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時不注意,小心子宮被切除!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最近,丹東市第一醫院國際醫療部接收了以為子宮異常巨大的患者,經過超聲波檢測,發現患者子宮內多發性子宮肌瘤。

最後經過我院婦科專家多番會診決定為患者通過腹腔鏡進行子宮次全切術解除病灶並保留輸卵管及卵巢。

漫不經心:子宮肌瘤暗增長

來自丹東市振安區五龍背鎮的46歲患者劉女士,半年前無意間發現腹部有一包塊。

當時因沒有什麼其他症狀及疼痛感,一直未系統診治。

近一個月來自覺腹部包塊逐漸增大後,於1月26日來到我院就診。

婦科醫生為劉女士進行了一系列的周密檢查,根據症狀、體徵及婦科超聲波等相關檢查提示,劉女士患有子宮多發肌瘤,最大者大小約為9.0×6.2cm,子宮體如孕5個半月大,建議其手術治療。

患者劉女士的超聲波結果

當時,因臨近春節,劉女士還是決定節後再進行治療。

2月3日,劉女士在家人的陪同下,回到了國際醫療部婦科。

劉女士向醫生吐露了心中隱情,因其子宮肌瘤瘤體大、數量多,導致子宮宮體較大,微創手術難度高。

離開國際醫療部後,又輾轉去了其他幾家醫院,得到的答覆都是需要開腹治療。

劉女士沒有想到自己的粗心大意,給自己及家人帶來了這麼嚴重的影響。

多學科會診:完整手術方案,將風險降到最低

隨後,根據劉女士現在的身體狀況結合全面檢查結果,由婦科張良主任牽頭組織婦科、內科、超聲科、檢驗科等科室專家進行會診,制定出一套完整手術方案,最終決定為劉女士進行腹腔鏡下子宮次全切手術。

婦科微創診療技術的發展,為婦科疾病的治療送來了「更小創傷、更快恢復、更加人性化」的診療方案。

如今,已無需開腹,通過宮、腹腔鏡等設備就可以把女性患者內生殖器的情況了解透徹。

2月4日上午,經過縝密的術前準備,由婦科張良主任親自為劉女士手術,因劉女士的宮體較大已達到臍上緣,對腹腔鏡進入腹腔帶來了巨大的難度。

張主任憑藉其三千多例的宮、腹腔鏡微創診療臨床經驗,經過兩個小時的手術,成功幫助劉女士解除病灶並保留輸卵管及卵巢。

手術完成後,劉女士健康情況良好,目前正在進一步恢復中。

劉女士與張良主任合影

什麼是子宮次全切術?

次全子宮切除術可以用於治療宮頸檢查正常,患者又要求保留宮頸的子宮肌瘤、子宮功能性出血、子宮腺肌瘤,或者是因各種原因需切除子宮,但切除宮頸有困難者。

現在子宮切除有開腹、陰式及腹腔鏡下操作,後兩者均為微創手術。

由於女性生殖道的結構特點,有多種方法可用來將病變的子宮切除。

傳統的手術方法是經腹或經陰道將子宮切除。

腹腔鏡下全子宮切除術指經過腹腔鏡將子宮周圍的韌帶、血管、陰道壁切斷,將子宮切除後自陰道取出,然後經腹腔鏡下再次縫合陰道斷端。

腹腔鏡子宮切除術除了子宮全切除術外,還有幾種不同的術式,包括腹腔鏡輔助陰式子宮切除術(LAVH)、腹腔鏡次全子宮切除術、腹腔鏡下筋膜內子宮切除術。

腔鏡技術使醫學進入微創的手術時代,這個微創的手術時代可以歸結為幾句話,就是最小的損傷,最小的炎性反應和最佳的切口癒合,最小的組織瘢痕和最佳的治療效果。


子宮肌瘤的症狀

子宮肌瘤的症狀主要表現為月經不調、下腹部有包塊、白帶增多、壓迫症狀、腰酸背痛等。

如果發現有這些症狀, 應該予以重視,以免病情加重影響治療效果。

子宮肌瘤的症狀包括以下幾種:

1、月經不調

經量增多及經期延長的月經不調症狀是子宮肌瘤最常見的症狀。

多見於大的肌壁間肌瘤及黏膜下肌瘤,肌瘤使宮腔增大,子宮內膜面積增加並影響子宮收縮,此外肌瘤可能使腫瘤附近的靜脈受擠壓,導致子宮內膜靜脈叢充血與擴張,從而引起經量增多、經期延長。

黏膜下肌瘤伴有壞死感染時,可有不規則陰道流血或血樣膿性排液。

長期經量增多可繼發貧血,出現乏力、心悸等症狀。

2、下腹包塊

肌瘤較小時在腹部摸不到腫塊,當肌瘤逐漸增大使子宮超過3個月妊娠大時可從腹部觸及。

巨大的黏膜下肌瘤可脫出於陰道外,患者可因外陰脫出腫物就醫。

3、白帶增多

肌壁間肌瘤使宮腔面積增大,內膜腺體分泌增多,並伴有盆腔充血致使白帶增多;子宮黏膜下肌瘤一旦感染,可有大量膿樣白帶。

若有潰爛、壞死、出血時,可有血性或膿血性、有惡臭的陰道溢液。

4、壓迫症狀

子宮前壁下段肌瘤可壓迫膀胱引起尿頻、尿急;宮頸肌瘤可引起排尿困難、尿瀦留;子宮後壁肌瘤(峽部或後壁)可引起下腹墜脹不適、便秘等症狀。

闊韌帶肌瘤或宮頸巨型肌瘤向側方發展,嵌入盆腔內壓迫輸尿管使上泌尿路受阻,形成輸尿管擴張甚至發生腎盂積水。

5、其它症狀

包括下腹墜脹、腰酸背痛,經期症狀加重。

肌瘤紅色樣變時有急性下腹痛,伴嘔吐、發熱及腫瘤局部壓痛;漿膜下肌瘤蒂扭轉可有急性腹痛;子宮黏膜下肌瘤由宮腔向外排出時也可引起腹痛。

黏膜下和引起宮腔變形的肌壁間肌瘤可引起不孕或流產。

專家提醒:「子宮肌瘤危害大」,不可拖延!

婦科張良主任介紹,據國家統計病學最新統計資料表明子宮肌瘤在30歲—50歲的女性發病率約30%。

很多女性在子宮內潛存有大小不同、數目不等的肌瘤,由於腫瘤發展緩慢且無臨床症狀,許多人終生未被發現,也無需治療。

同時,張良主任提醒廣大婦女朋友,平時要多留意觀察身體上出現的明顯變化,如月經量過多,白帶異常,陰道流血,腹部自覺包塊等異常情況要及早就醫

特別是中年婦女,至少每年進行一次體檢,做到及時發現、及時檢查、及早治療。

不要像上面講的患者那樣,切除了子宮。

幸好有了腹腔鏡子宮次全切術才能卵巢跟宮頸。

不要等到失去子宮的時候才後悔莫及!

更多健康咨訊,請關注丹東市第一醫院國際醫療部官方頭條。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女性貧血總不好,查查子宮

過節回老家,見到一個多年未見的大姐,40來歲,臉色及口唇蒼白,我問她:「您貧血吧?」「我貧血好多年了,就是月經量多點,血液科、中醫科都看了,可吃藥沒多久就又貧血了,後來乾脆不看了。」我建議她去查...

介入治療優選手術巧治子宮肌瘤

顧名思義介入治療保留了子宮,而手術治療切除了子宮,對於女性朋友來說保留子宮比切除子宮更易接受。隨著介入治療醫學的飛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子宮肌瘤女性朋友更願意接受介入治療。那到底什麼是子宮肌瘤的介入...

宮腔鏡探查:透視子宮異常出血的真相

女性正常月經的周期為24-35日,經期持續2-7日,凡不符合上述標準的均屬子宮異常出血。引起子宮異常出血的疾病有:子宮肌瘤、子宮腺肌病、宮頸疾病、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子宮內膜不典型增生、子宮內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