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宮頸糜爛的方法有很多種,你會選擇哪一種?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最新婦科門診婦檢數據顯示,宮頸糜爛占婦科門診比例的 50%~85%,主要人群為 25~45 歲的育齡期女性,人群發病率約為 23%,早婚早育、多產、流產史、性病史、擁有多名性伴侶為高危因素。

既往觀念認為衛生棉及陰道灌洗與宮頸糜爛相關,尚無循證醫學證據證明其相關性,單純皰疹及梅毒感染可能與之相關。

臨床上所見的糜爛大部分為假性糜爛,陰道鏡下予 3% 醋酸後可見紅色部分呈葡萄串樣改變,由於柱狀上皮水腫所致。

即使由於炎症刺激導致鱗狀上皮失去活力而脫落,也僅僅是短暫的病理過程,很快被周圍的柱狀上皮覆蓋。


臨床表現白帶增多為主要表現,有時為唯一表現,色黃質粘稠,或白帶中夾有血絲,少數患者有接觸性出血。

炎性分泌物長期刺激外陰,還可引起外陰瘙癢症。

若合併感染,炎症可沿宮頸淋巴及宮旁韌帶與宮旁結締組織相通,出現腰骶酸痛、小腹墜脹等症狀。

此外,宮頸粘稠膿性分泌物,不利於精子通過,可導致不孕。


治療

輕度糜爛且無症狀者,細胞學檢查(大於 21 歲)和 HPV 檢查(大於 30 歲)未見異常,常規行宮頸癌篩查方案即可,若連續 2~3 年細胞學陰性,可每 3 年篩查一次,中重度糜爛者排除惡性變後行物理治療。


物理治療最常用的局部療法,主要原理是物理方法破壞子宮頸上皮,促進新生的鱗狀上皮生長,修復創面,療程短、療效好,可於門診實施。

對於中重度、糜爛面積較大、浸潤深度較深者適用,一般一次即可治癒。


電熨:加壓來回移動,超過糜爛邊界 3 mm,使組織呈乳白色或微黃色後塗抹 1% 龍膽紫。

近宮頸管處燒灼深,達管內 0.5~1 cm,邊緣淺燒,術後 2~3 天分泌物較多,2 周內陰道內少許出血,2~3 周創面脫痂鱗狀上皮開始修復,治癒率 80%。

雷射治療:雷射炭化糜爛組織,術後 3 周左右痂皮脫落,創面開始修復。

照射範圍超過邊緣 2 mm,深度 2~3 mm,重者 4~5 mm,治癒率 80%~90%。

治癒時間為 1~3 個月,術後可有脫痂、流水、出血等反應。

孕婦及月經過多、合併全身疾病者禁用。

每月一次婦科檢查隨診,術後 1~2 月月經周期可能提前、量增多、經期延長。

治療後 2 月隨訪,注意有無宮頸管狹窄。

冷凍治療:以液氮為製冷源,局部快速降溫至 -196℃ 使糜爛面凍結、壞死、脫落。

不形成瘢痕,一般不會導致宮頸狹窄,尤其適用於有生育要求者。

病變直徑不宜超過 4 cm,面積不超過宮頸 2/3 為宜。

冷凍原則為快凍慢溫,快速降溫,長時間接觸宮頸容易形成結晶,緩慢復溫有利於溶解冰晶後對細胞產生進一步機械性破壞。

治癒率 80%~90%。

癒合時間平均 2 個月,主要缺點是陰道排液量多、時間長,持續 2~4 周,最高每天 200~300 ml。

微波治療:瞬間高熱效應 44~61℃ 使組織凝固,治癒率 90%。


波姆光治療:局部照射糜爛面使創面呈均勻灰白色,照射深度 2~3 mm,治癒率 80%。

物理治療注意事項1. 婦科檢查排除急性盆腔炎症及內生殖器腫瘤; 2. 特異性感染者先治療炎症; 3. 手術時機產後 3 個月,流產後 2 個月,月經乾淨的 3~7 天,帶環者放器 1 月後手術,考慮放環者,先治療宮頸糜爛再考慮上環; 4. 術後 2~3 月禁止性生活; 5. 術後注意有無宮頸管狹窄; 6. 有生育要求者,分娩時需向醫師交代既往宮頸治療病史。


藥物治療對於單純性糜爛,病變表淺的面積小的患者可予以 10%~20% 硝酸銀(每周一次,3~4 次一療程)和 5% 重鉻酸鉀溶液(2~3 周一次,1~4 次可癒合創面,禁止坐浴)。

由於腐蝕性強,所需用量小,適宜用於基層醫院,目前已很少使用。

潔爾陰洗劑,陰道沖洗或坐浴(半盆溫水,每次 15-20 分鐘),每日一次,兩周一療程。


手術治療治療前應排除生殖道感染白帶常規,排除細菌、真菌及滴蟲感染,以免影響術後癒合。

重度糜爛且累及宮頸管、宮頸肥大者或以上方法治療無效、懷疑癌前病變者,可行冷刀錐常見問題切術,以免 LEEP 刀影響標本切緣的組織病理。

48AB.tm.png 宮頸冷刀錐形切除術


定期隨訪主要需要與宮頸上皮內瘤變、宮頸癌、宮頸尖銳濕疣鑑別診斷。

常規行婦科檢查,有外陰瘙癢、白帶增多等炎性症狀者常規行白帶常規檢測特異性病原體。

若存在特異性感染予以對應藥物治療。

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宮頸糜爛婦女發生宮頸癌的幾率為正常人群的 6~7 倍,未治療的宮頸糜爛中,0.2% 發生宮頸癌,因此應積極開展婦女保健。

大於 21 歲有性生活史者參與宮頸癌細胞學塗片篩查,檢查前 24 小時內避免性交、陰道沖洗、上藥及婦科內診查體。

若連續 2~3 年細胞學陰性,可每 3 年篩查一次。

HPV 感染是宮頸癌的主要風險因素,人群一過性感染率高達 70%~80%,感染高峰年齡為 18~28 歲,30 歲以下多為一過性感染,一般 8~10 個月消失,僅 10%~15% 的人群持續感染(間隔至少半年且連續兩次感染同一型病毒)。

PDA 批准的 HPV 監測常針對高危型,低危型意義不大,小於 30 歲者感染率高但自主清除率也高,不建議常規行 HPV 監測,30~65 歲建議聯合兩項檢查,每 5 年一次。

大於 65 歲無症狀者可退出篩查。

想了解更多醫學方面知識,請關注微信公眾號:mnkdys,每天更新,還可以線上解答醫學知識.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得了宮頸糜爛該怎麼辦?

宮頸糜爛曾經是一個困擾了很多女性的一個疾病,去做體檢,幾乎是十有八九會被診斷為宮頸糜爛。宮頸糜爛一詞已經被無數專家正名了很多次,但門診總有人因為聽說自己得了宮頸糜爛,覺得突然遭了雷轟,忐忑不安地...

感染HPV就等於宮頸癌?宮頸息肉可誘發宮頸癌

宮頸癌,這一發病率僅次於乳腺癌的女性惡性腫瘤,每年會奪去全世界近30萬女性的生命。近年來,宮頸癌發病率的不斷增高及發病年齡的年輕化,喚起了人們對這一疾病的關注。然而目前,仍有不少女性對宮頸癌的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