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內膜癌患者也能做媽媽?看婦科專家怎麼說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中新網北京5月27日電(記者 張尼)通常,對於子宮內膜癌的患者來說,手術切除子宮不可避免,這意味著從此以後患者將喪失生育能力。

然而,近年來卻有一些患者成功通過保守治療方法,保留住子宮並生育,這為不少患有此類疾病的年輕女性帶來了新希望。

資料圖 楊華峰 攝

「2年前,當被確診為子宮內膜癌早期的時候,我幾乎被絕望壓垮,當母親的心愿變成了奢望。

」27日,在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舉辦的子宮內膜癌患者科普教育會上,陳曉(化名)分享了自己的患病經歷。

2015年,原本一心求子的陳曉在做身體檢查時,被醫生告知患上了子宮內膜癌。

當時不少北京大醫院的專家都表示,做手術切除子宮是唯一的治療方法,而這對於當時只有33歲的她來說無疑是晴天霹靂。

不甘心的陳曉抱著試試看的心態來到了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婦科求助,而這裡的大夫並沒有給她「判死刑」。

考慮陳曉本人還很年輕,且沒有生育,該院婦科主任醫師周蓉決定幫助她通過藥物進行保守治療,保留生育功能。

令陳曉驚喜的是,經過一段時間的堅持治療,她的病情出現明顯好轉。

2016年6月底,她被告知可以考慮去生殖中心準備要孩子了。

經過一段時間的嘗試和努力,2017年4月,陳曉在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做的試管嬰兒移植成功。

如今病癒的她,終於要迎接生命中來之不易的孩子了。

周蓉向中新網記者介紹說,所謂的保守治療是相對於手術而言的。

過去,對於癌症、或者癌前病變的患者來說,手術治療是基本治療手段,不少女性不得已要切除子宮甚至是卵巢。

而保守治療則是選擇通過藥物達到治療效果,不做手術,保留生育功能。

她表示,在上世紀60年代左右,就已經有了保守治療的先例。

但這種治療手段最大的問題便是,其治療有效率在剛開始時不是很高,且有較多併發症、容易復發,所以並不是廣為採用的。

「現在我們在開展治療前,一定會對病人病情做充分的評估,在徵得病人同意後為她開展治療,但一切還是建立在病人生命安全的基礎之上。

」周蓉說。

另外,記者從會上也了解到,近年來,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生活方式改變,子宮內膜癌的發病率也有所提高。

周蓉建議,當女性出現異常子宮出血時,應當引起警惕。

她進一步解釋說,如果女性的月經周期或者經期超出了正常範圍,就屬於不正常出血,在兩次月經中間有出血,也屬於不正常出血。

當出現上述情況,或者月經量出現變化時,應當及時前往醫院就診,以確診病因。

(完)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子宮肌瘤要不要做手術?

子宮肌瘤是育齡期女性的最常見的良性腫瘤,多無明顯症狀,常在常規體檢中被發現。對於未生育的年輕女性來說,手術風險、對生育的影響等等原因還是讓人顧慮重重。得了子宮肌瘤到底要不要做手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