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酸性體制or鹼性體質?別被忽悠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健康人的血液是呈弱鹼性的,大約是PH7.35~7.45左右,嬰兒也屬於弱鹼性的體質,成長期的成人有體質酸化的現象,而這正是萬病之源,比如根據一項600位癌症病人體液分布的研究顯示85%的癌症病患屬於酸性體質,因此,如何使體質維持在弱鹼性就是遠離癌症的第一步。

雖然酸鹼體質這個說法由來已久,但面對癌症這個世界上都難以攻克的醫學難題,真的就這麼簡單嗎?

1酸鹼體質存在嗎?

「 根本就沒有什麼酸鹼體質! 正常人血液的pH值始終恆定維持於7.35~7.45之間。

在自然健康的情況下,我們的身體中血液的pH值都是保持在7.4左右,根據對酸鹼值的界定,都是呈弱鹼性的,雖然會因為新陳代謝中不斷攝入、產生的酸鹼物質會產生變化,但我們的身體也不會閒著!在長期的進化過程中,人的身體不斷增強與包括食物在內的外界環境相適應的能力,因由此建立和完善了一套非常完整和強大的緩衝系統和調節系統。

比如肺和腎,可以通過呼吸和尿液排出絕大部分酸,而體液那套精深的緩衝系統只需對付剩下的小部分酸,當然更遊刃有餘,這些有害酸還沒來得急興風作浪,就早已被中和掉。

總之,人體自有一套相互配合的奇妙機制,保障內環境的酸鹼平衡狀態。

雖然也會有小小波動,但這個波動幾乎能被忽視掉,因為其始終徘徊在7.35~7.45之間,所以根本不會區分出酸性體質和鹼性體質。

2酸性體質致癌嗎?

「重要器官發生病變的確會讓人體酸鹼失衡,但並不是說易生病是由於酸性體質,這是因果顛倒!」

那麼有人會有疑問,在自然健康的情況下我們的身體是呈弱鹼性,那要是我們生病了呢?

首先要澄清,普通的疾病並不會改變酸鹼度,只有在酸鹼平衡系統遭到破壞以後,酸鹼失衡才會出現,比如如果肺和腎出現了問題,大量的酸性物質無法正常排出,那就會出現酸中毒。

還有另外一種情況就是吃了太多酸性藥物或是鹼性藥物,就有可能造成酸、鹼中毒,因為這些對於身體來說已經不是正常的酸鹼攝入,那套平衡系統就應付不來了。

而且如果這種狀況已經發生,也絕對不是什麼酸性體質、鹼性體質的問題了,這是中毒,會有很明顯的極端反應的!哪還會有「酸性體質容易生病」這個說法啊,根本不會有時間讓你再等著去得上癌症了,現在就已經生大病,要弄到醫院去搶救了!

3吃鹼性食物能抗癌嗎?

「所謂『酸性體質易得癌症』只是空中樓閣,而像弱鹼性水、調節身體酸鹼度的更只是營銷手段。

有醫學知識的人是不會認同「酸鹼體質」的說法的,但大多數人是沒有醫學知識的,而且各種傳播途徑將「酸性體質易生病」這個言論說得言之鑿鑿,有理有據,公眾很容易被迷惑。

但事實上,如果癌症真這麼簡單就能預防和治癒,早就震驚世界了。

更還沒有任何一份醫學研究報告可以證明身體的酸鹼度和癌症有關。

不過,其實這些帖子裡倡導的「弱鹼性體質」的生活方式還是很值得借鑑的。

4鹼性食物比酸性食物更健康嗎?

「我們認為鹼性食物好,是因為它們都是蔬菜、水果之類的健康食物,而非它們是鹼性食物。

均衡攝取酸鹼食物不會改變體質酸鹼度,但的確代表一種健康的飲食方式。

的確,大多數的酸性代謝物都是來自動物性食物,天天的大魚大肉不三高、肥胖、經常生病才怪;而鹼性食物就可愛的多,像蔬菜、水果都是讓身體棒棒的好食材,也可以這麼說那些易讓身體生病的食物恰恰都是酸性的,而鹼性食物則討了巧,但並不是說因為它們是鹼性的,所以是好食物。

總之,多吃蔬菜水果,而不要過度迷戀肉類,的確是種健康的飲食方式,也可以用酸鹼性的分類來讓自己更容易記,但千萬不要過度迷信鹼性食物的好,還是要吃出彩虹,也就是儘量吃多種顏色的食物,每天吃蔬菜水果的份額多過肉類,就應該是很理想的狀態了。

5酸性食物讓身體變酸嗎?

「食物確有酸性鹼性之分,但酸性食物不一定對人體的影響也是酸性,而且在人體強大的平衡系統面前,想用它們改變身體酸鹼度,你太高看它們了!」

食物的確可以被分為「酸性食物」和「鹼性食物」。

所謂「酸性食物」,指的是食物經燃燒後所得灰分的化學成分中主要含有磷、硫、氯等元素,其溶於水後生成酸性溶液;而「鹼性食物」當然就是食物經燃燒後所得灰分的化學成分中主要含有鉀、鈉、鈣、鎂等元素,其溶於水後生成鹼性溶液。

但要注意的是,這只是這些食物本身的酸鹼性質,而這與當它們經過體內消化、吸收和利用後的代謝產物的性質完全不同。

實際上,食物被攝入人體後,要經過消化、吸收和各種複雜的代謝反應,比如我們的胃液是pH值為1.5~2的強酸,而胰液是pH值高達8.8的強鹼,再強大的酸性食物經過這樣的洗禮之後也會分崩離析,形成數以千計的產物,這些產物有酸性、鹼性,還有很多呈中性,所以這些產物的酸鹼性其實已經和攝入食物的本身的酸鹼性沒有直接關係了。

再說,食物就是食物,只要它能吃就絕對不是強酸、強鹼,也絕對不是人體那個緩衝調節系統的對手,否則就不再是食物,而是毒物了。

*本文部分圖片來自VCG與網絡

來源:健康之友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