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艾灸治療常見兒科病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很多人對的認識還在治療骨科疾病或是內科疾病上,其實我們也可以使用艾灸來治療一些兒童疾病,例如的效果就非常好,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艾灸治療兒科疾病的方法吧:

艾灸治療小兒積滯的方法

小兒積滯又稱消化不良,在臨床上較為常見。

病因:多因飲食不節或過食肥甘,不潔之物,內傷飲食,停滯中脘,積而不消,氣滯不行所致。

症狀:食而不化,不思飲食,噯氣腹脹,大便腥臭。

取穴:脾俞、胃俞、中脘、足三里。

灸法

1.用艾條溫和灸,每次取2或3穴,各灸5~10分鐘,每日灸1次,5次為1個療程。

若先揉按,再艾灸,則效果更好。

2.用艾炷隔姜灸,取中脘穴,隔姜灸2~3壯,每日或隔日灸1次,5次為1個療程。

風寒感冒:本病多發生在冬春季節,患兒冷暖不能自調,易感受風寒之邪,引起肺衛失宣。

治療可先用鮮姜塗擦穴位,再依大椎、風門、肺俞穴的順序,輕輕從上向下刮至皮膚潮紅,用艾條灸以上穴位5~10分鐘,每天一次。

風寒泄瀉:患兒多由於夜間著涼或過食生冷食物損傷脾胃,治療用艾條溫和灸中脘、神闕、氣海、天樞穴,灸至皮膚潮紅,每天一次。

小兒遺尿:本病多為下元虛寒,腎氣不足,不能溫養膀胱,膀胱氣化功能失調,閉藏失職,不能制約水道,而為遺尿。

治療用隔姜灸,灸中極、氣海、神闕、腎腧、命門穴。

用花生大小艾炷,每穴灸3~5壯,每天一次。

小兒艾灸不同於成人,因小兒好動,多不配合,臨床多採用艾條灸(溫和灸),對於配合的小兒可採用隔姜灸治療。

《名醫別錄》記載:"艾葉,味苦,微溫,熟熱,純陽之性,能回垂絕之陽,通十二經,走三陰,理氣血,逐寒濕,暖子宮……以之灸火,能透諸經而除百病。

"明代龔居中在《痰火點雪》中說:"灸法去病之功難以枚舉,凡虛實寒熱,輕重遠近,無往不宜"。

艾灸具有溫經散寒,疏通經絡,活血祛痹,補虛助陽的作用。

在兒科疾病治療中,對於因受涼引起的寒症或虛寒症,艾灸效果往往比較滿意。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小兒遺尿能艾灸好嗎?能,但是

有灸友留言說:小兒遺尿可以艾灸中極嗎?可以治癒嗎?這不是一兩句說的清的。一般來說,小兒遺尿可以進行艾灸治療,療效也不錯,但是,不要自己擅自施治,為什麼呢?因為,病因不同!

小兒遺尿怎麼辦?

孩子總是尿床,什麼原因所導致的?有什麼好的方法來解決嗎?下面小編一一給大家講解一下,關於孩子尿床這些事

說說艾灸療法

艾灸療法,簡稱灸法又名灸療。它是用艾絨或其他藥物放置在體表的穴位上燒灼、溫熨,借灸火的溫和熱力以及藥物的作用,通過經絡的傳導,起到溫通氣血、扶正祛邪、治病和保健功效的一種外治方法。灸法是以經絡、...

洪善堂—艾灸治療疾病配合穴位

艾灸治療疾病【頸椎病】[典型症狀]頸椎病的症狀主要有頸背疼痛、上肢無力、手指發麻、下肢乏力、行走困難、頭暈、噁心、嘔吐,甚至視物模糊、吞咽困難等。[其他症狀]還可表現為耳鳴、心動過速、心前區疼痛...

「天涼好個秋」腹瀉用艾灸

進去秋季,我們都能很明顯的感到早晚的天氣很涼,溫差的變化提示我們要及時的增加衣物,以免受涼而引起腹瀉。在秋季腹瀉患者的增多,提示我們要注意對自身的保養,除了在飲食和保暖外注意,另外如果患上腹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