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創產前基因檢測與羊水穿刺相比並不能降低流產率?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近日新華日報刊文,全面鼓勵大家生二胎:建議工資按比例繳生育基金 不生二胎退休後才能取

文中指出,設立生育基金制度,儘量實現二孩生育補貼的自我運轉。

可規定40歲以下公民不論男女,每年必須以工資的一定比例繳納生育基金,並進入個人帳戶。

家庭在生育第二胎及以上時,可申請取出生育基金並領取生育補貼,用於補償婦女及其家庭在生育期中斷勞動而造成的短期收入損失。

如公民未生育二孩,帳戶資金則待退休時再行取出。

因此消息,A股二胎概念大火特火,實際上,基因檢測行業是直接受益於二胎鼓勵政策的,無創產前基因檢測的龍頭華大基因,耳聾基因檢測的龍頭博奧生物,是正宗的二胎概念股。

生孩子,自然少不了產前檢查,一直以來,無創產前基因檢測由於能大大降低羊水穿刺的流產風險,得到了醫生和產婦的認可,在產前診斷中擔負著重要角色,為降低人口出生缺陷率,提高人口質量,發揮著積極作用。

然而,近日的一篇文章認為:NIPT與侵入式檢測在降低臨床流產率上或無顯著差異!這是真的嗎?

《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上發表的一項臨床試驗結果,讓人驚訝不已:在對唐氏綜合徵高危孕婦進行篩查時,先做無創檢測,再視情況做有創檢查,也不比直接有創檢查安全,兩種檢查方式導致的產婦流產風險完全一樣!無創檢測的最大賣點「安全性」,難道也不靠譜嗎?

查,還是不查,這是一個問題

唐氏綜合徵,大概算是許多人最熟悉的遺傳病了,奇點糕應該也不用再舉舟舟之類的例子,去解釋多出來的那條21號染色體,給患兒和家庭帶來的不幸……既然還沒有治療方法,就只能從預防著手避免悲劇了。

所以,唐氏篩查這個名字,相信媽媽和准媽媽們肯定不會陌生,尤其是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高齡產婦們。

在差不多妊娠12周時,醫生們會先根據幾項檢查的結果計算危險度,再建議高危的孕婦進行進一步檢查,來做最終的確診。

就多出來這麼一條染色體,足夠致命了……

這進一步檢查,過去都是要靠羊水穿刺、絨毛膜取樣之類的有創檢查來完成的,既然是有創,就肯定會有一些風險。

科技都發展到今天了,說沒有一種全新的方法進行檢查,誰信啊?無創產前檢測技術就應運而生了。

無創檢測,查的是母親血液內存在的胎兒游離DNA。

雖然無創檢測不能像有創檢查那樣,直接從胎兒身上獲取染色體進行分析,但相對更加安全,而比起唐篩的抽血檢查,無創檢查的準確率可以達到99%以上,因此近年來使用越來越多。

為了驗證無創產檢到底安不安全,法國研究團隊啟動了本次的大規模臨床試驗,在57家醫院招募唐氏初篩高危的產婦,按1:1的比例,分為直接有創檢查組,和先進行無創DNA檢查,結果為陽性再做有創檢查的兩大組

試驗過程中所有的檢查都是免費的,因此可以排除經濟因素對孕婦選擇的干擾,而研究的主要終點,設定為了各組孕婦的妊娠24周前自然流產率——流產算是最嚇人的不良後果了。

此外,研究人員還對準確率等指標進行了分析。

試驗結果嘛……做無創DNA產檢的同仁說不定會嚇一跳。

在2051名接受產檢的高危高齡產婦中,有16例流產出現,兩組正好一邊8個,流產率都是0.8%。

也就是說,無創產檢和有創檢查在安全性上沒什麼區別

這個結論真的靠譜嗎?

首先從人人都能理解簡單的最直觀的邏輯分析:抽血檢測,基本不可能導致流產;羊水穿刺操作不當,必定會導致流產

很多時候,缺乏邏輯的實驗,其科學性甚至比不上肉眼觀察,複雜並不代表嚴謹,簡單也不意味著錯誤,陷入了為證明而證明的旋渦,往往得出錯誤的結論:

這裡最核心的一點就是,兩組都是8名孕婦流產,但是,NIPT組的流產不會是抽血引起的;但羊水穿刺組的流產中卻有可能存在因穿刺引起的,如果本次試驗中,穿刺高手未導致一例流產,那只能證明兩組的自然流產率相同,並不能證明羊水穿刺與NIPT兩種技術導致的流產率相同。

節選幾位專業人士的意見,能反應出,這個實驗設計存在邏輯問題

YellowTree+

我還是要說「在57家醫院招募唐氏初篩高危的產婦,按1:1的比例,分為直接有創檢查組,和先進行無創DNA檢查,結果為陽性再做有創檢查的兩大組。

」 這裡的選樣是不是有偏向了,選了初篩高危,而本身存在缺陷的胎兒就有較高的幾率自然流產。

換句話說,如果這些人什麼都不做是不是依然會發生自然流產?它這文章好像都沒評估,文章寫的看起來像無創也會導致流產?還是想說有創的流產率不一定是有創本身所致?現在JAMA都這麼好發的麼?

有個疑問,NIPT組孕婦流產是胎兒自身原因,但侵入檢查組孕婦流產也可能由操作失誤引起,這中間的變量咋就被忽視了呢?

況且,不做任何檢測的高風險孕婦Control組不列出來,JAMA的編輯也不管管嗎?

Ryu

首先檢測方強調NIPT與侵入式檢測導致的流產率無差異沒有太大的意義,一個是較高準確率的特定染色體數目異常的一種產前篩查方式,一個是臨床診斷方面公認的產前診斷方式和金標準,對於臨床選擇來講,流產率跟臨床一起建議關聯真的不大

LaputaSE

這篇文獻給我兩個思考。

第一,應將NIPT的篩查範圍從現有的染色體數目異常擴大到其他染色體,乃至結構異常。

第二,要客觀地進行無創跟有創帶來的流產率比較,應重新設計實驗。

先用無創篩查出低風險的孕婦,再分兩組,一組正常妊娠,一組進行有創的檢測,再來比較流產率。

難度會增大很多,但臨床需要的是因果性,而不是這種相關性。

NIPT的應用有局限性

任何臨床檢測都不會聲稱自己是萬能的,可以看成醫療行業的「責任有限制」。

我們首先要明確NIPT是一個篩查檢測,結果分為「高風險」和「低風險」兩類,而不是檢測技術行業比較通行的「陽性/陰性」稱呼。

這是為了更好地提醒醫生和患者,「高風險」NIPT結果,需要侵入型產前診斷檢查來確認;而「低風險」結果也絕不意味著「零風險」。

NIPT技術進步和應用發展

NIPT已經是有史以來最成功的遺傳檢測。

針對目前NIPT的局限性,最近又有很多新的發展。

首先,測序技術的進步,使得相同的花費可以得到更多的測序數據,NIPT對於染色體微缺失檢測的能力也遲早會有質的飛躍。

靶向擴增游離DNA目標片段的技術,隨著腫瘤液體活檢的推動也日新月異。

幾萬個目標SNP同時擴增的技術已經可以取得低覆蓋度全基因組NIPT相似的效果。

靶向擴增技術還可以運用到單個 DNA鹼基致病變異的篩查上。

結合家族病史,SNP技術也可以用來鑑別胎兒來自母體的遺傳變異。

所以,針對顯性和隱性單基因遺傳疾病,NIPT技術上已經可行。

胎兒和母親DNA的比例,始終是NIPT的關鍵。

胎兒DNA比例過低,NIPT就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目前,已經有多個提高胎兒DNA比例的方法。

而最極致的莫過於利用游離在母體的胎兒細胞,結合單細胞測序技術,幾乎可以涵蓋所有已知致病DNA變異。

最近基於胎兒游離細胞進行的嘗試,預示著有100%胎兒DNA比例的NIPT也許正在變成現實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無創產前基因檢測與羊水染色體檢查的區別

檢驗醫學——中華檢驗醫學網旗下微信公眾平台。您的隨身微雜誌。無創產前基因檢測的比較對象不應該是羊水染色體,而應該是唐氏篩查。不管我是不是國內第一個說這句話的人,至少我是最早說這句話的人之一。而且...

擊穿「羊水穿刺」恐懼症

記者 李荔 編輯 劉昭本文由中國數字科技館聯合北京科技報《科技生活》周刊采編製作採訪專家蔣宇林北京協和醫院婦產科副主任醫師、副教授馬良坤北京協和醫院婦產科主任醫師、副教授2017年9月3日,一個...

給所有媽媽最開始的愛

無創產前篩查無創產前基因檢測技術是通過採集孕婦外周血(10ml),提取游離DNA才用新一代新高通量測序技術,結合生物信息學分析,得出胎兒患染色體非整倍性疾病的風險率。技術原理

華大癌變:竟是一場醫鬧?

7月13日,虎嗅網刊發了頭條文章《華大癌變》,對無創產前基因檢測技術以及相關業務提出質疑,華大基因再一次被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華大癌變》這則報導中,遺傳缺陷兒悲劇的原因是因為華大基因技術不佳...

「婦幼微科普」羊水穿刺,你真的懂了嗎?

戳藍色字「領庫」關注我們喲!2018年8月國家衛計委啟動了全國出生缺陷防治人才培訓項目,作為產前診斷領域在區域內具明顯學科優勢的宜昌市婦幼保健院,榮幸成為本區域內全國出生缺陷防治人才培訓項目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