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年輕世代「台灣人的韓國觀」就是現在! - 思想坦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反韓」一詞對台灣人並不陌生,多數老一輩台灣人從1992年兩國斷交後便認為韓國人冷酷無情的背叛了台灣,覺得韓國既背信又忘恩。
自那之後台韓斷航12年 ...
文化教育
重塑年輕世代「台灣人的韓國觀」就是現在!
姜冠霖
2020年9月29日
姜冠霖
2020年9月29日
1,252人閱讀
台灣的「反韓」
「反韓」一詞對台灣人並不陌生,多數老一輩台灣人從1992年兩國斷交後便認為韓國人冷酷無情的背叛了台灣,覺得韓國既背信又忘恩。
自那之後台韓斷航12年各式交流皆大幅中斷,而後也有零星的運動比賽爭議和仇恨性的假新聞激起台灣的反韓情緒遽增。
甚至在2011年一則金車文化的問卷調查中,韓國竟僅次於以飛彈對準台灣的中國,被台灣青年列為「最不友好國家」第二名。
但光是以過去的歷史與問卷的調查就說「台灣真的討厭韓國」,這樣的說法是正確的嗎?
起初反韓情緒開始在台灣的高漲,來自台灣國內「韓國人說孔子是韓國人、韓國人說端午節源自韓國…」等等韓國起源論的假新聞炒作,而事後才被發現都是有心人士的造謠。
事實上孔子在韓國的教科書上根本被歸類成中國人,韓國人說的「江陵端午節」只是發音與端午一樣,兩者是截然不同的節慶。
可惜的是在十多年前的時空環境下,當時的台灣人還多以「正統中華文化繼承者」的身分自居又欠缺媒體識讀的能力。
一時的民族激情加上媒體報什麼就信什麼,才會導致不分青紅皂白就產生韓國人想剽竊「台灣的文化」的想法。
隨著時空的轉變,台灣人近十年才逐漸認知到「中華民國」與「台灣」的不同。
比起過去,現在的台灣人開始更加重視台灣本身擁有的多元在地文化、對於「台灣人的身份認同」也遠超過去單純「中華文化繼承者」的認同。
小時候,我也曾有過「韓國人怎麼可以說『我們中華文化』是他們的呢?」的想法。
長大後卻發現,首先韓國人其實根本沒那樣講過,而且中華文化根本也不是根源台灣啊?過去威權時期的黨國教育希望台灣人繼承舊中國的思考方式,但在台灣民主化以後有了言論自由、思想自由之後台灣人近十幾年來才逐漸發展出「台灣人本位」的思考模式。
認為中華文化只是台灣文化的一部分,而非全部。
現在年輕一代的台灣人,也幾乎不認為有爭搶正統中國繼承者地位的必要了。
換句話說,起初的「中韓斷交」、「孔子、端午節事件」倘若發生於今日,台灣人的反應肯定大不相同。
台灣人更可能覺得韓國是跟「舊中國」斷交、跟「中國文化」起了爭議的他國事務,而不會認為韓國是與台灣斷交又或者偷「台灣的」文化了。
雖說台灣的反韓情緒現時已經消散許多,但舊有的刻板印象依然存在。
如今時空背景的轉換,事實上正悄悄為韓國在台灣營造全新形象提供了最好的契機。
韓國形象在台灣的新契機
許多人並不知道,其實「韓流」一詞是起源自台灣1990年代中期的平面報紙。
韓流的開始,也要歸功於兩國同時的民主化與文人政府的政策。
1987年台灣解除戒嚴、韓國同年頒布六二九宣言,兩國幾乎同時開放言論自由後,1998年金大中大統領廢除了電影審查制度、台灣也於1994開放有線電視自由化才使得韓國影劇得以進入台灣。
前韓國駐台代表具良根在2011.8.4曾公開說過「沒有台灣,就沒有韓流!」也因為台灣對於外來文化的接受度高,當年許多韓國的流行產業都習慣先行到台灣發展而後再向東南亞前進進而推向全世界。
台灣成為了韓國行銷文化的實驗場,韓流也在台灣的首先盛行進而每年在台灣發布百餘部的韓劇、推行韓國文化,讓台灣人對於韓國的印象有了大大的轉變。
然而,2000年代初的台灣人對於「反韓」到「哈韓」的轉變事實上僅停留在流行文化層面,其他諸如政治外交、傳統社會卻依然如前述過去台灣人對「舊中國」的身份認同等原因而還是無法真正的喜歡上韓國。
但隨著近十幾年來台灣人對於自己身分認同的巨大轉變,台灣人開始將自己和中華民國過去與韓國的歷史作出了切割。
不論是1992年的斷交抑或是蔣介石曾對大韓民國上海政府的幫助,其實對台灣人來說都更接近是「舊中國」與韓國的「他國歷史」。
台灣人不再有對中國認同的依戀,也就更加可能以台灣的身份重新認識韓國了。
要台灣人重新認識韓國的最好時機其實「就是現在」,這幾年來民間出現許多「過去根本冤枉韓國了、其實端午節跟孔子與台灣根本也沒太大關係」的言論出現。
台灣人這個新興的認同讓台灣人重新認識了自己的台灣文化,然而對與韓國之間的交流卻多停留在過去中華民國與韓國關係的認識裡。
台灣本土與韓國其實認識的不多而且非常有限,台韓彼此的本土的歷史其實無比相像也鮮有人知。
過去所發生的誤會應該要有人大力的澄清,全新的台灣韓國交流也應該從現在開始以新的「台灣文化」來與韓國重新認識。
如何讓韓國重新被台灣認識?
相比於過去因為假新聞討厭韓國而沒有其他對韓國的認識,現在的台灣因為韓國電影和韓劇、三星集團等大企業產品、韓國經濟起飛等等因素對韓國有了更多認識。
然而這樣的認識往往僅止於流行文化及經貿往來的層面,台灣對於韓國的傳統文化、社會人文的認識其實非常有限,唯一在台灣的教科書上能看到的也就只有打扮的美美的韓星或者大大三星標誌而已。
「認識別人最好的方式,就是先認識別人和自己的相似之處。
」過去台灣與韓國同樣長期受威權統治,台灣人長期接受教育「中國的歷史」而導致許多台灣人對近代本土的民主化歷史沒有概念。
舉例而言,韓國對過去例如濟州43事件、四一九革命、光州事件、慰安婦都有許多政府立法、賠償、過去清算、建立紀念事業的作為。
而台灣也曾有和濟州43事件僅相距一天的228大屠殺、與釜馬抗爭同年,民主抗爭者被集體逮捕的美麗島事件、過去被日本強迫的慰安婦……但台灣在過去清算與「轉型正義(TransitionalJustice)」許多方面卻不如韓國。
明明韓國與台灣過去都是靠著對威權的反抗才得到今天的民主自由,但近乎一致的民主化歷史卻鮮為彼此所知。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因此,除去流行文化之外台韓彼此間更該增加更多認識彼此歷史的機會。
筆者認識許多台灣大學生明明對於自己國家的歷史興趣缺缺,但卻因為看了《1987黎明到來的那天》感動不已去了解了相關的韓國歷史後,才發現台灣與韓國也曾發生一模一樣的事情。
或許台灣因為政治的因素無法與韓國有太多官方交流,但如果能在台灣民間推廣更多韓國的歷史與傳統社會文化的話,那些極其相似的過去反而能讓台灣人引起更多共鳴進而對韓國增進好感。
讓台灣人更加反思為何韓國能夠拍出那麼多關於民主歷史的電影,明明一樣擁有血淚過去的我們卻不行?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即便現在韓國歷史文化在台灣的資訊還相當匱乏,但每每當我們發現「原來韓國的過去跟我們這麼像?」又或者韓國人發現「原來台灣的過去跟我們這麼像?」台韓對彼此的想法才會有大大的改變。
台灣與韓國的關係若能夠在現時全新的契機底下,憑藉重塑彼此的史觀而得到全然重新的發展,才更可能打造出「屬於台灣人的韓國觀」。
*本文為韓國學中央研究院主辦之TheUnderstandingKorea2020Contest首獎暨教育部長獎作品之中譯版。
作者為政治大學政治系學生、台灣韓國情報站編輯
留言評論
AboutLatestPosts姜冠霖Latestpostsby姜冠霖(seeall) 重塑年輕世代「台灣人的韓國觀」就是現在!-2020年9月29日
分享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上一篇
台海中線與中國對台灰色地帶衝突戰的新重點
下一篇
政治其實不容易,從細心開始!
延伸文章資訊
- 1我們把台灣當兄弟,為何你們要反韓?從韓國人的疑惑 - 風傳媒
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LONGSTAY期間,韓國朋友都非常照顧我,他們普遍對台灣人很友善。但卻有朋友問我:「台韓處境類似,我們明明就把台灣當兄弟, ...
- 2[問卦] 台灣的反韓風氣何時開始消失? - Gossiping - PTT生活 ...
... 也接觸了一些韓國人,其實韓國人也挺好相處的使得這兩支影片現在來看都顯得有點尷尬而台灣現在也幾乎沒有人在反韓了, 有人知道反韓風氣怎麼來的? 又怎麼消失的嗎?
- 3台灣極度「反韓」?韓正妹揭可怕真相 - Yahoo奇摩新聞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各個國家文化不同,難免會造成衝突和誤會。對此,一名喜愛台灣、在台灣旅行的Youtuber「咪蕾」就針對「台灣人反韓」的議題感到非常 ...
- 4台灣人為甚麼討厭韓國? @ 小江的韓樂部落 - 隨意窩
繼上回分享的文章『哈韓、反韓首先要「知韓」』後, 此篇文章在說明台灣人討厭韓國人的背景, 或許在了解過後, 我們可以用比較正常的心態去理解韓國這個國家。
- 5重塑年輕世代「台灣人的韓國觀」就是現在! - 思想坦克
「反韓」一詞對台灣人並不陌生,多數老一輩台灣人從1992年兩國斷交後便認為韓國人冷酷無情的背叛了台灣,覺得韓國既背信又忘恩。自那之後台韓斷航12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