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偏方 「延靈逐瘀湯 」治療重度痛經3例,讓我重新認識中醫!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針對重度痛經者實多虛少的病機特點,採用祖傳「延靈逐瘀湯(元胡12g,沒藥12g,草果12g,靈脂20g)」為基本方臨證加減應用,取得良效。


患者,女,21歲。

患者初潮15歲,痛經4天。

經期第1、2天小腹疼痛難忍,坐臥不安,需臥床休息,腰痛,面色蒼白,痛劇時冷汗淋漓,四肢冰涼,嘔吐,經色紫暗,少量血塊,舌質淡,苔白,脈沉弦,曾服少腹逐瘀湯、溫經湯無效。

現病程已五年,經超聲波及婦科檢查無器質性病變。

中醫診斷:痛經(寒凝血瘀證)。

處方為在基本方當中加細辛10g、吳茱萸12g、當歸20g、赤芍20
g,水煎服,1劑∕日,連服5劑。

下次經前5天開始接服上方,至經期第3天停止,治療5個月經周期後,腹痛消失,停藥3個月未復發。

中醫藥治療痛經在臨床上占有優勢。

《諸病源候論—婦人雜病諸侯》指出:「婦女月水來腹痛者,多有勞傷血氣,以致體虛,受風冷之氣,客於胞絡,損沖任之脈。

」《婦人大全良方·調經門》認為是「寒氣客於血室」
「經年積血」可致痛經。

綜上所述,原發性重度痛經多為寒凝氣滯血瘀,阻塞胞宮、胞脈,使經行滯澀致痛。

基本方可溫經散寒,化瘀止痛,加用細辛散寒止痛作用顯著,能驅沉寒,且具穿透開滯之性,能通能散。

細辛主要成分為揮髮油,有良好的解熱鎮痛和局部麻醉作用,尚有一定的抑制子宮收縮作用;吳茱萸、當歸、赤芍亦具溫陽散寒、通經止痛、養血活血行瘀之效。

現代藥
理研究發現,活血化瘀有明顯抑斷攝護腺F2α活性和解痙作用,能增強血液灌注量改善微循環障礙,是治療痛經的一個重要機理。

本方加味後共施溫胞宮,助陽
氣、化瘀滯之功,因此臨床療效顯著。

患者,女,31歲。

患者痛經18餘年,經多家醫院診治均未見效,近月來疼痛明顯加重。

來診時正值經期,
面色無華,臍下疼痛(如針扎狀),寒熱交作,經量不多、色紫,經前乳脹、胸悶、舌質淡、苔薄白、脈細,此乃肝氣郁滯、血行瘀阻之證。

患者正值經期,以行氣止痛,活血通經為治法。

處方為在基本方中加入當歸12g、赤白15g、柴胡10g、益母草20g,1劑/日。

服用5日後,下腹疼痛明顯減輕,經量增多,經行通暢,月經歷5天
乾淨。

囑下次經前5天開始接服上方,至經期第3天停止,治療6個月經周期後,腹痛消失,停藥5個月未復發。

患者,女,25歲。

痛經10年余,每當月經來前則腹痛至來後2~3天,腹拒按,胸脅乳房作脹,痛甚則汗出肢冷、輾轉不安,經量少、色紫色暗,澀滯不暢,有血塊下後痛減。

症見形體消瘦,眼眶發黑,舌暗淡,有淤斑,
苔薄白,脈沉澀。

辯證:肝鬱氣滯血瘀,沖任失調。

處方為在基本方中加當歸20g、赤芍15g、澤蘭12g、益母草30g,1劑/日,連服3劑,囑下次經前再服3劑後,當月無腹痛。

另予八珍湯5劑,月經凈後,每天一劑,作
為善後,隨訪至今無痛經再發。

痛經有寒熱虛實之分,《醫宗金鑒》雲:「凡經來腹痛,在經後通,則為氣血虛弱,經前腹痛,則為氣血凝滯。

若因氣滯血者,則多脹滿;因血滯氣者,則多疼
痛。

」以上兩例脈證為肝鬱氣滯血瘀、沖任失調證。

故在本方內加當歸、赤芍、澤蘭、益母草共奏疏肝行氣,活血調經之功而腹痛止,並以八珍湯補氣養血以善其後。

一般認為原發性痛經多與子宮痙攣和經期攝護腺素F2α釋放水平過高有關。

故在中醫治療同時配合消炎痛或芬必得抑制攝護腺素合成,直接對抗其活性,抑制子宮收縮,減輕疼痛。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女性痛經,無需「一忍再忍」

撰文: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 吳義春醫學博士微信公眾號:健康春旅(Tcm_wyc)每周六出診的時候,經常會遇到一些女性患者來看痛經的問題,痛經屬於月經不調症狀的一種,對女性的身體和心理危害...

姨媽疼有這麼多種類型,你知道嗎?

說到痛經,很多女性都是一把辛酸淚,但是又沒有一些好的應對方法,不怕,今天給您帶來一篇超實用的「痛經貼」。其實女人的痛經有很多類型,原因各不相同。首先,我們來了解下什麼是痛經?1、痛經症狀知多少女...

哪些中成藥可以治療痛經?

中醫將痛經分為氣滯型、寒濕型、血瘀型和氣血不足型,選藥的時候不能只按症狀對號入座,發病的原因在辯證是更具有參考價值。一般來說,臨床上的功能性痛經、腹樣痛經多屬於氣滯型或寒濕型,而子宮內膜異位、子...

健康老萬:女性痛經中醫診治及急症處理!

一、痛經概念及病因病機女性正值經期或行經前後,出現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至劇痛昏厥者,稱為痛經。又稱「經行腹痛」。痛經的主要病機為「不通則痛」或「不榮而痛」。與經期及經期前後特殊生理狀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