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反韓」的前因後果(轉載)/鍾樂偉 - 卓越新聞獎基金會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一場棒球賽的背後,對台韓關係而言並不單是一場球賽勝負般簡單。

其實,不少台灣人,到了今天依然對懷著極大的「反韓」情緒。

當中藝人更公開大膽地表示他們 ... 台灣「反韓」的前因後果(轉載)/鍾樂偉 2013年03月21日|卓越新聞電子報   本月初的第三屆世界棒球經典賽,一場台灣與南韓隊的分組大戰,成為整個亞洲的談論焦點。

雖然,亞洲棒球大國南韓以3-2反勝台灣,但由於在整個比賽戰績方面,南韓在小組成績上未如台灣,最終台灣反壓南韓進入世界棒球經典賽的八強。

  一夜之間,雖然輸了球,但台灣媒體卻一片歌舞昇平,有如一吐多年烏氣般大肆報導「台灣終於在棒球場上超越南韓!」等口號。

有球迷更在球場內自製有金正日、金日成、金正恩三名北韓領導人照片的加油牌,有人在加油牌上惡搞南韓國旗,有人的加油牌則見將南韓稱為「韓狗」的語句。

  一場棒球賽的背後,對台韓關係而言並不單是一場球賽勝負般簡單。

其實,不少台灣人,到了今天依然對懷著極大的「反韓」情緒。

當中藝人更公開大膽地表示他們對南韓的敵視,例如藝人郭子乾(小郭)說:「這場比賽除了國仇還有家恨,昨天以為可以替去年在首爾被燙傷出一口氣,以為贏定了,沒想到最後輸球,就像燒燙傷再次受傷!」澎恰恰則直言就是討厭韓國,「不過韓國這次贏了卻沒晉級,一定比輸了更難過。

」丁國琳在社交網站說:「要讓他們知道台灣女生不用整形就很美啦!哪像她們一堆塑膠美女!」這些全都是台灣人發自內心對南韓人的不滿。

  台韓本來有著兄弟般的外交感情,但從愛到恨,台韓在1992斷交必定是兄弟分離的分水嶺。

分道揚鑣後的台韓關係,多次在國際舞台上兩大民族的對抗撕裂,是今天台灣人孕育出「反韓」情緒的因由。

友誼之情起始民國   朝鮮半島於1910年落入成日本殖民地以後,不少朝鮮有志的愛國之士和獨立運動代表人物,都紛紛逃到中國建立他們的新基地,繼續推動反日的民族獨立運動。

  得到當時的國民政府的幫助,因逃難到中國的朝鮮愛國人士,最終於1919年在上海成立臨時政府。

國民政府及國民黨,對於朝鮮半島獨立運動給予了許多實際的援助和支持,即使是對日的八年抗戰艱苦期中,也維持撥款資助韓國獨立運動,以及成立幹訓班協助韓人進行武裝鬥爭(後變成「韓國光復軍」);並且讓大韓民國臨時時政府於當時國民政府所在地的重慶辦公,可見遭受著相同的日本帝國主義的殖民統治,台韓之間的確在那個年代保留著血濃於水的兄弟之情。

  抗日戰爭以後,蔣介石更不遺餘力地協助朝鮮民族復國之路,主動向國際社會推廣「大韓民國臨時政府」改組成大韓民國新政府。

因而,就在大韓民國政府(南韓)正式於1948年8月成立後,中華民國與南韓兩國立即給予對方外交承認,首任南韓總統李承晚更即時訪問中華民國並於南京會見了蔣介石。

一年後,當中華民國政府播遷來台之初,蔣介石亦應邀訪問南韓,並與李承晚進行會談。

  當時,南韓也是所有中華民國邦交國之中,唯一派駐常任大使於台北的國家。

台北政府也相應地在漢城(現稱「首爾」)的明洞設立大使館。

多位早期派駐台北的南韓大使,也是昔日與蔣介石份屬好友、同征沙場的戰友。

由此可見,早期的台韓關係中,台灣有著一直保護著南韓這位弟輩的兄長之情,交情深厚。

交情敵不過改變的八十年代   正在冷戰氛圍最濃的50-60年代,台灣與南韓兩國維持著「反共盟友」的外交關係,朴正熙更有取蔣介石在台灣高壓統治的經驗,強化其國內強人專權的手段。

  60年代時,兩國更多次簽下跨城市合作盟約,例如高雄和釜山、台北和漢城(今首爾)成為姊妹城市。

另外,朴正熙更於1966年經香港出訪台灣,兩國兄弟之情在那個年頭更步入黃金時期。

  然而,自從70年代美蘇冷戰的格局出現變化,北京亦於70年代重回聯合國後,台韓關係也無不避免地面臨新危機的挑戰。

  1983年5月,一架從瀋陽飛往上海的民航機,在飛行途中被劫持飛到南韓。

參與這次劫機的六名青年,降落南韓後立刻表示是要投奔自由。

由於當時台灣在一片反共意識型態考慮下,未有根據國際公約將他們定義為「劫機犯」,反而稱他們為「奪機六義士」。

  然而,六人後來卻被韓方依劫機罪判處二年到六年不等的有期徒刑,令台北大為震怒。

雖然經過南韓羈押了一年三個月後,六人最終被驅逐出境後遣送來台,但台韓關係在南韓開始看重與北京的關係後,明顯已大不如前。

  劫機事件以外,台韓在運動場上的磨擦也開始大動干戈。

1984年3月,首爾舉行的亞洲青年籃球賽,因韓方拒絕台灣以「中華民國」名義參加比賽,台灣代表隊在抵達漢城後立刻回國以示抗議,雙邊外交關係嚴重惡化。

台韓斷交後的背叛感   疏離的台韓關係與越走越近的中韓合作,此起彼落間已看出大變革的端倪。

1992年8月,南韓總統盧泰愚宣佈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亦即時公開會與台灣脫離官方外交關係。

感到被出賣的民族傷害,台北政府即時強烈譴責南韓在外交上背信棄義,並宣佈台韓航空協定停止生效、終止雙方航空運輸。

  台灣的反應異常強烈,是因為早於台韓斷交前夕時,南韓方面曾承諾與中共建交不會影響台韓關係,但結果卻是出爾反爾。

根據台灣研究南韓文化專家朱立熙解釋:   「台灣民眾無法忍受的是,背棄自己的竟是向來被自己所瞧不起的南韓,也就是兄弟之邦被自己視為『當然是弟弟』的南韓,在這種先天的優越感之下受到的衝擊而產生的『受害意識』,變得格外強烈」(鄭少凡:台灣人為什麼討厭韓國?)   而且,台韓斷交之時,南韓政府除要求中華民國駐韓大使館人員於24小時內離境外,更把原屬中華民國大使館內的資產充公接收,並轉交中華人民共和國,斷交時間之匆促,手段之不近人情,使中華民國政府及國民深感被背叛及羞辱。

運動場上的台韓仇   斷交後的台韓,兄弟之情也成歷史。

兩地人民更也把他們的競爭戰場延伸至運動場上,台灣更因此懷著一份類近鄙視南韓運動員的敵視感。

  在1997年釜山東亞運籃球賽上,中華男籃隊以1分領先,南韓工作人員竟將時間多調了幾秒,讓南韓隊再有時間發動最後一擊,但最終被中華隊發現,經抗議後時間調回。

  在2001年的世界電玩大賽中,原本台灣選手在預賽打敗南韓第一AOC好手,但由於南韓裁判台灣選手再度使用絕技,宣布比賽無效,要求加賽一場,否則台灣以棄權論。

重賽後再次是由台灣選手獲勝,但當他在頒獎時揮舞國旗,卻被南韓當場沒收,引起爭議。

  2001年在台灣舉辦的亞洲盃自由車錦標賽中,在比賽頒獎期間,一名南韓選手卻趁混亂之際,偷拿了一面銅牌,其不尊重大會的行動令主辦單位大為忿怒。

  此外,在2002年的釜山亞運跆拳道比賽中,台灣選手吳燕妮在八強賽中表現明顯比對手好,但南韓裁判卻明顯偏袒,使台灣選手極為不滿,因此宣佈罷賽退場,以示抗議。

2006年8月時,台中市力行國小棒球隊受邀至南韓參加邀請賽,表現成績優異,最後更以20:0提前第四局結束比賽進入前八強,但卻被南韓禁止繼續比賽,被迫折返。

  在2009年的東亞運跆拳道金牌戰,南韓選手宋智勳,於開賽僅17秒時,以犯規動作攻擊台灣選手曾敬翔的頸部,導致曾敬翔當場倒地緊急送院,韓籍仲裁委員卻判南韓選手勝出並獲得金牌,引起全場觀眾嘩然。

  及至2010年的廣州亞洲中,台灣跆拳道代表楊淑君出賽女子49公斤級預選賽時,以9比0領先對手時,突然被取消比賽資格,韓裔菲藉審判委員卻以「電子襪不符大會規定」為由,判定楊淑君取消資格。

引爆近年最大型的台灣「反韓」情緒。

商場上的三星與奇美   除了在運動場上,台灣人充斥著一份深遠的仇韓之情,台韓商家在商業戰上的鬥過你死我活時,南韓商人再一次背棄台商,更就是今天台灣人大舉反韓的來源。

  2011年,歐盟公平競爭委員會裁定,南韓LG以及台灣的四家顯示器面板製造公司,因2001年至2006年間非法操縱價格,合計被處以6.49億歐元罰款。

當中,最受打擊的全都是台灣企業,奇美電子被歐盟罰款3億歐元,友達光電、中華映管和瀚宇彩晶則分別被處以1.168億歐元、900萬歐元和810萬歐元的罰款。

  然而,位屬全球大尺寸液晶面板廠商的三星電子,卻並未被歐盟裁罰,是因為三星電子為求自保,揭發了同行,並轉做污點證人後,才免除了被罰款的命運。

但此舉卻被奇美電子總裁郭台銘指名為「出賣」同行,以達致進一步能壟斷該市場佔有率的不道路行為。

  此事後來在台灣的媒體大肆報導後,台灣人的「反韓意識」更一時無倆,大舉反對三星,不少民眾甚至提出罷買南韓貨。

激動的反韓心理背後,原來不是單一事件,是積壓了多年在國際舞台和運動場上,被昔日的弟弟多次欺騙的痛恨之情。

恩怨情仇以外   百年以來,台韓間因同病相憐而惺惺相惜,台為兄韓為弟的深厚友誼確是得來不易。

戰亂期間互相扶持,不分彼此。

但隨著國際地緣政治格局改變,南韓最終因為現實因素選擇了北京放棄台北,而分道揚鑣。

  當中,多次被南韓欺騙是台北對首爾至今不懷好意的主要原因。

經濟上台韓地位一邊升一邊跌,更造就成台灣心理上難以接受這位忘恩負義的舊弟,今天竟能扶搖直上出賣朋友。

  當然,台灣對南韓的感覺是複雜的。

內心雖然仍是排斥,就如棒球賽時兩地尤如如箭在弦的世仇一樣打得你死我活。

但比賽熱潮過去,台灣民眾依然愛好南韓文化與對南韓的科技產品趨之若鶩。

所以,正如近年台灣大興的「知韓不反不哈韓」一樣,是新一代面對韓流入侵的理性學習態度。

作者現為澳洲悉尼大學韓國研究系博士候選人,南韓韓國學中央研究院訪問學人,Roundtable香港國際關係研究學會總研究主任。

研究興趣包括南韓政治與社會文化、兩韓外交關係及北韓核外交與經濟改革政策等等。

原文刊載於http://thehousenews.com/society/%E5%8F%B0%E7%81%A3-%E5%8F%8D%E9%9F%93-%E7%9A%84%E5%89%8D%E5%9B%A0%E5%BE%8C%E6%9E%9C/ 作者個人facebook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stevechung413 我們需要瞭解媒體。

媒體就是環境、就是文化!歡迎訂閱「卓越新聞電子報」! 確定訂閱 歡迎您訂閱"卓越新聞電子報"! | 接下來系統會發送一封「確認訂閱"卓越新聞電子報"信函」至您留的E-mail信箱中,於信函中會提供一組確認訂閱的連結,按下連結後,您訂閱的電子報即會自下一期開始寄送。

Share: Previous《好新聞大家踹共!》簡介 Next球場上韓國媒體如何看台灣「反韓」情緒/楊虔豪 搜尋關鍵字: 2021數位敘事創新小論壇 https://youtu.be/gi_-I_QWctY卓越新聞獎頒獎典禮https://youtu.be/1upGwwXwD80訂閱卓越新聞電子報 我們需要瞭解媒體。

媒體就是環境、就是文化!歡迎訂閱「卓越新聞電子報」! 確定訂閱 歡迎您訂閱"卓越新聞電子報"! | 接下來系統會發送一封「確認訂閱"卓越新聞電子報"信函」至您留的E-mail信箱中,於信函中會提供一組確認訂閱的連結,按下連結後,您訂閱的電子報即會自下一期開始寄送。

Hereweare…瀏覽人次今日瀏覽次數:640總瀏覽次數:16,703,947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