療並不影響鈣、鎂離子的水平,但服用鈣鎂補充劑卻能緩解痛性痙攣的症狀。

奎尼丁也有緩解症狀的作用。

五、噁心、嘔吐的處理

噁心、嘔吐症狀在伊馬替尼治療中非常常見。

噁心嘔吐的嚴重程度有輕度至中度不等。

因噁心症狀與劑量相關,因此可以將每日的伊馬替尼使用劑量分開,隨兩餐膳食一起服用。

若噁心症狀持續出現,則可以考慮使用止噁心藥物,例如丙氯拉嗪,奧坦西隆等來緩解。

六、皮疹的處理

過敏性皮疹是TKI治療中非常常見的不良反應,大多數見於前臂和軀幹,見於面部的較少。

皮疹常呈紅斑或斑丘疹樣損傷,瘙癢較為嚴重,不過絕大多數皮疹程度較輕度且具有自限性。

輕度的皮疹可通過使用甾類藥物(如強的松)或抗組胺類藥物(如撲爾敏、息斯敏等)得到控制。

如果你還需要了解更多關於血液病的科學診治知識,不妨直接關注微信公眾號:北京中科血康血液病醫學研究院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