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養生篇:剖析健康與縱慾的關係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中華文明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博大精深,古代先哲聖賢對養生保健的思想是順應人的生理結構及功能的,是經過幾千年時間考驗的,是長期經驗和智慧的結晶。

其中中醫文化以「天人合一」的整體觀念和陰陽五行為基礎理論的「辨證論治」的指導思想,形成了獨特的東方醫學,對現代醫學也有這深遠的影響。

下面我們就來從中華傳統文化中關於健康養生的內容來剖析健康與淫慾的關係。

1、先天之本

明代名醫李中梓所著《醫宗必讀?腎為先天本脾為後天本論》有雲,經曰:

「治病必求於本。

本之為言根也、源也。

世未有無源之流,無根之木,澄其源而流自清,灌其根而枝乃茂,自然之經也。

故善為醫者,必責根本。

而本有先天後天之辯。

先天之本在腎,腎應北方之水,水為天一之源;後天之本在脾,脾為中宮之土,土為萬物之母。

腎何以為先天之本?蓋嬰兒未成,先結胞胎,其象中空,一莖透起,形如蓮蕊,一莖即臍帶,連蕊即兩腎也,而命寓焉。

水生木而後肝成,木生火而後心成,火生土而後脾成,土生金而後肺成。

五臟既成,六腑隨之,四肢乃具,百骸乃全。

仙經曰:借問如何是玄牝,嬰兒初生先兩腎。

未有此身,先有兩腎。

故腎為臟腑之本,十二脈之根,呼吸之本,三焦之源,而人資之以為始者也。

故曰,先天之本在腎。

上古聖人,見腎為先天之本,故著之脈曰:人之有尺,猶樹之有根,枝葉雖枯槁,根本將自生。

見脾胃為後天之本,故著之脈曰: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

現代中醫學認為:腎的生理功能包括腎藏精,主生長、發育和主殖;腎主水;腎主納氣。

由於「先天之精」貯藏於腎中,為臟腑陰陽之本,生命之源,故有腎為「先天之本」的說法。

腎與膀胱相表里,且與腦、髓、骨、女子胞、三焦等臟腑組織密切相關,在體合骨,其華在發,氣應於腰,開竅於耳及二陰,在液為唾,在志為恐。

腎在五行中屬水,為陰中之太陰,外與自然界之冬藏寒氣、黑色、鹹味相應,從而構成一個動態的、整體聯繫的腎系統。

藏精:精是構成人體的基本物質,也是人體各種機能活動的物質基礎。

精有先天之精與後天之精;先天之精,稟受於父母;後天之精來源於飲食水谷之精氣,由脾胃化生。

先天之精是產生生命構成人體的原始物質,後天之精是維持人體生長發育及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

先天之精和後天之精的來源及作用特點雖然有異,但二者是相互依存、相互為用的。

腎的精氣,有促進人體生長發育的能力;當人體發育到成熟階段,腎的精氣充盈,產生一種稱為「天癸」的物質,就有了生育的能力。

腎主水:腎有調節體內水液代謝平衡的作用。

水入胃,由脾上升於肺,經過肺的宣發、肅降,調通水道,而匯集膀胱,通過腎陽的氣化而清濁,清者上輸於肺又輸布全身;濁者排出體外為尿。

如腎陽不足,氣化失常,則水液不能氣化,而出現小便清長,夜尿頻多;若水液停留,可出現尿少、尿閉和水腫。

腎主納氣:呼吸雖為肺所主,但吸入之氣,必須有腎氣攝納作用的幫助,才能下歸於腎,所以:肺為氣之主,腎為氣之根,肺主出氣,腎主納氣。

腎氣衰弱,就出現呼多吸少,喘促氣短等。

腎主骨、生髓、通於腦:腎主藏精,精能生髓,髓藏於骨中,骨賴髓以充養,而髓通於腦。

腦為髓之海。

若腎精虛少,骨髓化源不足,則骨骼失養,出現腰膝酸軟,發育遲緩,髓海空虛可出現頭暈、耳鳴、健忘等。

腎主骨,齒為骨之餘,牙齒也有賴於腎精的充養,腎精不足,牙齒鬆動,甚至脫落。

腎開竅於耳及二陰,其華在發:腎精充足則耳聰,聽覺靈敏,老年人腎氣虛弱,故多耳聾失聰。

發為血之餘,根源在於腎的精氣,青壯年腎精充沛,故毛髮光澤,老年人腎之精氣虛弱,故毛髮變白容易脫落,《素問,五臟生成篇》腎「其容發也」。

中醫學說認為「腎乃先天之本」。

其義是說:腎陰、腎陽是全身陰陽的根本;五臟六腑的陰陽都離不開腎陰、腎陽的給養;腎陰也叫「元陰」、「真陰」,是人體陰液的根本,對各臟腑組織起著濡潤、滋養的作用;腎陽也叫「元陽」、「真陽」,是人體陽氣的根本,對各臟腑組織有著溫煦、推動的作用。

其關係表現為:一來相互制約、相互依存;《素問?陰陽應大論》:「陰在內,陽之守也;陽在外,陰之使也。

」意思是說:在外的腎陽是內在物質(腎陰)運動的表現;在內的腎陰是產生生理活動(腎陽)的物質基礎。

二來維繫著此消彼長、此進彼退的動態平衡。

這種相互制約、相互依存而保持的動態平衡一旦打破,則可導致各臟腑陰陽的偏盛偏衰;反之,各臟腑陰陽失調的病證,日久必累及根本而致腎的陰陽失調,所以說「久病及腎」。

因此,一般對於各種慢性虛損性病證的治療,常予以補腎的方法。

如腎陰不足,則陰虛則熱,會出現低熱、潮熱、五心煩熱、心煩、口乾咽燥、舌紅、脈細數等內熱的一般症狀,同時還會出現腰酸、腿軟、陽強易舉和遺精等腎的定位症狀,治當滋陰清熱,即「壯水之主,以制陽光」。

如果腎陽不足,則陽虛則寒,而會出現面白、畏寒肢冷、舌淡、脈遲無力、精神萎靡、反應遲鈍等里寒之象,同時還會出現腰酸冷、腿軟、陰部清冷、生殖功能減退、女子宮寒不孕等腎的定位症狀,治當扶陽以抑陰,即「益火之源,以消陰翳」。

《靈樞?根結》說:「太陽根於至陰,結於命門。

命門者,目也」。

但這一說法,沒有受到歷代醫家的重視。

把命門作為內臟提出的,首見於《難經》。

《難經?三十六難》說:「腎兩者,非皆腎也。

其左者為腎,右者為命門」。

自《難經》之後,漢、晉、隋、唐醫家較少論及命門;宋、金、元醫家雖有論及命門者,但深入不夠;直到明、清醫家,才對命門有了較為深入的論述。

一、右腎為命門說

二、兩腎俱稱命門說

三、兩腎之間為命門說

四、命門為腎間動氣說

歷代醫家對命門的認識不統一,但認為命門中既有真水,又有真火的較為多數。

且以下兩點也基本沒有分歧:一是命門的主要功能是人體生命之根本;二是命門與腎密切相關,是難以分割的。

從現代的中醫理論,返觀古代醫家對命門的認識,可以認為:腎陽即為命門之火,腎陰即為命門之水,腎陰和腎陽,即是真陰和真陽,元陰和元陽,古代醫家之所以要特別提出「命門」,無非是為了強調腎中精氣是人體生命之源,腎中陰陽的重要性而矣。

綜上所述,人受父母之精藏於腎而有此身,得後天水谷之養運於脾而有此命,故曰腎為先天之本。

2、腎精與淫慾的關係

中醫認為,人的腎臟是人精華的儲藏室,受五臟六腑之精而藏之,通過淫慾之念和性行為,那麼先天之精就轉化為後天生殖之精,這從中醫的角度看,精液並不僅僅是水(即使它事實上是包含了很多的水分),《黃帝內經》說:「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於精者,春不病溫。

」如果青少年沒有完全長成,就犯上手淫等不良習氣,就會造成骨髓和腦髓空虛,精虛則氣虛,氣虛則血虛,造成五體不滿,氣色不華,身體虛弱多病,發育不良等一系列的後遺症。

中醫有「一滴精十滴血」的說法,卻又被時下的懵懂無知者斥為無稽之談,其實一精十血之說,毫不過分,完全準確。

在中醫上,凡患有氣血虧虛的癰瘡等症的,是禁止性生活的,同房會使病情嚴重惡化,甚至有「遠行百里而同房者死」這樣的說法,可見性生活對消耗生命元氣的害處是嚴重的,絕不是聳人聽聞。

或者是患癰瘡將愈,卻因為房事而使瘡口再度破裂,病情徹底惡化。

可見性行為之消耗人的元氣和能量。

精液的喪失導致的另一個可怕後果是:這樣的人容易受到色慾的擾動。

中醫有句話「精滿不思淫,氣滿不思食,神滿不思睡」,精氣充沛的人,內心是充滿陽光的,他們有遠大的志向,不是很容易受到色慾的擾動。

而縱慾耗精的人往往有很強的色慾,這不是身體強壯的標誌,相反,是虛弱。

這就是「腎水不克心火」。

加之他們決心低下,所以自制力低下,導致惡性循環。

有不少人可能還有這樣的經驗,就是在射精後出汗,這決不是什麼好現象,中醫所謂「汗出亡陽」,表示你這個人將導致陽虛了,陽痿和早泄將降臨到你了。

精雖然是至陰之物,但陰陽互根,人的陽氣和外衛之氣也是有賴於至陰之物中的精微轉變而來,所以陰虛比及陽,就是這個道理。

不單男人如此,女人也如此,有的女人在性事中會出現「遺尿」現象,其實那不是尿,而是「精」,也是有內分泌排泄的,其實這也是陰精,同樣引起陽虛(陰虛及陽),有的也會出汗,如果經常這樣,身體會跨得很快,很多疾病和無明的性是有很大關係的。

倒不是談性色變,而是希望從源頭和本質上認識性對身體的影響是怎麼一回事。

或許有的人會懷疑,因為他們可以舉出很多例子,不結婚的人和沒有性生活的人同樣的身體不好,其實人的內分泌系統固然重要,但人的心理因素卻同樣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不結婚的人,並不表示他沒有淫念,因為正是這個淫念是造成產生精子的根源,淫念等於是人的大腦向身體發出製造精子的指令,人的精子並不是一下子就製造成的,現在可以排出的精子是以前製造在那裡的,現在的淫念,一方面起到把已有的精子通過性交等方式排除體外,另一方面,又開始了在身體內部製造精子的工作。

所以當你有了淫念,你身體內部的精子工廠就開始運作了,所以你即使沒有性生活,也同樣有夢遺等事實。

但多排則多造,身體總是聽從大腦的指揮的,所以身體再虛弱,只要你有性的需要,身體總是設法製造,首先是通過血液和內分泌里的現成物質來製造,當血液里的物質不夠時,會從骨髓和腦髓中分解釋放,當骨髓比較貧乏和虧虛時,骨頭中的很多有用成分也會溶解和釋放到血液中去,生命要用生命的物質來製造。

這就是新陳代謝。

當然,人的身體是有再生能力的,而且,這種再生能力在青少年時期也比較強,所以,在青少年時期,即使有頻繁的性生活,對身體雖然有影響,但也不是很大,似乎一般也看不出來,因此有的新婚夫婦行房很頻繁,一天一次,有的甚至一天數次,只要稍事休息或者補養得宜,似乎很快就可以恢復而重振雄風,但他們肯定忘記了一點,就是你的身體必然在起著變化,皮膚的紋理會變得粗糙,人也變得比以前胖,甚至胖很多,這絕不是「心寬體胖」,也絕不是「財發身發」,其實是因為失去很多精華以後,人的身體在變得粗陋,質量變得低下所造成的,高血壓、高血脂等疾病將離你越來越近!

所以,胖和「發福」並不是身體好的象徵,恰相反,是身體虛,是陽氣虛,所以使得人體組織在得不到陽氣的充分運化,肌體不能保持原先的高緻密和高度有序化的結構,因此變得臃腫。

內部微觀結構因為能量的缺乏而使得結構鬆散(不能結合為原先的高能健),遂導致人體宏觀上的臃腫和肥胖。

3、人的性慾與壽命

中醫認為,貪色縱慾是人最容易犯的、最難改正的耗命的行為。

印光大師曾教導:「吾常謂世間人民,十分之中,由色慾直接而死者,有其四分。

間接而死者亦有四分。

以由色慾虧損,受別種感觸而死。

此諸死者,無不推之於命。

豈知貪色者之死,皆非其命。

本乎命者,乃居心清貞,不貪慾事之人。

彼貪色者,皆自戕其生,何可謂之為命乎?至若依命而生,命盡而死者,不過一二分耳。

由是知天下多半皆枉死之人。

」由這段開示我們清楚的了解到:貪色縱慾不能盡天命,是慢性自殺。

許多人認為食色性也,性是人類的本性,是美好的,殊不知,性對許多動物都意味著死亡,衰竭,許多種昆蟲,雄性在交配後往往死亡(第一章中已有相關的例子)。

腎為生命之本,稟受先天父母的元氣即藏於腎。

腎氣足則五臟六腑功能協調,容面光澤紅潤,精力充沛,抵抗力強,不易生病,腎氣虛則反之。

為了便於理解,舉個例子說明。

古人認為天人合一,現代醫學也證明了人的生理結構、活動規律和大自然極其相似。

例如,由於人們濫砍濫伐,造成森林覆蓋面越來越小,森林失去了調節的能力。

因此這些年不是旱就是澇,水土流失嚴重,土地沙漠化,部分地區發生泥石流,長江、黃河的河道兩邊出現塌方,尤其是近幾年,一些城市出現沙塵暴,給人們的生活、工作帶來極大的危害。

因此,只有植樹造林,固沙防風,才能避免這些危害。

與此相似,人由於貪色縱慾,造成精氣外泄,腎氣不足,導致精神不振,腰酸腿軟,體虛乏力,頭昏耳鳴,口渴盜汗,睡眠質量不高,抵抗力減弱,從而百病滋生,壽命減短。

因此,中醫主張人應該節慾,固本培元,使自己精力旺盛,抵抗力增強,從而百病不侵,壽命綿長。

做任何事情都要符合客觀規律,違背客觀規律就要受到懲罰。

現代人經常說「十人九虛」,因此市場上出現各種各樣的補腎的藥,這些補腎的藥治表不治本。

因為腎虛的根本原因是縱慾,因此補腎的最好辦法就是節慾,藥物只是起到輔助作用。

現在市場上有很多聲稱「能治療各種性功能障礙」的藥品和保健品,這些東西價格昂貴,可是買的人卻很多。

人們不知道這些東西實際上就是性藥、春藥,是讓人速死的藥。

為什麼呢?因為所謂的性功能障礙,是由於人貪色縱慾、邪淫造成的生理上、心理上的疾病,已不僅僅是腎虛的問題了。

在這種情況下,不去了解造成性功能障礙的根本原因,節慾養腎,慢慢恢復,卻想藉助藥物繼續去縱慾,這無疑是涸澤而漁。

得到的須臾快感是以透支體力、精氣為代價的。

精氣於人,如油養燈。

最後身體被掏空了,油盡燈滅,不死也得殘。

中醫對腎虛總的治療原則是「培其不足,不可伐其有餘。

」藉助藥物縱慾與此原則正好相反。

「雄風」未振,精氣全無,離死不遠。

由此可知,貪色縱慾能讓人速死,不能盡天命。

4、元精與濁精

道家認為「精」有兩種:一種是「元精」即先天之精,秉受於先天,與生俱來,為生命起源的物質,散布於身中各處,不限定於人體下部那一小塊;另一種是「濁精」,也為「淫精」,主要由精子和精液組成,但限存於生殖器內。

元精與濁精的關係是:心念一動,即色念色心一起,元精化為濁精了。

元氣(真氣)是由元精化生,真氣(元氣)是人體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和動力源泉,也可概稱為生命活動的能量。

「煉精化氣」,所煉之精是先天之精,是元精;而非後天的濁精(淫精)。

濁精(淫精)是不能化氣的。

當然,如果泄露則必然是對身體的虧損!元精成濁精是「賠本」的,泄露濁精則是耗損!(本質上講,所泄漏之濁精即是先天之元精也不為過。

淫念生濁精,濁精也會產生淫念,生成的濁精量越多淫念就越旺盛,就越難把持自己;濁精多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要外泄,會以常見的「夢遺」等不同形式泄漏。

「精滿自溢」溢出的就是濁精(淫精),是元精「轉成」的濁精,而非元精本身。

「精滿不思淫」,這裡的精是先天之精,乃元精。

元精充足,就能源源不斷的化生元氣,實則是「精足,氣滿,神旺」。

《習禪錄影》中說到「真正凈化炁而補腦,到達間腦氣通,也可渾然住定,這個時候不怕妄念」,由此我們更能看出元精之重要。

元精滿了不思淫,源源不斷地化生元氣;濁精(淫精)滿了勢必要外泄,如同杯子的水已滿,再倒就會溢出。

(元精並非像濁精那樣由精子和精液有形物質組成。

「精盡人亡」指的也是元精,元精耗盡人也就一命嗚呼了。

有精才有生命,無精則無生命;精足則生命力強,精虧則生命力弱。

先天之精就那麼多,泄掉了就無法再復原,就如同潑在地上的水無法回收一樣。

先天之精的缺失可以通過後天之氣作為「補充」,後天之氣是由口鼻攝入的氧氣和養料(古稱陽精陰精),極容易耗失。

後天再好的東西也比不上先天的,不要以為有了後天之氣作為補充就可以為所欲為,後天之氣能夠補充的前提也需要有一定量的「元精」作為基礎。

說是「精盡人亡」,其實根本用不了完全耗盡人就命終了。

5、古人對「欲」的告誡

三元延壽參贊書:天元之壽(指活得百歲)精氣不耗者得之。

……樂色不節則耗精,輕用不止則精散。

聖人愛精重施,髓滿骨堅……

莊周云:人之可畏者,棉席之間。

在知戒者,蓋身與造化同源。

左為腎屬水。

右為命門屬火。

腎中精氣散於三焦,榮華百脈,淫念一起,精氣流溢,並從命門輸瀉而去,可畏也,精氣有限,人慾無涯。

今之人不修人道,貪愛色慾,其命消減。

欲不可早;男破陽太早。

則傷其精氣,女破陰太早,則傷其血脈,精未通而行女色,或手淫以通其精,則五體有不滿之處,他日有難狀之疾。

未熟之女,已近男色,陰氣早泄,未完而傷。

未熟男女,積想淫事,多致苛損,男則神色先散,女則月水先閉。

彭祖曰:上士異床,中士異被,服眾補藥。

不如獨臥。

美色妖麗,女色盈房,以至虛損之禍。

知此可以長生。

妄施廢棄則血脈髓腦日損,疲勞而命墜。

老君曰:情慾出於五內,魂定魄靜,生也,情慾出於胸臆,精散神或,死也。

彭祖曰∶美色妖嚴,嬌外家盈房,以致虛損之禍,烏可以長生?

陰符經:淫聲美色,破骨之斧鋸也。

世之人若不能秉靈燭以照幽情,持慧劍以割愛欲,則流浪生死之海,害生於恩也。

金元曰:樂色不節則精耗。

輕用不止則散精。

一度不泄,一度保精增油。

若不制而縱情色。

則是膏盡油滅。

其身垮。

莊子:其嗜色深者,其天機淺。

止聲色以養腎精保強健。

元氣之論:嗜欲之性,固無窮也,以有限之性命。

追逐無涯之色慾,自斃之,道以精為寶,施人則生人,留己則生己。

棄損不覺多,衰老而命墜。

呂洞賓的《警世》詩:「二八佳人體似酥,腰中仗劍斬凡夫。

雖然不見人頭落,暗中教君骨髓枯。

玄樞曰:元氣者,腎間動氣也。

右腎為命門,精神之所舍,愛惜保重。

榮衛周流,神氣不竭,可與天地同壽。

仙書雲∶陰陽之道,精液為寶。

謹而守之,後天而老。

仙經云:無勞爾形,無搖爾精,歸心靜默,可以長生。

理頌云:遂以精為寶,寶持宜秘密,施入則生人,留己則生己。

結纓尚未可,何況空廢棄,損不覺多,衰老而命墜。

古書云:聲色動盪於中情,溺於無涯之欲,百靈疲憊而消散。

不知自惜。

虛損生也,譬如枯竭之木,遇風則折,醉其情慾,則命如朝露。

……欲多則損精。

人可寶者命,可惜者身,可重者精。

肝精不固,目眩無光,腎精不固,神氣減少,男子行陽。

常先病耳目。

若耗散腎精,死亡隨至。

……欲不可強,無趣而強力行房,腎氣乃傷,高骨乃壞,骨髓內枯。

腰痛不能彎曲。

(多數患的是脊椎病,頸椎病,腰椎盤突出等痛苦頑疾)……強服春藥而助陽。

腎水枯竭,心火如焚。

強勉行放者,成精極,小腹里急,面黑耳聾。

孫思邈註:腎水愈不足,相火(性慾)愈妄動,故患虛損者,愈喜近女色。

此女欲拒而不能,非腰痛如割,(一樣多數患的是脊椎病,頸椎病,腰椎盤突出等痛苦頑疾)則粘汗如流,(腎氣大虧虛固不住表,所以粘汗如流)此症華佗且無方,仙且無術,人其鑒之。

明代《攝生眾妙方》卷十一謂:「夫精者,血也,水也,陰也。

蓋以有形言之也。

有形而能射者,則又為氣為火為陽所使然也……是精兼氣血」。

清代《女丹合編》:「男精陽中有陰,女血陰中有陽。

男精之氣充足,女血之氣些微」。

《雜病源流犀燭》說:「腎精耗則諸髒之精亦耗,腎精竭則諸髒之精亦竭。

《千金要方》卷二十七:「人年四十以下,多有放恣,四十以上即頓覺氣力一時衰退。

衰退即至,眾病蜂起。

久而不治,遂至不救。

從上述內容可以看出,古人、先哲、中醫都非常重視縱慾對身體的危害,縱慾之害,是致精虧,兼以氣傷;由於精氣生神,故縱慾致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精氣神俱傷。

縱慾之始,腎精虧虛;又肝腎同源,故使肝腎精虧、元氣不足。

表現出腰膝酸軟、頭暈目眩、視力減弱、陽痿早泄、脫髮體弱;或五心煩熱、咽干盜汗;或形寒肢冷。

肝腎精虧,則水不濟火,心腎下交,而心神不安其宅;又腦為髓海,精虧則腦髓空虛,故神思不敏,反應遲鈍,影響工作和學習。

心火不足,不能生土,使脾胃氣衰,納食無味,食減,一日比一日消瘦。

腎精不能潤肺,土不生金,則肺氣不足,呼吸氣短,易發感冒咳嗽氣喘。

故縱慾日久者,五臟俱虧,各臟腑功能衰退,身體早衰,更易遭病邪侵襲。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什麼是腎精,為何它是人體健康的守護者?

腎是生命基本物質的「糧倉」,對人體生命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精藏於腎」,只有人體中的腎精正常運行,才能滋養、濡潤全身臟腑;而人體的腎及其它五臟六腑、經絡氣血達到協調統一,體內的精、血、津液才能生...

我為什麼不買iphone7?

又到眾人期待的蘋果新品上市的時間了,一時間各種刷屏,各種話題也是層出不窮。但聊到最多的話題卻是與腎有關。有網友調侃說,要買又要賣腎了。當時我看到這個話題,身上驚出一身冷汗。為何?因為,在中醫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