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性體質是百病之源只是個傳說 根本不用吃鹼性食物來調節體質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我們經常聽說,酸性體質是百病之源,體質偏酸的人易得癌症、糖尿病、高血壓、腦卒中等疾病,平時要多吃鹼性食物或喝鹼性水來讓體質呈鹼性。

人體是否存在酸鹼體質之說?人體是如何調節酸鹼的?什麼狀況下會體液偏酸?是否需要吃鹼性食物來調節?

一、 人體是否存在酸鹼體質之說?

傳說70%以上的中國人都是酸性體質,可是在醫學中並無「酸性體質」這一概念,因為我們人體的不同部位酸鹼度不同,比如唾液的pH為7.1(接近中性)、胃液的pH為0.9-1.5(強酸性)、小腸液的pH為7.2-7.8(鹼性)、尿液的pH為6.5(弱酸性)、血液的pH為7.35-7.45(弱鹼性)。

不明白酸性體質的「體質」指的是身體的哪個部位?

二、人體是如何調節酸鹼的?

人體不同部位的pH始終維持穩定,這保證了該部位的各種生理生生化反應正常進行。

比如血液的pH始終的維持在7.35-7.45之間,其變化範圍很小,這依賴於人體強大的酸鹼調節體系,這個調節機制包括血液的調節、肺的調節、腎的調節、其他組織細胞的調節。

其中血液的調節最為重要,當體內代謝產生的酸性物質多時,血液調節體系就會向鹼性方向調節,當體內代謝產生的鹼性物質多時,血液調節體系就會向酸性方向調節,加之肺、腎的配合調節,會讓血液pH始終維持著7.35-7.45之間。

三、什麼情況下體液會偏酸?

雖然人體的酸鹼調節體系非常強大,但是當發生一些疾病時,產生太多酸或鹼,調節體系無能為力時,就會出現酸中毒或鹼中毒。

比如得了糖尿病的人、節食的人或痛風病人可能會發生酸中毒。

以糖尿病人舉例,糖尿病人的血糖居高不大,主要是因為血液中的葡萄糖難以被運送到細胞中,而被運輸到細胞中的葡萄糖會分解代謝產生的能量,這些能量可以維持細胞的正常生理活動,葡萄通缺乏時,細胞仍然需要能量維持正常生理活動,就會分解脂肪供能,可是葡萄缺乏的狀況下脂肪無法代謝完全,會乙醯乙酸、β-羥丁酸、丙酮等酸性物質,產生的酸性物質太多,以至於酸鹼調節體系無法調節時就會引起酸中毒。

另外嚴重的腹瀉或嘔吐、酒精中毒也可能引起體內酸鹼平衡紊亂,需要及時治療。

所以不是因為體質偏酸引起了各種疾病,而往往是各種疾病導致了體液偏酸。

這其中疾病是「因」,體液偏酸是「果」,而非人們常說的體液偏酸是「因」,疾病是「果」。

四、是否需要吃鹼性食物調節酸鹼?

酸性食物並不是吃起來口感酸的食物,如果消化吸收代謝後的產物是硫、磷、氮、氯等呈酸性物質,這樣的食物就是酸性食物;如果消化吸收代謝後的產物是鉀、鈉、鈣、鎂等鹼性物質,這樣的食物就是鹼性食物

常見的酸性食物有糧食、魚、肉、蛋。

常見的鹼性食物有蔬菜、水果、海藻、牛奶。

當人體沒有糖尿病、痛風、苯丙酮尿症等重大疾病時,自我的酸鹼調節體系完全有能力將食物代謝後的酸鹼物質和自身生理活動產生的酸鹼物質進行自由調節,讓體液維持在7.35-7.45這樣穩定的弱鹼性環境下。

這是這個酸鹼調節體系調節的結果,而不是說要多吃鹼性食物來調節,而使勁吃蔬菜、水果、海藻和牛奶,少吃甚至不吃糧食、魚、肉、蛋會引起嚴重的營養失衡比如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的缺乏。

所以進食時無需考慮食物酸鹼,只需考慮營養均衡。

營養飲食的第一要點是食物多樣,儘量做到每頓飯有穀物,有蔬菜,有富含蛋白質的食物,穀物又做到粗細搭配(雜糧粥、雜糧飯,蒸一點地瓜、土豆、山藥替代部分主食),蔬菜做到有一半是深顏色的蔬菜,蛋白做到至少有魚禽肉蛋奶豆中的一種;量的方面蔬菜量最多,其次是穀物,最少是富含蛋白的食物。

均衡的營養加上適量運動、充足睡眠、戒菸限酒、良好心情,就構成了健康的基石,讓健康身體強大的酸鹼調節體系去調節酸鹼吧,沒必要多吃鹼性食物來調節,因為這本不是它的活兒。

每周一至周五,每天推送一篇原創文章,沒有特殊說明,圖片來自於網絡。

媒體如需轉載請聯繫:[email protected],謝謝!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食物的酸鹼性與人體的酸鹼環境的關係

經常看到朋友圈關於「酸性體質與鹼性體質」、「酸性食物的壞處」等等類似的文章,還有推銷人體排酸的醫療器械的神奇功效的。今天咱們來嘮叨下食物的酸鹼和人體的酸鹼這點事一首先我們先了解一下食物的酸鹼性,...

你是酸人,還是鹼人?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颳起了「弱鹼性」產品風靡。說什麼人在生活中積累的毒素會慢慢將體質變成酸性,酸性體質的人更容易得病,所以要多吃弱鹼性食物調節體質……人有酸鹼性麼?所謂的「酸性體質」其實是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