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古書三因極 病証方論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辰戌之歲,太陽司天,太陰在泉,氣化營運先天。

初之氣,乃少陽相火加臨厥陰風木,民病瘟,身熱頭疼,嘔吐,肌腠瘡瘍。

二之氣,陽明燥金加臨少陰君火,民病氣鬱中滿。

三因極─病証方論 卷之五─六氣 六氣敘論夫陰陽升降,在天在泉,上下有位,左右有紀,地理之應,標本不同,氣應異象,逆順變生,太過不及,悉能病患,世謂之時氣者,皆天氣運動之所為也。

今先次地理本氣,然後以天氣加臨為標,有勝有複,隨氣主治,則悉見病源矣。

本氣論自大寒後至春分,厥陰風木為一主氣)。

春分至小滿(少陰君火為二主氣),小滿至大暑(少陽相火為三主氣),大暑至秋分,(太陰濕土為四主氣),秋分至小雪(陽明燥金為五主氣)。

小雪至大寒(太陽寒水為六主氣)。

凡一氣所管六十日八十七刻半為本氣,後以天之六氣臨御,觀其逆從,以藥調和,使上 下合德,無相奪倫,此天地之紀綱,變化之淵源,不可不深明之。

六氣時行民病証治辰戌之歲,太陽司天,太陰在泉,氣化營運先天。

初之氣,乃少陽相火加臨厥陰風木,民病瘟,身熱頭疼,嘔吐,肌腠瘡瘍。

二之氣,陽明燥金加臨少陰君火,民病氣鬱中滿。

三之氣,太陽寒水加臨少陽相火,民病寒,反熱中,癰疽注下,心熱瞀悶。

四之氣,厥陰風木加臨太陰濕土,風濕交爭,民病大熱少氣,肌肉痿,足痿,注下赤白。

五之氣,少陰君火加臨陽明燥金,民氣乃舒。

終之氣,太陰濕土加臨太陽寒水,民乃慘淒孕死。

治法,用甘溫以平水,酸苦以補火,抑其運氣,扶其不勝。

靜順湯 治辰戌歲,太陽司天,太陰在泉,病身熱頭痛,嘔吐氣鬱,中滿瞀悶,少氣足痿,注下赤白,肌腠瘡瘍,發為癰疽。

白茯苓木瓜乾(各一兩)附子(炮去皮臍)牛膝(酒浸,各三分)防風(去叉)訶子(炮去核)甘草(炙)乾薑(炮,各半兩) 上為銼散。

每服四大錢,水盞半,煎七分,去滓,食前服。

其年自大寒至春分,宜去附子,加枸杞半兩;自春分至小滿,依前入附子、枸杞; 自小滿至大暑,去附子、木瓜、乾薑,加人參、枸杞、地榆、香白芷、生薑各三分; 自大暑至秋分,依正方,加石榴皮半兩;自秋分至小雪,依正方; 自小雪至大寒,去牛膝,加當歸、芍藥、阿膠炒各三分。

卯酉之歲,陽明司天,少陰在泉,氣化營運後天。

初之氣,太陰濕土加厥陰木,此下克上,民病中熱脹,面目浮腫,善眠,鼽衄嚏欠,嘔吐,小便黃赤,甚則淋。

二之氣,少陽相火加少陰君火,此臣居君位,民病癘大至,善暴死。

三之氣,陽明燥金加少陽相火,燥熱交合,民病寒熱。

四之氣,太陽寒水加太陰濕土,此下土克上水,民病暴仆,振栗譫妄,少氣,咽乾引飲,心痛,癰腫瘡瘍,寒瘧骨痿,便血。

五之氣,厥陰風木加陽明燥金,民氣和。

終之氣,少陰君火加太陽寒水,此下克上,民病溫。

治法,宜鹹寒以抑火,辛甘以助金,汗之,清之,散之,安其運氣。

審平湯 治卯酉之歲,陽明司天,少陰在泉,病者中熱,面浮鼻鼽,小便赤黃,甚則淋,或癘氣行,善暴仆,振栗譫妄,寒瘧癰腫,便血。

遠志(去心,薑製炒)紫檀香(各一兩)天門冬(去心)山茱萸(各三分)白朮白芍藥 甘草(炙)生薑(各半兩) 上銼散。

每服四錢,水盞半,煎七分,去滓,食前服。

自大寒至春分,加白茯苓、半夏 (湯洗去滑)、紫蘇、生薑(各半兩); 自春分至小滿,加玄參、白薇(各半兩); 自小滿至大暑,去 遠志、山茱萸、白朮,加丹參、澤瀉(各半兩); 自大暑至秋分,去遠志、白朮,加酸棗仁、車 前子(各半兩); 自秋分直至大寒,並依正方。

寅申之歲,少陽相火司天,厥陰風木在泉,氣化營運先天。

初之氣,少陰君火加厥陰木,民病溫,氣拂於上,血溢目赤,咳逆頭痛,血崩脅滿,膚腠中瘡。

二之氣,太陰土加少陰火,民病熱郁,咳逆嘔吐,胸臆不利,頭痛身熱,昏憒膿瘡。

三之氣,少陽相火加相火,民病熱中,聾瞑,血溢膿瘡,咳嘔鼽衄,渴嚏欠,喉痺目赤,善暴死。

四之氣,陽明金加太陰土,民病滿,身重。

五之氣,太陽水加陽明金,民避寒邪,君子周密。

終之氣,厥陰木加太陽水,民病開閉不禁,心痛,陽氣不藏而咳。

治法,宜鹹寒平其上,辛溫治其內,宜酸滲之,泄之,漬之,發之。

升明湯 治寅申之歲,少陽相火司天,厥陰風木在泉,病者氣鬱熱,血溢目赤,咳逆頭痛,脅滿嘔吐,胸臆不利,聾瞑渴,身重心痛,陽氣不藏,瘡瘍煩躁。

紫檀香車前子(炒)青皮半夏(湯洗)酸棗仁薔蘼生薑甘草(炙,各半兩) 上為銼散。

每服四錢,水盞半,煎七分,去滓,食前服。

自大寒至春分,加白薇、玄參各半兩;自春分至小滿,加丁香一錢; 自小滿至大暑,加漏蘆、升麻、赤芍藥各半兩; 自大暑至秋分,加茯苓半兩;自秋分至小雪,依正方; 自小雪至大寒,加五味子半兩。

丑未之歲,太陰濕土司天,太陽寒水在泉,氣化營運後天。

初之氣,厥陰風木加風木,民病血溢,筋絡拘強,關節不利,身重筋痿。

二之氣,大火正,乃少陰君火加君火,民病溫癘盛行,遠近咸若。

三之氣,太陰土加少陽火,民病身重腫,胸腹滿。

四之氣,少陽相火加太陰土,民病腠理熱,血暴溢,瘧,心腹脹,甚則浮腫。

五之氣,陽明燥金加陽明燥金,民病皮膚寒氣及體。

終之氣,太陽寒水加寒水,民病關節禁固,腰痛。

治法,用酸以平其上,甘溫治其下,以苦燥之,溫之,甚則發之,泄之,贊其陽火,令御其寒。

備化湯 治丑未之歲,太陰濕土司天,太陽寒水在泉,病者關節不利,筋脈拘急,身重萎弱,或溫癘盛行,遠近咸若,或胸腹滿悶,甚則浮腫,寒瘧血溢,腰痛。

木瓜乾茯神(去木,各一兩)牛膝(酒浸)附子(炮,去皮臍,各三分)熟地黃覆盆子 (各半兩)甘草(一分)生薑(三分) 上為銼散。

每服四大錢,水盞半,煎七分,去滓,食前服。

自大寒至春分,依正方; 自春分至小滿,去附子,加天麻、防風各半兩; 自小滿至大暑,加澤瀉三分; 自大暑直至大寒 ,並依正方。

子午之歲,少陰君火司天,陽明燥金在泉,氣化營運先天。

初之氣,太陽水加厥陰木,民病關節禁固,腰痛,中外瘡瘍。

二之氣,厥陰風木加少陰君火,民病淋,目赤,氣鬱而熱。

三之氣,少陰君火加少陽火,民病熱厥心痛,寒熱更作,咳喘目赤。

四之氣,太陰土加濕土,民病黃癉鼽衄,嗌乾吐飲。

五之氣,少陽火加陽明金,民乃康。

終之氣,陽明金加太陽水,民病上腫咳喘,甚則血溢,下連少腹,而作寒中。

治法,宜鹹以平其上,苦熱以治其內,鹹以軟之,苦以發之,酸以收之。

正陽湯 治子午之歲,少陰君火司天,陽明燥金在泉,病者關節禁固,腰痛,氣鬱熱, 小便淋,目赤心痛,寒熱更作,咳喘;或鼻鼽,嗌咽吐飲,發黃癉,喘,甚則連小腹而作寒中,悉主之。

白薇玄參川芎桑白皮(炙)當歸芍藥旋複花甘草(炙)生薑(各半兩) 上為銼散。

每服四錢,水盞半,煎七分,去滓,食前服。

自大寒至春分,加杏仁、升麻 各半兩;自春分至小滿,加茯苓、車前子各半兩; 自小滿至大暑,加杏仁、麻仁各一分,自大暑至秋分,加荊芥、茵陳蒿各一分; 自秋分至小雪,依正方; 自小雪至大寒,加紫蘇子半兩。

巳亥之歲,厥陰風木司天,少陽相火在泉,氣化營運後天。

初之氣,陽明金加厥陰木,民病寒於右脅下。

二之氣,太陽水加少陰火,民病熱中。

三之氣,厥陰木加少陽火,民病淚出,耳鳴掉眩。

四之氣,少陰火加太陰土,民病黃癉肘腫。

五之氣,太陰土加陽明金,燥濕相勝,寒氣及體。

終之氣,少陽火加太陽水,此下水克上火,民病瘟癘。

治法,宜用辛涼平其上,鹹寒調其下,畏火之氣,無妄犯之。

敷和湯 治巳亥之歲,厥陰風木司天,少陽相火在泉,病者中熱,而反右脅下寒,耳鳴,淚出掉眩,燥濕相搏,民病黃癉浮腫,時作瘟癘。

半夏(湯洗)棗子五味子枳實(麩炒)茯苓訶子(炮去核)乾薑(炮)橘皮甘草(炙,各半兩) 上為銼散。

每服四錢,水盞半,煎七分,去滓,食前服。

自大寒至春分,加鼠粘子一分; 自春分至小滿,加麥門冬去心、山藥各一分; 自小滿至大暑,加紫菀一分; 自大暑至秋分,加澤瀉、山梔仁各一分; 自秋分直至大寒,並依正方。

六氣凡例 凡六氣,數起於上而終於下。

歲半之前,自大寒後,天氣主之;歲半之後,自大暑之後,地氣主之;上下交互,氣交主之。

司氣以熱,用熱無犯;司氣以寒,用寒無犯;司氣以涼,用涼無犯;司氣以溫,用溫無犯。

司氣同其主,亦無犯;異主,則少犯之,是謂四畏。

若天氣反時,可依時,及勝其主,則可犯,以平為期,不可過也。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