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節決定成敗,體檢可別犯這些錯!莫讓體檢效果「打了折」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隨著國人健康意識的增強,國人體檢率也在逐年增高,但是很多人卻不知道,體檢前後你不經意間的一些做法,包括飲食和運動習慣等很可能影響體檢指標。

體檢前:前3天飲食影響指標

一、吃得太油

體檢前一天如果吃了大量高脂肪食物,甘油三酯會明顯升高,有的人血液甚至呈乳糜狀,看上去很渾濁,肝功能等多項檢查的準確性會受影響。

為了保證體檢結果的客觀,受檢者應在體檢前三天避免油膩飲食。

此外,吃大量高蛋白食物會使尿素氮和血肌酐的數值升高,造成腎功能出現問題的假象。

建議體檢前兩周,保持平常的飲食和生活習慣。

二、吃錯食物

大便隱血檢測是大腸癌篩查中使用最廣泛且評估最多的手段。

有時吃下的一些食物或不經意的行為,都可能導致這一結果呈「假陽性」。

比如檢測前一兩天吃了菠菜、動物血製品以及豬肝等,或刷牙特別用力,經常有牙齦出血,即使不小心咽了一小口,都會影響檢測結果。

此外,有痔瘡的人入廁太用力,結果也會為陽性。

建議驗大便前一兩天,要忌菠菜和豬肝,也不要多吃辛辣食物。

三、喝酒過量

飲酒會影響一些血液檢查項目的結果,最常見的有甘油三酯、轉氨酶和尿酸。

大量酒精還會促使血壓改變,心跳加快,誘發心律不齊,降低心電圖、腦血流圖的準確性。

因此,體檢前三天最好別大量飲酒,體檢前一天一定不要沾酒。

四、空腹時間太短或太長

大家都知道,體檢當天必須空腹,才能讓人體處於基礎代謝狀態,反映真實情況,但很多人不清楚需要空腹多長時間。

以甘油三酯為例,一般情況下,餐後2~4小時濃度達到最高峰,但在8小時後基本恢復到空腹水平。

由於個體代謝能力不同,為了更加準確,最好空腹10~12小時再化驗。

空腹時間也不能過長,一旦體內儲存脂肪被「動員」起來,甘油三酯濃度也會升高。

同時,血清膽紅素可能上升,血糖可能降低。

因此,如果要在早晨8點抽血,前一天晚上8點以後就不要再進食了,空腹抽血最好在早上7點半到8點半之間進行。

五、大量喝水

體檢前大量飲水會稀釋血液,導致血糖、血脂、血黏度等檢測出現誤差。

因此,體檢前一天晚上最好別大量飲水,特別是12點以後。

體檢當天早上可以少量喝水,但最好控制在50~100毫升以內。

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的人不用擔心喝水影響體檢結果而不吃藥,這種做法反而很危險。

服藥後再檢查,有助於判斷你的日常身體狀況,以便醫生調整治療方案。

準備在全麻狀態下做胃腸鏡的人則必須禁水,以免在無意識狀態下發生誤吸。

六、劇烈運動

運動會影響血糖、肌酐、肝功能等血液檢測結果,因此體檢前一天不要做劇烈運動。

走路不會影響體檢結果,但如果感覺心跳加速,最好休息5~10分鐘再抽血,等心跳恢復平靜15分鐘後再量血壓。

七、感冒、發燒時體檢

感冒發燒等感染期不應體檢,很多指標都會受到影響,最好在停止服用抗生素類藥物3天後再體檢。

女性月經期也不宜體檢,生理狀況會影響血液檢測結果。

乳腺紅外線檢查應安排在月經乾淨後一周。

體檢中:怕麻煩漏檢項目

體檢中人們最常犯的錯誤是隨意漏檢一些重要項目。

調查顯示,「棄檢」較多的項目有:肛門指檢、便常規、胸片、乳腺、婦科、耳鼻喉和眼底視網膜檢查。

其中,棄檢項目中排在第一位的是肛門指檢,39%的人主動放棄。

一、怕尷尬,放棄肛門指檢

肛門指檢是發現直腸腫瘤、息肉、攝護腺病變等最簡單、直接、有效的方法,對40歲以上受檢者直腸腫塊的發現尤為重要。

但不少人卻覺得尷尬、沒有用而不願做,由此錯失疾病最佳治療時機。

以發病率很高的直腸癌為例,如果通過肛門指檢早期發現,治療效果會很理想。

一旦漏診,等到出現膿血便時就無法挽回了。

另外,一些女性因害羞、尷尬,造成紅外乳透和婦科檢查的漏檢率也很高。

二、怕麻煩,放棄大便檢查和五官檢查

很多人都覺得留便麻煩。

其實,大便里藏著篩查消化道腫瘤的重要指標,20%的消化道癌症早期患者都會出現大便潛血試驗陽性,晚期病人該指標可達到90%以上。

另外,耳鼻喉和眼底視網膜檢查也是人們愛棄檢的項目。

殊不知,早期無症狀的鼻咽癌都是通過耳鼻喉檢查發現的。

眼底視網膜檢查可用肉眼直接觀察末梢血管,對全身系統疾病診斷有重要意義。

三、怕輻射,放棄X光檢查

很多人認為X光對人體有害,便拒絕做胸透、CT檢查等。

但現階段,許多疾病都需要依靠放射檢查才能查出,比如肺癌、肺結核、乳腺癌等。

目前,我國各級醫院的檢查設備曝光時間很短,輻射劑量極小,遠低於對人體造成傷害的水平。

因此,一年做一兩次X光其實沒什麼危害,但兒童、妊娠期和哺乳期女性及準備要孩子的夫妻除外。

體檢後:只看結果,不留報告

國人對體檢結果的態度令人擔憂,大多數人忽視了體檢結果的真正意義,具體表現以下有3方面。

一、過於擔心問題指標

體檢結果一旦出現問題,有些人就很恐慌,擔心自己得了什麼病。

重視體檢結果沒錯,但不要過度緊張,個別項目偶爾一次不在正常範圍內,不見得就是疾病,一定先要諮詢醫生。

二、對體檢結果無動於衷

一般情況下,體驗中心會把問題指標清楚地列在體檢報告的首尾頁,讓人們及時發現問題,但很多人對此置之不理。

其實,即使是沒有問題的體檢報告也要好好看看,因為大部分體檢指標的設定是根據疾病標準而非健康標準來定的,也就是說,體檢結果處於正常範圍的上限,只能說明身體狀況剛及格。

當某項化驗結果接近正常值上下限時,應該在醫生的建議下及時調整生活習慣。

三、不留體檢報告

調查顯示,七成人隨意放置體檢報告,有的人甚至當廢紙扔掉。

然而,從個人健康管理角度來看,體檢報告具有重要意義。

建議大家把近些年的體檢報告妥善保存,方便觀察身體指標的變化,特別是體檢時查出體內有包塊的人,每年都要比較包塊大小,清楚其生長速度,對判斷其性質很關鍵。

此外,體重增加、腰圍變粗、血尿酸上升等都在提示你身體存在的潛在問題。

雖然大家定期體檢的意識增強了,但體檢中的小細節還需謹記啊~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體檢一定要空腹嗎?

物質生活日益豐富的今天,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重視身體健康與養生體檢也成了生活必備那麼問題來了體檢有什麼注意事項呢所有體檢前是不是都要空腹呢

現在體檢正當時,根據年齡選項目才是王道

體檢的淡季一般在每年的1—3月份,4月之後開始就進入體檢的旺季,所以,選擇現在進行體檢,可以避開體檢的高峰期。而且,一年之計在於春,人體也跟著進入新一輪的生長周期,這時應該好好檢查一下自己的身體...

關於體檢你不知道的事兒

如果亞健康深深困擾著你的生活,讓你每一天都不堪重負;如果經歷過無數次無效體檢,信心消磨殆盡......想透徹了解自己?你真的是一個身體健康的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