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肌瘤治療方式切磋比拼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子宮肌瘤的治療方式,發展到現在,已經歷了一條從「大創—微創—無創」的道路。
開腹子宮切除的手術,這是最傳統的,子宮肌瘤,子宮腺肌症的治療方式。
整個過程需要的手術器械相對也比較簡單,手術刀,鉗子,壓板,吸引器等;但是為了治病整個手術過程需要破壞人體很多正常的組織器官,包括腹部皮膚,子宮韌帶等。
當然子宮在手術時所處的環境也會有極大的改變。
據統計,接受該方式治療後大部分女性都會遭遇身體和心理巨大的創傷。
雖然治療後腹部僅留下一道瘢痕,但治療帶給女性的創傷卻被身體記錄下來。
當然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我們現在用得更多的是一種相對更文明的腹腔鏡治療方式。
1944年腹腔鏡方式被法國的醫生首次用於婦科領域,70年代後由於冷光源、玻璃纖維內窺鏡的發明,德國Semm的人工氣腹監護裝置---自動氣腹機問世,腹腔鏡手術轟轟烈烈地發展起來。
腹腔鏡的使用極大程度減少了治療對腹部組織的傷害,邁出了醫療史上文明很重要的一步,但是和開腹手術一樣,腹腔鏡治療中對子宮的傷害是一樣的。
20世紀90年代高強度聚焦超聲(HIFU)技術的應用更好的幫助醫生和病人實現了「治療——讓病人受傷害更小」的理念。
高強度聚焦超聲(HIFU)腫瘤治療系統,是從體外對體內做手術的一種融合現代計算機技術、影像技術和外科技術於一體的治療設備,是對治療領域的一個創新。
治療過程不開刀,不出血,甚至不用麻醉。
2005年,國家衛生部和中華醫學會頒布了該應用在世界上第一個臨床應用標準,得到全球醫療界的廣泛關注,讓中國的原創技術站到了世界最前台。
下面簡單的介紹一下各種子宮肌瘤的治療方法。
一、大創
大創手術是指對人體傷害大的治療方式,比如:開腹子宮切除,開腹子宮肌瘤剔除。
1、子宮切除術
子宮切除術的方法是切除子宮體部和(或)子宮頸,保留一側或雙側附件,也可一併切除雙側卵巢。
主要有通過腹部切除子宮和通過陰道切除子宮兩種方式。
2、子宮肌瘤切除術
子宮肌瘤切除術的方法是切開子宮,將肌瘤從假包膜中剔除,然後縫合子宮。
這種手術方式保留了子宮,保留了子宮的孕育功能。
但存在術後肌瘤復發的問題。
傳統手術五大缺陷:
創口大:傳統長切口≥10cm,疤痕呈長線狀,影響美觀。
疼痛大:傳統手術需要開腹,術後切口部位常伴有疼痛、酸脹、麻木感。
恢復慢:傳統手術由於切口大,且會造成切口附近肌肉、血管和相應神經的損傷,有可能伴隨某些組織感染併發症,因此患者恢復速度慢。
住院時間長:術後24小時下床,7-15天出院,費用相對高。
出血多:傳統手術分離組織廣泛,出血量比較大。
傳統開刀的切口感染或脂肪液化、切口裂開,一直是無法避免的問題。
二、微創手術
1、腹腔鏡下治療方式(包括子宮切除、肌瘤剔除)腹腔鏡是一種帶有微型攝像頭的器械。
腹腔鏡手術則是指:使用冷光源提供照明,將腹腔鏡鏡頭(直徑為3~10mm)插入腹腔內,通過鏡頭使操作的醫生在專用監視器上觀察到患者腹腔內的情況,對病人的病情進行分析判斷,並且運用特殊的腹腔鏡器械進行手術。
2、子宮動脈栓塞術(UAE)子宮動脈栓塞治療是血管介入治療技術的一種。
在醫學影像設備的引導下通過導管等器材,經皮穿刺,把導管插入髂內動脈前干或子宮動脈進行栓塞,阻斷肌瘤的血供,「餓死」肌瘤,達到治療的目的一種技術。
微創手術是指對人體的傷害相對比較小,比如:宮腔鏡、腹腔鏡、動脈栓塞等。
創口小:腹部微小切口,0.5cm至1cm,基本不留疤痕,有「鑰匙孔」之稱。
疼痛輕:患者疼痛感小,手術採取靜脈麻醉,患者在睡眠的狀態下完成手術。
恢復快:大大減少了對臟器的損傷和對臟器功能的干擾,使術後恢復時間縮短。
住院時間短:一般情況下手術後6-8小時可下床,12-24小時肛門排氣即可進食,3-5天出院,一周後基本恢復,費用相對降低。
出血少:術中幾乎不出血。
微創手術視野比較清楚,血管處理會更精細,加上採用先進止血器械,有助於減少出血量。
三、無創
無創治療的方法中,超聲消融是典型代表。
是利用超聲波通過人體組織、聚焦在特定靶區,能量聚集到足夠的強度,使焦點區域達到瞬間高溫,破壞靶區組織,在組織病理學上表現為凝固性壞死,也叫消融。
從而達到破壞病變區域的目的。
非侵入性操作即不開刀、不出血;能量高:真正達到組織凝固性壞死的溫度(60℃-100℃),直接殺滅腫瘤細胞;安全有效:採用實時超聲和超聲造影監控,能夠準確定位、及時評估療效,保證治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無創傷:局部皮膚和子宮表面都沒有創傷,不留疤痕。
疼痛輕:治療採用鎮靜鎮痛的麻醉方式,患者處於清醒狀態,可以和治療醫生交流。
恢復快:對臟器無損傷、對臟器功能無干擾。
術後恢復快。
住院時間短:一般情況下治療後可自行下床活動,第二天即可出院。
還可實行門診治療,治療後休息片刻即可回家。
總體費用相對較低。
治療後轉歸:超聲消融治療後,形成凝固性壞死的子宮肌瘤不是立即消失,而是逐漸被肌體正常組織吸收,吸收需要一定的時間和過程。
治療後3個月,肌瘤體積縮小45%—55%;治療後6個月,肌瘤體積縮小60%—70%。
因為肌瘤位置不同,吸收快慢有差異。
肌壁間子宮肌瘤比漿膜下子宮肌瘤和粘膜下子宮肌瘤吸收更快;而粘膜下子宮肌瘤在接受超聲消融治療後,有可能通過陰道排除體外,在短時間內實現肌瘤體積的縮小。
通過上面的對比,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和發展,讓醫療正在帶來巨大的變化。
從基於19世紀40年代的開腹治療開始,到20世紀30年代腹腔鏡的問世及40年後伴隨著醫療器械發展帶來的腹腔鏡的普遍應用,再到今天我們看到的高強度聚焦超聲(HIFU)技術。
這個過程帶來的不僅是手術方式的改變,更讓我們看到的是一種醫療發展的趨勢和醫療的文明。
讓病人在診療過程中受到的傷害越來越小。
與名醫互動,請關注新浪微博:@陳文直醫生
偏方可行嗎?60歲婆婆聽信偏方子宮肌瘤長成籃球大!
有人說偏方能治療子宮肌瘤,很多人也相信了。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看了她的情況,你就知道。近年來,患子宮肌瘤的人越來越多,市場上治療子宮肌瘤的各種偏方到處泛濫。但偏方真的可信嗎?看下面這則報導:
宮腹腔鏡手術,讓你告別「開腹」時代!
手術是西醫主要的治療手段之一,很多時候藥物是依靠手術發揮療效的,但是做手術勢必要給人帶來創傷,留下難看的疤痕,拿中國人的話來講,泄了元氣一輩子也補不回來。而創新技術的誕生是西醫邁入嶄新篇章的體現...
給瘢痕一個「天然」的出處——單孔腹腔鏡讓微創手術再升級
說起手術,其實只有經歷過的人才能真正了解其中的痛苦和術後瘢痕帶來的煩惱。隨著微創手術、精準切除等外科新技術的不斷更新,越來越多的醫生在做微創再微創的手術。腹腔鏡手術是微創手術的代表,但大多需要在...
子宮肌瘤的四種手術方式對比
子宮肌瘤是子宮平滑肌組織增生而形成的良性腫瘤,是女性最常見的良性腫瘤。子宮肌瘤的發病率難以準確統計,估計育齡期婦女的患病率可達25%,根據屍體解剖統計的發病率可達50%以上。目前手術治療傳統的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