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艾灸療法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艾灸療法,簡稱灸法又名灸療。
它是用艾絨或其他藥物放置在體表的穴位上燒灼、溫熨,借灸火的溫和熱力以及藥物的作用,通過經絡的傳導,起到溫通氣血、扶正祛邪、治病和保健功效的一種外治方法。
灸法是以經絡、臟腑理論為指導的。
灸法是針灸學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祖國醫學的一個重要的治療保健方法。
一、灸療的種類
艾灸療法常用的可分為:艾炷灸、艾條灸、溫針灸、溫灸器灸以及其他灸法。
其中艾炷灸又分為直接灸(著膚灸)、間接灸(隔物灸)。
直接灸包括:非化膿灸(無瘢痕灸)、發泡灸、化膿灸(瘢痕灸)。
間接灸包括:隔姜灸、隔鹽灸、隔蒜灸和隔藥物餅灸(附子灸、胡椒灸)。
艾條灸又分為溫和灸、雀啄灸、迴旋灸。
其他灸法包括:燈草灸和天灸。
灸法種類較多,這是我們祖先和前人實踐的總結。
二、灸療的方法
根據灸療種類的不同,有不同的灸法。
(1)艾炷灸:將艾絨做成大小的圓柱形艾團,稱為艾炷。
將艾炷直接或間接置於穴位上施灸的方法,稱為艾炷灸法。
直接置於皮膚上的稱直接灸(艾炷要小)。
用藥物將艾炷與皮膚隔開的稱為間接灸(艾炷可大些)。
兩種方法介紹如下:
①直接灸:又稱著膚灸。
是將艾炷直接放在穴位皮膚上施灸。
根據病情的需要和施灸的程度不同,可分為非化膿灸、發泡灸和化膿灸3種。
直接灸應在有條件的醫院進行,不宜隨意自我進行,應防燙傷等事故發生。
②間接灸又叫隔物灸。
指利用其他藥物將艾炷和穴位處皮膚隔開施灸,這樣既可避免灸傷皮膚而致化膿,又能借間隔物之藥力和艾的特性發揮協同作用,取得更大的效果。
現將幾種常用的隔物灸介紹如下:
隔姜灸:用薑片作間隔物灸。
生薑辛溫無毒,能開發通散,調和營衛,散寒發表,祛痰下氣,消水化食,調中暢胃,開宣肺氣。
用厚約2分許的生薑一片,在中心處用針穿刺數孔,上置艾炷放在穴位上施灸。
如受灸者感覺灼熱不可耐受時,可用鑷子將薑片向上提起,襯一些紙片或干棉花,放下再灸;或用鑷子將薑片提舉稍離皮膚,灼熱感覺緩解後重新放下再灸,直到局部皮膚潮紅為止。
對虛寒病證,如腹痛、泄瀉、關節疼痛、痛經等均可採用此灸。
隔蒜灸:用蒜作間隔物灸。
大蒜辛溫,能去寒濕,破冷氣,健脾開胃,消谷化食,消腫化結止痛。
臨床上以獨頭紫皮大蒜為佳,把獨頭紫皮蒜切成分許厚的薄片,用針穿刺數孔,放在穴位或腫塊上,用艾炷灸之,每灸4~5壯,換去蒜片。
每穴一次須灸5~7壯。
大蒜對皮膚有刺激性,灸後容易起泡,可將水泡以無菌操作刺破,塗以龍膽紫,適當貼敷保護,以防感染。
這一灸法,目前臨床上多用來治療肺癆、腹中積塊及未潰瘡節,以及癌腫、流注、蟲蛇咬傷等。
隔鹽灸:用於在臍窩部(神闕穴)施灸。
操作時用食鹽填平臍孔,再放上薑片和艾炷施灸。
放上薑片的作用是避免食鹽受熱後引起燙傷。
若受灸者臍部凸起,可用水調麵粉,搓成條狀圍在臍周,再將食鹽放入面圈內隔姜施灸。
本法對急性腹痛吐瀉、痢疾、四肢厥冷和虛脫等證,具有回陽救逆之效。
艾炷灸是古代最常用的灸法。
(2)艾條灸:指將艾條點燃後在穴位或病變部位進行熏灼的方法。
根據艾條灸的操作方法,分溫和灸、雀啄灸和迴旋灸3種。
溫和灸:將已點燃的艾條,用右手的拇、食、中三指夾住,對準施灸部位,距離皮膚半寸至1寸處進行熏灸,固定於應灸之處,不要移動。
一般每穴5分鐘左右,使患者局部有溫熱感而無灼痛,至皮膚稍呈紅暈為度。
此法具有溫通經脈、散寒祛邪的作用,適宜治療一切虛寒症,為艾條灸之補法。
雀啄灸:將艾條的一端點燃,對準施灸的患處,類似小鳥啄食一樣,一起一落、忽近忽遠進行施灸。
每次起落艾條與皮膚的距離約2~3厘米,時間一般為5~10分鐘,以皮膚紅暈為度。
此法具有興奮作用,適宜於小兒疾病及急症的應用,為艾條灸之瀉法。
迴旋灸:將艾條一端點燃,與施灸部位的皮膚保持1寸左右的距離,平行往復進行迴旋施灸,使皮膚有溫熱感而不致於灼痛,時間為20~30分鐘,適宜治療風寒濕痹、神經麻痹和廣泛性皮膚病等,為艾條灸之瀉法。
艾條施灸須注意以下幾點:
①艾絨易燃,在施灸後務必將艾條熄滅。
②艾條積灰過多時,須離開人體吹去灰後再灸。
③施灸時應注意火與皮膚距離,以免燒傷皮膚。
④如出現燙傷起小水泡時,不必做任何處理,待水泡自行吸收。
若起大水泡可用消毒注射針頭刺破,放出液體,再塗上龍膽紫,外用消毒紗布固定即可。
艾條灸是目前臨床常用的灸法。
(3)溫針灸:是針刺與艾灸結合使用的一種方法。
適用於既需要留針,又需要施灸的疾病。
操作方法是針刺得氣後,將艾絨插在針柄上點燃,直到艾絨燃盡為止,或在針柄上套置一段約1~2cm的艾條施灸,使熱力通過針身傳入體內,達到治療目的。
採用本法施灸時,應防止燙傷皮膚或燒壞衣物。
當艾絨或艾條段燃盡後,還有一些余火,此時可在施灸穴位周圍墊上一厚紙片,以防止燙傷或燒壞衣物。
(4)溫灸器灸:這是利用特製工具施灸的一種方法。
溫灸器的式樣很多,大都底部均有數十個小孔,內有小筒一個,可以裝置艾絨和藥物。
使用溫灸器時,先將艾絨和藥末放入小筒內燃著,然後在擬灸的腧穴或部位上來回熨燙,以局部發熱紅暈,受灸者感到舒適為度,一般每穴灸15~30分鐘。
三、灸法的作用和應用範圍
灸法的作用顯著,應用範圍廣泛,對治療內科、外科、婦科、兒科、耳鼻喉科、皮膚科等科的疾病均可應用。
其作用可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
(1)溫通經脈、驅散寒邪:治療風寒濕邪所致的痹證,如關節疼痛以及痛經、閉經、寒性腹痛、腹瀉。
(2)行氣活血,消瘀散結:用於乳癰初起、瘰癧、寒性癤腫未化膿者。
(3)溫補益氣,回陽固脫:用於治療陽氣虛脫而出現大汗淋漓、四肢厥冷、脈微欲絕的虛脫證,以及遺尿、脫肛、陰挺等證。
(4)預防疾病,保健強身:常灸足三里、關元、大椎等穴,能激發人體正氣,提高抗病能力,起到防病保健作用。
四、施行艾灸的注意事項
灸法適應症廣泛,療效顯著,在臨床操作和應用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根據體質、病情選用適宜的灸法。
施灸者採用何種灸法,須事先徵得患者的同意。
2.施灸的順序:一般先灸上部後灸下部,先灸背部後灸腹部,先灸頭部後灸四肢,先灸陽經後灸陰經。
這是一般的原則,特殊情況還須靈活掌握。
3.顏面五官、陰部和大血管的部位不宜採用直接灸。
孕婦的腹部和腰骶部不宜施灸。
4.對昏迷及肢體麻木不仁、感覺遲鈍的患者,注意勿灸過量,並避免燒傷。
5.一般情況下,凡初病體質強壯者艾炷宜大,壯數宜多,久病體質虛弱者艾炷宜小,壯數宜少。
在腰、肩背、腹部施灸可大炷多壯,四肢末端不可多灸。
對婦兒施灸壯數宜少、艾炷宜小。
6.防止暈灸。
暈灸雖屬罕見,但施術者亦應注意。
受灸病人,若突然出現頭暈、眼花、噁心、心慌出汗、顏面蒼白、手冷脈細、血壓降低,甚至暈倒等症狀時,是為「暈灸」。
應立即停止灸治,讓病人平臥,急灸雙側足三里,即可平復。
7.施灸完畢,須將艾條或艾炷徹底滅熄,避免引起火災。
五、病症艾灸治療舉例
1.感冒:鼻塞,噴嚏,流涕,喉癢咳嗽,惡寒發熱,頭痛,舌苔薄白。
主穴:大椎、風門、足三里、肺腧、風池。
配穴:鼻塞加迎香,咳嗽加天突,頭痛加太陽、印堂。
方法:
①溫和灸:每穴20~30分鐘,每日1~2次,5~7天為一療程。
②隔姜灸:艾炷如花生米大小,每穴5~7壯,每日1次,7天為一療程。
預防:艾炷灸足三里3~5壯,或艾條溫和灸風門、足三里,可預防時行感冒。
每日1次,每次20分鐘,連續3~5天。
2.哮喘:咳喘、呼吸困難、喉中痰鳴、若咳喘氣粗、面紅、發熱有汗、痰黃質稠、口渴、煩躁、咳引胸痛、舌苔黃膩為實證;若見喘促氣促、氣怯聲低、動則喘息、形瘦神疲、汗出肢冷、舌紅苔薄為虛證。
主穴:大椎、風門、肺腧、定喘。
配穴:虛證——脾腧、腎腧、命門、膏肓腧、足三里。
實證——身柱。
痰多——豐隆、脾腧。
胸悶——天突、膻中。
方法:
①溫和穴:每次10~20分鐘,每日2次,10天為一療程。
②伏灸:在三伏天施灸(冬病夏治),取肺腧、脾腧、膏肓腧。
艾炷如棗核大,隔姜灸,每次3~5壯,皮膚微紅為度。
3.胃脘痛:①寒凝氣滯:胃痛暴作、疼痛劇烈、畏寒喜暖、得熱痛減、口不渴、喜熱飲、舌苔白、脈弦遲或弦緊。
②脾胃虛寒:胃脘隱痛、綿綿不休、喜暖喜按、得食則減、嘔吐清水、納少、神疲乏力、手足欠溫、便溏、舌淡、脈細弱。
主穴:脾腧、胃腧、中脘、足三里、內關。
方法:
①溫和灸:每次選用3~5個穴位,每次灸10~20分鐘,每日灸一次,7~10天為一療程,每療程間隔3~5天。
②隔姜灸:每次選用2~4個穴位,每穴灸5~7壯,艾炷如棗核大,每日灸1~2次,7~10次為一療程。
另外,隔鹽灸、溫針灸、溫灸器灸均可選用。
4.痛經:經前或經期小腹疼痛,經量少,可因氣滯血淤,或寒濕凝滯、肝鬱濕熱及氣血虧虛等原因所致。
主穴:關元、中極、氣海、三陰交。
配穴:氣血瘀滯加太沖、曲泉、胸脅;乳房痛甚加外關、肝腧;寒濕凝滯加水道、地機;氣血虛弱加脾腧、足三里。
方法:
①溫和灸:每次選取4~5穴,每穴每次20分鐘左右,以局部潮紅為佳,每日1次,至疼痛止。
②隔鹽灸:根據辨證選取背部及腹部穴位,穴上鋪墊食鹽,取艾炷如蠶豆大小,置鹽面上灸之。
每穴每次灸6~7壯,至疼痛止。
更多健康保健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老友雜誌】(laoyouzazhishe)
此文刊登於江西《老友》雜誌,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江西《老友》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