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朝陽醫院李媛:35歲以上女性備孕半年沒懷孕建議評估生育能力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北京5月14日(袁馨晨)擁有健康活潑的寶寶是很多家庭的心愿,但一些人卻在求子路上遭遇了重重困難。
「男女雙方若同居一年以上並有生育願望,具有正常性生活且均未採取任何避孕措施而仍然未能受孕的,稱為不孕症。
」5月12日,北京朝陽醫院生殖中心主任李媛教授在默克中國輔助生殖知識媒體溝通會上強調,懷孕和生理、年齡、心理等多種因素相關,「不同年齡的女性對於不孕症的重視程度應有所不同,35歲以上的女性嘗試6個月還沒懷孕,建議到醫院進行生育能力評估,40歲以上的女性若是3個月還沒懷孕,就要抓緊做相關評估。
」
為呼籲公眾和患者正視不孕不育問題,正確認識輔助生殖治療技術,在「5·13」母親節前夕,默克在北京舉行輔助生殖(ART)知識媒體溝通會。
國內知名輔助生殖專家、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相關代表以及30餘家媒體代表參會。
北京朝陽醫院生殖中心主任李媛教授
三代試管嬰兒技術「並非一代比一代先進」
統計顯示,全球約8%-12%的育齡人口面臨不孕不育的問題。
在中國,隨著生育年齡的推後,環境、壓力等因素的影響,不孕不育現象也備受關注。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實施全面兩孩政策 改革完善計劃生育服務管理的決定》提出,加強婦幼健康計劃生育服務,「向不孕不育等生育困難人員提供必要的輔助生殖技術服務」。
輔助生殖技術是指採用醫療輔助手段使不育夫婦妊娠的技術,包括人工授精和體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及其衍生技術兩大類,其中,藉助IVF-ET技術生育的嬰兒就是俗稱的「試管嬰兒」。
1978年,世界首例試管嬰兒在英國誕生;1988年,中國第一例試管嬰兒呱呱墜地,拉開了我國輔助生殖技術發展的序幕。
30年間,中國輔助生殖技術飛速發展,不斷取得突破,但仍有不少人對其抱有認識誤區,在接受輔助生殖治療前往往走過了曲折艱難的求醫路。
「在門診,不少患者會對我說:『聽說試管嬰兒技術有三代,我要做最好的那種。
』需要澄清的是,所謂的一、二、三代試管嬰兒技術並不是一代比一代更先進,而是根據該技術進入國內的時間早晚來命名的,國際上並不存在幾代的命名方式。
」李媛介紹,第一代試管嬰兒技術是體外受精-胚胎移植技術,第二代是卵胞漿內單精子注射技術,第三代是胚胎植入前遺傳學診斷技術,三種技術分別對應不同的適應症,「為避免體外操作對胚胎的傷害以及未來可能對孩子生長發育的影響,建議嚴格按照適應症選擇適宜技術,儘量避免不必要的體外操作。
」
「據估計,到2010年,全球出生的試管嬰兒已超過500萬,中國的第一批試管嬰兒今年也踏入而立之年。
經研究證實,試管嬰兒和普通孩子具有同樣正常的體格、學習及生活的能力。
」李媛表示,「臨床中發現,患者年齡與輔助生殖成功率有極大關係,隨著女性年齡增加,輔助生殖治療妊娠率和活產率顯著降低。
相較35歲以下患者,38歲-40歲患者的ART新鮮周期活產率下降50%,44歲以上患者僅達1%。
因此,有不孕不育問題的患者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選擇正規的醫療中心接受治療。
」
多方參與助患者孕育新生
在中國,很多不孕不育的患者及家庭往往羞於透露病情,苦苦探尋有效的治療方式,會經歷長期的精神折磨,甚至出現心理問題。
為倡導家庭生育健康理念,幫助不孕不育家庭找尋正確的解決方案,2014年5月,默克與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攜手,啟動了寶貝基金「家庭生育健康關愛計劃」公益項目。
「通過該公益項目,我們在全國各地陸續開展援助不孕不育患者大型關愛活動,為患者及家庭成員提供心理諮詢、專家指導、扶貧救助等服務,呼籲社會關注不孕不育,儘快從正規的治療途徑獲得幫助。
公益項目的開展和多方面的支持密不可分,截至2018年4月,全國共有27家生殖中心的專家教授和醫護人員參與、支持該項目,為患者提供專業的醫療服務,默克公司也提供了援助樣品。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寶貝基金果納芬援助項目辦主任黃穎玥說。
默克中國生物製藥副總裁、生殖業務北亞及澳大利亞負責人高倫博(Paul Koolenbrander)
輔助生殖治療關係到個人幸福、家庭和諧和社會穩定發展,需要社會各相關組織攜手共進。
「默克是全球輔助生殖治療領域的領先者,深耕該治療領域60餘年,致力於為輔助生殖提供創新解決方案,幫助改善妊娠結果。
」默克中國生物製藥副總裁、生殖業務北亞及澳大利亞負責人高倫博(Paul
Koolenbrander)指出,「默克通過不斷的創新與合作,整合多年在藥品、實驗室技術和服務上的優勢,為不孕不育患者提供全流程整體解決方案,為患者服務,提高患者輔助生殖成功率。
」
專家:年齡與輔助生殖成功率有極大關係 44歲以上患者僅達1%
近日,默克在北京舉行輔助生殖(ART, 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知識媒體溝通會,國內知名輔助生殖專家、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相關代表及媒體代表參會。會上,專...
8對夫婦中1對不孕不育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 記者 李曉敏 實習生 劉雅想當媽媽了,可是等了好久,娃娃卻遲遲不報到。生活中,您有沒有發現,有類似煩惱的育齡夫婦越來越多。5月12日,默克在北京舉行輔助生殖知識媒體溝通會,會...
生殖醫學專家提醒:不孕不育患者選擇輔助生殖應儘早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5月16日訊(記者 朱國旺)今年是我國首例試管嬰兒誕生30周年。通過輔助生殖,已經使無數不孕不育家庭實現生育願望,但很多公眾對輔助生殖仍存在一些誤解。日前,國內知名輔助生...
國內每8對夫婦中有一對不孕不育患者 近八成伴有中/重度心理壓力
新京報快訊(記者張秀蘭)今年是國內首例試管嬰兒誕生三十周年,新京報記者今天(5月13日)從默克輔助生殖知識溝通會上了解到,近八成不孕症患者伴有中/重度心理壓力。統計顯示,全球約8%-12%的育齡...
沁溪原創,《試管嬰兒和優生優育的那些事兒》,第08期(文字版)
《試管嬰兒和優生優育的那些事兒》(原壹句話釋疑),每期9個小知識,還原「被誤讀」、「被誤會」、「被誤解」的輔助生殖技術和相關資訊。《那些事兒》中的知識並非由我們「原創」,而是經過長期的收集、整理...
中國不孕不育患者已超過4000萬
40年前,世界首例試管嬰兒在英國誕生;30年前,我國第一例試管嬰兒誕生,開啟了中國輔助生殖技術發展的序幕。記者從中國婦基會近日舉行的輔助生殖技術溝通會上了解到,目前我國輔助生殖技術的應用範圍和水...
「試管嬰兒」真的適合所有「想生」的媽媽?
自從二胎出來後,經常會看到新聞爆出試管嬰兒降臨的消息。對此引起了街頭巷尾百姓熱衷的議論話題之一。那是不是所有不孕不育家庭都可以通過試管嬰兒進行生育呢?或者是將試管嬰兒技術代替自然懷孕?
中國試管嬰兒30年 正確認識輔助生殖是助孕前提
作為一種輔助生殖技術,試管嬰兒40年前首次在英國誕生。1988年,中國第一例試管嬰兒誕生,經過30年的發展和普及,越來越多的人消除了對試管嬰兒的誤解,中國第一批試管嬰兒也已踏入而立之年。中國的...
女性不管年齡有多大都可以做試管嬰兒嗎?
試管嬰兒成功幫助眾多的不孕不育患者懷孕生子,因此,在很多的不孕不育患者的眼中,試管嬰兒就是萬能的,是最後的稻草,而很多患者也都是年齡挺大了才來做試管嬰兒,那麼,女性不管年齡有多大都可以做試管嬰兒嗎?
試管嬰兒代孕生雙胞胎的幾率高嗎?
自古以來,能夠懷上雙胞胎一直被視為福氣的象徵,但事實上自然懷上雙胞胎的人卻是少之又少。隨著試管嬰兒技術的誕生,其雙胞胎的較高出生率受到了廣大不孕不育患者的青睞,不少人都在諮詢試管嬰兒是不是可以生...
國慶系列 | 不孕不育國內發展現狀淺析
隨著二胎政策的開放,我國將迎來新一輪的生育熱潮。同時因為各種環境和健康因素,不孕不育也成為了一大難題。輔助生殖技術是治療不孕不育的重要途徑,包括使用激素療法來誘導排卵以及其他用於生產胚胎的技術...
怎麼辦?生不出二孩真煩惱
隨著二孩政策全面放開,想要二孩的人不在少數,但是,新的煩惱來了,生不出二孩怎麼辦?這好像是個相對普遍的現象。人類生育力下降,已經成為越來越嚴重的社會問題。據世界衛生組織人類生殖特別規劃署報告,世...
大齡女性試管嬰兒倫理淺談
家庭是社會的產物,是社會進步和文明程度提高的變小沒家庭成為構成社會的基本單元你,試管嬰兒技術作為一種輔助生殖技術對維護家庭的穩定和社會的團結具有重要的意義,試管嬰兒技術逼近給不孕不育的家庭帶來...
依靠試管嬰兒技術推遲生育年齡,是明智的選擇嗎?
42歲的徐靜蕾曾自曝自己在39歲的時候冷凍了9顆卵子,她說即使現在沒做好當媽媽的準備,還是要為以後要寶寶準備一顆「世界上唯一的後悔藥」。39歲、45歲、48歲……女明星們不斷刷新高齡產子的年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