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性攝護腺增生藥物市場淺析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良性攝護腺增生簡介

良性攝護腺增生(BPH)是引起中老年男性排尿障礙原因中最為常見的一種良性疾病。

組織學上BPH的發病率隨年齡的增長而增加,最初通常發生在40歲以後,到60歲時大於50%,80歲時高達83%。

與組織學表現相類似,隨著年齡的增長,排尿困難等症狀也隨之增加。

大約有50%組織學診斷BPH的男性有中度到重度下尿路症狀。

有研究表明似乎亞洲人較美洲人更易於產生中-重度BPH相關症狀。

BPH引起的下尿路症狀主要表現為儲尿期症狀、排尿期症狀、排尿後症狀及相關合併症。

各種症狀可先後出現或在整個病程中進行性發展。

部分患者可以出現膀胱過度活動症(OAB)的表現,即一種以尿急症狀為特徵的症候群,常伴有尿頻和夜尿症狀,可伴或不伴有急迫性尿失禁。

治療指南推薦

《良性攝護腺增生診斷治療指南》中指出BPH的治療主要包括觀察等待、藥物治療及外科治療。

治療目的是減輕症狀、改善生活質量、延緩疾病進展以及預防併發症發生。

治療藥物分類

治療BPH的藥物主要分為兩大類,其中5α-還原酶抑制劑主要通過競爭性和選擇性抑制5α-還原酶活性,從而抑制睪酮轉化為低二氫睪酮水平,抑制攝護腺增生,改善症狀;α-受體阻滯劑通過降低攝護腺和尿道平滑肌的張力及攝護腺尿道的壓力,改善梗阻症狀。

市場分析

1.整體市場規模分析

有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攝護腺增生患病人數已超過在1300萬左右,隨著人口老化和人均壽命增加,其患病人數仍將會持續上升。

據中國醫藥工業信息中心數據,2016年全國重點城市攝護腺疾病化藥僅樣本醫院銷售規模已達到5.35億元,較2015年同期增長12.34%。

縱觀抗攝護腺增生藥物整體市場,目前仍以5α-還原酶抑制劑和α-受體阻滯劑為主導,一直缺少新產品的刺激。

近幾年市場格局都沒有太大變化,排名前幾位的產品市場份額相對穩定,且市場集中度較高,僅坦洛新和非那雄胺兩者即瓜分了85%以上的市場份額。

2.主要品種一:坦洛新

α-受體阻滯劑目前分為三代,其中第一代是非選擇性的α-受體阻滯劑,由於其不良反應較多,臨床上已很少使用。

第二代為選擇性α1-受體阻滯劑,主要代表藥物多沙唑嗪、阿呋唑嗪、特拉唑嗪等。

雖然比第一代不良反應明顯減少,但由於本類藥物對α-受體亞型的選擇性差,因此致使患者可能出現CVS(椎動脈型頸椎病)不良反應,使得該類藥物的市場逐步萎縮。

坦洛新,又名坦索羅辛,是由日本安斯泰來研發的第三代高選擇性的α1-受體阻滯劑。

選擇性高,僅對α1A-受體起作用,對尿道、膀胱頸及攝護腺平滑肌中的α1A-受體具有高選擇性阻斷作用,鬆弛攝護腺平滑肌,從而改善良性攝護腺增生症所致的排尿困難等症狀,服用後患者的CVS不良反應小很多。

1992年FDA批准上市,1999年首次在中國上市,是目前治療良性攝護腺增生的一線用藥。

坦洛新的市場增勢相對穩定,2016年樣本醫院銷售額為2.47億元,粗略推算全國市場約在10億元以上,自2015年開始,趕超市場排位第一的非那雄胺,在攝護腺增生化藥市場上霸占了近一半的市場份額。

國內坦洛新除原研企業外,目前批准上市的國產企業中分別有原料藥6家,緩釋膠囊4家,緩釋片1家。

其中仍以進口產品為主(71%),但近幾年市場份額因受到國內仿製藥的衝擊已有下降趨勢, 浙江海力生製藥的緩釋膠囊是國產企業中上市最早的(2002年),2012年以前一直是國產企業中份額最高的,後被昆明積大製藥的緩釋片超越。

2016年兩者分別占據16%和9%的市場份額。

3.主要品種二:非那雄胺

非那雄胺是5α-還原酶抑制劑的代表藥物,由默沙東研發,1992年在美國上市。

該藥物也是目前攝護腺增生的首選藥,能夠縮小增生的攝護腺的體積,符合攝護腺增生治療的金標準,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已得到了長期的臨床驗證。

缺點主要是較α受體拮抗劑緩解症狀很慢,下尿路症狀改善不如α受體拮抗劑,但耐受性好,作用持久。

長期以來5α-還原酶抑制劑一直是BPH治療占統治地位的一線藥物。

非那雄胺的銷售額一直保持增長趨勢,但市場份額略有下降,2015年被坦洛新趕超,目前位居攝護腺增長藥物第二位。

2016年樣本醫院銷售額為2.23億元,市場份額41.6%,粗略推算全國市場約在10億元以上。

非那雄胺的生產企業眾多,其中原料藥19家,分散片1家,膠囊9家,片劑30家(國產29家,進口1家)。

但從市場格局來看,默沙東絕對壟斷市場,其市場份額一直維持在90%以上,2016年占比更是達到96.6%,在競爭格局中處於絕對優勢,推測未來幾年本土企業仍難以撼動其市場地位。

4.市場預期與展望

良性攝護腺增生作為影響中老年男性生活質量的常見病、多發病之一,隨著人口老化和人均壽命增加,其藥物市場規模仍將持續增長。

其市場格局近幾年趨於穩定,坦洛新和非那雄胺作為攝護腺增生藥物的兩大支柱產品,如無新產品的衝擊影響,其市場地位難以撼動。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Kissei製藥公司研發的賽洛多辛,作為高選擇性α1A-腎上腺素受體拮抗劑,與坦洛新相比,對改善下尿路症狀群和良性攝護腺增生患者有明顯的優勢,對尿道的選擇性較坦洛辛高7.5倍,副作用更低,將來有可能成為其替代品種。

對於攝護腺增生的在研藥物,基本上仍以5α-還原酶抑制劑和α1-受體拮抗劑為主,新的靶點藥物還有磷酸二酯酶5抑制劑、雄激素受體及雌激素受體拮抗劑、維生素D受體激動劑和黃體激素釋放激素拮抗劑等,未來市場急需新的治療藥物的注入。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