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的名人、名言、名方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艾灸三字歌

人之身,價無邊。

若有疾,體難安。

去病法,有多端。

用艾火,最簡便。

取艾葉,日曝干。

搓成球,名艾炷。

捻成條,叫艾卷。

家常備,解急難。

艾炷灸,著膚燃。

雖苦痛,力拔山。

得膿壞,功效顯。

頑痞症,方可痊。

艾條灸,甚舒坦。

溫通經,熱驅寒。

虛可補,實可瀉。

陷可拔,凸可按。

閉可開,脫可斂。

治百病,反掌間。

寒暑易,邪風傳。

起病急,症狀險。

速灸治,病不掀。

高熱危,灸大椎。

怕風寒,風門關。

痰咳喘,肺俞痊。

食不潔,易腹瀉。

腸絞痛,苦不堪。

急灸臍,肚中暖。

不間斷,便自干。

膿瘡癤,腫熱痛。

灸患處,自然平。

治肺癰,灸前胸。

膿血去,肺氣通。

心有疾,灸後背。

氣血開,諸症退。

肝血淤,尋肝俞。

黃疸消,肋痛除。

脾胃虛,食納減。

免疫低,灸中脘。

腎病重,灸腰眼。

浮腫退,周身暖。

便不舒,灸天樞。

溲淋漓,尋中極。

精不固,關元堵。

帶不止,暖小腹。

乳有痞,乳根取。

經不調,三陰交。

嬰幼兒,苗初長。

擅投藥,易受傷。

灸身柱,健神經。

除百疾,保安康。

治乙腦,百會烤。

火力足,療效好。

結核病,甚煩心。

對患處,日日薰。

B肝病,頗難愈。

灼肝俞,配三里。

氣不足,氣海補。

血不旺,膈俞暢。

肝氣上,太沖降。

腎水寒,烤湧泉。

灸豐隆,痰飲行。

崩漏惱,隱白好。

休息痢,腸俞愈。

腸癰凶,闌俞攻。

畏寒人,補命門。

頭眩暈,百會薰。

拔氣陷,力千鈞。

上星專,清鼻淵。

迎香攻,嗅自通。

曲池穴,清血毒。

諸般疹,一灸無。

胸中悶,尋內關。

艾火近,立時安。

命將休,關元灸。

氣欲散,神闕斂。

諸般癌,最耗人。

常著艾,正氣存。

欲長壽,灸三里。

保健康,功無比。

灸從久,莫間斷。

此一言,值萬貫。

艾火香,上古傳。

護萬民,登鶴年。

艾灸名人名言名方

《黃帝內經》:藥之不及,針之不到,必灸之。

熱時取涼,寒時向火。

韓愈:灸師施艾柱,酷若烈火團。

一手灸法,包打天下。

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來。

知灸者福,善艾者壽。

治病灸疾,功非小補。

中醫艾灸把人體督脈上最容易瘀阻的地方分為:頸椎1-3節稱作「風寒關」,胸椎5-8節稱作「氣血關」,腰椎3-5節稱作「寒冷關」。

一脈通陽,三關皆暖。

艾灸能通十二經,入三陰,理氣血,以治百病,效如反掌。

莊子:無病自灸。

人於無病時,常灸關元、氣海、命門、中脘,雖未得長生,亦可保百餘年壽矣。

凡髒氣虛備及一切真氣不足,久疾不瘥,皆宜灸之。

懸艾人,戴艾虎,飲艾茶,食艾糕,熏艾葉。

《傷寒雜病論》:三陰宜灸。

《外台秘要》:灸為醫中大術,宜深體會之,要中之要,無過此術。

《普濟本事方》:灸補腎陽。

《扁鵲心書》:保命之法,艾灼第一。

肚臍下冷涼〈叫〉宮寒!

肚臍上冷涼〈叫〉胃寒!

腰上冷涼〈叫〉帶脈寒!

肩上冷涼〈叫〉膽不通!

手臂冷涼〈叫〉肺氣虛!

頸部冷涼〈叫〉膀胱虛!

手背冷涼〈叫〉氣不足!

大腿冷涼〈叫〉脾胃虛!

小煺冷涼〈叫〉腸胃虛!

《體寒就用督灸》

《孟子》:「七年之病,當求三年之艾」

名醫孫思邈提出:「若要安,三里常不干」

「若要老人安,湧泉常溫暖。

《千金要方》中提出:非灸不精,灸足三里,稱為「長壽穴」。

「艾葉苦辛,純陽之性,能回垂絕之陽,通十二經,走三陰,理氣血,逐寒濕,暖子宮,以之灸火,能透諸經而治百病。

《詩經-王風》:「彼此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

日本針灸名家八偶景山在《養生一言草》記載:灸治確為養生訣,年逾四十灸三里。

施灸不為寒暑限,疲勞施灸為上策。

小兒患病應施灸,勝似服藥有神效。

宋《備急灸法》:「倉促救人者,唯灼艾為第一」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適宜技術「中醫灸療師」培訓,感興趣可諮詢今日頭條小編:18678838465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艾灸,你真的會灸了嗎?

呂師艾灸療法所謂艾灸,是利用菊科植物 艾葉作原料,製成艾絨、艾柱或艾條,在一定的穴位上,用各種不同的方法燃燒,直接或間接地施以適當溫熱刺激,通過經絡的傳導作用而達到防病治病和養生保健目的的一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