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癌症精準醫療獲重要突破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5月19日,科研人員在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強磁場科學中心高通量、高內涵藥物綜合研究平台實驗室內進行實驗操作。

近年來,美國的「精準醫療計劃」正在風生水起地開展。

目前,我國也正在制定「精準醫療」戰略規劃,國內將著重研發一批國產新型防治藥物和醫療器械,形成一批國內定製、國際認可的疾病診療指南、臨床路徑和干預措施,顯著提升重大疾病防治水平。

為克服惡性腫瘤傳統治療手段針對性低、毒副作用明顯、藥品無效耗費率高等不足,科學家們近年來不斷探索更為個性化的精準治療。

記者近日從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了解到,該院強磁場科學中心在國內率先將高通量基因測序與高通量藥敏檢測技術體系相結合,在惡性腫瘤的精準診斷與治療上取得突破性進展。

臨床實驗顯示,該技術體系提供的精準治療方案為提高惡性腫瘤的治療療效和患者的生活質量提供了可能。

癌症傳統治療手段面臨多重瓶頸

惡性腫瘤是一種非常古老的疾病。

不正常細胞的持續增殖是絕大多數癌症的基本特徵。

惡性腫瘤的發生機制非常複雜,這也導致了人類與其鬥爭了數千年至今還未攻克。

中科院強磁場中心研究員劉青松介紹,目前我國癌症發生率正處於上升期。

2015年,我國約有430萬例癌症新發病例,281萬例癌症死亡。

與2012年統計數據相比,分別同比增長二成和三成。

劉青松介紹說,腫瘤具有強烈的異質性。

「世界上每個腫瘤都是獨特的,同一種藥物在不同個體內的效果和毒副作用的差異可以達到300倍。

因此每一個腫瘤都需要一個獨特的用藥方案,每一個腫瘤在不同的時期也需要不同的用藥方案。

」他說。

傳統的惡性腫瘤治療手段主要包括手術治療、放射治療(放療)和化學治療(化療)。

但遺憾的是,目前絕大多種癌症的治療還是使用廣普藥物來治療,個體針對性低,在提高腫瘤患者生存率及生活質量方面遇到了瓶頸。

比如目前抗腫瘤藥物的平均有效率很低;藥物毒副作用明顯,甚至出現藥物不良反應,導致病人死亡;藥物費用支出浪費巨大。

「藥物不良反應已成為人類幾大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而業界研究估計,每年全球造成的藥物支出浪費約有數千億美元。

在我國,無效醫療耗費也相當驚人。

」劉青松說。

精準醫療:「精準」除癌

隨著現代醫學和分子生物學的發展,人們認識到基因的變異在腫瘤發生髮展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臨床表現不同的患者之間基因改變存在差異,臨床表現相同的患者,其體內基因改變的情況也可能存在著巨大的差異。

這種基因分子水平上的差異直接導致了不同患者對臨床治療反應不盡相同。

因此,應用現代遺傳技術、分子影像技術、生物信息技術,根據癌症的基因分子分型,為患者提供個性化治療藥物和用藥劑量,是提高腫瘤治療療效的有效手段之一,也是現代醫學研究努力的方向,被業界稱為「精準醫療」。

它包括精準診斷和精準治療兩部分。

劉青松介紹,腫瘤精準醫療相當於「打靶」的過程,「靶標」即為癌細胞中特異的癌變基因或基因組,「子彈」即為治療中使用的靶向藥物和藥量。

精準診斷就是找出明確的「靶標」,精準治療就是找准「子彈」。

近年來,美國的「精準醫療計劃」正在風生水起地開展。

這個計劃將加快在基因組層面對疾病的認識,並將最新最好的技術、知識和治療方法提供給臨床醫生,使醫生能夠準確了解病因、針對性用藥,避免在治療過程中不必要的浪費和藥物副作用。

目前,我國也正在制定「精準醫療」戰略規劃,國內將著重研發一批國產新型防治藥物和醫療器械,形成一批國內定製、國際認可的疾病診療指南、臨床路徑和干預措施,顯著提升重大疾病防治水平。

中科院的突破:初具「精準」能力

中科院強磁場科學中心相關團隊經過多年攻關,建成了以精準診斷為特色的高通量基因測序平台體系,同時在國內率先自主開發了以精準用藥為特色的高通量藥物敏感性檢測技術體系,從而真正具備了本土化自主二代高通量基因檢測,本土化自主大數據分析與處理,本土化腫瘤治療藥物的體外敏感性檢測三位一體的精準用藥方案諮詢指導能力。

通俗地說,基因測序提高了癌症預防和診斷的精準性,而利用高通量藥物篩選方法,針對病人原代癌症細胞進行體外藥物敏感性檢測,就是為個體腫瘤患者篩選出「精準可用的藥」。

中科院強磁場科學中心專家實現了將兩個技術體系結合,使精準診斷和精準治療成為可能。

「在部分癌症治療領域,我們已經初步具備了為『某個腫瘤病人,在病情的哪個階段,吃什麼藥,吃多少』提供科學方案的能力。

這為進一步提高臨床用藥效率,降低無效給藥造成的資源浪費,延緩病情惡化,提高病人帶癌生存的生活質量提供了可能性。

」劉青松說。

據了解,強磁場科學中心相關研究團隊已與安徽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安徽省立醫院、105醫院等安徽省內知名醫院合作試點,為近兩百名腫瘤患者(主要為多藥耐藥、重症、復發癌症患者)提供了精準醫療方案,在控制病情、延緩生命方面效果明顯。

該精準醫療項目獲得了安徽省、合肥市衛生、科技、發改委等部門支持,目前正進行技術產業化示範推廣。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腫瘤檢測步入千元時代 精準醫療迎風口期

中國精準醫療正迅速迎來一次大規模「跳漲」。7月29日,央視大篇幅報導了「精準醫療」這一時下熱門話題,並透露:中國正在籌建自己的人群全基因組資料庫和樣本庫,為精準醫療奠定基礎——這一消息被認為是行...

歐巴馬看好的腫瘤療法,亞洲最有前景!

「精準醫學」無疑是當下醫學界的熱門話題之一,2015年1月20日,美國前總統歐巴馬在他的國情咨文中明確提出了「精準醫療計劃」,帶動了全球精準醫學的發展。目前,北美的精準醫學,尤其是分子診斷領域市...

把癌症變成可控 慢性病,他說「行」

近日,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強磁場科學中心建成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基於癌症激酶靶點的高通量細胞篩選庫。這一篩選庫的「締造者」正是劉青松團隊。中央電視台將這一成果評價為「該細胞庫的建成,將...

抗癌再添新利器!延長癌症患者生存期422天!

罹患癌症是不幸的,然而更為不幸的是:大部分癌症患者的化療方案無效,或不耐受!花了幾萬元做了基因檢測,結果還是沒有靶向藥!終於找到靶向藥,然而半年後出現耐藥而走投無路!」基因測序,真的能幫助癌症患...

精準治療那怕癌王都不可怕

在2015年秋天,44歲的年輕人Doron Broman被診斷患有胰腺癌 - 並且驚訝地發現他的胰腺癌已經轉移到肝臟上一個大腫瘤。 醫生曾斷言,他只有幾個月的生存期,而兩年後,Doron Bro...

深度研究:腫瘤測序行業,箭在弦上蓄勢待發

儘管A股指數呈「飛流直下三千尺」式的大幅下跌,甚至各地爆出有股民跳樓事宜。但是,大多數百姓仍然堅信「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身體健康始終是第一位的。21世紀之所以能成為生物學的世紀,這是因為隨...

精準醫療是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

隨著人類基因組計劃的完成,個人基因組、腫瘤基因組、環境基因組學、基因測序技術的發展,以及生物醫學向數據密集型科學的逐步轉化,「精準醫療」作為生物和醫學領域的一個全新概念應運而生,為臨床病症更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