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認識流行性腮腺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流行性腮腺炎

俗稱痄腮,常見於兒童和青少年時期,由腮腺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

病毒除侵犯腮腺外,也會侵犯神經系統及腺體組織,例如腦膜炎、睪丸炎、胰腺炎等。

接種疫苗或患病後即可獲得免疫,且預後好。

常見症狀:

  • 發燒、情緒低落

  • 頭疼

  • 食慾不佳、疲憊

  • 關節疼痛

  • 腮腺腫大,可單邊

  • 耳垂升高

......

潛伏期8~30天,平均18天。

起病大多較急,無前驅症狀。

有發熱、畏寒、頭痛、肌痛、咽痛、食慾不佳、噁心、嘔吐、全身不適等,數小時腮腺腫痛,逐漸明顯,體溫可達39℃以上。

腮腺腫痛最具特徵性。

一般以耳垂為中心,向前、後、下發展,狀如梨形,邊緣不清;局部皮膚緊張,發亮但不發紅,觸之堅韌有彈性,有輕觸痛,張口、咀嚼(尤其進酸性飲食)時刺激唾液分泌,導致疼痛加劇

痄腮從不是小朋友的專利,一些免疫力較差的成年人也會患病。

治療

本病為自限性疾病,目前尚無抗腮腺炎特效藥物,抗生素治療無效。

主要對症治療,隔離患者使之臥床休息直至腮腺腫脹完全消退。

注意口腔清潔,飲食以流質或軟食為宜,避免酸性食物,保證液體攝入量。

可用利巴韋林及中草藥治療,紫金錠或如意金黃散,用醋調後外敷。

體溫達38.5度以上可用解熱鎮痛藥。

並發腦膜腦炎者給予鎮靜、降顱壓等藥物。

睪丸炎患兒疼痛時給解熱鎮痛藥,局部冷敷用睪丸托,可用激素及抗生素。

並發胰腺炎應禁食、補充能量注意水、電解質平衡。

管理傳染源

早期隔離患者直至腮腺腫脹完全消退。

接觸者一般檢疫3周。

自動免疫

生後14個月常規給予腮腺炎減毒活疫苗或麻疹、腮腺炎和風疹三聯疫苗免疫效果好。

免疫途徑皮下注射,還可採用噴鼻或氣霧吸入法,接種後可出現一過性發熱,偶有在接種後1周發生腮腺炎者。

控制痄腮最有效的預防措施仍是接種疫苗,並且注意個人衛生、勞逸結合、保持舒適的心情是我們最重要的一道防線。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別把這些當感冒

(一)流行性腮腺炎   主要特徵:常以普通感冒形式出現,繼後突然高熱不退,同時腮腺炎性腫大,面頰腫痛,持續3~5天。該期若沒及時治療,便會引起化膿性腮腺炎及各種併發症,如腦炎、副睪炎、急性胰腺炎...

秋冬季小兒流行性腮腺炎的預防

流行性腮腺炎簡稱流腮,俗稱痄腮。四季均有流行,以冬、春季常見。是兒童和青少年期常見的呼吸道傳染病。臨床表現潛伏期8~30天,平均18天。起病大多較急,無前驅症狀。有發熱、畏寒、頭痛、肌痛、咽痛、...

什麼是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俗稱''痄腮'',''抱耳風'',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主要見於小兒,冬.春兩季較多,病毒存在病人唾液和血液中,由呼吸道傳染,傳染後15-20天發病。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其臨床特徵為:腮腺包括頜下腺、舌下腺非化膿性腫脹、疼痛、和發熱;並有累及其他腺體及其他器官的可能。

"側耳環"(痄腮、流腮), 咋回事兒?

近日,有個小孩臉的側面腫得厲害,剛開始以為是水腫,到醫院檢查醫生卻說是流行性腮腺炎,就是俗話說的「側耳環」。自貢市第一人民醫院感染科醫生說說流行性腮腺炎的事。什麼是流行性腮腺炎「側耳環」、痄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