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膳食營養」食物能改變人體酸鹼性嗎?看一篇就夠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作者簡介
加拿大蒙特婁大學醫學院-臨床營養學碩士學位,在加拿大一直從事營養與慢性疾病方面的研究及營養科普工作,在國內外發表文章數篇。
社會兼職包括:
◇ 中國麥捷恩醫學健康中心專家顧問 (MJNHCC)
◇ 世界華人青年營養學者發展促進會會員(ICNYSN)
◇ 北美華人營養學會會員 (NACSN)
◇ 中國營養研究與發展外籍專家
◇ 中國營養學會會員(CNS)
◇ 中國臨床營養網專家顧問及編委 (CJCN)
◇ 中國老年醫學學會營養與食品安全分會青年委員 (CGS)
◇ 中國老年學學會骨質疏鬆委員會委員(OCCGS)
◇ 長期受邀為「中國臨床營養網」「營養師之家」「中國好營養」「我愛營養健康」「麥捷恩健康」等多家專業營養網撰稿審稿。
人體酸鹼性體質的話題早已困擾太多人,因為大家經常會從食品廣告、報刊雜誌、健康專欄以及保健品銷售那裡聽到看到「酸性體質說」。
「食物有酸鹼之分嗎?」「我們人體到底有沒有酸鹼體質之分呢?」「食物能改變我們人體酸鹼性嗎?」……, 一起來聽健康君說說吧!
食物有酸鹼之分嗎?
在食品化學分析中,食品燃燒後所剩灰燼中,如果含有磷、硫、氯元素較多,溶於水後可生成酸性溶液;如果灰燼中含有較多鉀、鈉、鈣、鎂元素,溶於水後可生成鹼性溶液,這是食品酸鹼性由來的說法。
然而通常一種食物中會含有多種營養素成分,有酸性、中性、鹼性成分,只是比例多寡而已。
常聽到一些言論「體質是酸性的,該多吃點鹼性食物,可改善健康」,這種偽科學理論已是遍地轉播。
說它是偽理論,是因為,被我們吃掉的食物在經過消化、吸收、分解後,會產生多種代謝產物,不同代謝產物其酸鹼性也會不同。
我們不能只從一種代謝產物的性質來判斷一種食物的酸鹼性。
人體體質有酸鹼之分嗎?
人體中含有多種體液,包括細胞內液、血液、淋巴液、消化液(唾液、胃液、腸液及膽汁等)、尿液或汗液等。
不同體液之間的酸鹼性差異很大;即便是同一體液,受環境、壓力等條件影響也會產生波動。
例如胃液PH呈酸性(PH 1.0 – 2.0);尿液呈弱酸性(PH5.0 -
7.0);腸液呈鹼性(PH7.55–8.55)。
所以,簡單的從某種體液中檢測出酸鹼性並不能代表我們整個人體的酸鹼度,所以人體有多種體液,體液不同其酸鹼性也會不同。
食物能不能改變人體酸鹼性?
我們人體擁有很強大地調節系統和功能,對於普通健康人群來說,人體能夠有效地控制調節體內各體液酸鹼度,使之處於一種動態平衡。
無論你吃的食物是酸的還是鹼的,食物進入到胃部,在胃酸的作用下呈現酸性;隨後進入小腸,在鹼性腸液作用下食物會呈現鹼性;經過腸到吸收後進入血液中,如果酸性分子多了,腎臟工作量會加大,多排出一些酸;如果鹼性分子多了,肺就多呼吸一些,多排泄一些鹼,最終目的就是確保體內的Ph值在7.35到7.45之間,保持平衡狀態。
所以含有酸性、鹼性、中性多種代謝產物的某種食物是並不能改變含有多種體液的人體酸鹼度。
真正能夠影響人體酸鹼度的只有人體自身的呼吸系統、排泄系統以及血液酸鹼緩衝系統。
被大家推崇的對健康有益的「鹼性食物」,特別是水果蔬菜類、實際上是因為這些食物中所含的營養成分,例如維生素、礦物質及膳食纖維等對人體健康產生有益作用。
所以,膳食合理搭配、營養均衡攝入、良好生活習慣才是我們保持健康的根本。
本文轉載自麥捷恩健康(MJNHealth),部分內容來自中國營養學會。
編輯: 睿兒
頭條號:我愛營養健康
「酸性體質」和「鹼性體質」的真相是什麼?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人體有了酸性體質和鹼性體質之分,這種所謂的「酸鹼體質論」認為,體質的酸化是百病之源,很多常見疾病甚至癌症都是由於多吃了「酸性食物」導致體內酸度值偏高引起的,而鹼性體質更有益於...
酸性體質致癌,鹼性食物防癌,你被這套「酸鹼體質論」坑過嗎?
近年來,「酸鹼體質」這個概念不斷被「神化」。民間更是廣泛流傳著:酸性體質致癌,鹼性食物抗癌等言論。對於這些說法,以往小編信以為真,想方設法都想讓自己變成鹼性人兒,最後體質沒變不說,反倒惹來一身病...
飲食改變酸鹼體質是個大忽悠!
昨天寫了排毒是個偽科學,今天有小夥伴問我,檸檬是不是可以改善人體酸鹼度。那今天咱們就來說說酸鹼體質這個話題。我相信大部分小夥伴都或多或少聽說過酸性體質能容易生病這類,對嗎?比如農夫山泉,螺旋藻,...
酸鹼體質是騙局,創始人被罰1億美金,這些養生騙局你肯定入過坑
「酸性體質容易得癌!」「鹼性飲食有益健康!」「糾正偏酸的體質,就能治癒疾病、維持健康。」「食物也有酸鹼之分,我們要多吃鹼性食物,少吃酸性食物。」上面這套說法您一定經常聽說,朋友圈裡三天兩頭就會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