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糖尿病症狀,看看這些錯誤認識你中了幾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診斷糖尿病並非難事,但實際上卻是糖尿病經常在臨床上被漏診或誤診,究其原因,可能與以下幾方面的錯誤認識有關:

錯誤一、根據有無「三多一少」症狀來診斷糖尿病

一般情況認為糖尿病人都應該具備「三多一少」(即「多飲、多食、多尿及消瘦」)症狀,如果病人沒有「三多一少」症狀,就可以排除糖尿病,這種觀點是完全錯誤的。

如果單純依賴「三多一少」症狀來診斷的話,十之八九會被漏診。

另外,「口渴、多飲、多尿」也並非糖尿病的專利,其它內分泌疾病也可出現上述症狀,因此,「三多一少」症狀只能作為糖尿病的診斷線索,而不是必要條件,不能單憑症狀來確診或排除糖尿病。

診斷糖尿病關鍵是看血糖,即便病人沒有「三多一少」症狀,但只要有兩次血糖檢測結果達到診斷標準,同樣可以確診為糖尿病。

錯誤二、用尿糖檢測結果診斷糖尿病

許多人認為糖尿病人的尿液里必定含糖,否則就算不上糖尿病,這種觀點是不對的。

檢查尿糖陽性也未必一定就是糖尿病,某些腎小管疾病,由於腎小管對葡萄糖的重吸收發生障礙,儘管病人血糖正常,尿糖卻呈陽性,我們稱之為「腎性糖尿」;還有,婦女在妊娠期間,腎糖閾往往降低,也可出現血糖正常而尿糖陽性的情況。

因此,不能靠尿糖陽性與否診斷或排除糖尿病,而應以空腹、餐後兩小時血糖或糖耐量試驗檢查結果作為糖尿病的診斷依據。

錯誤三、用快速血糖儀的檢測結果診斷糖尿病

按照世界衛生組織( WHO)的規定:診斷糖尿病是根據靜脈血漿血糖的測定結果,而血糖儀測的是毛細血管全血血糖,它比靜脈血漿血糖低10%—15%。

因此,如果用血糖儀的檢測結果來診斷糖尿病,很容易使那些空腹血糖輕度升高的早期糖尿病患者被漏診。

因此,血糖儀只能用來在家中自我監測血糖,其結果不能作為糖尿病的診斷依據,診斷糖尿病必須到醫院抽靜脈血用大生化儀來檢測。

錯誤四、診斷糖尿病時沒注意排除應激因素

許多應激因素,如高燒、嚴重感染、創傷、手術等等,均可引起血糖升高,但這種血糖升高往往是一過性的,隨著應激因素的解除,患者血糖可隨之恢復正常。

因此,臨床在診斷糖尿病時,一定要將應激因素導致的一過性血糖升高排除在外。

錯誤五、對餐後血糖檢測重視不夠

很多人去醫院化驗,只查空腹血糖,並且認為只要空腹血糖正常,就可以排除糖尿病,這其實是不對的。

在2型糖尿病早期,儘管患者胰島p細胞受損,但尚保留部分胰島功能,因此,早期患者往往表現為空腹血糖正常,而餐後血糖升高。

我們知道,當餐後血糖升高並超過11.1mmol/L時,同樣也可以診斷為糖尿病。

如果只查空腹血糖,不查餐後血糖,會有病人被漏診。

錯誤六、對糖尿病臨床表現多樣化認識不足

糖尿病是一種累及全身的慢性疾病,除了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狀外,許多病人症狀不典型,常常是以各種併發症作為突出表現。

有的病人眼底病變就診於眼科,有的看腎內科、神經科、心內科等等。

另外,還有許多老年糖尿病患者,什麼症狀也沒有,不注意檢查血糖,病人就很容易被漏診。

錯誤七、對糖尿病發病日漸年輕化認識不足

在不少人眼裡,糖尿病是中老年人的專利,與年輕人關係不大,這種觀點是不對的。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轉變,糖尿病發病的年輕化趨勢愈發明顯。

許多肥胖兒童,小小年紀就患上了2型糖尿病。

因此,一定要重視兒童及年輕人身上的糖尿病徵兆,尤其對有糖尿病家史、黑棘皮病的肥胖兒要格外警惕,一旦出現不明原因的食量大增、體重銳減、口渴多尿、疲乏無力、皮膚愛長癤腫或傷口不易癒合,應及時檢查血糖,排除糖尿病。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4因素可導致糖尿病誤診 檢查方法需了解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生活方式逐步現代化,糖尿病的發病率不斷增加,而糖尿病的誤漏診情況在農村及中小城市相當嚴重。因此醫生特別是基層醫生,要提高對糖尿病的認識,要重視糖尿病各種併發症及合併症,儘量減...

糖尿病診斷需注意 學會三招可自查

糖尿病的檢測很多人就像霧裡看花一樣,除了測血糖,並不知道應該怎麼去判斷。其實,通過分步預測,只要3個步驟,就能有效便捷地篩查,並能幫助自我判斷和早期發現糖尿病。三步幫你發現糖尿病第一步:查4項指...

4因素導致糖尿病誤診,這幾類人更易假性糖尿病

糖尿病現在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疾病,其併發症讓許多的人都很害怕,於是稍有「風吹草動」就以為自己得了糖尿病,其實有幾類人群是特別容易患上假性糖尿病的,這種與糖尿病的某些診斷標準很相似,但畢竟不是,所以...

診療診斷糖尿病當心7大「陷阱」

糖尿病的診斷有一定的標準,但卻經常在臨床上被漏診或誤診。我國糖尿病的診斷標準具有「三多一少」典型症狀,只要空腹血糖≥7.0mmol/L,或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OGTT)2h血糖≥11.1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